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系列化主被式上下肢关节运动康复器
针对脑卒中与关节损伤高发趋势,本产品基于康复医学理论研发多关节智能康复产品,覆盖肘、膝、踝、腕等上下肢关键关节,通过对关节的反复训练,增强关节本体感觉,打开活动度,推动神经系统重组代偿,助力关节功能恢复。 本产品实现多项突破,运用高精度传感器,精准捕捉关节运动微小变化,实现人机互动与实时康复数据反馈;结合自适应算法实现动态重力补偿,精准调控角度/速度/力矩三维参数,通过循迹坐标点样线拟合生理运动轨迹;创新集成多训练模式切换系统,满足全康复周期需求;产品兼具硬/软件双重安全防护,提高产品安全性。 腕关节康复器 前臂康复器 肘关节康复器 膝关节康复器 踝关节康复器
吉林大学 2025-05-19
耐高温超导热绝缘减震材料的研究
随着集成技术和微封装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向小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迅速积累、增加。为保证电子元器件在使用环境温度下仍能高可靠性地正常工作。需要开发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高分子材料,作为热界面和封装材料,迅速将发热元件热量传递给散热设备,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高分子材料本身的热传导系数比较小,所以填充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性能主要依赖于填充物的导热系数、填充物在基体中的分布以及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填料用量较小时,填料虽均匀分散于树脂中,但彼此间未能形成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导热性提高不大;填料用量提高到某一临界值时,填料间形成接触和相互作用,体系内形成了类似网状或链状结构形态,即形成导热网链。当导热网链的取向与热流方向一致时,材料导热性能提高很快;体系中在热流方向上未形成导热网链时,会造成热流方向上热阻很大。项目采用导热填料添加的同时,以耐高温的硅橡胶或者氟橡胶为基体,硅橡胶是由环状有机硅氧烷开环聚合或以不同硅氧烷进行共聚而制得的弹性共聚物。在有机硅产品的结构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结构”,这种特殊的组成和分子结构使它集有机物的特性与无机物的功能于一身。硅橡胶有耐热,耐寒,有很宽温度使用范围,高电绝缘性,良好耐候性,耐臭氧性,并且无味无毒等性能。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其优异的耐热性,可在?O0℃左右的温度下长期使用,因此被广泛用作高温场合的弹性材料。具有耐高温性的硅橡胶在印刷业、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是其它材料所不能替代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块、支撑柱、第一减震器、滑块、移动块和第二减震器;本实用新型能将横向冲击力转变为竖向冲击力,并通过减震器进行较好的抵消,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较好地抵御横向冲击力的缺陷,完善了减震效果,无需另行安排加固措施,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降低了工程造价,并加快了施工进度,适合大面积推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冰箱空压机减震降噪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箱空压机减震降噪装置,包括一种冰箱空压机减震降噪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板、侧板、吸音棉、顶板和前固定扣,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前固定扣,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吸音棉,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可将前固定扣和后固定扣通过卡扣固定,可对空压机本体进行固定,减少了空压机本体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可将顶板放下,通过螺栓将顶板与底座进行固定,可将空压机本体进行保护,通过安装板底部设置的减震弹簧,可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疲劳试验机用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气箱,减震气箱的上端设置为凹槽状,减震气箱设置有支撑板和减震板,相邻的减震板之间通过合页相连接;减震气箱的内部均匀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外部分别套设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内部套设有内套管,外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滑槽,内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滑块设置在滑槽内;减震气箱的内壁上敷设有内膜层;减震板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充气口;减震气箱的底面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设置为平板状,支撑座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支撑架,支撑架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的减震网板,其缓冲性能好,减震性能好。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具有外置油路的油压减震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外置油路的油压减震装置,由油缸、活塞和辅助油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油缸的端头并联设置外部油路,外部油路具有一液压马达7,液压马达的一端通过一对并联倒置的单向阀1和2与油缸的下端头油路连通;液压马达的另一端亦通过一对并联倒置的单向阀3和4与油缸的下端头油路连通。本发明在不影响油压减震器减震特性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了油压减震器的散热问题,从而延长了油压减震器中液压油的更换周期,很好的节约了成本,并且回收利用油压变换过程的能量,节能环保,实用性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嘉宾观点抢先看 | 李春明:让职业院校成为人才“蓄水池”和产业“助推器”
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即将举办之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人民网教育频道推出“建设教育强国”系列访谈栏目,重点邀请东北地区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围绕活动主题: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畅谈思考体会、凝聚发展共识。
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5-05-16
适用于高铁桥梁的多向减震耗能装置
在地震发生时,高铁桥梁本身会受到地震作用而发生损伤甚至严重破坏,继而导致高速运行的列车发生脱轨、倾覆等重大事故。多向减震耗能装置在地震发生瞬间可产生很大的阻尼力,大大降低桥梁的振动反应和变形,给列车足够的时间减速,待列车速度下降后,该装置继续发挥耗能减震作用,降低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相较于目前市场上既有的桥梁减振装置,除可保证高铁、公路等桥梁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还可保护高速运行列车的安全性,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基于减震耗能的高强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经过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多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应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现有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核心技术偏重于主体结构,没有封闭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产品,因此各组成部分(建筑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方案、抗侧力体系、围护结构、三板方案)的衔接不足,存在诸多系统性问题。 ②缺乏与现行规范、规程有良好“接口”的设计方法和配套标准图集,以及相应的统一的可执行行业标准、构造方案和施工方案。 ③缺乏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使用功能的多套针对性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品。针对上述问题,本研发团队提出一种基于减震耗能的高强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提出一套完整的针对不同环境、不同使用工况,拥有主体结构(实腹式异形柱+钢格构柱组合体系(8-11 层)、 异形钢格构框架+钢格构剪力墙体系(15-18 层)、异形钢格构框架 +抗侧力体系 SSF-LRS(19-26 层))、抗侧力体系(四个系列 SSF-L RS)、楼板体系(皮卡汀尼楼板体系(皮卡汀尼梁+皮卡汀尼板+关 键连接节点))、墙板体系(带限位功能的 CF 自保温墙板),及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成套设计方法、技术标准及图集、构造方案、施工方案及配套设备,进而形成一套封闭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品。 该体系的创新型、先进性、独占性: (1)基于减震耗能的高强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是一套完整的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品。该建筑体系包含主体结构、抗侧力体系(四个系列 SSF-LRS)、楼板体系、墙板体系。主体结构根据不同使用工况有四种组合方案:实腹式异形柱+钢格构柱组合体系 (8-11 层)、异形钢格构框架+钢格构剪力墙体系(15-18 层)、异 形钢格构框架+抗侧力体系 SSF-LRS(19-26 层)。抗侧力体系为四种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全栓接装配式钢框架-抗侧力体系(SSF-LRS)。皮卡汀尼楼板体系包括 2 种形式的皮卡汀尼梁(翼缘型梁、箱型扁 梁)、4 种皮卡汀尼板(PTB60-310-930、PTB80-330-660、PTB110- 366-732、PTB130-390-750)、梁板连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等。墙板体系为一种新型带限位功能的 CF 自保温墙板。整个建筑体系均为自主研发、自行设计,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及独特、领先的技术优势。 (2)国内外已经开展一定数量有关钢板剪力墙、粘弹性阻尼器等的研究,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还未见报道。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相关结构类型的抗震性能研究只有少量的小比例试验。本研究对大比例的 SSF-LRS 体系进行循环加载试验,考虑不同的钢板截面形状、阻尼器布置数量、节点转动刚度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属创新性的工作。本项目同时研发了一系列新型减震耗能及全栓接构件,为结构体系形成坚实的围护结构部分。 (3)提出一套基于减震耗能的高强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的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方案、构造方案、施工工艺及配套设备、产品模型、技术标准等,推动此研发成果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
济南大学 2021-05-11
技术需求:汽油机工作状态下的减震难题
汽油机工作状态下的减震难题
山东博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16 3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