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华中师范大学赵庆柏教授课题组在团体创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心理学院赵庆柏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师范大学卢春明教授团队、江西师范大学黄福荣教授团队合作在团体创造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华中师范大学 2022-10-11
中山大学巢晖课题组在抗乏氧肿瘤光动力治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新模式,局部病灶选择性摄取光敏剂并给予适当波长的光照,通过光敏剂介导产生自由基导致氧化损伤,引起靶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中山大学 2022-05-30
高级心肺复苏、AED除颤模拟人(计算机控制、二合一组合)
XM/ALS1000A高级心肺复苏、AED除颤训练模拟人 (计算机控制/无线版)   执行标准:执行美国心脏学会(AHA)2015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XM/ALS1000A高级心肺复苏AED除颤训练模拟人(计算机控制/无线版)由全身模拟人、计算机控制系统、AED模拟除颤训练仪组成,可进行CPR训练考核、AED模拟除颤训练等操作。   一、产品特点: ■ 本模型为成年男性整体人,采用高分子材质,肤质仿真度高。 ■ 解剖标志明显,具有仿真的头颈部,头部可水平转动,有利于清除异物。 ■ 胸部体表标志明显(胸骨角、乳头、剑突等),便于胸外按压的操作定位。 ■ 可触及颈动脉搏动,死亡状态下,颈动脉搏动消失,抢救成功后,颈动脉搏动恢复,颈动脉搏动与有效按压相关联。 ■ 心肺复苏术:仰卧位,头可后仰,便于清除呼吸道异物,可进行胸外按压。 ■ 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者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有效人工呼吸可见胸廓起伏。 ■ 瞳孔示教:死亡状态下,模拟人瞳孔散大,抢救成功后,双侧瞳孔由散大变为正常。 ■ 模拟人和计算机之间通信方式:蓝牙无线通信。 ■ 模拟人手臂关节灵活,可进行搬运练习。   二、软件功能: ■ 软件依据《美国心脏学会2015国际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的操作标准对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价。 ■ 软件形象的展示了心肺复苏急救流程,图文并茂的介绍了急救链中的每项操作要点。 ■ 操作模式:训练、考核、实战三种操作模式,每种模式均可自行设置操作时间、按压次数、按压深度、吹气次数、吹气量、CPR循环次数等,老师也可调节和变更按压和通气的考核标准值,建立符合当次考核状态的心肺复苏标准。 ■ 学员管理:可自由编辑学员名称及编号,用于存档。 ■ 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时: · 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潮气量大小:吹入的潮气量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吹入的潮气量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吹入的潮气量过大由条码红色指示灯动态反馈显示潮气量大小。 · 电子计数显示:详细记录吹气正确和错误的次数(吹气量过大、吹气力量过小)。 ·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吹气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人工手位胸外按压时: · 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按压深度:按压深度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按压深度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按压深度过大由条码红色指示灯动态反馈显示按压深度。 · 电子计数显示:详细记录按压正确和错误的次数(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过小、按压位置错误)。 ·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按压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全程心电图显示: · 抢救前:显示为濒临死亡的心电图, 呼吸图消失。 · 抢救中: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按压心电图,频率与按压频率一致,呼吸监护显示潮气操作图形。 · 抢救成功后:显示为窦性心律,呼吸恢复正常。 ■ 依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操作标准,对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价,操作达标,模拟人复活,操作未达标,模拟人死亡。 ■ 模拟人3D动画:正常状态时,模拟人3D动画有瞬目,休克或死亡状态时3D动画为闭眼。 ■ 成绩单所有操作结果数据以表格形式清晰显示,并可保存成绩单,可连接通用打印机对成绩单进行打印。 ■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单人或双人)。 ■ 操作周期:先30次按压再2次人工吹气,30: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 操作频率:100-120次/分。 ■ 操作时间:以秒为单位计时。   三、AED模拟除颤功能: ■ 自动体外模拟除颤仪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打开盒盖则设备开机,关闭盒盖则设备自动关机,具有单键除颤功能操作,面盖背部可存放AED电极贴片。 ■ 模拟急救现场AED的工作流程,但无高压电击除颤工作,全程中文语音提示,指导学员熟悉BLS的工作流程及AED使用要点。 ■ 自动侦测除颤电极片的贴敷位置是否正确,学员通过反复使用模拟AED可以熟悉电极片贴敷位置。 ■ 系统内置12个脚本(一次除颤的室颤、多次除颤的室颤、反复颤动的室颤、发现并解决故障-电极片松动、发现并解决故障-触碰病人、发现并解决故障-电池电量低、非除颤心律、二次除颤的室颤、三次除颤的室颤、室颤、发现并解决故障-电极片松动-电池电量低、发现并解决故障-触碰病人-电池电量低),可模拟不同情景的急救现场情况,并且全程语音提示指导训练者完成BLS训练,可以根据需要暂停或继续BLS过程。 ■ 故障模拟功能:通过遥控器选择可以进行情景模拟的语音提示,包括:除颤过程有其他人接触病人身体、贴片位置错误、贴片位置正确、无需除颤、需要除颤、机器故障、电池电量低等。 ■ 电量管理功能:AED训练器自动侦测电池电量,当电池电量不足时,系统将有“电池电量低,请更换”语音提示。在两次AED期间,系统处于待机状态,进入省电模式,开机后如果3分钟内无任何操作,系统将自动进入关机状态。   四、标准配置: ■ 心肺复苏全身人体模型:1台 ■ 手拉推式硬塑箱:1只 ■ 计算机:用户自配或选配 ■ USB蓝牙适配器:1个 ■ 电源适配器:1个 ■ CPR安装操作软件:1套 ■ 复苏操作垫:1条 ■ 一次性呼吸面膜(50张/盒):1盒 ■ 可换肺囊装置:4套 ■ 可换面皮:1张 ■ AED模拟除颤仪:1台 ■ 操作指南光盘:1张 ■ 急救手册:1本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陈泽涛研究员团队在口腔种植免疫再生修复方面取得新进展
基于获得的构效关系,升级改造口腔骨再生材料,成功赋予骨再生材料、屏障胶原膜、种植体优秀骨免疫调控性能,实现巨噬细胞极化转变的精准调控,解决了骨再生效能不足的难题,部分成果已启动临床转化进程。
中山大学 2022-05-31
废钢全自动化剪切生产线
轧钢生产线轧制过程中,切头、切尾及切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钢”是炼钢过程所使用废钢的极佳原料。“废钢”作为转炉炼钢的原材料和冷却剂要有合适的块度和外形尺寸,以保证从炉口顺利加入转炉。本生产线可将“废钢”全自动的剪切为转炉炼钢所需的碎块。 生产线首次将炼钢调温料进行全自动化连续生产,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规格可调性强、可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生产安全高效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目前,我国将轧钢生产线产生头尾料及边角料剪切为炼钢调温原料均由人工送料方式将物料搬运至剪切机剪切完成。其他公司无全自动化剪切生产相关技术。生产线的开发,可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智能化油膜轴承关键技术研发
基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油膜轴承研究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产品中试-推广应用”的完成产品研发链条,为我国各类油膜轴承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有效的试验保障和技术支持,为发展智能化油膜轴承产品、多层合金新型结合技术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该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实施研究成果在企业中验证和应用,推进了核心基础件的高端化进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耐高温系列化纳米隔热材料
项目成果/简介:本课题组自主开发了纳米氧化物制备工艺,结合共沸蒸馏和膜处理技术,获得晶粒度在10~20 nm的氧化物陶瓷粉末,最高耐热温度1400℃以上。该项制备技术于2004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28448.X)。2001年10月,“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项目通过了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编号:鄂科鉴字[2001]第2172380号),鉴定委员会认为: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工艺属于国内外首创,由该工艺生产的纳米氧化锆粉体的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2年9月,“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技术”项目列入“十五”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2003年4月,“纳米氧化锆粉体”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截止目前,共授权相关领域发明专利26项,系列成果3次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该系列技术专利权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经完成耐高温隔热粉体和涂层的中试验证,技术成熟度高。在进行纳米氧化锆粉体研发工作的同时,还自主研发了二次造粒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锆球形团聚体,试制出适用于热喷涂工艺要求的、具有纳米结构的氧化锆微米级氧化锆喷涂粉末,该粉末可以用于等离子喷涂等相关工艺。课题组研发的纳米氧化锆材料开始在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震涂层等领域进行初步试验。目前,纳米氧化锆材料已经经过了**发动机FWS**、舰船动力GT**、地面发电燃气轮机QD70A、QD128 燃气轮机、XX14、XX20 等型号的实际考核、验证,并在空军第三代X10、X11 等型号飞机上成功应用。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将纳米氧化锆团聚体材料,应用于烟燃气轮机纳米涂层技术及应用,开发出了烟、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纳米ZrO2热障涂层,该涂层具有优良的结合强度、隔热、抗热震性能,已成功应用于PG6541燃气轮机和YL14000A烟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实际应用,使用寿命较传统ZrO2涂层提高3倍以上。与贵州***公司合作,将纳米氧化锆材料粉末作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陶瓷面层,经入厂复验检查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经生产试验与后期使用考核。在 2011年通过中航工业相关单位组织的评审,并被制定为**系列发动机和**发动机热障涂层陶瓷面层粉末原料提供单位。F***系列发动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空军第三代系列飞机的重要动力,目前已定形、并批量装备部队使用。解放军第***工厂承担F***系列发动机维修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厂在进行已使用300小时寿命F***发动机的维修任务过程中。我们还开发了氧化锆靶材、高熵氧化锆、高熵稀土锆酸盐等,相关技术已经完成了中试。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获得经费:600.00万元自筹资金:500.00万元自筹资金来源:企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1-04-10
CO2资源化利用合成DMF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电脉冲沉积铝化物合金涂层技术
研制一种振动式电脉冲沉积装置,可以在空气中直接在金属及合金表面沉积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具有微晶结构,涂层与基体具有冶金结合。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操作简便,既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实现机械化涂覆。在Cr5Mo、Cr9Mo及不锈钢表面沉积了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可获得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可以在空气中直接涂覆。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换热器性能评价与高效化改进研究应用
在石油、化工、冶金、热能动力等工程领域中,管壳式换热器被广泛地用于物料的蒸发、冷凝、加热及冷却等过程。传热效率低、体积大、操作费用高是普通管壳式换热器普遍存在的缺点。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受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 对扬子公司催化、芳烃、乙烯装置中的1978台换热设备进行性能标定、评定与高效化改进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各类设备中发现90多台换热效果差,能耗大的换热设备。根据工艺条件和传热方式,对部分设备采用改善内部壳程结构和采用强化传热管的方法,进行高效化改造。对换热设备的管外采用杆式支撑等纵向流形式,或采用螺旋折流板支撑的螺旋流形式来替代传统的弓形挡板结构;换热管则根据不同的传热形式采用经多年自主研发或经测试性能优良的多孔表面管、波纹管或螺旋槽管等高效特型换热管,二者结合形成复合强化传热的结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219 2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