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需求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已经逐步从费时费 力的现场观测往自动在线连续监测的方向发展,我国海洋环境的在线自动监测系 统也不断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和认可。与此同时,由于海洋环境水质评价自身的 缺陷以及污染物的不断增加,海洋和环境管理对于环境评价也由原来的水质评价 往生态系统健康等环境综合评价方向发展。 技术简介: 本技术已应用于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浮标配套及管理系 统”项目,在河北省秦皇岛海域投放了 3 个海洋自动监测浮标,在秦皇岛北戴河 浴场的海洋环境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监测预警作用。通过浮标监测与实时无 线传输预警系统联合监测水质数据保障入海排污口污染物达标排放,该系统可推 广至近海、河流、水库、水源地等各排污口监测保障水环境安全。 应用领域: 针对不同的水环境研发相应的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可应用于水质污染 物监测(海水、地表水、废水、饮用水)、赤潮灾害预警、海上石油泄漏及钻井 施工安全等领域。
天津大学 2021-04-11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解析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 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精准治污及重污染实 时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 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 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 40 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 谱,保存 5000 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 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 4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 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 CMB-Iteration 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 EPA 官方公布的《EPAPMF5.0 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 献”。实验室建有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并研发了大气多组分在线源 解析系统。 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成因 分析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或改善规划,重污染成因分析及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管理支撑等。 
南开大学 2021-04-13
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及安全控制技术
一、成果简介 要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就需要从农田到餐桌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而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普遍建立在仪器分析的基础之上,不仅人力、物 力消耗大,时间成本高,而且信息发布滞后,导致监管部门很难对问题食品进行快速反应。因此,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满足现场、快速、准确、灵敏且成本低廉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试纸成为了 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检测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铈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 在可见光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铈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在可见光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铈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将钛酸丁酯在搅拌下缓慢滴入乙醇和冰乙酸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逐滴加入氢氟酸溶液,搅拌形成透明混合溶液A;将氨水与乙醇混合,加入硝酸铈,调节pH至2,配成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得到均匀透明溶胶;在空气中放置陈化,得到固体凝胶;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置于马弗炉中400~500℃,焙烧40 min~1.5 h,得到铈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的,稳定的,形成催化效率高的非金属和金属三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多元素共掺杂催化剂得到的产物在粒径、形貌上与对比单掺杂或双掺杂有较大的不同,多元素共掺杂能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给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带来很多优点,如粒径变小,表面积增大,表面具有特殊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扩大TiO2的可见光响应范围,减小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TiO2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其可见光催化活性,因此本发明对TiO2表面进行修饰,提供一种在可见光作用下,光催化效果好的铈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铈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照射的方法处理双酚A废水,使其降解率达到99%以上,不完全降解率低于0.5%。
辽宁大学 2021-04-11
全氟消解罐
产品详细介绍全氟消解罐   应用于气象,液相,等离子光质谱仪,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等化学分析方法的样品前处理,用于消解农残,食品,稀土,水产品,有机物种的Pb,Cu,Zn,Ga,Rb,Hg等重金属。特点:1、在烘箱中180度内使用(全氟消解罐)2、使用方便精密设备加工内壁光滑,不挂水。内外罐顺序编号,不混配。方便实验中样品的区分,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3、消解效率高,能力强,可消解许多传统方法难以消解的样品4、消耗酸溶剂少,空白值低,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5、采用全聚四氟乙烯材质加工,避免了在实验中,混入重金属,从而污染样品。
南京瑞尼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厂烟气污染物浓度平面分布智能传感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 源头防治是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基本保障。针对大气污染主要固定排放源的火力发电厂,研发的电厂烟气污染物浓度平面分布智能传感系统,解决了环保脱硝要求和过量喷氨的核心矛盾,实现了SCR系统动态分区喷氨和精细化运行调整。 1、巡检间隔≤20 s,两侧烟道总巡检周期≤20 min,可实现三种巡检模式; 2、网格式混合平均值测量时间≤2 min,控制氨逃逸量≤3ppm 3、防腐设计,高压反吹防堵,高效制冷、排水,零点自动校正,长期稳定运行。 以600MW煤电机组为例: 减少总喷氨量10%~15%,节约成本30~50万元/年;控制氨逃逸量≤3ppm,降低空预器堵塞的风险,减少送引风机电耗和空预器维护费用,年经济效益200万元;减少空预器堵塞维护时切换清洗引起的降负荷发电量损失约300万元;减少喷氨格栅优化试验,年减少试验费用约30万元。取样系统现场安装图智能巡险柜与烟气分析柜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电厂烟气污染物浓度平面分布智能传感系统
源头防治是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基本保障。针对大气污染主要固定排放源的火力发电厂,研发的电厂烟气污染物浓度平面分布智能传感系统,解决了环保脱硝要求和过量喷氨的核心矛盾,实现了SCR系统动态分区喷氨和精细化运行调整。 1、巡检间隔≤20 s,两侧烟道总巡检周期≤20 min,可实现三种巡检模式; 2、网格式混合平均值测量时间≤2 min,控制氨逃逸量≤3ppm 3、防腐设计,高压反吹防堵,高效制冷、排水,零点自动校正,长期稳定运行。 以600MW煤电机组为例: 减少总喷氨量10%~15%,节约成本30~50万元/年;控制氨逃逸量≤3ppm,降低空预器堵塞的风险,减少送引风机电耗和空预器维护费用,年经济效益200万元;减少空预器堵塞维护时切换清洗引起的降负荷发电量损失约300万元;减少喷氨格栅优化试验,年减少试验费用约30万元。 取样系统现场安装图 智能巡险柜与烟气分析柜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5-11
工业源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催化净化技术
工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大多具有一定的环境毒性,VOCs的污染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环境问题,并制定了相关排放法规。我国在生产和使用化学品过程中(如石化、制鞋业、皮革业、喷漆和涂料等行业),所产生的有机废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内外实践证明催化氧化是治理工业有机气体污染物的最有效方法。本项目针对VOCs净化催化剂开发过程中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难题(低温催化活性和高温稳定性;减少贵金属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运用纳米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净化催化剂的关键材料-高性能与稳定性有机结合的稀土储氧材料、高温稳定的大比表面氧化铝复合氧化物;在净化催 化剂的组成设计方面,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提出了“稀土-非贵金属-微量贵金属”的催化剂活性组分设计方案,降低了贵金属用量,从而显著降低了催化剂生产成本;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解决了均质、稳定、高净化效率的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真空涂覆-负压抽提技术)和基于纳米组装技术的活性组分一次性涂覆技术,从而制备了高性能的VOCs净化催化剂。本项目在多家化工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
发明(设计)人:姚琪, 林锋, 李俊, 王令祥, 李舜斌, 陈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包括生物修复装置主体,所述生物修复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二氧化碳溢出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土壤堆放装置、驱动装置;通过生物修复装置主体、二氧化碳溢出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液位控制装置的配合,使土壤堆放装置内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被排出,而生物修复装置主体内的其他气体成分不会被排出,避免生物堆内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进入空气中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通过生物修复装置主体、驱动装置、插入装置的配合,使得生物修复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能够在土壤堆放装置的内部循环流动,增加生物堆内部的含氧量,加快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提高了该异位生物修复装置的实用性。
南京大学 2021-04-10
室内空气污染物寻源反计算
利用快速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获得室内实时气流流场数据;运用概率反计算法,获得污染源所在的位置参数。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探查,可用于公共建筑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流行病传播事件,特别是在建筑物火灾事故中,根据烟气浓度数据,实时定位火源位置,指导消防疏散和灭火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75 1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