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压离子驱动材料及腕式智能监测/给药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本项目以医疗服务为目的,基于低压离子驱动材料开发一款腕式智能监测/给药装置,主要面向需要长期用药物的慢性病患者,根据治疗需求连续给药的同时,具有生理健康感应监测的功能。该产品如图1所示,主要由储药盒、微泵器件、生理感应装置、电源、控制和显示/传输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如下: 1)根据要求输入给药曲线,控制系统产生数字脉冲电压驱动微泵器件,通过频率和控制单元数目来控制给药速度,这种给药控制方式具有设计简单和结构紧凑的特点。 2)能够实时测量人体脉相、呼吸等节律和血压,作为日常
河海大学 2021-04-14
高炉喷吹煤粉强化燃烧与风口工况监测技术开发及应用
(1)构建新型煤粉燃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煤粉燃烧反应行为及限制性环节,确定含铁冶金粉料及过氧化钙作为喷煤添加剂。 (2)研究了高炉喷吹煤粉催化燃烧产物性能及其与焦炭的相互作用行为,分析了高煤比条件下高炉回旋区内焦炭劣化的原因,确定高炉喷吹用煤及添加剂的应用条件。 (3)自主研发出以转炉除尘灰与CaO2为主配料的新型高炉喷吹煤粉复合添加剂,有效改善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性能,并实现冶金固废资源的有效利用及节能减排。 (4)开发出集高温控光技术和高炉回旋区火焰
重庆大学 2021-04-14
基于喜树碱为先导的抗肿瘤药物的创制与应用技术
以喜树碱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合成与结构优化—先导发现—活 性筛选—构效分析—活性分子模版的构建—候选药物分子药效、安全 性评价—药物分子的成药性综合评价的基本策略与研究路线,开展以 喜树碱为先导的抗肿瘤药物的创制研究,构建多种具活性骨架的喜树 碱类似物,发现了具有临床价值的 YQL 系列抗肿瘤候选药物,研究 发现该类药物对多药性耐药细胞株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活性优于目 前的临床药物伊立替康。
兰州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
建立了龙门加工中心几何误差整机-部件-零件-结构的精度正向递推分配、精度保持薄弱结构-零件-局部动件-整机的精度逆向修正补偿方法,提升了龙门加工中心大行程工况加工精度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是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核电等大型精密零件加工的重要装备。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设计研发中遇到了多部机型谱匹配、大行程精度均衡、大惯量爬行抑制等三大技术难题,急需新的设计方法与制造工艺的支撑。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资助下,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科研团队开展了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发明了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布局方案骨架型谱。建立了多部机匹配的龙门加工中心布局方案骨架型谱,揭示了龙门加工中心多体系统低序体阵列拓扑约束解耦机理,提升了龙门五面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镗铣床等一体化龙门框架多部机布局型谱自适应匹配性能,一阶固有频率由54Hz提高到63Hz,结构件刚度由50.4N/μm提高到55.6N/μm,打破了国外大型精密动梁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垄断。 (2)发明了基于螺旋变换的多轴联动精度分配方法。建立了龙门加工中心几何误差整机-部件-零件-结构的精度正向递推分配、精度保持薄弱结构-零件-局部动件-整机的精度逆向修正补偿方法,提升了龙门加工中心大行程工况加工精度要求,X/Y/Z轴行程定位精度由0.08/0.06/0.05mm提高到0.03/0.02/0.015mm,整机几何精度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Ⅰ级标准。 (3)发明了龙门加工中心运动部件爬行特征判定方法。建立了基于动梯度粘滑特性的动件爬行特征判定方法,揭示了大惯量动件重载负荷低速摩擦副防爬机理,提升了重载低速大范围的静压导轨低摩擦副高精度控制性能,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从Ra0.4提升至Ra0.2,转台平面跳动由0.02mm提高到0.01mm,转台热浮升变形由0.2mm提高到0.05mm。 研制了行业首创的龙门加工中心设计制造工具集,在国家重大工程的关键部件精密加工中得到成功应用,并推广应用到国家重点机床企业的高端加工中心设计研发中。项目突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龙门加工中心技术封锁,研发的机床产品成功替代进口,对提高我国重大精密装备国产化率与自主创新能力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 2022-07-22
天津大学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给“多肽仿生材料与应用”画像
“多肽”,这个常出现在药品或者美妆品上的名词,即便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并不陌生。“多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仿生矿化,则是模拟自然界中生物的矿化过程,如骨骼、牙齿、贝壳等的形成,利用生物分子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无机矿物。
天津大学 2023-03-15
宽量程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类一等奖。1. 针对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低风速误差大、高风速难以测量的问题,发明了风速风向传感器深槽隔热结构,降低了衬底横向热传导,提高了灵敏度,降低了测量误差,扩大了传感器的量程。 2. 针对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高风速难以测量的问题,建立了传感器系统级模型,实现了闭环控制;提出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温度自平衡测控方法,实现了60m/s的量程,解决了长期以来风速风向传感器量程难以提高的技术难题。 3. 针对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野外工作防护技术问题,发明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陶瓷圆片级倒装封装技术,提出了导热凸点与导电凸点结构及工艺技术;发明了传感器嵌入式组装结构,突破了传感器野外工作的可靠性技术瓶颈。 4. 针对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湿度效应模型;基于传感器材料与结构的温度特性,建立了风速风向传感器温度效应模型,保障了传感器长期工作的稳定性。 "
东南大学 2021-04-13
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在化工吸附分离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丁二烯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和有机溶剂对成分复杂的C4烃类混合物进行蒸馏分离。利用多孔材料进行吸附分离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分离提纯方法,但分子较小、极性较大的丁二烯容易被吸附,在脱附过程中不但容易被残留的其它C4烃类污染,而且容易受热聚合。我们前期已经发现可以利用合理设计的超微孔亲水多孔材料对C2烃类实现反常的极性选择。针对丁二烯分子柔性显著小于其它链状C4烃类的特点,我们希望能进一步通过特殊的孔道形状控制这些柔性客体分子的构型,利用构型变化的能量差获得反常的吸附选择性和最优的C4烃类吸附分离顺序。形状尺寸合适的离散孔洞最有利于控制柔性客体分子的构型和并反转吸附选择性,而连续的孔道对客体分子的吸附扩散又是必须的。通过模拟计算,发现具有准离散孔洞的柔性多孔材料MAF-23在两种要求中取得平衡,实现了反常而且最优的C4烃类混合物吸附分离顺序。常温常压下将丁二烯、丁烯、异丁烯和丁烷混合物通过MAF-23填充的固定床吸附装置后,吸附最弱的丁二烯最先流出而且纯度很容易达到99.9%,同时可避免常规纯化方法中因加热而产生的丁二烯自聚问题。
中山大学 2021-04-13
基于喜树碱为先导的抗肿瘤药物的创制与应用技术
以喜树碱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合成与结构优化-----先导发现----活性筛选-----构效分析---活性分子模版的构建-----候选药物分子药效、安全性评价-------药物分子的成药性综合评价的基本策略与研究路线,开展以喜树碱为先导的抗肿瘤药物的创制研究,构建多种具活性骨架的喜树碱类似物,发现了具有临床价值的YQL系列抗肿瘤候选药物,研究发现该类药物对多药性耐药细胞株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活性优于目前的临床药物伊立替康。
兰州大学 2021-01-12
染物深含磷废水污度削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项目基于自制改性水合硅酸钙、上流式好氧生物反应器以及生物脱氮+强 化除磷组合工艺,利用生态、生物工艺对特征污染物进行吸收和降解,以同时高 效去除尾水中的氮、磷等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污染物,使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削减 90%以上。 创新要点 (1)本项目选用钙:硅(C:S)摩尔比为 0.5-2.1 间的硝酸钙等钙盐以及硅酸钠等硅酸盐,通过改变通过分散剂的种类、分散剂的投加量、混合反应池的搅拌速度和温度等条件,以制备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化学除磷方法的特异性磷吸附剂; (2)本项目由射流曝气喷头、减压仓以及聚丙烯微孔过滤管组成的超微气泡发生装置产生超微气泡(直径 5-10 μm)后,由于超微气泡能够实现在水中的部分沉降,因此具有比普通气泡更高的氧转移效率,进而可以大幅提高生物法除磷工艺中好氧吸磷效率; (3)本项目采用生物脱氮与物化法强化除磷组合工艺:进水由提升泵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溢流到快滤池,快滤池的出水自下而上经过脱氧池以降低水体中的溶氧,出水进入兼氧池实现硝基氮的反硝化以去除总氮,出水流入絮凝反应池在搅拌下强化混凝,最后在除磷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自下而上流过无烟煤填料装置,出水达标排放流入湖体。
江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高动态响应的经编集成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项目属针织机械领域,主要研究高动态响应经编装备集成控制技术,这些关键技术覆盖了电子横移、电子送经、贾卡提花和品质监测等几个模块,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集成,可为经编装备的高速化和智能化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已经在高速电脑经编机和高速电脑多梳经编机上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技术 (1)高动态响应柔性横移技术:构建了经编横移运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无冲击加速度电子凸轮曲线,采用 DSP 运动控制技术和基于 FPGA 的双 FIFO 动态缓冲技术,实现了高动态横移驱动的柔性响应要求。 (2)高精度随动多速送经技术:建立了经纱恒张力控制模型,采用了准闭环反馈技术和主轴脉冲细分倍频技术,实现了对单速恒定送纱量的稳态高精度控制和对多速变化送纱量的动态高响应控制,减轻了主轴速度切换时的织物横条疵点。 (3)高速率存取贾卡提花技术:采用了大容量 flash 闪存技术实现贾卡花型数据的静态存储,设计了基于动态 RAM 与贾卡驱动电路间的数据高速直传技术,解决了大容量动态花型数据的高速传输难题。 (4)高分辨识别在线监测技术:采用了高分辨图像识别技术,开发了基于嵌入式 ARM 系统的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了实时的动态织物疵点图像库,完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疵点快速判别。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围绕高动态响应经编装备的集成控制技术,共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3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1 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22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效益分析 2011 年以来,项目成果已与常州润源、常德纺机、晋江佶龙和常州八纺等国内主要经编机械制造厂进行了新装备整体配套;对长乐永丰、长乐添利、广东彩艳、广东新生和海宁超达等 50 余家织造厂进行了旧设备技术升级。项目累积新增利润 9.5 亿元,新增税收 2.9 亿元。 (2)推广情况 项目成果在国内主要经编机械制造企业和国内主要经编织造企业都得到了应用,本项目开发的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市场推广。系统稳定可靠,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福建长乐等经编集散地,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同类机型的第一,可以完全替代进口。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8 139 14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