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磁脉冲助推式渐进拉深成形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脉冲助推式渐进拉深成形方法,包括将 待成形板料置于凹模与凸模之间;实施预成形,使位于凸模底部的待 成形板料被压入凹模内;在待成形板料位于凸模底部的部分施加电磁 力,向下推送待成形板料;同时在待成形板料的周边均施加电磁力, 向凹模的中心推送待成形板料,使待成形板料流入凹模内;在凸模上 施加下压力,使凸模下行,使待成形板料位于凸模下部的部分被向下 拉深;反复执行冲压拉深与电磁脉冲拉深,直至完成待成形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幅值、频率、脉宽可调的全固态脉冲电源
围绕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以体积小、重频高、易触发、可控性强、寿命 长、可靠性高等优点,逐渐取代气体开关而成为了脉冲功率源中的主导开关,脉 冲功率发生器全固态化也成为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由于高功率 快脉冲源高幅值、快速上升沿下降沿,其在工业应用、环保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也越来越广泛。基于半导体开关的全固态脉冲电压倍增技术,及其多种拓扑的实 现方案,可以轻松实现单极性和双极性的方波高压脉冲;同时,利用半导体开关的移相控制技术和截尾技术,可实现快速下降沿和脉宽可调节的方波脉冲。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纳秒脉冲电场调控干细胞和促进分化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节软骨损伤及其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劳动力损失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本项目利用纳秒脉冲电场选择性降低DNA甲基化,提升干细胞干性,促进干细胞多向分化。应用范围 本项目可用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制备;干细胞分化前准备和成骨、成脂以及成软骨分化;体内骨、软骨再生;骨关节炎的早期干预和对症治疗;细胞治疗;细胞分泌因子调控等领域。 项目阶段 1.纳秒脉冲电场是新兴的、能够精确控制场强和脉宽的电场技术,可以比传统电场更加精准地控制参数,以及提升场强到KV/cm。它有效地穿透细胞膜、作用到细胞器和染色质,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2.我们发现纳秒脉冲电场的不同参数组合(场强、脉宽、频率、刺激个数、应用时间点等)会引起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基于该理念,实验室前期工作发展了使用纳秒脉冲电场:a.选择性DNA去甲基化;b.提升干细胞干性;c.促进干细胞分化(成骨、成脂和成软骨);d.促进处理后的干细胞体内软骨再生的能力;e.提升细胞分泌因子能力;f. 改良传统的“电击杯”(BTX electroporationcuvette #45-0125),开发出能够连续为细胞施加刺激的导电薄膜。
北京大学 2021-04-13
纳秒脉冲电场调控干细胞和促进分化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节软骨损伤及其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劳动力损失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本项目利用纳秒脉冲电场选择性降低DNA甲基化,提升干细胞干性,促进干细胞多向分化。
北京大学 2021-01-12
DGC-2010A多脉冲电缆故障测试仪
产品详细介绍【仪器功能与特点】 ·适用于测量各种不同截面、不同介质的各种电力电缆、高频同轴电缆,市话电缆及两根以上均匀铺设的地埋电线电缆的高低阻、短路、开路、断路以及高阻泄漏和高阻闪络性故障。 ·在低压脉冲状态下,可自动完成故障距离的计算。 ·可测35KV以下等级所有电缆的高、低阻故障,适应面很广。 ·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多脉冲法”测试技术,同时还具有传统的冲击高压闪络法和低压脉冲法。 ·多次脉冲模式时,任何高阻故障均呈现最简单的类似于低压脉冲短路故障特征的波形,极易判读。 ·具有方便的全中文菜单以及清晰屏幕触摸键操作。 ·检测故障成功率、测试精度及测试方便程度优于国内其他检测设备。 ·超大液晶屏作为显示终端,仪器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友好的显示界面。 ·具有极安全的采样高压保护措施。测试仪器在冲击高压环境中不会死机和损坏。 ·具有屏幕拷贝功能,用于波形打印。 ·按键定义简单明了,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测量方法简单快速。 ·内置电源,可在无电源环境测试电缆的开路及低阻短路故障。 ·具有USB接口,可用移动硬盘进行数据拷贝。 ·具有通用的网络接口,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远程传输。 【主要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多脉冲法;冲击高压电流取样法;低压脉冲法. ·冲击高压:低于35KV ·数据采样速率: 120MHz、90MHz、60MHz、30MHz ·测试距离:>15Km ·读数分辨率:<0.5m ·系统测试精度小于50cm ·测试脉冲幅度:约380VP-P ·多脉冲发送及故障反射信号的自动显示,使得故障特征波形的表示极为简单。所有的高阻故障波形仅有一种,即类似低压脉冲法的短路故障波形。 ·具有测试波形储存功能:能将现场测试到的波形按规定顺序方便地储存于仪器内,供随时调用观察。可以储存大量的现场测试波形。 ·能将仪器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测得的故障电缆波形同时显示在屏幕 上进行同屏对比和叠加对比。使得故障距离的判断更加准确。 ·内置电源:充满电后可连续工作6小时,亦可外接交流电源工作。 ·工作条件: 温度-10℃~+45℃,相对湿度 90%,大气压力750±30mmHg。
西安广昕丰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XGL-1 脉冲Nd YAG激光器实验装置
      XGL-1 脉冲Nd:YAG激光器实验装置主要用于了解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主要参数以及输出特性,掌握激光器的调整方法,并且通过观察调Q、选模、倍频等现象,了解激光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以及输出特性等。主要用于高等院校的物理教学和科研。
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 2022-07-12
一种基于多波段耦合的增材制造过程熔池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波段耦合的增材制造过程熔池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由加工单元、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组成。本发明利用多波长折-衍混合 f-theta 聚焦镜、二向色镜等光学元件将三种不同波段的光路(激光加工光路、激光照明光路以及熔池图像信息采集光路)在成形腔外进行同轴耦合,用于对快速移动的微小熔池进行实时追踪和采集。此外,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对熔池图像和特征信息进行快速计算处理和多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于2003年获批举办,同年12月份,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09年2月,新乡医学院与中美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投资15亿元共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推动学校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学校推行“书院+院系”的“双院制”全新育人模式。目前设有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等15个专业院(系、部),仁智、羲和等5个英式住宿制书院,教务部、学务部等27个职能部门。现有全日制本科(含专升本)、专科2个办学层次,23个本科专业及方向、7个专科专业,涵盖医、管、理、工、文5个学科领域。在校生共20485人。学校拥有专任教师882人,其中副高占比43%,硕士及以上占比78%。学校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外聘高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210人。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新乡市区和平原示范区。新乡校区是新乡市的花园单位,占地面积128亩。平原校区建设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规划用地1400亩,建设预算投资15亿;目前已投资11.4亿元,建筑面积305776㎡。实验室共42类226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2亿元。学校秉承“全面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育医学英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建设地方性、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的健康服务大学”的发展目标,坚定“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中期发展战略,紧握“健康中国”战略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机遇,突出办学特色,构建了以现代医疗服务为核心,以现代医疗装备与技术、生物医药、养老与康复、现代健康与医疗管理为两翼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五大健康服务专业集群,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办学十六年来,先后培养了30940名优秀毕业生,已逐步成长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型高等院校。按照“合作一个企业,建设一个集群,打造一个模式,创造一个品牌”的思路,学校近年来转型发展成果显著。专业建设成果突出本科临床医学、护理学、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获批为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获批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制药、假肢矫形工程、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医学工程为国家特设专业,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学、智能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为河南省唯一开设的本科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助产学是河南省首批招生的专业。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成效卓著35000㎡生物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5000㎡国际护理实践教学中心是“河南省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20000㎡医学工程实训大楼投入使用,涵盖工科基础、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3个综合实训平台,口腔医学技术和假肢矫形工程2个生产性教学工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7800万元;设有2500㎡医养康护综合实训中心,2000㎡眼健康智慧学习中心,500㎡生物发酵工程中心;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共建2000㎡干细胞中心和科研创新中心;筹建2500㎡人体科学智慧学习中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先后与东软集团、凯普生物、安图生物、美康生物、翔宇医疗等十余家大型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校企合作向产教融合转变,探索传统医疗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术创新。与翔宇共建康复医疗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康复医疗设备及技术研发与转移,该项目获2016年度河南省校区合作奖励;与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签订深度合作一揽子协议,共建全真实环境的东软医学影像培训中心,建成东软首个影像云地方服务中心;创新行业学院组织架构模式,成立光明眼科学院、康复学院、口腔技术学院三个行业学院;在光明眼科学院开设光靓班,联合企业完成眼科学与健康智慧学习中心建设并获企业50万元投资;围绕生殖与妇幼保健专业集群,与焦作妇幼保健医院合作开展助产学专业联合培养,组建临床儿科学、妇产科学和护理母婴护理班级并开展联合教学;与广东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与驼人集团、翔宇医疗开设跨学科医疗装备班,并联合建设河南省智能医疗设备研发与实训中心;与新郑市人民医院等22家县级医疗单位联合组建河南县域医疗单位合作联盟,开展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共享医学教育资源和医疗信息,推动区域健康医疗事业发展。国际化发展迈入新征程2015年,学校获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先后引进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明文教授,组建辅助生殖医学科研团队;聘请美国南加州大学应其龙教授为干细跑中心首席科学家,开展干细胞转换利用研究;聘请韩国新丘大学崔锡淳、文秀教授,开展口腔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和高端口腔产品应用性研究。2017年,获批招收外国留学生资质,目前已有66名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加纳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入校学习;2018年,成功加入世界医学院校名录;2019年5月,获批与美国查塔姆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资源引入”与“教育输出”协同发展,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迈入新征程。成人高等教育全面启动2018年6月,成功获批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质,是全国独立学院中,第一家具备该项资质的高校。目前共开设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五个专业。2019年1月,已成功迎来首批学生入校学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校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细胞生物学学科获批成为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河南省山楂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科研平台、新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物及其关键中间体中心获批为新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育力保存重点实验室获批为新乡市重点实验室。2000㎡全开放科技创新中心平台、生物与基础医学实验平台、干细胞研究中心相继建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日臻完善建成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智慧校园APP。以智慧学习工场为核心的现代生命科学学习中心正式启动。25000㎡图书馆投入使用,目前馆藏文献量已达到近80万册,数据库7个。拥有多媒体设备226套、触控一体机72块,并建成省内领先的微课录播室,2017年获批河南省首批在线开放课程。成立智能医学研究院,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获批新乡市智能医学虚拟重点实验室及新乡市智能VR康复训练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心脏VR项目参加河南省高校院所首届博览会并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招生与就创业质量不断向好学校录取分数线逐年提升,连续七年本科批次理科录取线超出河南省控线40分以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均高出分数线40分以上,稳居河南省同类院校首位;2018年16个外省录取的最低分数线高于当地省控线5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2021-02-01
全任务飞行模拟器系统
全任务飞行模拟器(FFS, Full Flight Simulator)是在地面对飞行员进行飞机操作流程、驾驶技能、特情处置等任务训练的大型装备。是综合性强、技术密集度高的高技术设备,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如建模与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三维图像实时生成技术,宽视场角投影显示技术,全电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技术等,是当今众多高技术的集中载体。广泛应用于飞行员训练和各类飞机论证、研制、测试、飞行品质认证全过程。 飞行模拟器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全任务飞行模拟器由十几个分系统构成。直观上可分为模拟座舱、运动系统、视景系统、计算机系统及教员控制台等五大部分。从总的角度看,飞行模拟器的硬件部分主要充当了人机交互界面和完成计算任务的功能。而仿真软件则是完成飞行仿真的灵魂和核心。 核心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已形成多种机型的飞行模拟器系列产品,交付用户二十余套。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桥梁全寿命经济分析(LCC )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50 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