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红外热像(热波)无损检测技术
本项目研发的红外无损检测设备通过超声波、脉冲光源、连续光源等方式对被检测物体进行热激励,以红外热成像方式检测物体的内部缺陷,具有单次检测面积大、速度快、可单面检测、无需拆卸被检测部件、可在外场使用等优点,适合于多种形状固体材料结构内部裂纹、分层或脱粘缺陷检测。其主要检测对象有:材料内部微裂纹,复合材料的分层、脱粘和撞击损伤,热障涂层和陶瓷部件上的微裂纹,管道内壁的裂纹和腐蚀坑,C/C复合材料上的裂纹,固体发动机绝热层脱粘,航天胶接结构脱粘,焊缝内部裂纹等多种材料内部缺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横电磁波传输室场强装置
东南大学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中心相继开发出横电磁波室(TEM Cell)、非对称横电磁波室、吉赫兹横电磁波室(GTEM Cell)、三极化横电磁波传输室(TTEM Cell)等系列横电磁波室场强装置。创造性地采用异形结构形式增大GTEM Cell的可用试验空间,同轴输入接头获国家发明专利。所研制横电磁波传输室的电压驻波比小于1.5,外形长度尺寸从0.2m到8m,工作频率从9kHz到18GHz,最高脉冲工作电压达80kV,连续波承受功率大于1kW。本成果可应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电力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器械、集成芯片等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试验和场强探头校准。
东南大学 2021-04-11
微波/毫米波大功率计
微波毫米波大功率计主要完成微波/毫米波领域大功率测试,是监测微波毫米波器件性能的关键测试仪器/设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多波或者单波光相干通信技术
由朱敏老师领衔的“面向6G的光载太赫兹通信”课题组,拥有一支包括教授、副教授4人,博士后10人、及数十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内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本课题组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国家实验室(筹)支持下,已具备了开展本项目研究必需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带通滤波器、分波/合波器、高速光开关、实时采样示波器和光谱仪等器件,并在实验室内初步建成在国内屈指可数的高速光相干通信实验平台。同时具备光通信仿真软件VPI,为项目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东南大学 2021-04-13
小波视频编解码器
H.264/AVC是ISO/IEC和ITU-T共同成立的联合视频组(Joint Video Team,JVT)制定的标准,它比MPEG-2提高了大约50%的压缩率,具有优异的压缩性能。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产品应用需求的多样化,对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压缩性能的提高,而开始逐渐向网络适应性、用户交互性等方面转移。 由于空域、时域、质量、复杂度和分辨率的可扩展性,近年来,基于小波的编解码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特别适合于网络视频传输,而且满足视频监控中资料的存储、检索和分析等种种特殊需求。本课题正是以小波视频编码性能的提高和高度的可扩展性为目标,深入研究其中涉及的诸多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个性能优越的视频编解码器原型系统,其率失真性能超过H.264/AVC,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设计的视频编解码器的复杂度明显低于H.264/AVC。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简易多孔软管波涌灌溉系统
该灌溉系统针对南方丘陵山地土壤、地形、气候及农村社会经济条件,以“节水节能、先进适用、经济 与生态效益并重"为指导思想,以广大丘陵山区"建得起、用的来”为目的,研究开发出了以"低压管道输 水与波涌闸管灌溉“技术为主的低成本、节水型地面灌溉体系及其所需的关键设备。
西南大学 2021-04-13
扫描电子声(热波)显微镜
扫描电子声显微镜技术是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热声效应的无损检测技术。当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探测电子束对样品进行扫描成像时,入射的电子会把入射的能量部分转化成热能,从而使样品表面及亚表面层的温度升高。通过对扫描电子束实现强度调制,从而使样品表面及亚表面周期性加热激发声波(电子声信号)。检测不同位置的声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可分析样品在不同深度的结构、性质和参量,实现分层成像。由于电子束能聚焦得比较细,其成象分辨率优于光声显微镜,特别适合于
南京大学 2021-04-14
扫描光声(热波)显微镜
   当固体物质受到周期性强度调制的光束照射时,物质吸收辐射能而受激发,然后通过非辐射去激励而将部分或全部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周期性热流使周围的介质热胀冷缩,因而激发声波。检测声波信号可得到声波携带的热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从而能分析样品在不同深度的结构、性质和参量,实现分层成象。可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特别是集成电路)的研究、分层检测及其对生产工艺流程的控制等;层状或不均匀材料的分层研究和检测;各种固体残余应力的研究;
南京大学 2021-04-14
波固相高效合成益生聚糖
低聚糖、多糖具有较低的代谢能(1 kcal/g),在食品加工中可作为填充剂 部分替代脂肪、蔗糖或淀粉,提高产品的感官特性、储藏性能及调节机体能量代 谢等功能特性,是一类具有促进肠道健康功能的益生元,可以调节肠道氧化应激, 促进益生菌增殖,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血脂代谢。 目前,聚糖的制备主要依赖于天然资源的提取、水解和衍生。天然资源的生5 长周期性和提取工艺的复杂性严重制约了聚糖产业的发展。 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中已多有应用,我们研究发现微波辅助杂多酸催化技术 可用于制备低聚糖、巨寡糖,采用该技术在特定微波和物料条件下,10 分钟内快 速合成了高得率(90%以上)的低聚葡萄糖、低聚甘露糖、低聚木糖、葡-半乳聚 糖、类虫草多糖等产品。比较分析目前食品加工中使用的聚糖化学结构、营养功 能,发现微波固相合成聚糖具有一致的化学和生物学性能。
江南大学 2021-04-11
我校刘明凯博士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最新学术成果
当今,锂电池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地球上锂资源十分有限,且开采成本高,开发一种替代电池成为研究人员的努力方向。相较于锂元素,钠的“自然丰度”和“易获取性”都要胜出许多,使得钠离子电池(Sodium ions,SIBs)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系统中最有前途的替代者。然而,钠离子的半径大于锂离子,阻碍了电化学界面反应动力学,钠离子嵌入/脱出效率低,导致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目前,钠离子电池较差的倍率性能已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过去十年中,人们致力于开发有前景的二维结构材料,如磷、碳质材料、金属合金和二维碳化物等,以改善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促进其倍率性能的提升。其中,二维二硫化钼(MoS2),作为一种由范德华力叠加在一起的具有S-Mo-S基序的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被认为是SIBs最有前景的材料之一。然而,由于导电率低和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基于MoS2的电极在循环过程中呈现出较差的速率能力和快速的容量衰减。   为了同步提高钠离子在二硫化钼材料中的储存量和快速嵌入/脱出性能,刘明凯和赖超课题组通过高分子聚丙烯腈(PAN)协助碳纤维在石墨烯层间的垂直穿插,构筑了类似于楼层-支柱概念的微观结构(如图1所示),(1)不仅为二硫化钼材料的大量、高效负载提供了合理的空间位置;(2)碳纤维/石墨烯的穿插结构也为电子的穿梭提供了良好的传输通道;(3)弹性多孔结构为电解液离子的快速浸润提供了可靠路径,有效缩短了钠离子与活性材料界面之间的传输距离;(4)由于其均匀沉积,MoS2纳米的所有活性位点片材可以完全暴露在电解质和钠离子下,从而为MoS2@CNFIG混合电池产生高能量密度。此外,本研究中的MoS2@CNFIG混合电极表现出良好的速率性能和长期的循环稳定性。可以为开发具有稳定内部结构的新型能量相关电极提供新的视角。 刘明凯:1985年4月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与构筑、多尺度异质结材料的设计及功能化。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Communications,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un.等刊物发表SCI论文近30篇,论文总被引用超过10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赖超:1985年4月生,博士,教授。主要致力于高比能金属锂电池以及界面电化学的研究工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先后在Nat. Commun.,J. Am. Chem.Soc.,Adv. Mater.,Adv. Funct.Mater.,Adv. Sci.,Energy StorageMater.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徐州市重点研发1项。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