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地处渤海之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辽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锦州,是由锦州医科大学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7月原锦州医学院分院,是当时辽宁省9所高校举办的二级分院之一。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改建为独立学院。2006年8月,伴随锦州医学院更名为辽宁医学院而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2016年3月,伴随辽宁医学院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而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21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800余人。设立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4个学科门类,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等10个本科专业。学院依托锦州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37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76人。学院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实验教学条件优越,建立了解剖(手术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中心、护理医学技能中心、临床医学技能中心、康复医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综合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在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锦州等省内外城市建立了近30余家高水平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秉承“厚德修身 精术济世”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积极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多年来,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院将继续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求。2019年我院将在锦州滨海新区建成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校园。届时,我院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2021-02-01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敬仁课题组揭示血流感染中荚膜介导细菌逃逸肝脏天然免疫新机制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敬仁课题组利用丰富的临床菌株资源和遗传转化构建的荚膜置换菌株,在小鼠菌血症模型中证明了荚膜的类型(血清型)是直接决定其毒力的关键因素。
清华大学 2022-03-10
科技创新标志性人物-王振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创新标志性人物-王振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部 2021-08-31
南京大学医学院朱敏生教授团队首次发现人类顽固性便秘的致病菌并提出全新疗法
Shigella sp PIB是志贺氏菌的新亚型,含鞭毛和丰富菌毛,可长期定殖于大肠粘膜;还能分泌一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抑制肠道节律性收缩、降低肠动力;小鼠口腔摄入PIB细菌可引起小鼠顽固性便秘,其便秘表型与人类慢性便秘高度相似。
南京大学 2022-06-14
进展 |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领衔研发的首个国产新冠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实现首批商业放行
近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团队与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华创合作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
清华大学 2022-07-12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管学科为主,工、管、文、理、经、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学院2001年7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试办,为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 学院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南昌航空大学60余年严谨办学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服务于祖国航空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厚德博学,自强立功”校训,狠抓校风学风建设,积极凝练和培育学院大学生“勇于担当,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产学结合中彰显办学质量和特色”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面向一线的技术技能型高级应用人才。 学院现有上海路、共青科教城两个校区。上海路校区地处英雄城南昌市中心,位于南昌市上海路173号,占地面积600余亩。共青科教城校区地处国家级赣江新区、昌九经济带中部、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共青城市,总建设投资8亿元,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科教城校区高起点的引入智能化校园管理理念,积极打造生态优美、服务设施一流、教学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校园。 学院目前下设机械与材料学部、信息与电子学部、管理与经济学部、文学与艺术学部、思政与基础教学部等5个教学学部,设有34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9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303名。 通过十余年的办学积累,学院依托南昌航空大学雄厚的优势教学资源,形成了雄厚的教学实力和齐全的教学生活设施,航空服务特色和工科专业优势正在稳步形成。学院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先后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27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新西兰、英国等国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办学协议,与台湾高校建立了交流生互访机制。 学院优良的办学条件和严谨的办学作风,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7年1月12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ECCEQ)和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学院位列第66名。近年来,学院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始终稳居前列。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共青城先导区的重大决策,学院已于2016年9月入驻国家级赣江新区共青城市科教城办学,科教城是江西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一座“水在城中、校在林中、房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生态园林高教区,未来5年将入驻高校15所,形成10万名在校生办学规模。学院将抢抓发展机遇,以更新姿态融入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朝着建设工科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目标奋进。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2021-02-01
VR教室落地河北中医学院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河北中医学院和深圳巴久聆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搭建的VR教室正式启用。
深圳巴久聆科技有限公司 2023-02-09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建于2001年7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学院占地700余亩,地处江西省赣江新区共青城市南湖科教城。学院以江西农业大学70余年的本科办学经验和优势学科为依托,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覆盖经、管、文、法、工、农、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性新型学院,开设了工商管理等3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8600余人。学院设有经济系、财会系、管理系、计算机系、外语系、人文与艺术系、公共基础课部等7个教学系(部),已建立了一支400余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97%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 学院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80余间,专业教学实验室60多个,图书馆各类藏书近70万册,在省内外建立了一批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践性教学提供了条件。2012年5月,学院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 建院以来,我院学生在校内外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1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荣誉,500余人次获得省级荣誉,中国青年报、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凤凰网、大江网等主流媒体对我院的教学改革、学生活动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在近几年的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我院21个专业参评,其中汉语言、日语、园林、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七个专业在江西省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会计学、经济学、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五个专业排名第二;英语、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五个专业排名第三。总体专业综合评价在全省独立学院名列前茅,学院办学水平与特色日益显现。 学院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战略,坚持通专并重、强化队伍、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2021-02-01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等2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3.9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4.5亿元。纸质图书资料2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352种,电子图书272万册,电子期刊273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61个。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15.5万平米。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4年8月迁到南昌,1955年改为南昌工业学校,1956年改为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改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教职工1961人,其中专任教师1249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82%;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600余人;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4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8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杰出青年培养计划26人,江西省文化名家1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48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2人。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14个省份一本招生,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31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945人,专科生157人,硕士研究生2015人,留学生201人。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4万余名。学校与航空、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业单位和近30个地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30%左右的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公司。学校连续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 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通航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生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院等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3个(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美国ESI全球排名前1%,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学校现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其中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二五”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948篇,其中SCI、EI、ISTP检索2640余篇,CSSCI检索28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18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56件;出版论著194部、教材274部。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项,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5项,国家社科基金2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教育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项目等20余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973”、“863”计划子项等近20项。承担国防科研计划项目200余项,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省部级项目10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5项。罗胜联教授荣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荣获2017年江西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5项;获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345个,其中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国防生培养的“昌航模式”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培育国防生工作经验。 学校学生近五年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2800余项,大学生受理专利525件、授权420件,发表论文640余篇,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0项。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一等奖、国际2015CORE可再生能源技术顶尖设计大赛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二项、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地面挑战赛全国总冠军、第五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由学校申报的“天宫开悟”项目,在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中获得新锐创意奖,并获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荣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命名为第三批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建单位,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在2013—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居全国第111位;在“全国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100强”中位列第56位,为江西省高校之最。相继涌现“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朱丁亮、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陈文勇等一批批青年先进典型。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个国家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近五年来,有800余名学生分赴英、美、法、澳、日等国高校交换或交流学习。学校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中外项目生近1200人。同时我校可接收“中国政府支持地方项目奖学金”、“中东欧学分生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生,现有各类外国留学生201人。学校先后荣获江西省和全国来华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8年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学校曾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2-01
南昌职业大学
南昌职业大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全日制统招本科院校,是全国15所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是全省唯一一所综合性职业本科高校和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授牌的产教融合职业本科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93年的江西大宇工商学院;2003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普通高职院校,更名为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4月更名为南昌职业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南昌职业学院(本科);2019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昌职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受聘担任学院顾问,第39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章金媛受聘担任护理专业顾问。 学校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占地千余亩,在校师生万余人,校舍建筑总面积35.7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2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8个,组建了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学生活设施配套,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9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有300余人,“双师型”教师270余人,还有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00余人,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主导。 学校设有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院、 体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学校瞄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互联网+”新业态,开设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41个,打造商务管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艺术创意、文化教育骨干专业群,构建了新商科、新工科、新文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办学27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育技为重”的理念,践行“让我的真诚服务,为你的成功铺路”的服务承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赣台交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8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开放办学、职业引领、德技并修、学做合一”的办学模式和“工商结合、文理兼修”的办学特色,彰显了独特的赣台服务优势,被江西省台办授牌认定为“赣台青年交流基地”。 学校依法规范办学,校园安全稳定,校园文化高雅,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良好,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先后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院校、江西省人民满意十大品牌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南昌职业大学已开启了新时代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建设新征程,正在朝着“创建引领职教改革,支撑发展,特色鲜明,海峡两岸影响大,区域一流的本科职业学校”的目标砥砺前行。
南昌职业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90 3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