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温煤焦油馏分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高温煤焦油是煤焦化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其组分非 常复杂,估计上万种,已被鉴定五百多种,并且高温煤焦油是很多稠环化合物和 含氧、氮及硫的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来源。目前,煤焦油很大一部分作为燃料油直 接燃烧,这样既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高温煤焦油馏分较宽,同时加氢需要按最苛刻的反应条件设计,而按馏分加 氢可根据原料中各馏分含量设计反应条件,这样既降低设备的及节省催化剂投资, 又能降低过程的能耗。 各馏分经过加工可得到萘、α-甲基萘、β-甲基萘、喹啉、异喹啉、吲哚、联 苯、苊、芴、蒽、咔唑、芘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重要原料,用途广泛。 技术原理与流程简介: (1)化学品提取:综合精馏、结晶、萃取等分离方法可得到符合下游厂家 要求的萘、α-甲基萘、β-甲基萘、喹啉、异喹啉、吲哚、联苯、苊、芴、蒽、咔 唑、芘等多种产品; (2)剩余馏分加氢精制制备清洁燃料:提取化学品后剩余煤焦油的利用价 值较低,可通过加氢精制过程,进行芳烃饱和、脱硫、脱氮,得到产品硫氮含量 符合国家标准的清洁燃料; (3)通过利用加氢过程的放热,优化工艺过程,实现能量的合理利用。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在煤焦油加工方面,天津大学具有工业萘加工,洗油加工,蒽油加工的工业 化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发的高温煤焦油馏分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 30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水平,该技术成套工艺包的开发正在进行之中。 应用前景分析以及效益预测: 根据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新型煤化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 品必将成为国内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煤焦油宽馏分油中含有多种高附加值的化 工产品,在加氢之前首先加工提取这些化工产品,再对剩余的油品进行加氢,既 不影响加氢原料油的质量,又能进一步提高焦油加工的效益。 应用领域:高温煤焦油深加工领域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有稳定的煤焦油来源;廉价的氢气来源; 合作方式及条件:双方共同协商
天津大学 2021-04-11
硝基苯催化加氢洁净合成对氨基苯酚项目简介
对氨基苯酚又名对羟基苯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染料、医药、橡胶领域。在医药工业中主要用于扑热息痛和安诺明等药物的生产。在橡胶行业,对氨基苯酚主要用于防老剂4010MA、4020、4030等的合成,这些产品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的子午轮胎产品的配套防老剂。国外对氨基酚生产能力约10万吨/年,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日本有一定产量,巴西、土耳其、韩国以及我国台湾也有少量生产。从全球总消费量看,呈逐年上升势头,1994年全球共消费对氨基苯酚约6.7万吨,1996年约消耗8.2万吨,2000年需求量约10万吨, 2005年需求量增加到近13万吨。目前,我国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厂家有3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4.5万吨/年,产量约为3.0万吨/年。我国对氨基酚主要用于生产解热镇痛药一扑热息痛,占对氨基酚总产量的88%左右,出口量约占10%,根据预测,预计2008年国内PAP需求量将达到约6.8万吨,而今后几年我国内子午轮胎比例将达到40%,这将大大刺激我国对氨基苯酚的发展。因此,总的说来,对氨基酚的市场缺口较大,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对氨基酚的生产按原料路线分为对硝基酚法和硝基苯法,主要包括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对硝基苯酚加氢还原法、硝基苯催化氢化法和硝基苯电解还原法等。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是对氨基苯酚生产最早采用的一种传统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经过水解及酸化得到对硝基酚,对硝基酚再经铁粉还原得到对氨基酚。该方法不仅PAP收率低,且生产过程中会同时有大量的铁泥和废水生成,环境污染严重,在发达国家已被淘汰,我国的一些中小规模企业普遍采用该方法生产。对硝基苯酚加氢还原法同样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采用与铁粉还原法中一致的水解酸化工艺,所不同的是其还原工艺采用直接加氢,以R-Ni为催化剂,在水溶液中还原得到对氨基酚。该方法对氨基酚收率高,副产物少,且大大减少了废液及废渣的排放量,如美国孟山都、法国罗纳普朗克、英国的斯特林公司和我国安徽八一化工集团等均采用该工艺技术生产。以硝基苯为原料合成对氨基酚相对硝基酚法具有明显的原料优势,按还原方法不同分为硝基苯催化氢化法和硝基苯电解还原法两种工艺。这两种工艺被普遍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对氨基苯酚最先进、最有前途的生产工艺,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采用这两种工艺,但在国内,这两种工艺均不成熟。其中硝基苯电解还原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环境污染小,但是设备复杂,耗电太多,对反应器的设计及工艺条件控制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硝基苯催化加氢还原法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对氨基苯酚收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被普遍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通常以铂、铑、钯等贵金属为催化剂,于稀硫酸介质中进行反应。反应中硝基苯首先加氢生成中间产物苯基羟胺,然后在酸性介质中苯基羟胺重排为对氨基苯酚。目前国外工业生产中该工艺均是以Pt/AC为催化剂,于10~20%的硫酸水溶液中进行。而在国内,该工艺一直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1)催化剂与产品分离困难。目前,该工艺所采用催化剂为Pt/C,所用载体为粉末状活性炭。该催化剂不仅粒度小,而且比重较小,将催化剂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极为困难,导致催化剂在回收过程中损失较为严重,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2)由于反应过程中需要以硫酸为反应介质,一方面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在反应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氨水来中和反应液,才能将产物PAP和副反应产物苯胺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工艺复杂,同时副产大量的稀硫酸铵溶液,综合治理费用较高。本课题组针对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催化剂,获得了较高的PAP收率。该催化剂不仅有效解决了金属催化剂的分离问题,同时由于反应在近乎中性的水溶液中进行,一方面有效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另一方面,产品PAP及副反应产物苯胺可通过简单的蒸馏、蒸发、冷却、结晶等方式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无需中和处理,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也避免了大量硫酸铵废液的生成。目前该项目正在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进行中试放大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PAP收率达到60%以上,催化剂回收率可完全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温煤焦油馏分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
高温煤焦油是煤焦化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其组分非常复杂,估计上万种,已被鉴定五百多种,并且高温煤焦油是很多稠环化合物和含氧、氮及硫的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来源。目前,煤焦油很大一部分作为燃料油直接燃烧,这样既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高温煤焦油馏分较宽,同时加氢需要按最苛刻的反应条件设计,而按馏分加氢可根据原料中各馏分含量设计反应条件,这样既降低设备的及节省催化剂投资,又能降低过程的能耗。各馏分经过加工可得到萘、α-甲基萘、β-甲基萘、喹啉、异喹啉、吲哚、联苯、苊、芴、蒽、咔唑、芘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重要原料,用途广泛。
天津大学 2023-05-10
基结构特异性醇/酯制备用高选择性工业酶的高效创制关键 技术
结构特异性醇/酯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与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 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项目针对立体特异性芳基醇和位置特异性结构脂质为典型代表的高附加值醇/酯,解决其绿色制造过程中关键酶选择性差,工业适应性弱,表达制备成本高以及催化反应效率低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工业酶的定向 筛选、功能强化、高效表达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合工业化要求的高选择性、高活性、高稳定性工业酶(脂肪酶和氧化还原酶)的高效创制及应用技术体系,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推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持续健康发展
江南大学 2021-04-11
由软锰矿直接制备化学二氧化锰
化学二氧化锰又称活性二氧化锰,主要用于高性能,大容量,长寿命的新型锂铝电池的去极化材料及阴极材料。活性二氧化锰为黑色正交晶格晶体或棕黑色粉末,相对密度5.026。其用途较广泛,除用于干电池生产之外,还用于玻璃工业作良好的脱色剂,电子工业中制锰锌铁氧化体及磁性材料,炼钢工业中作锰铁合金材料,浇铸工业中作增热剂,防毒面具中作CO气体吸附剂,化学工业作氧化剂,有机合成作催化剂,油漆和油墨的干燥剂,火柴生产中作助燃剂,陶瓷搪瓷的釉药及高级锰盐的原料;此外,还用于烟花,水的净化除铁,医药,肥料及纺织印染等生产中。 活性二氧化锰的生产方法较多,传统的方法有硝酸锰法,碳酸锰法及天然锰矿活化法等,他们各有一定的优缺点,但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制成的干电池连续放电时间较短,松装密度较小,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价值。制备高活性二氧化锰,必须是制备出优质的二价锰盐溶液,再用强氧化剂将它迅速氧化为四价的锰,并转化为Mn(OH)4,将后者进行调节酸度,煮沸,漂洗,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并缩聚为块状产物,即得到活性二氧化锰产品。 年产5000吨的生产规模,建设总投资约为600万元,年产值约7500万元,生产成本约为5000万元,年利税为2500万元。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鹅鸭油制备甘油二酯食品添加剂技术
本技术以鹅鸭油为脂肪酸供体,采用酶解法制备甘油二酯;以 酪蛋白酸钠等为壁材,鹅鸭油甘油二酯为芯材,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乳化剂,通 过冷冻干燥法制备鹅鸭油甘油二酯微胶囊食品添加剂;同时筛选出最佳抗氧化 剂,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货架期。另外,动物试验表明,鹅鸭油甘油二酯微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45- 胶囊添加剂具有减肥降脂效果和抗氧化功能。该成果为开发天然食品添加剂提 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优点或者效益预测:甘油二酯是一类甘油三酯中一个脂肪酸被羟基取 代的结构脂质,是天然植物油脂的微量成分及体内脂肪代谢的内源中间产物, 是公认安全(GRAS 认证)的食品成分。甘油二酯在小肠脂质分解和能量利用率 提高,一方面保留了甘油三酯所具有的营养功能;另一方面,具有减少内脏脂 肪、降低血脂和抑制体重增加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废旧聚酯面料多元醇解回收利用技术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功能性纤维研究室在废弃聚酯降解及资源化利用方 面有着 10 余年的研究经验,可以聚酯瓶片、纤维及面料为原料,分别利用乙二 醇、丙三醇、1,4-丁二醇等溶剂进行化学降解,使其转化为可被资源化再利用的 低聚物。功能性纤维研究室依据这些低聚物的物化性质,开发了包括表面活性剂、 环氧树脂固化剂、阻燃聚氨酯泡沫、分散染料等在内的多项高附加值产品。 项目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36 篇,申请专利 16 项,授权 5 项。 课题组在研究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处理量 40L 的乙二醇降解聚酯的中试生 产线,初步实现了乙二醇聚酯降解的产业化研究。 2 关键技术 (1)汽车废旧聚酯面料的乙二醇解聚产率达到 80%,丙三醇解聚产物达到 70%; (2)制成解聚废弃聚酯发泡材料,泡沫压缩强度>700kpa,且泡沫的网络骨293 架稳定; (3)制成解聚废弃聚酯环氧树脂固化剂,产率>80%,热稳定性能在 200℃ 前无热分解; (4)制成解聚废弃聚酯分散染料,最大吸收波长 520 nm,染色牢度强; (5)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处理量 40L 的乙二醇降解聚酯的中试生产线。 3 知识产权 发表学术论文 36 篇;申请专利 16 项,其中授权 5 项。 4 项目成熟度; 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处理量 40L 的乙二醇降解聚酯的中试生产线,实现初步产 业化生产。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目前已与部分企业合作,成功降解废弃聚酯面料等。 
江南大学 2021-04-13
聚乙烯醇热塑加工新技术
聚乙烯醇(PVA)可由非石油路线工业化规模制备,综合性能优良,具有作为新型塑料的潜质。但PVA多羟基强氢键特性使其熔点(226℃)与分解温度(220-250℃)接近,难以热塑加工,工业应用主要基于溶液法,仅能制备薄膜、纤维等低维制品或用作助、辅材料如粘结剂、分散剂、乳化剂等,限制了其应用。 针对PVA热塑加工的世界性难题,本成果根据超分子科学原理,通过分子复合和增塑,破坏PVA自身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在分子水平上控制PVA的聚集态结构,限制其结晶,降低其熔点,得到PVA热塑加工窗口,建立了如下PVA热塑加工新技术: 熔融纺丝:通过熔融纺丝制备截面圆形或异形、结构均匀的PVA初生纤维,经多级拉伸、干燥、热定型制备高性能PVA纤维; 热塑成膜:采用新型增塑剂增塑PVA,通过吹塑成膜、双向拉伸成膜或热压成膜制备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优异的PVA薄膜; 吹塑成型:采用中空吹塑成型获得力学性和阻隔性能优异的PVA中空容器; 熔融挤出发泡、模压发泡:以水为主增塑剂兼物理发泡剂,经熔融挤出连续发泡和模压发泡制备高发泡倍率的PVA泡沫材料。 主要技术指标: 熔纺PVA纤维:强度≥10cN/dtex,单纤纤度5-650dtex,模量≥300dtex; PVA吹塑薄膜:拉伸强度≥40MPa(干态); PVA中空容器:力学性能>30MPa,对汽油阻隔性是PP、HDPE、PET的数十倍,维卡软化点>100℃,可以满足热灌装和高温消毒需要; PVA泡沫材料:具强极性,具有板材、片材、薄膜、珠粒、块体等多种形态,作为重金属粒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滤分离材料使用时具有快速吸附、易解吸附和可反复冲洗的特点。
四川大学 2023-05-15
聚乙烯醇热塑加工技术
1、项目简介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可由非石油路线 大规模生产,价格低廉,其气体阻隔性能出众。然而,由于 PVA 高分子链相邻羟 基间易形成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其热分解温度(200-250℃)与熔点 (226℃)接近,熔融时即发生热分解,因而难以热塑加工。为实现 PVA 的热塑 加工,通常采用增塑等改性方法,改善熔融加工性能。然而,大量的增塑剂能导 致 PVA 综合性能(尤其是阻隔性能)明显下降,同时增塑剂迁移会引起污染接触物等问题,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本技术仅添加少量的大分子改性剂(<10wt%),实现 PVA 的热塑加工。该技 术制备的 PVA 阻隔性能稳定,力学性能提高,无小分子迁移物,可以与其他塑料 进行熔融挤出制备高阻隔复合薄膜。 2、创新要点 该技术所加的改性剂量较少,对性能影响不大; 该技术所加为大分子改性剂,不会引起迁移等问题。
江南大学 2021-04-13
聚乙烯醇热塑加工技术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可由非石油路线大规模生产,价格低廉,其气体阻隔性能出众。然而,由于 PVA 高分子链相邻羟基间易形成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其热分解温度(200-250℃)与熔点(226℃)接近,熔融时即发生热分解,因而难以热塑加工。为实现 PVA 的热塑加工,通常采用增塑等改性方法,改善熔融加工性能。然而,大量的增塑剂能导致 PVA 综合性能(尤其是阻隔性能)明显下降,同时增塑剂迁移会引起污染接触物等问题,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本技术仅添加少量的大分子改性剂(<10wt%),实现 PVA 的热塑加工。该技术制备的 PVA 阻隔性能稳定,力学性能提高,无小分子迁移物,可以与其他塑料进行熔融挤出制备高阻隔复合薄膜。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62 3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