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下蓝光通信系统及亚波长垂直结构LED
本项目产品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海陆空全覆盖的高速通信产品,本产品能够在射频信号可以或不可以到达的场景下实现远距离、低延时的高清音视频或大容量数据的传输,提出了面向国家海洋战略、民用监测技术的全新通信解决方案。 产品简介:我们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空间无线通信设备,它在隧道监测、矿道勘探、水下养殖环境监测和水下通讯等领域优势明显,将发挥重要作用。从技术层面来看,鉴于光波频段大的天然优势,它的频段资源是无线电的100多倍,完全可以弥补如今无线电资源匮乏的问题;从实际应用上来看,光在黑暗环境与水中受外界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强,可以解决所有无线电与声波无法到达的地方的通信问题,并且传输速度比声波快上数百倍;从安全性来说,光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当光信号被第三方拦截时,接收方能及时发现通信链路故障,更加易于保密。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设计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水下实际传输速度可达1Mbps以上,支持音视频、大量传感信息实时传输,相比市场其他同类产品,碾压式的“高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本产品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垂直结构LED,也是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最薄垂直结构LED,完美解决了散热高、出光效率低的问题。拥有相关自主知识产权的授权专利20余项,做到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平。 市场行情:反观近年来的市场行情,高亮度照明LED的推广和普及为可见光通信技术创造了重大发展机会。日本启动的“21世纪照明计划”、美国能源部的“下一代照明计划(NGLI)”以及欧盟的“彩虹计划”,都极大推动了LED照明市场在全球规模的迅速增长。中国跨部委的半导体照明工作小组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随着LED性能的不断提升,可见光通信作为空间无线通信技术的一种,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5-11
用于非球面测量的波长扫描干涉仪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球面测量的波长扫描干涉仪及方法,包括一套可调谐激光器作为光源,一个泰曼—格林干涉仪用于产生干涉条纹,一个平移台用于沿光轴扫描光程差,一个用于将干涉数据转为数字信号并传入计算机的图像卡,以及一个用于同步CCD相机和平移台动作的数据卡。与传统非球面测量方法不同的是,本干涉仪适用范围广,可以测量大非球面度的表面或波前,且无需补偿零位镜。另外,该方法无需复杂且通常较为昂贵的多维运动平台。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分辨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分辨监测方法。基于硅 基液晶在同样的偏置电压下,对不同波长入射光有不同的相位调制的 特性,对在硅基液晶波长工作范围内的光信号实现分析与监测,并能 在入射光波长未知的条件下,对该波长进行测量,并能随着相位调制 精度的提高,提高波长的分辨精度。本发明元件少,系统结构简单紧 凑,对光路的准直要求不高,无需苛刻光路的耦合与复杂操作就能进 行波长的分辨,并且有着与入射光偏振态无关的特性,在分辨出波长 的同时,还能对入射光束的偏振态进行测量,适用范围更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分辨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分辨监测方法。基于硅 基液晶在同样的偏置电压下,对不同波长入射光有不同的相位调制的 特性,对在硅基液晶波长工作范围内的光信号实现分析与监测,并能 在入射光波长未知的条件下,对该波长进行测量,并能随着相位调制 精度的提高,提高波长的分辨精度。本发明元件少,系统结构简单紧 凑,对光路的准直要求不高,无需苛刻光路的耦合与复杂操作就能进 行波长的分辨,并且有着与入射光偏振态无关的特性,在分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短波长光辅助硅片直接键合方法
本发明属于晶圆键合技术,为一种短波长光辅助硅片直接键合方法,其步骤包括:①清洗;②氧化性氨溶液活化;③将硅片用短波长光继续辅助活化,活化后取出;短波长光的波长范围为 100~400nm,短波长光照射光强为 5~30mW/cm<sup>2</sup>,活化时间为 0.5~30分钟;④预键合;⑤退火。经过短波长光辅助活化处理后的键合硅片对结合紧密,无需外压力作用就能实现硅硅直接键合。本发明所需设备简单,键合速度快,键合周期短,键合面积大,键合温度低,且在键合强度及键合可靠性上具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属于光交换器件,解决现 有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端口数量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 明由设置在光路上的输入单模光纤、偏振转换组件、反射镜、傅里叶 透镜、衍射光栅、硅基液晶相位空间光调制器、自聚焦准直透镜阵列 和输出二维单模光纤阵列构成。本发明对需要交换的光束利用硅基液 晶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二维偏转,使波长选择开关输出光纤阵列的 光束由一维向二维转化,能够大幅度增加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属于光交换器件,解决现 有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端口数量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 明由设置在光路上的输入单模光纤、偏振转换组件、反射镜、傅里叶 透镜、衍射光栅、硅基液晶相位空间光调制器、自聚焦准直透镜阵列 和输出二维单模光纤阵列构成。本发明对需要交换的光束利用硅基液 晶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二维偏转,使波长选择开关输出光纤阵列的 光束由一维向二维转化,能够大幅度增加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本项目提供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立模块化、集成化数据环境,面向于往复压缩机、隔膜压缩机,服务于石油化工、加氢站、储气库、船舶动力等行业主要包括: 设计规划阶段——压缩机整体方案设计,压缩机结构形式设计,核心部件材料遴选分析,启/停流程设计,安全控制策略设计等; 运行工作阶段——压缩机运行数据实时采集、远程动态展示,核心部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监测诊断一体式/分体式硬件与软件系统开发; 检修维护阶段——零部件维修预警、寿命预测,可视化维修方案、维修模型、维修视频,压缩机及其辅助系统、零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关键技术一:压缩机性能计算技术与选型设计技术 基于 Windows 平台,遵循结构化、模块化原则,采用 QT 框架、C++语言编制交互设计软件,可实现往复压缩机物性计算、热力计算、动力计算、设计校核复算、平衡计算、产品系列化自动匹配、多工况计算七项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往复压缩机机组设计计算、选型、零部件管理一体化功能。现阶段已授权发明专利 1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 关键技术二:压缩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设备 针对压缩机核心零部件构建相应状态监测方案与故障诊断方法,包括:①集成气缸内热力过程特征和阀片声发射信号的诊断方法,基于气阀声发射信号获得气阀故障的特征参数和反映故障程度的量化指标,诊断不同类型气阀故障;②基于活塞杆应变重构 pV 图方法的往复压缩机气阀无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活塞杆应变重构压力-容积图(p-V图)的无损监测方法,为传统侵入式方法破坏气缸完整性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③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不同程度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故障进行模拟试验,对比时频域分析研究十字头销磨损、活塞杆松动的故障机理、声发射信号和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故障特征识别故障程度;④基于压缩机内油-气压力“伴随”关系,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集成声发射与油-气压无损监测的隔膜压缩机状态监测新方法,进一步根据油-气压力“伴随”关系的失调追溯故障根源;⑤基于增量式编码器的往复压缩机轴系扭振测试方法,基于增量式编码器构建了往复式压缩机扭振测试系统,为传统方法在现场实际应用时难于实施提出解决方案;⑥压缩机气流脉动和振动模态分析技术,隔振结构设计、管路结构设计,提供机组振动测试、诊断以及改进方案。 本项关键技术现阶段已授权国内发明专利 4 项,申请国际专利 2 项、国内发明专利10 项;应用于中海油海洋平台天然气压缩机;开发压缩机故障诊断仪,已在某加氢站压缩机调试中成功检测出气阀泄漏、膜片运动失效、活塞环磨损、溢油阀阀芯磨损等严重故障。 关键技术三:压缩机数据共享与健康管理云平台 构建压缩机及其辅助系统、零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压缩机热力-动力-应力-寿命分析模块,集成监测数据评价机组运行状态;基于故障诊断技术,建立机组现场监测数据与健康/故障状态信息实时共享平台,打破机组现场与远程管理者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压缩机核心部件维修预警、寿命预测,交互 GUI 界面集成可视化压缩机维修维保手册、指导视频、三维模型;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高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车规级全向、全环境线控底盘
团队基于集中式驱动,四轮转向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低底盘高度前后独立悬架技术壁垒,完成了从0.5吨-3吨级线控底盘的系列化开发。相对现有轮毂电机驱动的线控底盘,产品可在保证相同驾驶功能的前提下,成本降低2万元左右/台。   团队采用整体桥构型,突破了“跷跷板”机构的技术壁垒,完成了6吨-20吨级AGV系列化产品开发。与市场同类产品对比,产品具有转向半径小,成本较低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针对当前线控底盘难以兼顾全向、全地形和不同承载需求的痛点问题,团队开发了适用不同承载需求的全向、全环境线控底盘。技术特点为:① 采用转向、驱动和制动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加装车规级行车和驻车制动器,整车可实现直行、斜行、阿克曼转向、坦克调头、定点调头等模式;② 采用轮边电机驱动,突破了电机+减速机+轮毂轴承单元一体化驱动技术,并基于正向设计理念,实现模块化设计。当前已开发完成8款适用不同承载需求的角单元;③ 突破了满足遥控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整车电控技术,并基于V型开发流程完成了全向、全矢量线控底盘的系列化产品开发。   部分产品如下页图示:
聊城大学 2025-02-25
全射流喷头
项目简介 采用射流附壁原理完成喷头自动旋转,不需要弹簧部件,属国内外首创。结构简单, 性能优良,节水节能。 系列全射流喷头部分产品 变量喷洒喷头 开发出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和变出口摇臂式喷头,能实现非圆形喷洒域的喷洒,即 喷洒域为矩形
江苏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6 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