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
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26- 新技术,在加压灌溉条件下,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将化肥按照科学配方溶解在 灌溉水中,根据作物对水分、养分的需求规律和土壤中水分、养分的状况,把 水分和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的一种新型灌水施肥技术,该技术 将传统的大肥、大水漫灌浇地施肥改变为根系局部浇作物的精准施肥。技术可 节水 30~60%;节肥 30~50%;增产 10~20%;减少农药 15~30%;节省施肥 打药劳动力 10~15 个。减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杨、柳物种分化和性染色体进化研究及应用
为从根本上治理杨、柳飞絮污染,克服杨树和柳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1)阐明了杨树和柳树的遗传分化机制,建立了杨柳科植物大遗传系统研究平台,创建了木本植物遗传研究的新模式体系。本项目首次在基因组水平明确了杨属和柳属两个姊妹属的进化关系,比较基因组学结果表明:杨柳科植物的共同祖先经过二倍化形成了杨树,杨树的两条染色体发生了断裂与重新融合,染色体重新融合的结果导致柳树的产生。以前杨树和柳树是作为独立的体系进行遗传研究的,由于两者基因组有高度的相似性,本项目建立了将两者作为一个大遗传系统进行研究的分子平台。 (2)阐明了杨树和柳树的性别决定系统以及杨柳科植物性染色体演化的分子机制。发现杨树性别决定基因定位在19 号染色体近端粒区域,为XY 性别决定系统;而柳树性别决定基因均定位在15 号染色体的着丝粒附近,为ZW 性别决定系统。杨柳科植物虽然起源于同一个古四倍体祖先,但这两个姊妹属的性染色体分别由两条不同的常染色体进化而来,并且常染色体向性染色体的转变发生在杨树和柳树物种分化之后,性染色体在这两个姊妹属中独立起源和进化,分别演化形成XY 和ZW 两种完全不同的性别决定系统。 (3)发现了飞絮发生发育过程,揭示了杨树性别决定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发现美洲黑杨性别决定区的2 个Y染色体特有的基因FERR-R 和MSL。FERR-R 基因具有抑制雌蕊发育的功能,该基因是由一个在雌花发育早期特异表达的促雌基因(FERR)复制产生。杨树雄株中,FERR-R 基因通过产生small RNA 对FERR 基因的启动子进行甲基化,同时降解FERR 基因的转录产物,在杨树雄株中关闭了FERR 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雄株中雌蕊不发育;而雌株中没有FERR-R 基因,FERR 基因表达不受抑制,雌蕊可以正常发育。MSL 基因转录产生长片段非编码RNA,具有促进雄蕊发育的功能。杨树雄株由于存在MmS 促雄基因,所以雄花原基发育,但雌株中没有MmS 促雄基因,所以雄花原基不发育。 (4)建立了杨树和柳树的性别早期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选育雄株品种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可以有效的解决杨、柳飞絮问题,因此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至关重要。然而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一直存在可靠性低、误检率高等问题。本项目利用杨树Y 染色体特异序列和柳树W 染色体特异序列开发了用于杨、柳性别鉴定的特异分子标记,分别在美洲黑杨、山杨和簸箕柳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工作中实现100%准确率。杨、柳性别早期鉴定技术在“国家林草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开展的杨、柳种苗抽检工作中得到应用。 本项目取得的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仅使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通过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促使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为从根本上治理杨、柳飞絮污染,克服杨树和柳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为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典型案例,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DNA指纹图谱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
本研究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种子检测的分子条形码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用种子或在植株生活的不同时期进行真伪和纯度检测,防止伪劣种子流入市场,提高种子的质量。本项技术可以建立农作物、蔬菜、果树和中药植物的标准DNA指纹图谱和数据库。该技术的建立将会带动农林经济种子鉴定技术的发展,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种种子萌发顶土力检测工艺
本发明涉及种子科学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种子萌发顶土力检测工艺。它包括种子发芽作业、顶土力检测仪安置作业、软件控制检测作业、后处理等工序。使用发芽盒、置种板、平基板对种子进行标准化发芽产生顶土力;将顶土力检测仪连接电脑,并将其测力板科学安置在发芽盒上,依靠压力传感器感受顶土力信息;通过电脑打开数据采集软件实现顶土力检测控制,获得顶土力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保存分析后,退出软件,关闭顶土力检测仪,卸载测力板等后处理,完成检测任务。本发明基于种子萌发产生顶土力的特性,采用力学传感技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保证数据精准度,通过顶土力检测结果来有效评价种子活力高低。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种子活力检测中。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皇冠草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皇冠草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将皇冠草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在附加有BA(6‑苄氨基嘌呤)和ZT(玉米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30天后,获得的皇冠草的成熟体细胞胚,在无菌条件下将体细胞胚切下,并加入到含有MS培养基的3%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合,用无菌滴管将含有体细胞胚的包埋液滴入到2%的氯化钙溶液中,半小时后用无菌水进行漂洗,即可制成皇冠草人工种子。本发明解决了皇冠草在培植过程中繁殖率较低的问题,以叶片作为外植体材料易于获得,不受季节影响,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万深SC-H2型智能种子计数仪
产品详细介绍万深SC-H2型便捷考种计数仪概述:万深SC-H2型便捷考种计数仪由平板电脑、智能种子数粒软件、背光装置组成。主要用在农业上对作物快速测产、考种等场合,以有效替代人工数粒或机械式自动数粒分析。无需另配电脑,是免培训的傻瓜式操作款。功能特点:1、由≥11.6寸的500万像素平板电脑拍照种粒,软件便自动计数和输出种子数量。2、由添加、删除的个别指点修正,可使数粒达100%准确率。3、可查看结果表、导出至EXCEL,以及向指定接收方上传数据。4、高亮LED灯背光装置使种粒识别更稳定,可长时间工作。5、Windows系统环境,操作人性、简洁、智能。技术参数:1、自动数粒大小:1~20mm。适用各类种子计数,如:油菜籽、各种豆类、水稻、小麦、芝麻、玉米粒、花生粒、瓜子等2、★自动数粒速度:1000~15000粒/分钟(每次数粒范围:50~3000粒)3、★自动数粒误差:圆形种子±0.1%,长形种子±0.5%,极少修正后可达100%正确4、由500万像素平板电脑自动对焦拍照,可存储上万张图片及其对应的数据5、★带220V电源适配器的LED背光成像装置6、可无线上网来远程发送图片、结果数据供货清单:≥11.6寸/6G内存/64G固态硬盘/500万像素的品牌平板电脑 1台(含保修卡及USB线)、软件锁1个、带220V电源适配器的LED背光成像装置 1个、透明种盘1个、拍照支架1付
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食品安全/水安全/种子活力检测仪
   国家现有食品检测可以保障食品的基本安全,但如何加快合格食品检测的时间?如何战胜日益增多的未知有害物质挑战,让国人饮食更安全?   为迎接这些挑战,旭月“食品安全检测仪”以国家现有的食品检测标准为基础,利用创新的NMT生物检测技术,实现了食品的更快和更安全检测。   旭月“食品安全检测仪”的创新在于,无需事先推断可能污染被测食品的有害微生物种类,有效避免了漏检的可能性,而且无需进行微生物培养等长时间的前处理,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其操作简单,灵敏度极高,能够发现有害微生物可能存在的相互间协同加强危害性的现象,结果准确可靠,适宜在一般餐饮企业和普通家庭大规模推广使用。     特点:更简单、更灵敏、更安全、成本更低,检测速度更快。     该产品和服务由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生产和提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号:ZL201210462141.6),凭借十年磨一剑的技术和优质服务,该产品和相关检测服务已为国内企业和百姓提供服务,并已成功打入欧美市场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田间作物信息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间作物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移动平台以及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的控制装置,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支撑台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台底部的万向轮;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上固定有光谱仪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移动平台、机械臂、光谱仪和图像采集装置受控于所述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田间作物信息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移动灵活、便于控制,信息采集更全面、精确。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田间作物信息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间作物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移动平台以及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的控制装置,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支撑台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台底部的万向轮;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上固定有光谱仪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移动平台、机械臂、光谱仪和图像采集装置受控于所述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田间作物信息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移动灵活、便于控制,信息采集更全面、精确。
浙江大学 2021-04-11
无公害果蔬及作物连作障害防治技术
利用氰胺化钙、太阳能、秸秆还田综合作用的土壤消毒技术对 土壤进行处理,实现彻底消毒、杀灭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改良和培肥地力、 消除连作障害,使作物恢复最佳生长的状态,保障农产品安全,建立作物生产 的清洁机制和良性循环模式,以达到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 的。在青岛的草莓产区、莱西胡萝卜产区,寿光蔬菜产区、金乡大蒜产区获得 成功应用。对近几年来发生的“毒韭菜”、“毒姜”等事件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该项技术不需要高温条件,使保护地栽培以及 露地作物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以实现消毒操作,达到常年进行土壤消毒的 目的,通过处理后 1.使次生盐渍土脱盐;2.补充钙离子,平衡土壤酸碱度及微 生物,抑制有害病菌的产生;3.消除病源菌,杀灭害虫;4.降解土壤有毒、有 害成分,化解作物根际分泌物毒素;5.达到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迅 速培肥地力和土壤改良、消除连作障害。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