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可食用自修复水果复合保鲜涂层材料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大分子胶体构筑功能涂层的研究
开展利用双亲大分子自组装,大分子与无机纳米材料、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等进行多组分杂化自组装等典型方法构筑具有特定用途的功能胶体,从胶体粒子的结构及目标性能出发,研究其制备或结构修饰、改造过程对其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胶体形成过程制备具有特殊聚集体形态的功 能胶体粒子;研究胶体粒子的热稳定性、降解性、刺激响应性、生物相容性、包合吸附性、表面活性等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考察功能胶体溶液 pH 值、盐浓度、紫外辐照等对胶体粒子的结构、粒径、表面组装行为的影响,基于功能胶体的表面组装行为,开展其在先进功能涂层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由不同组成及结构的功能胶体粒子所构筑的涂层材料在生物大分子识别、食品中有害因子的检测、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花键轴表面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研发阶段/n一种花键轴表面功能梯度复合涂层,花键轴表面外依次涂覆有粘合剂、尼龙11和/或尼龙1010薄膜,其特征在于:尼龙11和/或尼龙1010薄膜外还涂覆有尼龙11和/或尼龙1010与改性硫化钼或纳米氧化铝的均匀混合的梯度薄膜,梯度方向为从里向外改性硫化钼或纳米氧化铝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从少到多,梯度薄膜的厚度为250-350微米。本发明与现有的花键轴涂层相比具有耐磨性能好、表面硬度高、自润滑能力强等优点。能广泛用于大、中、小型汽花键轴的表面涂覆。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功能性相变材料
该项目经过课题组多年研究,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分子自组装及纳米技术,研发出一系列具有相变蓄冷、储热功能的新型复合材料。所生产出的产品经用户试用,获得好评。 课题组所研发的相变材料是在低温下为柔软的膏状,在高温下为液态的材料。这类材料在相转变前后可吸收或释放大量相变潜热。可用相变材料开发制冷或制热的物质。
北京大学 2021-02-01
新型铼功能材料应用
建立稀散金属铼功能材料催化氧化烯烃反应体系,实现反应选择性大于 99% ,产率大于 95% ,控制反应连续或循环可逆,并达到该类催化氧化技术的绿色工艺要求。研发了以铼离子液体既为催化剂又为溶剂的新型均相催化体系。实现了以多种铼离子液体为反应媒介,环辛烯、环己烯等烯烃为底物的高效催化烯烃环氧化工艺。将原催化体系转化为均相催化体系,降低反应条件至常温常压下进行,彻底改变了原体系回收率不高,在循环反应中选择性、催化活性变低等缺点。控制反应条件在常压进行,反应温度为 60 ℃ -80 ℃,实现了反应循环 12 次,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并实现了选择性几乎 100% ,无副产,产率约 98% 。
辽宁大学 2021-04-11
导电、导磁功能材料
内容介绍: 铁氧体是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晶粒呈六角晶型,它有着很高的电阻 率,单轴磁晶各向异性,较高的比饱和磁强,矫顽力和剩磁强度,低的 介电损耗和低的居里温度,在居里温度下很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 和抗腐蚀性能好。 导电玻璃纤维通过化学镀的方法赋予玻璃纤维优良的导电、导磁性能、 上述功能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
卫星在轨运行和返回过程中需经历极端高低温环境,构件尺寸的稳定是保证卫星在轨高精度、返回高安全、任务高可靠的关键。针对卫星搭载的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极易导致的载荷在轨及返回过程中载荷接收精度不稳定、信息传输不连续等问题。我校陈骏教授团队以原创的负热膨胀技术研发了具有轻质、热膨胀系数低、力学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好的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并研制了系列关键连接内置件、环件等高性能低膨胀构件,首次将负热膨胀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卫星上,填补了高性能低膨胀金属构件在工程应用领域的空白。该技术使得某宽带微波载荷与卫星本体之间热膨胀匹配性增强、界面应力大幅度减小,保证了卫星在轨与返回过程中信号高精度传输与接收,助力卫星成功返回。 图1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返回(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图2 高性能低膨胀铝基复合材料及构件应用于全球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多功能全降解薄膜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该成果探讨了煤的结构参数与煤光催化氧化反应性、光-生物耦合降解的关系及控制方法,并基于煤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以及光敏化和光氧化降解特性,采用聚合物共混原理成功开发了一项多功能降解薄膜母料制备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首次将煤作为光降解控制试剂应用于新型光降解薄膜制备,该成果对用光催化氧化、光-生物耦合方法进行煤温和定向转化有着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在渭北及新疆等地进行了薄膜农业田间试用,本项目薄膜对农作物如玉米、棉花等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降解性能满足实际要求,降解后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并具有保氮和降草等功能,降解薄膜土壤背景分析通过了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石河子)质量检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抗菌不锈钢功能材料
成果描述:近年来,不论是食品行业和医疗卫生、还是一般家庭都对卫生防菌意识日益提高,国内外市场对抗菌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3Cr13(马氏体不锈钢)使用量大,具有代表性。本成果对上述两种不锈钢材料分别加入微量的银或微量的铜,通过特殊的抗菌处理,使材料在机械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具有很好的抗菌功能,并研究出该材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为工厂试生产及在厨房、家电、卫生洁具、医疗行业中得到应用奠定了基础。市场前景分析:家电(洗衣机内桶、冰箱内胆)、厨房用具(刀具、锅勺等)、卫生洁具、医院设备及手术器件等所用材料,对抗菌性能有一定要求的使用环境。目前国内用于家电、装饰、厨房、卫生洁具用不锈钢约400万吨。若有1%的抗菌功能的不锈钢材料取代普通不锈钢,其特钢生产厂家新增产值为14~16个亿。该材料的使用厂家第二次效益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膜菌,灭菌率达98%以上(按日本厚生省相关技术标准测定)。 2、抗菌不锈钢与同类非抗菌不锈钢相比生产成本增加不大于20%。 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功能材料纳微化技术
纳微结构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和功效。利用CO2 辅助雾化制备和组装纳微颗粒结构材料,通过二相或多相流的喷头结构元件膨胀和雾化,根据混合和相分离的变化,组装纳微颗粒结构和形态。根据液滴在射飞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溃散、雾化、溶剂蒸发射飞过程中环境以及混合方式的调节,可形成各种纳微尺度和不同结构组装的颗粒材料。例如,根据多相流结构元件可快速形成高过饱和度快速成析和射流分散这样的特点,可设计给药系统,形成芯囊型或相互包嵌的超微细给药系统。又如用本方法制备的含能材料纳微颗粒,具有独到之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93 29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