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型冶金锯片自动修磨机
本项目是一种用于修磨大中型型钢厂的大型冶金冷热态锯切锯片修磨的新型设备; 本设备结构独特、适应范围广、功能全、重量轻、运行可靠、修磨过程全自动; 设备利用砂轮的上下运动和进给拨齿爪的分齿运动相结合修磨锯齿;修磨节奏四档可调;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锯片;可满足磨削不同的锯齿前角的要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冶金企业多工序协同制造系统
该系统采用冶金规范体系,充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并且以合同为主线,将一贯制质量管理理念贯穿于系统之中。通过量化管理及可视化输出提高企业管理效能,而多维度的成本分析模块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物流周期和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库存及生产成本,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1)产销协同管理。基于企业内统一规范的资源定义、以及产品规范定义,进行资源优化,在客户订货时对订单进行评审(含个性化需求、交货期等),并实现快速的交期应答,提高产销之间协同性,为企业实现高水平按期交货,提高服务水平;2)一体计划管理。一体化生产计划功能综合平衡铸、轧之间生产计划,形成满足订单需求、生产约束、设备约束、能源约束等的生产批量计划。批量计划以天为单位,考虑生产过程批量约束条件、工艺约束条件等;3)一体化质量管理。以冶金技术规范体系为纽带,将企业的销、产、运、存货等业务过程紧密衔接起来,并为现场管理与控制提供统一、规范生产技术指令、检验规范;同时与 QMS 相配合,形成信息丰富的制造过程质量目标、控制、实绩数据,为企业工艺/技术质量人员进一步分析质量提供信息支持,形成完整的企业质量管控 PDCA 循环;4)全程订单跟踪。订单追踪是生产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其本质是对每一个合同的各工序在库量、封锁量、计划量、通过量、充当量、转入量、转出量、改判量等进行实时跟踪,计算合同工序欠量。根据合同工序欠量,可以确定合同状态,掌握合同进程,预测合同交货期和进行合同拖期报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绿色冶金用无氟炉渣新技术
炉渣是实现钢铁冶金和有色冶金的重要辅料,传统材料中为降低渣的熔点,使渣具有较好的熔化性能,多通过配加一定比例的萤石(化学组分 CaF2)来实现配制转炉渣、精炼渣和保护渣。但是高温熔炼过程中释放出的氟离子不仅会侵蚀冶炼设备、管道,而且氟蒸汽会恶化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污染空气,在环保呼声日盛的今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重中之重的大问题。本项目提供一种无氟炉渣新技术,主要是推出一种新的添加剂(或称改质剂)来取代 CaF2的助熔作用,同时发挥添加剂的冶金功能。关键技术在于添加剂的遴选和确定
江苏大学 2021-04-14
电渣冶金节能环保新技术
成果简介电渣冶金技术目前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电耗太高, 吨钢在 1500kwh 左右, 甚至有部分电渣炉在 1700 kwh 以上; 另外一个问题是电渣过程需要高纯度的萤石,而高品质萤石矿日益枯竭, 这也是电渣冶金行业目前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项目组针对以上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已开发了新型的节能渣系、 冶炼工艺, 并实现了返回渣的大规模利用, 基本解决了以上问题。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项目成熟, 无需其它条件。技术指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强韧硬质合金工模具坯材
以自主开发的超细 / 纳米 WC 类复合粉末为原料,基于目前国内企业常用烧结设备,开发出特色烧结工艺,制备出不同粘结相含量和晶粒尺寸级别、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超细晶硬质合金块体材 料, 平均晶粒尺寸 200 - 500nm,硬度 HRA 90 - 93.5,断裂韧性 12.0 - 20.0MPa.m1/2,横向断裂强度4500 - 5200MPa,性能得到国际著名硬质合金企业和国内权威资质机构检测认定。利用真空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等技术,结合原料粒径匹配和烧结工艺优化,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8µm  的组织均匀、性能稳定的超粗晶硬质合金块材,具有硬度 > HRA 90.0、断裂韧性 >15.0 MPa.m1/2 的优良力学性能。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强韧硬质合金工模具坯材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冶金过程计算机仿真技术
成果简介冶金过程仿真是以程序设计和物理模拟相结合, 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 对工程问题和物理问题乃至自然界各类问题进行研究。 冶金过程仿真在炼钢、 炉外精炼以及连铸过程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钢液的冶炼、 浇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体流动、 传热、 传质进行模拟, 其中包括钢包精炼过程、 连铸中间包、 连铸结晶器浇铸过程以及模铸浇铸过程中的三维多相流动、 传热、 传质与凝固的冶金过程仿真。外加电磁场作用下, 对连铸中间包的感应加热, 结晶器电磁制动条件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动和夹杂物去除的冶金过程仿真研究; 钢包感应加热过程操作参数的优化等等有重要作用。 冶金过程仿真结果和工业试验的观察吻合很好, 对工业生产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技术较为成熟, 课题组自行开发软件并配备了流体通用 CFD 软件包 ANSYSFLUENT, 以及磁流体模块(MHD), 主要用来对冶金过程中流体流动、 组分传输、传热、 凝固、 燃烧以及电磁冶金过程的仿真分析。 经过多年来的积淀和发展, 针对纯净钢冶炼与连铸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研究已经成为本方向较为成熟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近十年, 相继完成近百项相关课题。 2005 年 11 月 30 日“高效异型坯连铸技术开发与应用” 项目, 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几年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冶金企业的课题, 高效异型坯连铸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数值模拟, 确定中间包内档墙位置, 优化高拉速时中间包内钢水流场; 优化水口结构以及钢水凝固壳厚度的分布特征; 改善结晶器下部的传热条件; 该技术在马钢三炼钢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先后成功应用于马钢、 济钢和和上海亚新等冶金过程中, 钢包、 中间包、 结晶器以及外场作用(电磁) 下, 对冶炼工艺以及反应器结构进行优化, 近期完成的科研项目有:上海亚新中天六流、 四流中间包内型优化设计的数值模拟研究;马钢第四轧钢厂连铸中间包挡墙工艺参数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项目;马钢第四轧钢厂连铸结晶器水口结构工艺参数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项目;马钢电炉冶炼厂 120 t 钢包吹氩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项目;济钢三炼钢 ASP、 5#连铸机冶金容器流场模拟研究项目。技术指标通过对冶金过程反应器内(如, 中间包) 的流动和传热的数模研究, 掌握冶金反应器内(如, 中间包) 流体流动的规律, 提供合理的工艺设备参数, 使其冶金效果(夹杂物脱除、 钢水成分、 温度均匀性) 符合生产实际要求, 如, 中间包钢水达到包内任意两点的温差不大于 5 摄氏度为合格。 钢包达到较为理想的搅拌效果, 结晶器对液面波动、 凝固坯壳厚度以及流动的控制给出合理的参数, 为高效、 低能耗和绿色冶金提供指导。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在冶金过程仿真技术的研究下, 高效异型坯连铸技术使铸机作业率由 65%提高到 87%, 该模式在全连铸生产中应用属于国内首创。 同时对引进的原有工艺及设备进行了改造、 创新后, 使铸机达到了高拉速、 高作业率、 高质量的水平, 铸机的年产量由 63 万吨提高到 110 万吨, 2003 年该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于节能降耗效益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过程仿真技术在物理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条件下, 对冶金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钢液的洁净度, 较少铸坯修磨工作量的增加或产生废坯。不仅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利于有效地节约能源, 降低碳排放, 也利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受托开发联系方式冶金学院 王建军(0555-2312091); 周俐(13955561593)岳强(15905556998)。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冶金过程计算机仿真技术
冶金过程仿真是以程序设计和物理模拟相结合,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对工程问题和物理问题乃至自然界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冶金过程仿真在炼钢、炉外精炼以及连铸过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钢液的冶炼、浇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体流动、传热、传质进行模拟,其中包括钢包精炼过程、连铸中间包、连铸结晶器浇铸过程以及模铸浇铸过程中的三维多相流动、传热、传质与凝固的冶金过程仿真。外加电磁场作用下,对连铸中间包的感应加热,结晶器电磁制动条件下连铸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动和夹杂物去除的冶金过程仿真研究;钢包感应加热过程操作参数的优化等等有重要作用。冶金过程仿真结果和工业试验的观察吻合很好,对工业生产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工、管、文、商、艺并举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2年,长期积淀形成优良的工科办学传统和浓郁的工程文化氛围,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优质工科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较高,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办学条件优。学校占地1244.43亩,现有莲华、安宁两个校区。设有16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大专生19000余名,教职工近千名,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岭学者、云岭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教学资源丰富,每个专业均建成体系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13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条件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保障。 内涵建设强。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获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6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现有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示范专业6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近年来,学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与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的院校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设备、技术和人员开展合作办学,校企合作覆盖学校所有专业。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大力推进技能文化育人,将技能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每年4月确定为“技能文化月”,营造尊重技能、学习技能、苦练技能、热爱专业的浓厚氛围,大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学生个人、团体获奖均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连续两年承办并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工程测量赛项获得一等奖,荣获教育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表彰。 招生就业好。学校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信任,省内普高录取分数线居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学校积极拓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批量就业,促进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确保本土化就业增量,积极推进国外省外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云南省就业典型经验10强高校等表彰奖励,连续十三年获得云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一等奖。 社会声誉高。学校积极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升支持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云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示范学校等,赢得了“冶金矿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云南高职教育排头兵”等社会赞誉,社会给予毕业生“做人诚、做事实、有闯劲”的良好评价。在历年的全国高职院校综合排名、学科竞赛排名、办学满意度测评中,学校连续保持云南省高职院校第一名,跻身全国领先行列。根据《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学校荣获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办学定位明。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融入和服务国家及云南省发展战略,继续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的“双提工程”奋斗目标为引领,积极推进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大力推进提质创优争一流,努力建成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优质高职院校,推动学校发展新跨越,书写好新时代学校发展“奋进之笔”的新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金昌市人民政府和金川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兴建的全日制公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的前身是经原有色总公司备案隶属于金川集团公司的成人高校-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批准文号〔1984〕教成字033号)和甘肃省首批“标准化中等师范学校”-金昌师范学校(始建于1984年,批准文号甘教师字〔1984〕314号),2010年7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两校合并改建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师范学校、金昌市“循环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单位。学院“紫金家园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等8个部门首批认定为“甘肃省省级众创空间”,是全省高职院校仅有的2家众创空间之一。 学院秉承“取精用弘、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和“学无止境、行至于善”的校训,凝练形成“明德厚能、求真拓新”的校风、“知能双教、爱生爱校”的教风和“求知精能、善思笃行”的学风。学院遵循“就业立校、特色强校、合作兴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金昌、辐射全省、面向全国,重点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 学院位于甘肃省金昌市职教城,占地面积506亩,现已建成综合楼、冶金教学楼、机电教学楼、图书馆、学子食苑、后勤服务楼、体育场以及2栋实训楼、8栋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15.1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金川集团公司投资6000万元)。 学院现设冶金与化学工程系、建筑与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教育系、经济与管理系、公共基础部等6个教学单位和18个党政群团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采、选、冶专业为主,化工、机电、建筑、园林、教育、经济管理、新能源等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院开设8个大类,共33个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安全健康与环保、精细化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酒店管理、矿山地质、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矿山测量、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矿山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矿物加工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有色冶金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金属压力加工、铸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测绘工程技术、会计、旅游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学前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建成了52个校外实训基地,10个校内实训基地,42个实验实训室,实习实训和教学科研设备资产总值4157.5万元,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单槽浮选机、高压电选机、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粒度仪、电力拖动及电气控制实训装置等大、中型仪器设备600余台,各种小型仪器、工卡量具和实训用品近千台,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院现有教职工188名,其中:在编教职工160名(教授1人,副教授24名、讲师62名,硕士47名),外聘兼职教师21名。教师在SCI、EI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45篇,主编并出版教材33部,申请国家专利3项,科研项目获批立项3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厅)级16项、市级以上19项,获厅(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创新成果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创新成果奖1项,主持省级精品课1门、建设院级精品课12门。学院现有在校生3017名,其中:资源环境与安全类561人、资源动力与材料类519人、土木建筑类549人、装备制造类987人、生物与化工类401人。学院鼓励师生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师生参加国家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8次,获得团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个人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30个,指导教师奖11个;参加行业、省级职业技能大赛20次,获得团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个人一等奖8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52个,指导教师奖12个。 学院设有金昌市第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内为冶金学院和市理工中专在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服务,对外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目前可对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37个工种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能够满足学院27个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需求。先后组织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试17期,共组织3586名学生和1000余名社会考生完成了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合格取证率达到85%以上,学院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3%。 学院坚持地企共建、院企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依托金昌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准的矿产开采、有色冶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优势,与金川集团公司、海尔集团公司、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八冶建设集团公司等52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院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条件,有力促进了产学研结合。与金川集团公司、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甘肃华晨新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冶金集团、青海冷湖滨地钾肥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累计订单培养学生1377名(其中:2014届762名学生订单培养340名,2015届893名学生订单培养610名,2016届1062名学生订单培养423名)。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95.2%,学院2017届初次就业率达85.38%,学院2018届初次就业率达76.55%,位列全省45所高校第二位。 学院如朝阳般冉冉升起,焕发着青春的朝气,迸发着蓬勃的活力。学院必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全新的管理模式、一流的设施设备、健全的就业体系为广大学子成才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甘肃乃至于全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实用人才。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71 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