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直流三相交流负载箱
产品详细介绍号码一一对应进行连发电机模拟负载箱/三相交流负载箱 HB-LOADBANK负载箱功能简介及操作方法 一. HB-LOADBANK负载箱概述 HB- LOADBANK负载箱是检测柴油发电机组、大功率UPS、逆变器、开关电源等电源设备实际带载能力的重要检测设备。 二. HB-LOADBANK负载箱功能介绍 HB- LOADBANK负载箱有两种操作模式:1.使用远程控制柜操作。2.本地控制面板操作。在使用远程控制柜或本地面板对负载箱进行各项操作时,有相对应的指示灯对每步操作进行指示。 本负载箱为交流测试负载箱,测试电阻元件由上百个镍铬电阻丝组成。 电阻丝在进行负载测试时,由风机强制冷却以保证其正常工作。负载箱设有风向开关(AFS)保护,错误的风向将阻止负载的投入。 风机采用三相电机,电机采用星形连接,风机电源由负载测试电源或独立电源提供。电机功率为4kw,转速为1470转/分。 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负载箱顶部,配套有一个调节温控器。调节温控器位于控制单元内,工作范围是0-400℃可调(设定值90℃)。当负载箱内部温度超过温控器设置的限值后,将脱开负载。 控制回路电源由负载测试电源提供。连接负载电源时注意:正确的相序A—B—C—N,错误的相序连接将使风扇反转,无法进行加载工作。 三. HB-LOADBANK负载箱远程控制柜操作简述 该负载箱配套有一远程控制柜,远程控制柜上有 “风机开关”、“负载控制开关”各1个,档位的加/减“负载开关”共计11个档位开关,并对应有13个指示灯,另有远程控制指示灯一个。 当测试负载电源送到接入母排后,负载箱进入工作状态。闭合“风机开关”,风机指示灯将变亮,等待2s后,闭合“负载控制开关”,加载指示灯亮后,方可正常加载。 每档“负载开关”闭合后,其相应的负载指示灯都将变亮,“负载开关”断开后,指示灯熄灭 四. 操作前检查 1. 观测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确认输出电压是否为400V,如果为380V, 则每档的功率需要相应的调整)。 2. 观测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3. 确认接线端子上连接相应平方数的电缆。 4. 确认连接合适的接地保护电缆。 5. 确认进、排风通道清洁,场地通风良好,确认排风通道排出的热空气不会进入进风通道产生 循环。 6. 闭合风机开关,启动风机,如果风吹向进风口,则电源的相序接错,需调整相序。 7. 闭合负载开关,负载可用指示灯变亮。 五. 操作步骤: 1. 步进操作 (1) 检查所有负载开关是否在断开位置(负载指示灯熄灭状态) (2) 闭合风机启动开关(风机指示灯亮),观察风向,确定风向无误。 (3) 启动负载开关(负载指示灯亮),根据实际需要加载步进开关。 (4) 根据实际需求加载,每闭合一挡负载开关,对应的负载指示灯变亮。 (5) 加载结束,先断开负载开关,对应的负载指示灯熄灭。 (6) 保持风机工作,持续1-2分钟,确定负载箱完全冷却。 (7) 断开风机开关(风机指示灯熄灭) 2、突加突减操作 (1) 闭合风机启动开关(风机指示灯亮),观察风向,确定风向无误。 (2) 根据实际需求加载,每闭合一挡负载开关,对应的负载指示灯变亮。 (3) 启动负载开关(负载指示灯亮),突加负载完成。 (4) 突加步骤完成后,直接关闭负载开关,突减步骤完成。 (5) 突加突减操作完成后,保持风机工作,持续2-3分钟,确定负载箱完全冷却 (6) 关闭风机开关。 (7) 建议作突加突减负载测试时,使用单独的外接电源而不是使用测试电源。 注意:负载箱不提供过载或过流保护,不要在无接地保护的情况下,操作负载箱;必须在门关的状态下操作负载箱。 六. 负载箱与负载箱远程控制柜的连接 负载箱与负载箱控制柜之间使用 19根RV-ZR型1mm2电线进行连接,连接时按端子排的接即可。端子排布方式见图纸。 负载测试电压 三相AC 0-400V /单相AC 0-600V 负载频率 50HZ-60HZ 负载功率因数 阻性:1.0(感性、容性0.3-1.0特殊规格根据要求定制) 负载额定功率 功率分段 型号 外形尺寸 5KW 1、2、2 HB-ACT/S5K 350*430*700 10KW 1、2、2、5 HB-ACT/S10K 650*430*700 20KW 1、2、2、5、10 HB-ACT/S20K 650*580*700 30KW 1、2、2、5、10、10 HB-ACT/S30K 850*580*700 50KW 1、2、2、5、10、10、20 HB-ACT/S50K 1200*580*700 100KW 10、20、20、50 HB-ACT/S100K 1500*700*700 200KW 10、20、20、50、100 HB-ACT/S200K 1500*700*1000 500KW 10、20、20、50、100、100、200 HB-ACT/S500K 1800*1400*1400 工作电源 单相 AC 220V或三相380V 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 冷却系统 干式自冷、强制风冷两种冷却方式 负载功能选择 测量仪表(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精度:0.5级 负载配选 1、远程控制/电脑控制 2、功率连续步进(高精度连续可调) HB-DC直流可调负载箱系列 负载测试电压 DC 2V/5V/12V/24V/30V/36V/48V/110V/220V/440V/600V/800V 负载额定功率 功率分段 型号 外形尺寸 5KW 1、2、2 HB-DC5K 350*430*700 10KW 1、2、2、5 HB-DC10K 650*430*700 20KW 1、2、2、5、10 HB-DC20K 650*580*700 030KW 1、2、2、5、10、10 HB-DC30K 850*580*700 50KW 1、2、2、5、10、10、20 HB-DC50K 1200*580*700 100KW 10、20、20、50 HB-DC100K 1500*700*700 200KW 10、20、20、50、100 HB-DC200K 1500*700*1000 500KW 10、20、20、50、100、100、200 HB-DC500K 1800*1400*1400 工作电源 单相 AC 220V或三相380V 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 冷却系统 干式自冷、强制风冷两种冷却方式 负载功能选择 测量仪表(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精度:0.5级 负载配选 1、远程控制/电脑控制 2、功率连续步进(高精度连续可调)
上海汉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直流电压表(毫伏表)
产品详细介绍测量:0.5mV~300V 频响:DC 精度:3.0%
广东省三水市西南教学仪器厂 2021-08-23
风能热水机装置的研制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的能源。在目前常规能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风能的高效利用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目前,风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风力发电、风力提水和风力致热,与风力发电及风力提水相比,风力致热能量转换效率高、设备简单、成本低,很容易被接受,风能致热也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组在研究搅拌式风力致热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搅拌式风能热水机装置,该装置安装简便、成本低、致热效率高,并针对此风能热水机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实验,研制了多种风况变化适应性强、成本降低的风能热水机装置。项目“风能热水机装置的研制”采用室外搭建风力机搅拌实验装置和室内模拟的方式进行了风能热水机装置的性能研究,包括风能热水机装置的设计研发及启动性能、致热性能研究,在自然变工况下高效率利用风能致热,成果进入国家科技成果库。相关发明专利5项,获得第二十五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奖,相关装置在第十五届工博会进行展出。相关技术在河北中科环保有限公司等得到应用。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全时空融合定位及用户行为分析挖掘大数据平台
研究背景及挑战:高精度无缝位置服务是智慧生活的关键技术之一, 也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智能情境感知技术基础。然而, 复杂城市峡谷(高楼、天桥、隧道)地区连续导航、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由于卫星信号频繁受到阻隔、室内布局动态变化等因素,实现连续高精度全空间定位存在诸多挑战。本科研团队研究内容:基于团队在 Wi-Fi, ZigBee, INS、图像、超声波、声音、RFID 等多种定位技术科研成果,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易部署的多源融合定位云平台,提供全时空位置服务及用户行为挖掘服务平台。融合定位云平台体系框架全时空定位服务平台上下文突破弹性导航软硬件架构及理论体系基于因子图多源融合定位算法科研基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适应导航软硬件技术”、高精度高鲁棒性室内定位关键技术及装置研究(863)、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研究(NSFC)、基于众包和群智计算的室内无线定位理论和方法 (NSFC)、自适应室内无线信号变化的低代价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NSFC)等项目的支持下,已完成全时空融合定位云平台,以及用户行为挖掘大数据平台建设。 科研成果:1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2 获UbiComp交通模式识别比赛冠军3获阿里巴巴天池世界比赛冠军4 制定国家实时定位标准6项5 发表中科院一区顶级SCI期刊论文 10 篇6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2项7 国际 IPIN2016 室内定位比赛第3名 成果应用案例:华为、三星、中国电信集成、华大电子、22所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
通过纱线表面功能化,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依附在纱线上,织成智能化农用纺织品,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源源不断地为智慧农业供能。装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可以说是智慧农业的“无源活水”。  这个研究灵感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透过来不及关闭的窗户摧残了窗台边的绿植。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农作物所处的环境只会更恶劣,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利用它的恶劣。”大棚不仅可以作为作物、动物的“保护伞”,还可以作为雨滴能的收集器。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些被改造的农用纺织品,不仅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保护以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从而开展农业信息的无源监测和实时提供天气状况。
浙江大学 2021-04-11
全时空融合定位及用户行为分析挖掘大数据平台
研究背景及挑战: 高精度无缝位置服务是智慧生活的关键技术之一, 也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智能情境感知技术基础。然而, 复杂城市峡谷(高楼、天桥、隧道)地区连续导航、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由于卫星信号频繁受到阻隔、室内布局动态变化等因素,实现连续高精度全空间定位存在诸多挑战。 本科研团队研究内容: 基于团队在 Wi-Fi, ZigBee, INS、图像、超声波、声音、RFID 等多种定位技术科研成果,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易部署的多源融合定位云平台,提供全时空位置服务及用户行为挖掘服务平台。 融合定位云平台体系框架 全时空定位服务平台上下文 突破弹性导航软硬件架构及理论体系 基于因子图多源融合定位算法 科研基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适应导航软硬件技术”、高精度高鲁棒性室内定位关键技术及装置研究(863)、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研究(NSFC)、基于众包和群智计算的室内无线定位理论和方法 (NSFC)、自适应室内无线信号变化的低代价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NSFC)等项目的支持下,已完成全时空融合定位云平台,以及用户行为挖掘大数据平台建设。   科研成果: 1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 2 获UbiComp交通模式识别比赛冠军 3获阿里巴巴天池世界比赛冠军 4 制定国家实时定位标准6项 5 发表中科院一区顶级SCI期刊论文 10 篇 6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2项 7 国际 IPIN2016 室内定位比赛第3名   成果应用案例: 华为、三星、中国电信集成、华大电子、22所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5-09
生物组织石蜡包埋机
1.微电脑控制,中文界面,彩色液晶显示,触摸屏操作,简洁、直观、方便。全程电脑自动控制或手工控制开关机,自动加热并恒温,自动制冷并恒温。2.智能保护:任意路不加热、不制冷或温度传感器损坏,界面中文报故障,并自动切断该路的加热或制冷,保护该路器件免受损坏。3.开关机:任意预设周1至周日每天任意自动开关机两次;手动开机在工作4小时后自动关机。 4.专利流蜡控制方式,流蜡管道不滴蜡、渗蜡;出蜡方式:手动、脚动,出蜡流量可调节。5.分体式结构:包埋部分和冷冻台分开,包埋部分带小冷台,冷冻台为整体铝合金材质。6.工作台和小冷台二路照明,照明灯采用DC24V  LED灯珠,手动开关灯珠照明,在主机停止工作后自动熄灭。7.自带放大镜,便于观察微小标本。(可配置)8.制冷方式:冷冻台:压缩机制冷。为避免因压缩机反复启动而损坏压缩机,自动延时启动压缩机。小冷台:半导体制冷。9、温度控制:室温~99℃预设,恒温精度±1℃
孝感奥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5-01-21
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负载数量不确定的路口无线充电情形,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监测负载个数,根据负载个数得到稳态电压调控方案,进而基于动态功率有界波动域的监测点选取方法,分析得到最优监测点的位置,最终实现各负载充电功率稳定,解决单一发射区域多接收电动汽车负载系统中新增负载带来的电动汽车单体接收功率跌落问题。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随着新负载的接入仍能保证各负载接收功率稳定,且接入过程中不对其他负载接收功率产生较大冲击。
东南大学 2021-04-11
纯电动车用电力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纯电动车用电力驱动系统的额定功率7.5kW,额定转矩24Nm,峰值功率可以达到24kW,峰值转矩100Nm,效率大于92%,最高效率为96%,转速6000rpm,电力驱动系统与整车控制器配合完成21项功能和11项系统故障保护,与国内外类似产品相比综合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基于光伏发电的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
汽车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站,是新能源汽车得以广泛推广的强有力保障。结合现有电网供电的光伏汽车充电站不但克服了单纯利用现有电网供电的弊端,而且利用储量丰富、价格免费、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发电,将对节约不可再生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东北大学建设的基于光伏发电的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有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分布式储能设备,综合优化监控系统和智能充电桩构成,通过智能接入式能量整定装置,能量监控核和开放式通信结构协议,结合智能的能量分配和管理、综合优化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的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和智能接入式的分配和控制,同时可实现充电负载的快、慢速可调节充电,相关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所研制的充电桩可实现负载的快速充电,其主要由电源模块、充电机和充电机监控系统组成,其主要特点是:   1)实现了模块化、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中的应用。该充电模块主要具有如下优点:a.采用APFC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对电网污染小;b.采用自主均流技术,可实现多台电源冗余并联,扩大输出功率;c.自带风机,强制风冷。具有过温关机功能以及电池防反接功能。 2)充电机模块实现APFC校正功能。由于输入端有整流元件和滤波电容,单相AC/DC开关电源及大部分整流电源供电的电子设备,其电网侧功率因数仅为0. 65左右。采用有源功率校正技术后可提高到0. 95~0. 99,既治理了电网的谐波污染,又提高了开关电源的整体效率。3)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方案采用ARM核心结构,实现了视频自动监控功能。
东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