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磁纳米温度成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纳米温度成像方法,首先,对磁纳米粒子样品所在区域同时施加恒定直流磁场和交流磁场,采集磁纳米粒子的交流磁化强度信号,检测出各奇次谐波幅值;然后,将恒定直流梯度场替换为含梯度磁场的组合直流磁场,采集磁纳米粒子的交流磁化强度信号,检测出各奇次谐波幅值;计算两次谐波幅值差值;利用朗之万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建立奇次谐波差值与温度的关系式,求解关系式获得在体温度;最后,改变直流梯度场至下一位置,直到完成整个一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多路高精度温度控制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高精度温度控制器,由接口板和温度控制板组成,用于倒装键合热压固化。温度控制板包括采集模块、驱动模块、存储器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工控机设定热压头工作温度,通过接口板和通讯模块将设定值输出到控制模块。采集模块将铂热电阻采集的热压头温度值输出到控制模块,同时对传感器的温度特性进行线性化处理。控制模块将温度设定信号与采集的温度信号相比较,其差分信号经过 PID 运算产生控制信号输出到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采用 PWM 方式控制场效应管驱动热压头的发热元件。本发明可在 0~30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温度主动控制的相变浮力引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主动控制的相变浮力引擎。本实用新型是由浮力发生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组成:浮力发生单元是由螺母、弹簧、活塞、活塞密封圈、壳体、上盖密封圈、上盖、石蜡和位移传感器构成,温度控制单元是由冷却水管、电热丝、电机、水泵、水箱、直流电源和开关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空间形状的冷却水管和电热丝,保证其与石蜡充分接触,通过主动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和电热丝的加热时间,提高石蜡相变浮力引擎的响应速度;而且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维护。
浙江大学 2021-04-13
WMZ-200数显温度计(插火线)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产品型号:WMZ-200 一、技术参数: 1.外形尺寸:直径150*40MM 直径100*40MM挂式 80×160×160MM 96×96MM面板式二、精度等级: ±0.5% ,±1.0% 三、分辨率:200℃以下为0.1,200℃以上为1,0℃以下显示负号,超出测量范围或传感器开路,短路仪表显示L0(-1)或Hi9(1)。四、显示方式:三位半:0.5(0.8)寸 LED数码显示便携式三位半 LCD液晶显示五、工作环境:温度LED-10-60℃ LCD 0-40℃ 湿度≤80%RH 六、电源:LED:AC220 ±10% 50HZ ±2% LCD:电池供电七、传感器保护管耐压:碳钢1.6Mpa 不锈钢6.0Mpa 八、产品使用及注意事项: 1.传感信号布设请远离100℃以上热源,不能与电源线并行,以免引入干扰,传感线勿用力拉扯。测温范围不可超过标定测量范围。传感器保护管不可连同引线端一起浸入液体,引线端不可长期处于100℃以上的环境中,否则会使信号线或传感器损坏,是仪表显示失常。 2.如测量介质有腐蚀作用或大于传感器耐压时,请加保护套,或定制不锈钢保护管。 3.本仪表传感器保护管可以按要求配各种规格螺纹,螺纹旋入前,先将螺纹与拧入方向相反之方向转5-7周后,方可拧入螺纹,以避免将信号线缠绕,安装完毕,接通电源,仪表即进入测量显示状态。 4.待显示屏幕暗淡,读数不清晰时,应及时更换电池,仪表长期不用时,请将电池取出以免电池漏液。 5.订货时请注明测量范围,传感器尾长及材质,螺纹尺寸。
天津宏大仪表厂 2021-08-23
高温超导体电阻转变温度测量仪
1.测量R-T主机一台(主要完成温度的测量和电阻测量,以及为样品提供电流的恒流源) 2.测量X-T用主机一台(主要完成温度的测量和显示,磁化率的测量和显示) 3.测量实验台架一套(测量零电阻和磁化率共用) 4.测温传感器(PT100) 5.低温杜瓦(内径φ120×80)
长春市长城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2-01
SC-2015温度计检定恒温槽
仪器概述   温度计检定恒温槽此标准恒温槽多供计量部门作一、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工业铂热电阻,标准铜-康铜热电偶检定之用,也可作高精度热、冷源供生产、科研使用。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  50Hz 2、温度均匀:0.005~0.01°C 3、温度波动度:0.005~0.01°C/30min 4、控温范围:-30 ~+100°C(可选-80~+100°C,90~+200°C) 5、数显分辨:0.001°C 6、工作槽容量:23L  7、工作槽开孔:150mm*480mm 8、温度修正分辨率:高达0.001℃ 性能特点 1、专用软件研发自制的温度控制技术,配有 PT100以及全进口的电子原件等组成。 2、方便修正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温度修正分辨率高达0.001℃,使显示的温度值准确无误。 3、具有 温保护、 温鸣叫报警、可设定 温报警温度, 温时可自动切断负载。 4、智能软件温度稳定性强,PID可自动根据不同的介质自动整定最佳参数。 5、使用软件数字锁定控制系统各项设定值,避免无关人员进行操作,保证实验过程数据正确无误。 6、准确的温度控制,使工作槽内温度快速稳定。 7、按“电源”键可关掉仪器所有功能。 8、全封闭压缩机制冷,降温速度快,具有过热过电流多重保护。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844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3
复杂岩体多场广义耦合理论及工程应用
本研究成果包括岩体初始地应力场计算仿真、岩体参数选取及反分析、岩体多场耦合机理及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复杂岩体开挖与锚固支护计算仿真、施工爆破效应计算仿真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岩体多场广义耦合分析的科学研究体系
武汉大学 2021-04-10
多场耦合能质传递强化及调控理论与方法
能源、环境及化工等领域广泛存在具有相变和反应的能质传递和转化问题, 具有多区域、多场、传递与转化等相互耦合的特点,是影响装备性能的关键热物 理问题,对提升性能至关重要。本项目针对上述领域中共性的多场耦合能质传递 机理反其强化和调控方法的前沿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 成果。主要发现点有: 一、 分区耦合多相传递可视化实验方法及其机理与特性:创新了滞止流和通 流槽道内逸出速率及位点可控的液滴和气泡动力学行为、变孔隙率网络流道及其 与外部流场耦合的两相流动、毛细阻力可调的多孔层内相变传热及含反应边界的 两相流及传递等可视化实验方法。获得了逸出液滴聚合衰减震荡机理及规律;发 现了微孔逸出气泡脱离后涌入和界面震荡现象;揭示了具有壁面逸出气泡的槽道 内两相流规律;阐明了具有微孔层和结构缺陷的气体扩散层内两相分布特征;厘 清了反向式毛细蒸发器多孔层内相分布规律反其对相变传热的影响机理;揭示了 燃料电池内两相流动和传输以及电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规律,获得了流道水淹与 压降之间的定量关系及膜电极表面温度分布特性。 二、 多元多相分区耦合能质传递及转化理论模型:建立了多场耦合固体基质 表面细胞吸附成膜理论模型,揭示了生物膜结构与能质传递及产氢/产电性能的 相互关系;建立了含生化反应的多孔填料床内多相能质传递的毛细管模型和多相 混合模型,阐明了流动和传输与生化反应的耦合特性,为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 性能预测提供了方法;建立了毛细结构材料内分区耦合相变传热理论模型,为反 向式毛细蒸发器和微槽膜状凝结换热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提出燃料电池两相传 输三维孔隙网络模型和气体有效扩散系数的分形模型,首次利用V0F方法模拟 了边壁具有逸出液滴的燃料电池流道内细观两相流行为,揭示了多孔扩散层与流 场板流道内两相流的耦合关系以及流道结构和工况参数对两相流特性的影响规 律。 三、多场耦合能质传递强化及调控方法:基于分区耦合强化传热思想,提出 了三维肋表面和螺旋扭带组合强化传热新方法;通过分区流动和传递强化与调控, 发展了三维柱状阵列结构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利用石墨 烯表面修饰,实现了多孔电极内微生物产电菌电子转移速率和活性生物量调控和 强化;创新性利用流场/浓度场/温度场/光场的强化和调控,结合表面修饰和弥 散光导体技术,实现微生物生化转化全过程强化;提出了通过外接电阻控制阳极 电势诱导和调控生物膜结构,强化了质子传输,大幅提升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
重庆大学 2021-04-11
基于低场磁共振的食用油快检系统
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低场磁共振技术的食用油快检系统。该系统基于创新性的二维弛豫指纹谱,可以实现对不同食用油实现品质评估和鉴定、防伪和真伪鉴定等。同时,该系统利用最新的轻便系统技术,可以实现车载,便利了各种场景(生产车间、大宗批发市场、执法机关等)的现场快检应用。 项目优势: ① 该系统独有的二维弛豫指纹谱技术可实现了多种食用油产品掺假、掺伪的快速检测; ② 该系统也可以实现牛羊奶掺杂判定、阿胶品质/真伪判定、工业软物质材料品质鉴定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③ 该磁共振系统采用轻便设计,可实现便携车载,满足各种现场快检应用,也可整合入工业产线,实现产品品质在线监控,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成熟度: 针对食用油快检的原型机系统已研发成功,实现了多种不同食用油实现品质评估和鉴定,以及牛羊奶掺杂判定、阿胶品质/真伪判定。系统可整合入工业产线。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5-10
植物空气负离子场除霾新技术与新产品
本发明通过一种特征电场激励植物释放原生态空气负离子,而非依靠电离空气产生人工负离子的方法净化空气,其突出特点是绿色环保,植物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益,但电离空气产生的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据报道对人体健康无益。不同于传统的空气净化方式,该技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应用前景广阔,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目前,需寻找投资合作使其尽快产业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