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节能陶瓷内加热器和内加热炉
项目简介针对热浸镀、压铸铝、石化等行业的技术需求,发明了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技术和内加热器,与企业合作研发了内加热成套装备。内加热器直接插入金属熔体或腐蚀性介质中加热,显著降低无谓的热损耗,内加热技术较传统外加热技术节能50%以上。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关键器件和整套装备,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形成了技术发明链。相关材料和技术通过了省部级鉴定4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产品性能、指标
江苏大学 2021-04-14
节能陶瓷内加热器和内加热炉
针对热浸镀、压铸铝、石化等行业的技术需求,发明了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技术和内加热器,与企业合作研发了内加热成套装备。内加热器直接插入金属熔体或腐蚀性介质中加热,显著降低无谓的热损耗,内加热技术较传统外加热技术节能50%以上。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关键器件和整套装备,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形成了技术发明链。相关材料和技术通过了省部级鉴定4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本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加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低压压缩溶液再生的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压压缩溶液再生的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溶液回路及蒸汽压缩冷凝回路,本发明利用溶液调湿干燥蒸发器进口空气,实现空气源热泵无霜运行。利用低压压缩再生器进行溶液再生,蒸发的水蒸气经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蒸汽在再生器中冷凝,将全部的冷凝热回收用于稀释溶液的再生,使大部分热泵系统的热量用于供热。该方法可降低溶液的再生温度,提高再生效率,在保证供暖效果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东南大学 2021-04-11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供能激光器老化寿命在线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供能激光器在线寿命直 接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判断激光器工作状态;(2)获取激光器 工作状态下的工作电流值;(3)异常点处理;(4)低通滤波处理;(5)建立 关联模型;(6)评估激光器老化寿命。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获取被监测 供能激光器所在的合并单元的供电电源的电流值,并结合合并单元供 电电源电流与供能激光器工作电流之间的关联模型,以实现对供能激 光器正常老化寿命的直接在线监测,填补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正常老 化寿命在线监测技术领域的空白,具有可靠性高,且对环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再生热回收的串联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再生热回收的串联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供热热泵回路、辅助热泵回路、空气回路及溶液回路,本发明通过采用两个热泵系统串联运行,辅助热泵用于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加热再生溶液,而供热热泵负责为室内环境提供热量,一方面利用溶液除湿实现热泵系统的安全无霜运行,另一方面通过闭式空气循环回路回收再生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极大的提高了溶液的再生效率和系统的运行能效。通过将冬季热泵运行过程中的大温差合理分配到两个热泵中,既降低了压缩机的压比,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能效,又保证了热泵运行过程中的持续供热,提高了室内的热舒适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电储能电池远程数据采集和安全传输协议研究
项目背景:2021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 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据研究 公司 Frost&Sullivan 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预计到 2030 年,全球电池储能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23%。由此可 见,未来十年储能电池数量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储能电 池安全性引起广泛关注,2019 年 4 月 19 日,美国亚利桑那 州 McMicken 电池储能项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021 年 4 月 16 日,北京集美家居大红门的储能电站起火。因此储能电池 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手段预测 电储能电池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英国剑桥大学和美 国斯坦福大学等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有相关的实验室。在 国内,中科院、比亚迪、宁德时代、国家电网等企业院所已 经开展了各种类型储能电池和技术的研发。然而,目前国内 外还没有成熟的电储能电池远程管控系统,储能电池数据传 输协议没有公认的标准。由于不同类型的电储能数据指标差 异较大,需要采集的数据缺乏规范标准。另外,何种指标的 变化会引起潜在的储能电池安全问题尚未明确,目前基本是 通过人工经验判断,效率不高,并且准确率较低。如果能够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手段,结合储能电池实 际工作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的变化数据,学习并分析其运行 规律,挖掘出数据变化导致的潜在安全风险,电储能电池的 安全性能将大幅提高。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研发储能电池故障预测模 型,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采集的电 池运行状态及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实时监控电池运行状态, 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储能电池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实现对即将 出现的电池故障和安全问题的预判。2.建立储能电池的远程 安全传输协议,对电池运行状态及参数数据进行周期性采 集,并实现多终端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储能电池数据实时传 输。建立安全传输机制,有效防止数据伪造和恶意攻击。3. 开发电储能电池数据远程管理系统,对不同种类的储能电池 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网络实现对储能电池的远程 管理,从而延缓或避免由于电池故障产生的安全问题。数据 通信应建立在安全可靠的传输机制上。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建立电储能电池的远程数据采 集和安全传输协议。2、开发研究电储能电池数据远程智能 分析和管理系统。3、在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的院 校或科研单位。 
青岛安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9-10
大象机器人-mycobot Pro机械臂—软夹爪和空气压缩机
联系我们: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https://www.elephantrobotics.com淘宝官方旗舰店:https://shop504055678.taobao.com/?spm=a1z10.1-c-s.0.0.2b0e58e7PY8UhV电话:+86 (0755) 8696 8565/+86 181 2384 1923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科技大厦D座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D403 D504 D505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9
大象机器人—mycobot Pro机械臂-真空吸盘和空气压缩机
联系我们: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https://www.elephantrobotics.com淘宝官方旗舰店:https://shop504055678.taobao.com/?spm=a1z10.1-c-s.0.0.2b0e58e7PY8UhV电话:+86 (0755) 8696 8565/+86 181 2384 1923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科技大厦D座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D403 D504 D505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9
余志晟
个人简介: 余志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工程科学系,访问研究。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生命科学院,博士后。 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博士后。 目前围绕“现代环境微生物学在环保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开展: (1) 生物质与生物能,包括酒发酵生产的微生物学机理、纤维素生物乙醇转化,煤层气和页岩气生物成因机制等; (2)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包括特定工业污染物如染料、农药等的生物降解,油田和农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等; (3)水处理与水供给,承担污水处理、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并解决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微生物技术问题; (4)微生物和工业酶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如食品保健品益生菌,环保微生物制剂等的研究工作。 技术储备与业务范围 研究组业务能力包括:微生物分子生态、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及微生物的分离和保藏技术;提供微生物实验室平台建设咨询;承担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如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净化项目建设和技术咨询。  科研活动 (1) 典型草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对管理和干扰的响应,主持,院级级,2014-01--2018-12  (2) 纤维素废弃物热解液乙醇转化的工程菌构建.,主持,国家级,2012-01--2015-12  (3) 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学机制和生物强化技术研究,主持,部委级,2012-01--2015-12  (4)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产出水生态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级,2011-01--2015-12  (5) 输水管网生物膜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主持,部委级,2010-01--2012-12  (6) 污泥膨胀丝状菌的识别与种群动态研究,主持,部委级,2010-01--2012-12  (7) 酵母菌降解染料的分子机理及功能酶组学研究,主持,国家级,2009-01--2011-12  (8) 煤层气田产出水处理集成技术与优化工艺研究,主持,国家级,2009-01--2010-12  (9)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主持,市地级,2006-09--2009-09  (10) 酵母菌降解染料的途径及机制研究,主持,部委级,2006-05--2008-05  (11) 酵母菌内醚糖激酶功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主持,国家级,2006-01--2008-12  参与会议 (1) Methanogenesis in production water from a deep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associated with Eastern Ordos Basin, China,2011-11,郭红光  (2) Biodegradation of the diazo dye Reactive Black KN-B by a wild isolate of psudozyma rugulosa Y-63,2008-08,余志晟  (3) 内醚糖激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第七届全国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醚糖激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第七届全国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12,余志晟  (4) 白腐真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与分析.第六届全国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白腐真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与分析.第六届全国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01,余志晟  (5) Screening of yeasts for decolorizing synthetic dyes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2006-08,余志晟  (6) 白腐真菌总DNA 提取方法研究,第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08,王玮  (7) Pseudozyma rugulosa Y-48对一种偶氮染料的原位脱色,第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08,余志晟  (8) 染料脱色酵母菌的筛选和鉴定,第七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与论文摘要集,2004-10,余志晟  (9) 新分离酵母菌株对合成染料的脱色,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09,余志晟  (10) 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内醚糖乙醇发酵菌株的初步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界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12,余志晟  (11)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rDNA特异性扩增片段的RFLP研究,第三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11,余志晟  (12) Effect of pretreatment of cellulose pyrolysate on fermentation to ethanol,2003-05,张洪勋  (13) 同化内醚糖微生物的初步筛选,第四次全国微生物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1-10,余志晟  合作项目 项目协作单位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清华大学 (3)北京大学 (4)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5)University of Oxford
余志晟 2021-06-23
余小波
余小波,男,1961年出生于湖南安乡,汉族,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省教育督导与评价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大学教育科学》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近年来,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项(重点项目一项),主编“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系列丛书八部,独著或主编学术著作十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一百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资料复印》等转载,研究成果获得过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湖南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研究成果等奖励多项。
余小波 2021-12-3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