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生物基呋喃聚合新材料及其关键中间体研发
成果创新点 发展绿色友好反应体系,通过核心过程的耦合,实现关 键中间体 HMF 百吨级生产新工艺研发与中试;开发了基于 HMF 下游新型聚合单体的高选择性合成,实现合成呋喃聚合材料 单体的高效催化氧化新工艺,在提高反应浓度的同时提高了 产物收率及选择性,降低反应成本及三废排放;开展并制备 了呋喃基聚合材料,同时对材料的结构调控及结构性能关系 进行研究,呋喃基聚酯材料 PEF 表现出优于石油基材料 PE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全生物基呋喃聚合新材料及其关键中间体研发
发展绿色友好反应体系,通过核心过程的耦合,实现关键中间体 HMF 百吨级生产新工艺研发与中试;开发了基于 HMF 下游新型聚合单体的高选择性合成,实现合成呋喃聚合材料单体的高效催化氧化新工艺,在提高反应浓度的同时提高了产物收率及选择性,降低反应成本及三废排放;开展并制备了呋喃基聚合材料,同时对材料的结构调控及结构性能关系进行研究,呋喃基聚酯材料 PEF 表现出优于石油基材料 PET的结构性能。 主要产品预期可实现参数指标:1) 建成千吨级呋喃基新材料单体 FDCA 产业化示范工程,单体 FDCA 纯度达到聚合级,生产成本控制在 15 万/吨以内; 2)建立呋喃基新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和性能评价标准,对比传统聚酯材料隔水性能提高 2 倍,隔氧性能提高10 倍; 3) 进行呋喃聚酯、聚酰胺材料工程应用实验,完成 1-2 项终端应用产品设计开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7
催化臭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近场耦合技术
        对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单独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存在臭氧剂量大、气体回收难、出水毒性高等问题,而单独生物降解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周期长、设备成本高。催化臭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近场耦合工艺则将按序进行的催化氧化装置和生物挂膜装置两个处理单元合并,利用催化臭氧技术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采用生物膜技术减少后续处理成本,能够实现低成本提高COD、色度和浊度去除率的效果,同时降低出水毒性,减少环境生物风险。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生物基叶面肥
成果简介: 核苷酸是构成生物体核酸的成份,除了含有其它叶面肥所有的基本N,P元素外,它还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必须的能量,从而使植物更好地生长。与氨基酸类叶面肥相比较,核苷酸叶面肥使用量每亩仅为50g左右,为氨基酸叶面肥的1/20,而且核苷酸叶面肥具有广谱性,可广泛用于水稻、果树、蔬菜、中草药、花卉、食用菌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叶面、枝干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全降解性淀粉基塑料制品
我国已是“白色污染”十分严重的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就PVC一项的消耗,到本世纪末,我国将达到人均1.7kg/年的水平。如果再加上其它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其数量将十分惊人。而目前对于废弃的塑料制品除少量重新回收利用外,多采取焚烧、填埋、倒入海中等方法处理。由于这类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的分解十分缓慢(约需200年),势必将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不可估量的破坏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全波段显色生物检测仪
全波段显色生物检测仪结合了最新的成像技术、全波段超稳LED光源技术、大视场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云数据采集平台,可以对生物免疫酶联反应、蛋白质浓度、血糖含量以及pH值等以显色为最终现象的生物信息进行便携式的、高速的、大批量检测。通过超稳定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发光技术,使用一次成像的方式对大批量生物样本进行瞬时检测,提高对肝炎、流感、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该项技术同时可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的质量检测,提高对猪病疫情、乳制品菌种群落监控的时效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
本项目提供一种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聚乳酸材料为基体树脂,加入的耐热改性剂成本较低,且与聚乳酸一样可完全生物降解,生产过程所用设备简单,只须在通用设备上做一些改进,所制备的耐热材料与进口料相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主要技术参数:产品生产周期小于40s, 耐热温度超过100℃。可用于一次性餐具的生产。
常州大学 2021-04-14
全波段显色生物检测仪
全波段显色生物检测仪结合了最新的成像技术、全波段超稳 LED 光源技术、 大视场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云数据采集平台,可以对生物免 疫酶联反应、蛋白质浓度、血糖含量以及 pH 值等以显色为最终现象的生物信息 进行便携式的、高速的、大批量检测。通过超稳定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 发光技术,使用一次成像的方式对大批量生物样本进行瞬时检测,提高对肝炎、 流感、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该项技术同时可应用于肉制品、 乳制品的质量检测,提高对猪病疫情、乳制品菌种群落监控的时效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己二酸的全生物法合成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元羧酸,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和润滑剂制造等领域。目前,工业上己二酸的生产路线主要通过硝酸对环己醇—环己酮的混合物(KA 油)进行氧化制取。虽然己二酸的化学合成方法已经成熟,但是存在着工艺流程长、副产物较多、工业“三废”排放严重、产品收率不高等问题,特别的其温室气体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巨大。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清洁无害己二酸生产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己二酸的全生物合成方法,可以利用可再生碳源,获得高产量的己二酸,同时产品的回收提取更加方便简单,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创新要点 本项目在大肠杆菌中重构逆己二酸降解途径,实现了己二酸的高效生物合成。通过对菌株进行代谢改造,选用组成型启动子以避免高额诱导剂的使用,最终在 5 L 发酵罐中实现了己二酸的高产,同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使工业化生产己二酸成为可能。
江南大学 2021-04-11
生物基聚氨脂类产品的生物-化学组合合成技术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 “第五大塑料”,与橡胶材料相比,聚氨酯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赋予PU良好的耐磨性、耐擦伤性、粘结性、柔韧性、优良的保光性与低温性等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电子、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特种有机树脂之一。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 “第五大塑料”,与橡胶材料相比,聚氨酯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赋予PU良好的耐磨性、耐擦伤性、粘结性、柔韧性、优良的保光性与低温性等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电子、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特种有机树脂之一。自从1998年以来,国内聚氨酯产业发展迅速, 据统计,2020年,我国聚氨酯行业产量在1470万吨左右,总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6.4%,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石油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寻求廉价、高效、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资源替代石化资源合成PU已迫在眉睫,这也是行业近年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1 2 3 4 5 6
  • ...
  • 200 2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