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华中农业大学脉动真空灭菌器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华中农业大学脉动真空灭菌器项目竞争性磋商
华中农业大学 2022-05-27
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的研究成果
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水分、盐碱度、作物生理指标……这些参数关系农作物生长,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便可轻松“一网打尽”。 然而实时监测这些指标需要电力驱动,电力无疑是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而电池有限续航能力和污染风险又比较突出。因此发展农业信息“无源感知”是未来智慧农业一大趋势。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IBE团队平建峰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首次将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应用于农用纺织品中,并用于降雨时雨水能的收集,通过能量转化获取电能。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姜成美 ,通讯作者为平建峰研究员。 功能化纱线的制备流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把摩擦纳米发电机装进农用纺织品的纱线里 南方地区经常暴雨成灾,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农用纺织品在大棚设施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遮阴挡雨,保护农作物。 如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能源? 浙大科研人员将这两者巧妙结合,通过纱线表面功能化,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依附在纱线上,织成智能化农用纺织品,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源源不断地为智慧农业供能。装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可以说是智慧农业的“无源活水”。 这个研究灵感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透过来不及关闭的窗户摧残了窗台边的绿植。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农作物所处的环境只会更恶劣,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利用它的恶劣。”大棚不仅可以作为作物、动物的“保护伞”,还可以作为雨滴能的收集器。 实验数据显示,在9.5牛顿的连续力作用下,3厘米长的纱线就能产生7.7伏的电压。 平建峰介绍,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些被改造的农用纺织品,不仅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保护以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从而开展农业信息的无源监测和实时提供天气状况。 功能化纱线在农用纺织品上的应用绿色能源在智慧农业中具有广阔应用 为什么雨滴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呢? 这是因为对农用纺织品的纱线进行了特殊改造。科研人员在其表面覆盖了两层特殊材料——导电的碳化钛纳米材料和不导电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功能化纱线收集雨滴能的原理 该聚合物能够防水并与环境中的雨水发生电子转移。而碳化钛感应电极,不仅具有高导电性能,还因其高电负性可以助力表面聚合物抢夺电子。因此在实现农用纺织品原有的农用保护材料、保温、遮阳、水土保持、排水灌溉、种子培育基材的功能基础上,还能从农业环境中源源不断地获取能源,为智慧农业提供驱动力,实现农业信息“无源实时感知”。 平建峰说,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整个制备过程易于规模化和工业化。
浙江大学 2021-04-11
利用工农业生产废弃物加工有机-无机复合基质技术
对工、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生物无害化处理,得到性质稳定、性状优良的有机物料。根据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水、肥、气、热等生活因子的需求,结合作物育苗与栽培的工艺或农艺要求,科学添加疏松多孔、通气性强、透水性好,有较好的酸碱盐缓冲性、有利于作物盘根的矿物材料,以及作物所需养分的缓释性肥料等,配制成安全高效、性状优良、营养平衡的作物育苗与栽培基质。
扬州大学 2021-04-14
(ISET)机器人辅助农业现代化、智能化生产产业链
现有智慧农业企业主要的业务是信息服务,互联网管理、品种培育等信息获取及管理方面,而很少见到对生产流程中的硬件设施进行优化的企业,ISET将以此为切入点,完善智慧农业的各个环节。ISET以智慧农业为主线,打造以智慧导航转运机器人、智慧喷灌转运机器人、智能农作物识别采摘机器人,以及定制机器人辅助农业生产产品服务等为分支的产业链。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快速响应的水凝胶薄膜光学传感技术
项目简介: 本技术是利用智能水凝胶的刺激响应性,结合 Fabry-Perot 薄膜 干涉现象提出的新型光学传感方法。本技术使用的水凝胶薄膜厚度仅 数微米,因此具有响应速度快速的特点。可检测的项目包括温度、pHIntensity Wavelength 值、葡萄糖等。可与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传感。
南开大学 2021-04-11
磁敏电阻芯片及系列传感器
磁敏电阻芯片及相应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是磁敏传感技术近二十年来最蓬勃发展并实现产业化的新兴分支。1.我们研制的高分辨率(1000~4000脉冲/360º)磁编码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关键技术指标频率响应达300KHz,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30%,是光学编码器频响的3倍。2。我们生产的具有判向功能、从0~数万转速的测速传感器,具有信号无接触测量,无触点、无磨损、无噪声、使用寿命长,分辨高,检测距离远、频率响应宽达到0-200KHZ、性能明显优于光电测速传感器和电感测速传感器。已成功替代纺织进口设备传感器3。无触点磁敏电位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获得过国家专利,该产品内部具有信号无接触测量,使用寿命长,分辨率高,转动力距小,高频响应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油、水、粉尘等惡劣环境的特点。4。最新结构的倾斜角传感器(建设部项目),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信号感应检测无磨损   无电噪声 、高可靠性、高分辨率、 高稳定性、特别适用于运动频繁要求使用寿命长的场合,环境适应性强,可用于潮湿、油污、粉尘、盐污、露天等多种工业场合。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系统及其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系统是一种融合传感、控制等功能的网络系统。光纤传感器通过改变的各种特性,比如波长、相位、强度等,来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传感。同时光纤又是一种很好的通信媒介,因此可以很好的同光纤传感网络系统融合。该网络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可靠性高,远距离分布式监测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便开始了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工作,九五期间又承接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研制任务。多年来潜心攻关,埋头研究,成功的研制了多模光纤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各类光纤传感器件(包括微弱力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等)以及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各项成果通过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该成果进一步加速了我国在光纤传感以及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领域的发展,为发展全光传感控制网络奠定了基础,广泛用于工业控制、管道监控以及周界安防等领域。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物柱面反射棱镜耦合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光发射组件、光接收组件和用于接收光发射组件发出的光线并将其反射至光接收组件的光反射组件。所述的光发射组件沿光线方向依次设有光源、扩束镜、准直镜、滤光片和矩形光阑;所述的光反射组件由抛物柱面反射棱镜和位于抛物柱面反射棱镜的焦线部位的金属薄膜组成;所述的光接收组件由接收光反射组件发出的光线的偏振分光棱镜、用于接收偏振分光棱镜发出s光的第一CCD阵列和用于接收偏振分光棱镜发出p光的第二CCD阵列组成。本发明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结构简单紧凑,光束汇聚准确,制作与调试简便,有效提高了角度调制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检测稳定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永磁电机的位置传感器增加的电机的成本,降低了电机的可靠性。在风机、水泵等领域应用的电机,可以通过控制的方法,去掉电机的位置传感器,减少成本并提高系统可靠性。本课题组针对高速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建立精确离散化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离散滑模理论、状态观测器等方法的转子位置观测器,实现了10kHz控制频率下的10万转高速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以及快速正反转启动。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用于瓦斯气体室温探测的传感材料与器件
本项目将提供一款高品质的非晶 ZnTiSnO 微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为一种具有纳米材料特征的薄膜型气体传感器,用于可燃性气体(特别是乙醇)的检测。该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具有下述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可室温工作、易于微型化、与微电子系统兼容,而且制作工艺简单、组装成本低、价格低廉。 (1)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件的核心材料为气敏层,即非晶ZnTiSnO 薄膜,该材料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器件的性能。通过前期预研究,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表面微纳结构的绒面 a-ZnTiSnO 薄膜,如何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更加提升 a-ZnTiSnO 薄膜高质量,实现精确可控生长,依然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2)气体传感器的实用性在于器件参数的确立,因而,通过系统研究,建立非晶 ZnTiSnO 气体传感器各气敏性能与气体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曲线,特别是室温工作条件下的定量关系,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3)为使气体传感器获得广泛应用,器件良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工艺优化、器件设计和封装保护等措施,实现非晶ZnTiSnO 气体传感器的高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使器件具有长的使用寿命,也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制备出高质量非晶 ZnTiSnO 薄膜,具有均匀且均一的表面微纳结构,绒度大于35%;薄膜与衬底附着力大于 21N。非晶 ZnTiSnO气体传感器性能指标:气敏层尺寸 10~300μm,易于集成化;对可燃性气体有高选择性,其中对乙醇的敏感度最高;室温工作条件下,对 100ppm 乙醇的响应度不低于 30;响应时间小于 1.8s,恢复时间小于 1.5s;稳定性好,有效使用寿命不低于3 年。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揭示出 a-ZnTiSnO 气体传感器室温气敏性能和稳定性机理,建立理论模型,阐明器件的耐候性规律。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高品质 a-ZnTiSnO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建立一套非晶 ZnTiSnO 材料生长和器件制备的完整工艺,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应用范围:  纳米氧化铜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抗菌、抗紫外线、空气净化产品中,如抗菌保鲜膜、抗菌塑料、抗菌纤维、抗菌整理液、抗菌陶瓷、抗菌地板、抗菌纺织品、防嗮化妆品、室内甲醛治理等产品中。 纳米CuO应用前景 催化剂:主要用于国防领域,作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重要成分,用来调节推进剂燃耗性能。 传感器:纳米氧化铜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光,湿气等十分敏感,并且可以提高传感器的响应速度,灵敏度和选择性。 在超导,陶瓷,电极活性材料等领域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有广泛的应用。 用作玻璃,瓷器的着色剂,光学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油类的脱硫剂,氢化剂。 用于制造人造宝石及其它铜氧化物,用于人造丝的制造,以及气体分析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等。 用于饲料中,提高铜的表观消化率。 用于抗菌剂,纳米氧化铜具有清洁,高效,能耗低,污染小,被广泛用于医药,纺织等领域。 用于粒子助力制冷器节能,提高热传递效率。 降低冷冻机油的粘度。 提高烟气脱硝性能。 应用范围: 橡胶工业中硫化活性剂,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及添加剂,是汽车轮胎、飞机轮胎、工业电缆行业材料以及氧化锌陶瓷; 涂料油漆、透明橡胶、乳胶和塑料行业用,可增加产品强度和致密性、粘合性、光洁度; 抗菌抑菌和除臭材料、医药卫生用杀菌材料、玻璃陶瓷杀菌自洁材料、医药行业杀菌敷料; 电子工业和仪表工业、制造电器件、无线电、无线荧光灯、图像记录仪、变阻仪、荧光体; 军事工业:红外吸收材料。   五、纳米氧化锌分散液 项目 Item 标准 Standard 氧化锌(W/%) ZnO 4% 外观 Exterior 乳白略显黄色易流动液体 Milky white slightly yellow liquid PH 7.2   分散液氧化锌含量可以根据需要在30%以下定制
浙江大学 2021-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0 41 42
  • ...
  • 80 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