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LED数码显示电子钟套件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说明 外型尺寸:140*85*48mm本电路采用一只PMOS大规模集成电路LM8560或TMS3450NL、SC8560、CD8560和四位LED显示屏,通过驱动显示屏显示时、分,振荡部分采用了石英晶体作时基信号源,从而保证了走时的精度。本电路还供有定时报警功能。它定时调整方便,电路稳定可靠。能耗低,集成电路采用插座插装,制作成功率高,非常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装配使用。本电路还可扩展成定时控制交流开关(小保姆式)等功能。  
深圳市奥迪声电子经营部 2021-08-23
30503钟面模型(联动24时)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30502钟面模型(联动12时)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小型化原子器件
成果创新点 主要技术创新路径(如涉及技术秘密,可简略描述): 利用多反射腔将原子磁力仪小型化的同时将检测灵敏 度提高一个量级,最终好于 50 fT/Hz1/2。引入微纳加工手 段,将产品标准化,从而可进行批量化生产。可进一步应 用于原子陀螺。 技术成熟度 关键技术研发阶段 市场前景 1.与医院合作用于生物磁场测量和可移动式磁成像; 2.共磁力仪用于惯性测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小型化原子器件
主要技术创新路径(如涉及技术秘密,可简略描述): 利用多反射腔将原子磁力仪小型化的同时将检测灵敏度提高一个量级,最终好于 50 fT/Hz1/2。引入微纳加工手段,将产品标准化,从而可进行批量化生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6
钟形振子式角速率陀螺(产品)
成果简介: 陀螺是实现角速率测量的核心关键部件。在隧道挖掘、矿山开采、地下管线铺设及制导弹药等领域,载体(钻头或弹丸)运动过程中存在高过载、高速、高 旋等恶劣环境条件,现有各类陀螺无法满足 10000g以上高过载角速率直接测量 需求,迫切需要抗高过载、大量程、结构简单的新一代陀螺。 本成果的钟形振子式角速率陀螺可实现过载大于 10000g条件下角速率直接 测量。成果突破了隧道挖掘、制导弹药等领域高动态角速率直接测量的技术瓶颈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30501钟面模型(非联动12时)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复频钻井振动筛
建立了三激振电机双频振动筛的力学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分析了高低频电机质量矩之比、初始相位角差、高频电机安装位置等对筛面轨迹的影响; 建立了双频振动筛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筛箱的应力分布、模态和疲劳寿命;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双频振动筛的动力学分析,并进行了试验筛的振动测试,刚柔耦合分析所得柔性筛箱的振幅、速度、加速度与试验筛测试结果吻合很好。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三激振电机双频振动筛的设计方法,并研制出了国内首台双频振动筛样机,室内试验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双频振动筛对钻井液的处理能力可比直线筛提高20%。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2-29
E816 扫频仪
德力E816扫频仪是主要针对电信运营商进行基站建设,网优等工作时的重要测试工具。具备4G/5G基站覆盖测试,频谱扫描和清频测试等功能。清频功能用于建站前的频带内非法信号的干扰清查;4G/5G 基站覆盖测试用于建站后的基站密度测试以及网优。为运营商的建站,网优以及基站日常维护提供重要保障。产品特点:●测试频段覆盖350MHz至6000MHz内的所有通信运营商频段;●采用低功耗和小型化设计,仅配置PAD或用户电脑就可以进行结果显示;●支持清频频谱测试,可同时进行8个频谱段的观察;●支持4G/5G基站解调覆盖测试,可同时进行最多32个频点同时测试,同频解调能力可达15dB,解调速度可达500ms/场,选配支持层三解码功能;●支持频谱与4G/5G基站解调覆盖测试同时进行;●具备TDD上下行分离频谱测试,排查上下行干扰;●采用外置电池配置,可使用车载适配器供电或电池供电,使用方便;集成多模GNSS支持GPS,Beidou等多制式,支持在密集城市和隧道环境使用。
天津德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2-06-06
一种能提高原子束密度的原子发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原子束流量密度的原子发生器,包括真空法兰、气路组件、加热装置和隔热冷却装置,气路组件包括供气源、真空微调阀、气体引入法兰、供气管、陶瓷套和钨毛细管;加热装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电引入法兰和钨加热子;隔热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引入法兰、铜套、钼隔热层和冷却块,铜套上设置有冷却水道,钼隔热层的下端设置有作为原子束出口的第一圆孔,铜套上设置有作为原子束出口的第二圆孔,并且所述钨毛细管、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的轴线重合。本发明出口处原子角度分布上,小极角范围内的原子流量密度得到增加,使原子发生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抑制了大极角的原子流量密度,减小了对周围元器件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1 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