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深圳优立全息科技有限公司
优立于2016年成立于深圳。作为海量三维数据处理及全息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优立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实现无限量点云数据管理,而不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的尖端科技公司。优立全球独有的三维大数据处理能力,奠定了其在3D全息技术领域的根基。优立颠覆世界处理三维数据的独特算法,集成优立核心的无限量三维引擎细节技术,可以快速、流畅地处理大规模数据,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并确保安全性,足以应对绝大部分超大型三维数据所产生的问题。优立业务覆盖全国各地,目前在深圳、香港、上海、厦门、北京、南京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深圳优立全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7
环境友好型射频天线基站用耐高温改性聚氯乙烯天线罩
针对射频天线挤出外罩类材料因户外使用易产生紫外光降解和介电损耗大的难题,以成本低廉的聚氯乙烯树脂为基体材料,通过复配耐热改性树脂、增韧剂、加工助剂、紫外光屏蔽剂等功能助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环境友好型射频天线基站用耐高温、耐候性改性聚氯乙烯天线罩。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阵列天线布阵及方向图技术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应用场合要求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具有低副瓣的特性,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往往需要把若干个天线按照某种方式排列构成阵列天线。排列方式可分别均匀和不均匀排列,其中等距阵列天线可以精确地控制各个阵元的激励,以产生低副瓣的辐射方向图,但是往往需要复杂的馈电网络,不仅提高了系统的辐射损耗,而且增加了天线系统的设计和制造难度。相比之下,不等距阵列天线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减少系统所需的阵元数量、避免辐射方向图出现栅瓣、实现低副瓣的辐射方向图和具有简单的馈电网络等等。然而,涉及阵元分布位置的辐射方向图综合问题是非线性的,使得不等距阵列天线的方向图综合比均匀阵列天线困难和复杂。团队围绕大型阵列天线设计、方向图优化特别是在布阵方面的应用已进行了系列化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完成了多个省级科技项目,重点研究涵盖了不等距阵列天线、泰勒-指数等多种复合函数模型和模组化激励幅度及其对阵列特性和方向图的多控优化技术等。发表相关的IEEE、EI检索论文10多篇,在新型阵列天线的结构设计、方向图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从投资的角度,阵列天线批量研制工艺要求虽相对较复杂,但采用常规具有一定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或者高稳定度的PCB制版设备,就可以完成具有一定集成度的阵列结构,设备寿命较长,在高科技设计技术的保障下操作调控也很方便。扣除产品的后期包装和推广成本,利润极高,需求量大,保守估计各种类别的阵列天线年产值都会在数千万以上,属于低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核心点在于材料结构及天线设计。 项目投资额视合作关系而定,一般前期投入每个特需专项前期150~200万人民币,后期追加及提成  (不包括厂房等投入)。
厦门大学 2021-04-11
多波束/涡旋波束天线技术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源自无线通信系统中多波束天线设计实际技术需求。多波束系统具有高角度选择性,可以实现频率复用,即同一个频段在不同空间内得到重复利用,能够大幅度提高信道容量。传统相控阵天线系统中的移相器、衰减器成本高昂,能效较低,难以民用。常用替代方案有无源矩阵网络阵列天线和抛物面天线系统。但阵列天线的馈电网络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会更加复杂,并带来严重的损耗问题;而抛物面天线系统虽然性能优良,但其体积相对较大、笨重,不利于集成。因此,提高多波束天线系统的效率、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波束低造价超表面天线。当每个波束独立工作时,通过切换波束实质上实现了波束扫描。雷达、卫星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都需要波束扫描或多波束天线提高通信容量和覆盖灵活性。超表面具有调控电磁波的极化、传播和空间分布的能力,将电磁超表面与天线设计相结合,有效避免了复杂网络设计、成本较低、设计灵活。研究基于电磁超表面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多波束天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设计方向。 (三)关键技术 该项目利用超表面的灵活相位调控,实现多个波束的产生,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多波束天线以及涡旋波生成技术。 1.多波束技术。多波束天线具有高增益、低副瓣以及可在较宽范围内波束扫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卫星通信以及 5G 通信等技术领域,在满足辐射性能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可靠性、体积等因素。其中,多波束抛物面天线、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多波束透镜天线等应用最为广泛。抛物面天线增益高、结构简单,但往往体积笨重、波束一致性差、覆盖范围窄,波束扫描速度较慢;相控阵天线采用电子扫描的工作方式,具有较高的扫描精度和较快的扫描速度,然而大规模的有源相控阵制造成本高,难以大量应用;多波束透镜天线具有频带宽、波束覆盖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基于电磁超表面的透射阵易于加工、剖面低,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电磁超表面可以实现对电磁波波前相位的灵活调控,高增益多波束透射阵天线由 90°极化旋转超表面单元组成,该超表面单元可以同时完成极化旋转和相位补偿。将 5 个线极化平面馈源以空间馈电形式安装,5 个平面馈源分别独立馈电可以形成 5 个不同指向的波束,从而完成波束扫描。该天线剖面较低,采用空馈技术使得馈电网络简单,整个天线质量轻,便于安装,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端可取的方案。 2.涡旋波生成技术。在微波射频波段产生涡旋电磁波,常用方法通常为螺旋相位板、反射面和环形阵列天线,螺旋相位板成本高、体积大,产生涡旋波效率低,不利于远距离传输;反射面容易设计、效率高,但加工较为困难且体积较大,限制了应用范围;环形阵列天线可以调节阵元间相位差以产生精确的涡旋电磁波,是较为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加工容易,成本较低,但馈电网络设计较为复杂,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基于人工电磁表面的天线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超表面是由亚波长单元在特定平面或曲面通过周期排列构成,其厚度小于工作波长。超表面与传统材料相比,其功能上的优势体现为可以对照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传播特性和反射特性进行灵活调控,即对透射波和反射波的幅度分布、相位分布、极化状态的灵活控制,使波束在电磁表面上形成 exp(-jlφ)的相位分布,就可产生 OAM 涡旋电磁波束。由于每个电磁表面单元的相位都具有独立调整的能力,因此设计自由度大,能产生模态纯净的 OAM 涡旋电磁波束,同时超表面天线的剖面通常很低,占用空间小,平面印刷结构也大幅降低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同时由于不需要馈电网络,也不存在馈电损耗,容易实现较高的口径利用效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7-20
技术需求:接收天线;放大器
1、【接收天线】无源;可测-75dBm或5pC的放电信号;频率范围:0.3-1.8GHz输出接口:50欧或75欧同轴电缆驻波比:小于3 2、【放大器】输入接口:50欧或75欧同轴电缆,来自接收天线放大倍数:40dB滤波输出:1kHz - 100MHz带通噪声系数NF:小于3db
山东泰开自动化有限公司 2021-06-23
透明防伪包装薄膜—透明激光全息防伪膜
该成果是原有的铝反射激光全息防伪末的升级替换品。这种薄膜结构简单,仅有信 息层和基底层两层组成。全息图像以激光全息技术拍摄并用激光雕刻和电铸手段,以光 栅条纹的形式复制到镍质金属模版上。以金属模版热压气凝胶或有机高聚物聚氨酯涂层, 形成承载全息图像的信息层,可在薄膜上再现全息图像。
同济大学 2021-04-11
人工智能实现三维矢量全息
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利用机器学习反求设计(machine-learning inverse design)实现三维矢量全息(Three-dimensional vectorial holography)新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进展》上。该杂志为《科学》(Science)刊物旗下子刊,是一个涵盖所有学术领域的开放性、综合性科学刊物。这项光学全息技术领域的突破性研究,由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和顾敏院士领衔的未来光学国际实验室完成。研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反求设计,可精准且迅速地产生一个或多个任意三维矢量光场,有望应用在超宽带全息显示、超安全信息加密以及超容量光存储、超精确粒子操控等各个领域。光是一种电磁波,其在介质中传播的同时伴随着电磁和磁场的振荡,被称为光的矢量特性。研究人员介绍,基于光波的横波特性,光的振荡通常被限制在与其传播方向垂直的二维平面上。近些年,科学家研究发现光的振荡可打破传统二维平面的束缚,通过干涉产生纵向光振荡,即形成第三维光矢量。但精确产生任意三维矢量光场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物理学上,通过求解三维麦克斯韦方程可以正向得到一个三维矢量光场分布,但其不可控。顾敏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反求设计,解决了这一难题,率先实现了三维矢量全息,并可精确地控制三维全息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任意三维矢量状态。顾敏介绍,这样的操控是全方位的,包括对每个三维矢量光携带的信息进行编码、传输和解码,因而消除了传统二维偏振光的束缚。“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新技术,我们首次实现了三维矢量光的操控,并将机器学习的算法延伸到光学全息中去。”机器学习在光学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第一作者任浩然博士说:“我们研究证明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可有效、快速地产生任意三维矢量光场,达到接近百分之百的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光场调控的效率。”此外,这项发明为光学全息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首次在全息中证明光的三维矢量状态可以作为独立的信息载体,实现信息的编码和复用。顾敏表示,“这项发明不仅为下一代超宽带、超大容量、超快速并行处理的光学全息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人们加深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例如粒子操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多相流数字全息显示与测量仪
多相流数字全息显示与测量仪将光学全息干涉原理与数字图像处理技 术相结合,利用CCD或CMOS器件代替全息记录干板,对液液或气液扩散过 程依次记录其一定时间间隔的多幅全息图,再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来实现 待测液液或气液扩散过程的数值重建,获得折射率实时变化参数并进一 步得到扩散参数。 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流场数字全息显示与测量仪
流场数字全息显示与测量仪利用数字全息干涉技术和相位倍增技术 等,釆用马赫曾德干涉光路使一束激光束照穿过待测量流场作为物光波 与另一束参考光束干涉形成全息图,用CCD数字记录全息图并通过计算机 数值重建获得物光波的相位变化以及待测量流场的折射率分布,进而达 到流场显示与测量的目的。该仪器具有非接触、实时、全场、直观等优 点。 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大尺寸计算全息再现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尺寸计算全息再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相位全息图中加载离散相位光栅和空分复用法。本发明利用空分复用法,首先将选定图片分为四个子图片,为了实现再现像位置的移动,在制作相位全息图的过程中将离散相位光栅的相位加载到全息图中,然后将空间光调制器(SLM)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上分别加载相应子图片的相位全息图。在光学再现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控制加载到相应场景的全息图中离散相位光栅的变化,调节四个再现像的位置,实现再现像的无缝拼接,从而得到计算全息大尺寸再现。
四川大学 2016-10-0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