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列车防滑器综合试验装置及速度传感器
针对我国列车防滑器维护、检修的现状和需求,研制开发系列技术装备及关键配件,有效提高了我国列车防滑器维护与检修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具体包括1) 采用全实物模拟 、模块化信号交换匹配接口设计,研制出通用防滑器综合试验台,可满足三种国内已装备防滑器的A4规范检修试验,试验功能全面,包括排风阀、传感器、门控等静态试验,以及正常运行、正常制动、紧急制动等动态试验;试验检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真实性和规范性。2) 提出并成功研制出采用电信号模拟替代实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已应用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规划研究院,且作为生产系统在苏州、哈尔滨地铁运营中采用。该系统主要由列车运行图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列车运行图及车底交路图编制调整子系统、列车运行图及车底交路图绘制子系统组成,实现铺画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方案设计,能有效提高编图的质量和效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时速380公里高速列车转向架悬挂板弹簧
本成果为高速列车关键传动零部件,完成样件研制和服役性能评价,达到进口样件性能参数,掌握全套设计、加工、制造、检测技术规范。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时速380公里高速列车转向架牵引拉杆
本成果为高速列车关键传动零部件,完成样件研制和服役性能评价,达到进口样件性能参数,掌握全套设计、加工、制造、检测技术规范。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RFID辅助的地铁列车位置检测及精确停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FID辅助的地铁列车位置检测及精确停车系统,可用于对现有轨道交通列车位 置检测结果的实时校正。该系统包括车载读写器、射频天线、地面电子标签、列车信息处理单元和后台主 系统,车载读写器安装于地铁列车的头部,并与列车信息处理单元连接;射频天线安装于列车头底部的中 心,并位于轨道中心线的正上方;轨道中心线上装有距离间隔不等的地面电子标签。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地 铁列车位置的实时检测和列车的精确停车,列车精确停车技术有效缩短了站台的长度,节约了投资成本, 能最大限度的与站台屏蔽门相吻合,方便乘客上下车,满足乘客出行的舒适性需求。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高速列车接触线用Cu-Ag系合金材料
高速列车具有安全性好、正点率高、快速等优点。能有效地改善交通环境,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铁路电气化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一再提速,对于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在电气化铁路运行过程中,接触导线不仅要承受较大的悬挂张力,同时还经受着通过电流时引起的热作用。因此,材料要求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同时还应具有高的抗拉强度,而且在电流负荷增大、温度升高时仍然要保持较高的强度。接触线既要提供高速列车所需的动力、照明和空调等用电,又要承受较大的轴向拉力,同时还可能工作在极冷、极热、腐蚀性强等环境中,总的来说,电力传输线必须具有以下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速度和电流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来承受振动,高导电率,耐磨性好,耐热性好,抗软化温度高,软化处理(300℃保温2 h) 后其常温抗拉强度不小于初始态的90%,抗大气腐蚀性能好,线膨胀系数小。我国铁路广深线、京郑线等都大量或全部使用了法国或德国产品,花费了大量外汇。因此,对国产铜及铜合金接触线的研制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开发的析出强化型Cu-Ag系、Cu-Cr系合金已经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光学防抖MEMS驱动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防抖MEMS驱动器.现有的光学防抖驱动器,最多仅具有五轴.本发明包括平面三轴驱动器和垂直三轴驱动器.所述的平面三轴驱动器包括第一框架,驱动臂和中间固定板.垂直三轴驱动器包括运动件和驱动件.运动件包括第二框架,第二悬臂,偏转盘,弹簧条,中心盘和第三接触点.多根第二悬臂的一端均与偏转盘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二框架连接.驱动件包括底盘和扇环状电极片组.扇环状电极片组包括n片扇环状电极片.n片扇环状电极片均固定在底板上.扇环状电极片组与偏转盘对齐.本发明可实现使图像传感器在平面三轴及竖直三轴上运动,解决由于相机抖动带来的图像模糊问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5-06
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
2020年2月15日,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团队研发的第一套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Tongji NCP-AIS),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大门口开始试运行,可快速识别人流中个体感染者的风险。 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温度识别、动作识别等技术,可实现人脸识别、心率监测、呼吸监检测、门禁联动、门禁数据智能更新、咳嗽检测和语音播报,让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现疫情期间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针对大规模人群,可以自动发现体温不正常个体,实现拍照和跟踪,以及提醒功能。
同济大学 2021-04-10
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俞凯教授联合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疫情防控机器人”。依托语音识别、合成、理解和对话管理等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新研发的疫情排查对话逻辑和话术,机器人根据设定向社区居民主动宣教疫情防控知识,遇不适居民还会提醒就医。 2020年1月27日起,“疫情防控机器人”供社区和有关部门免费使用,已为江苏、山东、重庆、湖北、北京、浙江、四川、湖南、上海等多地提供服务,对话机器人自动接通10余万户,访问结果直接生成数据报表供社区。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防控3D打印设备
陈乐尧和黄麓升两位老师与湖南萌境智能三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是一款3D打印设备,该产品已进入可靠性实验阶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望在今年推向市场,实现首台套销售。 该产品是在两位老师的通力合作下,通过自主设计机械电气等结构,自主开发控制程序,经过近三年的刻苦攻关完成的。3D打印技术是一个新兴高科技产业,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方兴未艾。针对公司本身的产业布局,我们较早地联合湖南萌境智能开展了3D打印设备的研发,也期待这个产品成为萌境智能未来的盈利产品。在目前抗疫的关键时刻,陈乐尧老师还指导公司设计了多款疫情防控急需产品,并利用SLS技术快速打印出来。这些产品可以解决医护人员口罩佩戴时间久了之后勒耳朵的问题。同时,双方还在积极合作研究新型的护目镜产品。
湖南工程学院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28 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