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子快速检测与评价技术
本课题研发用于海洋环境(海水及水产品)中病毒、致病菌等病原微生物、重点针对可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和病毒(如总杆菌数、大肠杆菌、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腺病毒、肠道病毒、甲肝病毒、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沙门氏菌及李斯特菌)快速检测的分子生物技术,为研制用于这些微生物的现场监测手段和设备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检测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蛋白质检测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三种。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制作技术,主要用于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微流控芯片制作,其特征在于利用CNC雕刻机直接加工微流控设备,即利用数控软件进行微流控芯片的通道设计,得到相应的雕刻路径,编写雕刻用代码;将雕刻代码导入控制CNC雕刻机的软件中,对要进行制作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进行制作;图案制作结束后,根据不同要求,封接芯片,即可得到功能化的微流控设备。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极大的降低高分子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成本,简单易用,快速制备,有利于芯片的大批量生产,并能灵活的调节芯片微通道深度,有利于实现微流控芯片器件的功能多样化,克服了现有技术制作微流控芯片设备成本高、制作效率低、难以实现芯片通道深度多样化的缺点,排除了人为因操作熟练程度造成的偏差和人力的消耗。
兰州大学 2021-01-12
基于靶向分子探针的肿瘤精准给药筛查技术的产业化
本项目属于肿瘤靶向药物的体外药敏检测,是基于化学靶向药与其靶蛋白在细胞死亡时也可结合的特性,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发光基团与靶向药连接,得到一系列候选探针,经细胞筛选、裸鼠荷瘤切片共定位、人源病理样本孵育验证,筛选获得靶向药探针。将探针与患者活检样本共孵育后,通过检测其荧光分布及强度即可直接得知患者对该靶向药的敏感程度,从而给予患者更加精准的给药建议。该技术检测耗时短、结果准确、方法便捷、易于推广,能够与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检测技术形成很好的互补融合,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出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技术创新点: 该探针能够实现将靶向药与患者活检样本的结合情况进行原位显色并相对定量,其荧光的分布及强度直接提示患者对该靶向药的敏感程度,目前国内尚无其他技术能够实现。该技术能够弥补基因检测只能从基因水平间接预测药物敏感度的不足,给出的结果更为准确和个性化。目前我们已合成并检测了包括 3 种肺癌靶向药探针在内的 6种探针,项目一期预计合成国内已上市的 6 种肺癌化学靶向药的全部探针。 市场应用前景: 近年来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愈发蓬勃,2016 年其国内市场估值已达百亿。精准医疗大致分为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大板块,目前精准诊断一般依靠间接法或直接法。间接法主要通过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对同一亚型的患者给出相同的诊疗方案,其准确性强烈依赖于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及大数据库的完善程度。一代 Sanger测序虽成本较低易于普及,但只能检测单基因突变,且灵敏度较低、检测耗时长、工作量大,无法满足庞大的测序需求;二代测序 NGS 具有通量高、敏感度强、能够获得未知突变信息等优势,但其仪器和试剂要求极高价格昂贵,且能够准确解读数据的科研人员十分稀缺。同时,基因检测不能检出基因表达过程中旁路对于待测基因表达的影响,将直接导致给药建议有误差。直接法主要是肿瘤药敏技术,如 MTT比色法、ATP 荧光检测法等,需要依托原代肿瘤细胞培养技术,该技术由于巨大的个体化差异,成功率很不稳定,使得该类技术普及困难。 基于以上情况,开发一种更加精准敏锐且操作便捷、易于推广的肿瘤精准给药筛查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该技术能够与现有的精准诊断技术形成强有力的互补,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为国内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合作方式: 融资共同开发,优先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合作。鉴于技术保密性,暂未申请专利。
南开大学 2021-04-13
分子筛膜分离天然气中二氧化碳
本项目核心技术是耐高压分子筛膜,利用天然气自身高压优势,以天然气采出压力和管道输送压力之差作为膜分离推动力,在极少能耗下完成天然气纯化目的。已完成中试制备,主要分离性能指标和能耗指标都明显优于现有的分离技术。 专利情况:在申请13项;已授权10项, 成熟度:研制 创新要点:1)对称大孔单管支撑体:膜管长50 cm,分子筛膜应用于4 Mpa高压下、CO2/CH4(50/50 mol%)混合气体的CO2渗透速率>0.6x10-7 mol/(m2sPa)和CO2/CH4分离选择性>50。 2)非对称单管支撑体:膜管长50 cm,分子筛膜应用于4 Mpa高压下、CO2/CH4(50/50 mol%)混合气体的CO2渗透速率>1.8x10-7 mol/(m2sPa)和CO2/CH4分离选择性>5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 H.264/AVC 中 4x4 子宏块的并行帧内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H.264/AVC 中 4x4 子宏块的并行帧内预测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统一帧内预测公式、参考值数组、参考位置表和 并行帧内预测的具体执行步骤,统一帧内预测公式是根据 CUDA 和帧 内预测计算公式的特性改进而成的,通过将 9 种预测模式对应的预测 公式变换成一个计算公式,满足了 CUDA 多线程单指令多数据流的需 求,实现了帧内预测子宏块中细粒度并行,参考值数组及参考位置表 是为了配合统一帧内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无监督的跨受试者适应方法,用以预测未被标记信号的目标受试者的运动意图
一种无监督的跨受试者适应方法,用以预测未被标记信号的目标受试者的运动意图,将受试者和研究人员从标记大量数据中解放出来。 准确预测人体运动意图有助于控制可穿戴机器人在不同地形上的运动,从而辅助人类平稳行走。传统的预测人类运动意图的方法需要收集和标记人体信号,并训练每个新受试者使用特定的分类器,这给受试者和研究人员都带来了繁重负担。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西南大学稳态瞬态变温近红外荧光磷光光谱仪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稳态瞬态变温近红外荧光磷光光谱仪采购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或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21日15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西南大学 2022-05-31
基于Raman光谱分析的非接触便携式人与动物血液鉴别仪研发
研发了基于拉曼分析和纳米增强拉曼技术的便携式非接触人与动物血液 鉴别仪。根据血液样本特征拉曼光谱,确定光谱检测波段和激发波长,对分光 核心元件、系统光路、光纤探头等进行针对性设计与优化,降低系统杂散光, 提高特征拉曼光谱分辨力、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针对甄别对象特征,研究 血液样本专用拉曼增强纳米材料,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研制出便携式非接 触血液鉴别仪样机;针对不同种属血液的拉曼光谱,结合研发的仪器,开展分 析测试方法学研究,建立血液拉曼检测新体系和新方法。研制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基于Raman光谱分析的非接触便携式人与动物血液鉴别仪工程化样机, 实现对人及常见动物血液样本的甄别,服务于我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达到 2分钟内检测一个样品,识别率高于95%的测试要求。
重庆大学 2021-04-11
中国海洋大学稳态瞬态荧光寿命光谱仪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中国海洋大学稳态瞬态荧光寿命光谱仪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中国海洋大学 2022-06-07
一种采用光栅对可调 FP 温度和非线性补偿的光谱分析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光栅对可调 FP 温度和非线性补偿的光谱分 析装置,该装置包括宽谱光源、光学调制模块、环形器、光栅串、温 度测量模块、耦合器、可调 FP 滤波模块、滤波模块、控制模块和探测 模块。宽谱光源的光信号经光学调制模块频率调制和光栅串波长选择 后为参考光与待测光混为一路光,进入可调 FP 滤波模块波长扫描,后 经滤波模块滤波区分参考光和待测光。通过温度测量模块查询光栅串 温度后,控制模块经参考光对待测光进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4 65 66
  • ...
  • 79 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