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选择性固固分离平台技术
清华大学化工系以混合物微观结构调控为基础,打破常规,独创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选择性固固分离技术”,实现了混合体系的全面、高效、连续、廉价分离与除杂。 主要特点如下: 1、化学法高效解离混合颗粒,能耗大幅降低。 2、选择性界面活化,强化不同组分在浆液中的差异,为后续分离打基础。 3、多种分离技术和工艺耦合,实现高选择性精准分离和回收。 
清华大学 2021-04-11
超导磁分离污水处理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磁分离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磁种和絮凝剂投放器、混合器和超导磁分离器;所述磁种和絮凝剂投放器用于向混合器投放磁种和絮凝剂;所述混合器接有入水管,用于将所述磁种和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所述磁分离器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器通过管道连接,另一端接出水管,所述磁分离器中具有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制作的过滤装置。本发明预先加入磁种,使本身无磁性的有害物质与磁种充分结合,从而实现超导磁分离净化废水,因此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同时,本发明成本低、效率高、耗电量小、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4-10
含盐废水高效蒸发结晶分离技术
一、 项目简介在蒸发及换热操作过程中,当处理的物料为粘性物料或容易结垢时,将固体粒子加入到换热系统中,由于固体粒子在随流体的运动中不断穿过流动边界层,即使在小流速下传热也能得到强化;依靠固体颗粒与换热壁面的不断碰撞、颗粒对壁面的冲刷等作用,可有效除去换热壁面上沉积的污垢,即使有垢层产生,其厚度也能得到很好控制,使换热器的传热系数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操作而不需停车清垢。总传热系数提高约2~3倍,颗粒的加入还有很好的防垢效果,并提高了传热过程的稳定性,有效地强化了传热,达到节能效果。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投入实际工业生产中。在使用该技术过程中可保持原工艺流程和现有设备的安装状态不变;所有原有的泵体还可以继续使用;具有稳定的传热系数K值和压力降△P值。本项技术是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基金和河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其核心技术经专家鉴定一致认为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的关键部件组合型颗粒分布装置获2008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 技术指标有效地强化传热,传热系数比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提高约2~3倍;换热壁面无污垢发生,洗罐周期在原基础上延长5~7倍;壁温降低,有效防止腐蚀现象发生;可在原有换热(蒸发)系统上改造,设备投资少、见效快;无清垢废液产生,对环境无污染。四、 市场前景在各种有结垢倾向的蒸发换热系统,如:氯化镁、氯化钠、氯化钾、烧碱、碳酸钾、芒硝、氯化钙、硫酸钙、碳酸钙、废水处理、海水淡化、制糖、食品、造纸废液(黑液、红液)等溶液的换热及蒸发操作。石家庄莱茵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乳酸蒸发装置、连云港海水化工含氯化钠废水处理系统、山西振兴化肥有限公司氯化钙蒸发系统等。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可对应多种解决方案。六、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七、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及联系人:张少峰电话: 022-60204596 13132081566 邮箱: shfzhang@hebut.edu.cn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新型高效隔板塔精馏分离技术
项目简介:精馏是化学工业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技术。但精馏过程的能耗巨大,化工过程中40%~70%的能耗用于分离,而精馏能耗又占其中90%以上。我国在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制药、化肥、维尼纶等领域能耗远高于国外,与国内精馏过程的节能技术落后不无关系。因此,开展精馏过程节能机理和节能技术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热力学上,隔板塔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塔结构,等同于一个完全的热耦合塔。以分离三组分混合物为例,用相同的理论板数,完成同样的分离任务,采用隔板塔比传统的两塔流程可降低能耗30%~50%,节省设备投资30%以上。高效立体传质塔板是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开发的高效立体喷射型塔板专利技术,具有大通量,高效率,低压降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在石化、制药、化肥、化纤等诸多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高效立体传质塔板和隔板塔两者的优点相结合,研究过程节能机理,开发出具有高效节能的新工艺和设备,对化工分离过程传质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设备投资的节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本项目已在华北制药集团得到成功应用,为企业节省设备投资32%,工艺节能35%。应用领域:石油、化工、制药、化肥、维尼纶、氯碱联系方式: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方静 副教授电话:022-60202246;传真:022-60204475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光荣道8号309信箱 300130邮箱:ctstfj@hebut.edu.cn网址:www.ctst.com.cn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高精度塔器分离先进技术
南京大学分离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高精度塔器分离技术,已获得国家14项专利授权。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40多家大中型企业推广应用,解决了生产过程的原料净化和产品的高纯度分离问题,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该技术获得2000年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200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中国国际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第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
南京大学 2021-04-14
烃石化尾气梯级耦合膜分离技术
一种综合回收含烃石化尾气中氢气、轻烃以及其他高附加值物质的集中回收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物料压力和组成的特点,将变压吸附、气体膜分离等新型分离技术与精馏、吸收和压缩冷凝等传统分离技术有机结合,按照分离要求将各分离工艺梯级布局。通过各分离技术的相互促进作用,改善了各分离工艺的操作条件,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物质的回收率;具有多目标同时回收、目标回收率高、能源利用率高,能从低目标浓度的炼厂气中回收目标产品的优点;适用于石油炼制与加工领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4
医用纯化猪真皮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医用纯化猪真皮及其制备方法,其制作方法是选用可溯源性、健康的新鲜猪皮为原料,采用反复清洗、烷基多苷分步脱脂、过氧化氢脱毛、多种酶制剂与多种碱性材料交替处理纯化等方法,除去猪皮中的非胶原成分和小分子物质,充分分离和松散胶原纤维,得到具有完整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良好生物相容性、良好力学性能和适当的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医用纯化猪真皮。这种医用纯化猪皮可以用作制备医用胶原的原料、体表创伤敷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填充材料、修复与重建材料等。
四川大学 2016-09-14
氢气纯化膜材料与相关设备
钯膜具有超强氢分离能力且操作简单,已被广泛用于氢气与氢同位素的纯化。为克服传统轧制型钯膜所存在的贵金属消耗多、工艺复杂、能耗高、强度差等缺点,自主研发了负载型管式钯膜,膜厚度仅5μm左右,单位膜面积的高纯氢产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负载型钯膜具有更高膜强度,安装和操作十分方便。除氢气纯化之外,钯膜还可以用于氢同位素的分离与纯化。基于高性能钯膜材料,我们开发了各种氢气纯化器,并将纯化器与电解氢气发生器相结合开发了高纯氢发生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磁微粒系列分离诊断试剂产品及技术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在蛋白纯化、核酸提取与分离、病毒及特定细胞检测、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制备的用于蛋白质、细胞、核酸、病毒等分离检测的试剂盒,能够实现快速、特异性和高效的生物检测。因此,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一个热点,对于细胞/基因治疗、生物制品研发、疾病预防与早期快速诊断治疗、检验检疫等高技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项目在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纳米粒子(SPIO)的绿色环保低成本的先进制备技术基础上,建立对SPIO表面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化的构建技术和方法,一步实现不同聚合物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的可控包裹,并可获得粒径均一、形状和尺寸可控的磁性复合微球,利用具有优异抗蛋白质吸附能力的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等对磁性复合微球表面可控功能化,以及多种抗体或特异性识别基团联用机制,降低对生物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特异性吸附与分离,以获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环保的磁性纳米生物分离材料及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1. SPIO的日产量>100克,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对环境危害大的、毒性强的有机化合物。粒径为10-20nm,30天内不发生团聚。2. 根据所分离的不同目标物,SPIO与不同聚合物的复合微球粒径为100-1000nm不等,且粒径分布均匀,30天内不发生团聚。 多功能纳米复合微球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对细胞、蛋白、核酸等的分离效率及所保持的生物活性均不低于95%。 应用范围: 磁性蛋白质分离产品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可用于细胞/基因治疗、生物制品研发、疾病预防与早期快速诊断治疗、检验检疫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外公司每10毫升规格的免疫磁珠的价格均在万元左右,远远高于相同质量的黄金售价,但由于技术及开发成本的限制,磁性生物分离产品的国产化程度低,即使有少数公司从事磁性载体的研发,但多为仿造国外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这不仅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潜在风险,而且在产品竞争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已商业化的产品。因此,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蛋白质分离技术及产品,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磁性蛋白质分离技术及产品已被国际、国内各大医院、检测单位认可,并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分离,创造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成果权属为我校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21-04-11
薄膜蒸发与精馏耦合分离技术及设备
柔性智能互动终端的关键材料与传感器件是实现物联网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为其 中不可取代的关键元件。本团队在前期工作中针对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含材料合 成、导电墨水配方调制、大面积卷对卷制程工艺和柔性触控样机制备,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条从材料、工艺 到器件应用的产学模式;并做了一系列十余项的专利布局(发明专利12篇,授权专利6篇)。其采用的技 术方法如下: (1)低成本的表面图形化工艺。包含基于光酸显影的可图形化配方调制、基于表面能差异化驱动的 自组装电极图形化,相比较于传统的激光、黄光刻蚀,溶液态的图形化方式成本更低,同时可保证满足柔 性触控传感器的线宽/线距要求; (2)高稳定性的纳米银导电薄膜。基于单分子缓蚀剂修饰的纳米银线稳定性提升方案,相较于业界 传统的单级分子蒸馏存在分离效率不高、能耗 较大和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常规精馏方法又会使某 些活性组分发生热变质或分解能等不足。薄膜蒸发 与精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本技术成果 将薄膜蒸发的高效蒸发性与精密精馏的高分离度融 合于一台完整的设备中,既可避免热敏性物质长期 暴露于加热器内,又可使各组分通过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82 6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