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硫系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瞄准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对关键红外材料及光器件的迫切需求,开展新型红外硫系玻璃组成设计、大尺寸硫系玻璃制备工艺、硫系玻璃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及工艺稳定性控制研究。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瞄准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对关键红外材料及光器件的迫切需求,开展新型红外硫系玻璃组成设计、大尺寸硫系玻璃制备工艺、硫系玻璃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及工艺稳定性控制研究。“新型红外硫系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团队继续开发了多种新型硫系玻璃,包括:覆盖可见-近红外-中远红外波段的新型红外夜视仪用多光谱硫系玻璃,可用于温度自适应的地折射率温度系数硫系玻璃,用于高质量红外热像仪的低色散硫系玻璃等优良玻璃组成。近5年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基金在内的国家级项目5项,授权发明专利20 件;主持制定国家标准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
宁波大学 2022-08-16
甘氨酸螯合铁的制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
成果描述:甘氨酸螯合铁是一种新型的铁强化剂,具有稳定性适中,吸收率高,生物效价高,双重营养,安全性高等特点。但是目前我国对氨基酸螯合铁的研究不深入,合成、检测技术不成熟。国内用于营养素补充剂的螯合铁一般是从国外进口,成本高,并且无法获得国外生产厂家的合成及检测技术,给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带来了许多困难。我们研究了甘氨酸螯合铁的合成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产物的重量,产物中铁和亚铁含量,铁和亚铁的得率为指标,确定了下面合成条件适宜值:配位比(甘氨酸::铁),反应物浓度、反应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醇用量倍,抗氧化剂(铁粉)用量。我们对用最优工艺制备出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并与SKP, CMC, Albion, 地奥四家公司的甘氨酸螯合铁商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自制的甘氨酸螯合铁的总铁含量和亚铁含量基本达到商品氨基酸螯合铁的水平,达到了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原料的标准。市场前景分析:保健食品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符合中国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均符合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智能功率驱动芯片设计及制备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创新点: 1.创新1-高低压兼容工艺技术:世界首个P-sub/P-Epi高低压兼容浮置沉底工艺平台 2.创新2-抗瞬时电冲击电路技术:国际最高品质因子600V等级浮栅控制芯片 3.创新3-低损耗功率器件技术:超低开关损耗阶梯栅氧600V超结功率器件 4.创新4-高功率密度互联技术:国内首款微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及600V单片智能功率驱动芯片。 二、产出情况: 被Amazon、Philips、Samsung、美的等100多家国内外公司采用,项目新增销售27.2亿元,新增利润4.9亿元,新增创汇3115.5万美元,解决了我国智能功率驱动芯片的“卡脖子”问题。 1.智能生活家电领域累计销售超16亿颗,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超过40%) 2.首次实现国产智能功率驱动芯片应用于高铁空调控制器 3.唯一一款应用于智能电表的国产功率芯片,解决了我国智能电表系统的战略安全问题 4.在新能源交通工具领域出货量超30亿颗 成功应用于亚马逊无人仓储机器人,首批供货超过1万套。
东南大学 2021-04-13
新型电测井的关键技术
新型电测井的关键技术 应用上述关键技术,本项目组先后完成了多个新型电测井仪器的优化设计和论证,硬件电路的研制,后续数据处理的研制,仪器系统的研制: 三分量感应测井仪;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油基泥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阵列感应测井仪;随钻电阻率测井仪;阵列侧向测井仪 通过下井测试和应用表明这些测井仪器的测井效果都达到了国际上先进仪器的水平,证明了本项目所研发的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三维感应测井仪下中海油服科索1井 三维感应测井仪下新疆轮台的一口井 三维感应测井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型电测井的关键技术
本项目组先后完成了多个新型电测井仪器的优化设计和论证,硬件电路的研制,后续数据处理的研制,仪器系统的研制: 三分量感应测井仪;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油基泥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阵列感应测井仪;随钻电阻率测井仪;阵列侧向测井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组织器官智能分割关键技术
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前沿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组织器官智能分 割技术,可快速、准确的对肝、脾、肾等腹部器官及其血管、病灶进行分割、结 构化、可视化,并构建三维智能解剖结构系统。借助该系统,医生可对器官及病 灶进行三维立体定量评估,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
重庆大学 2021-04-11
花生深加工关键技术
本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1110166508.8)。项目应用变温 压差膨化、负压低温油炸、三段低温真空干燥、微波膨化等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攻克了低过氧化值花生制品生产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了花生制品过氧化值过高、 保质期短等难题;开发了裹衣花生、花生炒货、油炸花生等 14 种新产品。应用 低温压榨、复合保鲜、超声波辅助处理结合酶法改性、生物酶等高新技术,攻 克了活性花生蛋白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了花生蛋白严重变性、低变性花 生蛋白粉易哈败、保质期短、功能性不足的难题;开发了花生浓缩蛋白、分离 蛋白、功能蛋白和活性肽等 6 种新产品。应用微波辅助半仿生提取、超声波辅 助提取、水蒸气蒸馏结合萃取浓缩、生物酶结合美拉德反应等高新技术,攻克 了花生功能成分生产共性关键技术,实现了花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了 花生壳黄酮、原花青素、花生精油和花生天然香味剂等 6 种新产品。 技术优点或者效益预测:本项目攻克了低过氧化值花生制品、活性花生蛋 白、花生功能成分生产关键技术;突破了我国花生制品出口及在国际市场竞争 的技术“瓶颈”,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提高了花 生加工附加值,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提升了花生加工产业,为我国花生加工 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RH 精炼功能提升关键技术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支柱产业。钢的高效化、洁净化、稳定化和智能化生产是钢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钢铁生产过程中,根据钢种的不同,所采用的精炼工艺和设备也不同。其中,RH 真空精炼工艺具有高效、高洁净的生产特点,广泛应用于 IF 钢和硅钢为代表的冷轧钢种、管线钢为代表的热轧钢种、以及轴承钢为代表的特殊钢种的生产。因此,提升RH 真空精炼的效率和能力能够一方面缩短各高品质钢种的精炼时间,更好地与高拉速连铸相匹配,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脱碳和去除夹杂物,提升产品质量,这两方面都能够给钢铁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根据几何相似和动力学相似建立了对应实际RH模型比例为1: 5的RH物理模型。利用 PIV 技术测量流场,示踪粒子选用空心 SiO 2 微球,获得了 RH 水模型钢包和真空室内中心纵截面上的速度矢量分布,并根据速度场分布计算出对应的湍动能及其耗散率的分布;在 RH 水模型钢包内布置监测点,在加入示踪粒子(饱和 NaCl溶液)的同时开始测量监测点处电导率的变化,获得电导率变化曲线后,将电导率变化在±5%之内的时间为混匀时间,密集布置监测点并多次重复测量,得到整个钢包中心纵截面上的混匀时间分布。根据上述方法分别研究吹气流量、真空室压力、吹气孔数对 RH 内部流场特性及混匀状态的影响。在原物理模型基础上改变浸渍管的形状,分别设计两浸渍管均为椭圆管 RH、两浸渍管中上升管为圆管下降管为椭圆管 RH 以及标准圆管对比 RH 水模型,研究浸渍管形状对流场特性及混匀状态的影响。两浸渍管均为椭圆管时,能够增大液体的循环流量,降低钢包整体的混匀时间;当只改变下降管形状,选用椭圆管作为下降管时,能够起到增大钢水涌入真空室的速度同时降低钢水对钢包底部的冲击的效果。通过工业实验,对某超低碳钢 RH 全精炼过程进行密集取样,分别取圆管和椭圆管 RH 冶炼的钢样分析,检测钢中碳含量。对比得到,使用两椭圆形浸渍管对提高 RH 循环流量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钢中碳含量降到很低的程度,起到缩短冶炼时间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RH 内钢液的流动时一个复杂的三维湍流流动,湍流速度在空间上存在随机涨落,从而形成了显著的速度梯度,在钢液粘性力作用下通过内摩擦不断地将湍流动能转化为分子运动的动能。湍动能(m2 /s 2 )和湍动能耗散率(m 2 /s 3 )是用来表征湍流的两个重要参数。湍动能是衡量湍流发展或衰退的指标,定义式为:湍动能耗散率是指在分子粘性作用下由湍流动能转化为分子热运动动能的速率,通常以单位质量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损耗的湍流动能来衡量。因此,湍动能耗散率可以定义为:如图 2 所示,钢包内部湍流动能及其耗散率(即搅拌功率,两者单位不同,数值相差 1000 倍)的分布,集中在下降管下方和靠近上升管的地方湍动能及其耗散率较大。图3分别显示了PIV测量得到的钢包内流体的时均速度和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布。对比可知,由于湍流流动的本质,瞬时速度表现处一定的随机性。基于上述研究方法开发了椭圆形浸渍管技术,并应用于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210t RH 精炼设备。与圆形浸渍管相比,达到了如下表所示指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系统概述:面向B3G、4G、高速无线网络,研究开发宽带无线通信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OFDM,空时编码,MIMO,感知无线电,协同通信,信道估计与均衡等。 系统特点:跟踪技术前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方便地移植到不同的实现平台上;可应用于LTE演进技术中。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面粉企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面粉企业存在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导致的效率低、能耗高、面 粉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江南大学在国家粮食局公益性科研专项(基于物联网的小 麦加工 MES 体系研究及示范应用/201313012-01)资助下,基于互联网+等技术, 围绕小麦制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展开攻关,研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软件,实 现了实时数据平台与过程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的互通集成。 关键技术: (1)制粉全过程信息感知与传输技术 (2)制粉全过程物料跟踪技术 (3)制粉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 (4)制粉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350 功能系统: 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攻关,最终形成如下功能性系统模块: (1)数据采集系统 (2)供应链管理系统 (3)企业内部物流系统 (4)仓储管理系统 (5)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6)能源管理系统 (7)ERP 系统 (8)综合信息集成系统 知识产权: 项目成果取得授权发明专利 2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3 项,获得计算机软件 著作权 34 项。 示范推广: 项目成果在河南麦道面粉有限公司、东莞国丰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推 广示范。项目成果可以推广到稻谷加工、玉米加工、油脂加工、饲料加工等相关 行业。 配套设施: 项目实施不需要额外增加厂房、小麦加工设备设施;只需配套必须的传感器、 服务器、计算机等设备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12 9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