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利用圆锥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利用圆锥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涉及物理参数的测定领域,是测量重力加速度一种新方法。技术方案是:单摆的摆线长度为L,摆球的半径为r,摆线所在的摆球的直径方向、与摆线相对的另一侧固定一个长度为a的半硬质塑料薄片;转轴带动单摆摆球做圆周运动,测量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以及摆球的摆动周期T,从而重力加速度g=(2pi/T)2*L’cosθ,其中,pi=3.1415926。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新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误差;相对于单摆摆角振幅因空气阻力而逐渐减少而言,本发明受电机的驱使,能够保证以恒定速度稳定运行;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一种近似,要求摆角在5度之内,本发明无此要求。
四川大学 2016-10-25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JHT-I-A
产品详细介绍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JHT-I-A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JHT-I-A简介:JHT-I-A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用于载体的微重力测量系统和高精度惯导系统中,并可用于高精度的静态角度测量系统中。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JHT-I-A性能参数:
陕西航天长城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精度三轴加速度计产品工艺研发
已有样品/n针对产业界对MEMS 代工的迫切需求,微电子所科研人员以高精度三轴加速度计开发为牵引展开攻关,致力于在现有8 英寸硅工艺线上实现与CMOS 工艺兼容的通用MEMS 加工平台技术,成功开发出大深宽比MEMS 结构刻蚀、MEMS 与ASIC 晶圆堆叠、TSV 电学连接及晶圆级盖帽键合封装等关键工艺技术的量产,最终实现了TSV的ASIC 晶圆、MEMS 结构晶圆及盖帽晶圆的三层键合工艺,并顺利交付首款三轴加速度计产品。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微小型器件及微系统高加速度实验与标定技术
Ø  成果简介: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产生的高离心力对在高承载环境下使用的器件进行加载试验,采用成熟试验技术方法和检测手段,实现对微小型机械结构件和电子器件、加速度传感器在高承载环境下的高载荷试验和标定。该设备最高加速度实验值:8万g,最高加速度标定值:1万g,实验对象最大回转半径:50mm,加速度实验精度:3%,标定精度:6%,实验对象尺寸:实验件最大尺寸长度≤18mm,实验件三维尺寸处于直径D=18,高度H=15的圆柱体范围里。适合钢、铝及铜质等各种材质加工的,在高承载环境下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加速度响应结构灵敏度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加速度响应结构灵敏度计算方法,构造加速度频响矩阵,并获得前m阶模态频率,从结构第一个节点开始添加刚度摄动项,将加速度频响矩阵代入矩阵修正公式获得摄动后的加速度频响矩阵,辨识结构的频率,获得结构模态频率对刚度的灵敏度,按照节点顺序改变刚度摄动点位置获得对应的灵敏度,从而获得整个结构模态频率对刚度的灵敏度。本发明当结构的刚度发生摄动时,利用矩阵变换公式无需进行有限元再次计算,只需要初始的加速度频响信息进行数值计算即可获得摄动后的加速度频响函数,简化计算效率,无需再进行有限元计算,更加方便,实现了基于加速度频响函数对刚度的灵敏度快速计算方法,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1
微小型器件及微系统高加速度实验与标定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产生的高离心力对在高承载环境下使用的器件进行加载试验,采用成熟试验技术方法和检测手段,实现对微小型机械结构件和电子器件、加速度传感器在高承载环境下的高载荷试验和标定。该设备最高加速度实验值:8万g,最高加速度标定值:1万g,实验对象最大回转半径:50mm,加速度实验精度:3%,标定精度:6%,实验对象尺寸:实验件最大尺寸长度≤18mm,实验件三维尺寸处于直径D=18,高度H=15的圆柱体范围里。适合钢、铝及铜质等各种材质加工的,在高承载环境下工作的机械结构件、电子元器件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谐振频率的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在线温度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振频率的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在线温度补偿方法,在零加速度情况下标定出两谐振梁谐振频率平方和与其谐振频率差的单调变化关系曲线,然后在输入加速度情况下对两谐振梁谐振频率和谐振频率差进行测量,结合先前获得的关系曲线将温度引起的谐振频率差从测量得到的谐振频率差中减去,完成温度补偿工作。本发明提供的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温度补偿方法,克服了传统直接温度补偿方法中温度场分布的不确定性和热传导延迟给补偿结果带来较大偏差的缺陷,能够实现实时的、高精度的温度补偿。本发明方法的温度补偿成本低,该方案全部基于FPGA实现,不需要额外增加传感器和引入其它设备,仅利用已有电路器件即可实现。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主要由封装外壳和布置在封装外壳中的微机械加速度敏感单元和光学微位移测量单元组成,微机械加速度敏感单元位于光学微位移测量单元正下方;微机械加速度敏感单元从上到下依次为光栅、质量块‑悬臂梁‑硅基底微机械结构和下限位板。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微机械结构在大冲击下不失效,固定封装的光学微位移测量单元能保证各个光学元件在大冲击下不损毁,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实现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加速度测量。
浙江大学 2021-04-13
技术需求:动力学分析机械机械运动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力等,针对分析结果对运动机构优化改进
1、有限元分析机械结构的强度、刚度、变形程度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又针对性的优化改进设计;2、动力学分析机械机械运动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力等,针对分析结果对运动机构优化改进;3、整机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体育训练用加速方法及加速装置
在速度滑冰比赛中,掌握弯道处的滑行技术是制胜的关键。但是运动员在进行弯道技术训练时,自己加速到60km/h的高速需要耗费大量体力,所以日常训练的次数非常有限,严重制约了训练效果。另外,每次加速的过程,和运动员当时的体力、状态有很大关系,导致每次训练的入弯速度都不一样,这同样严重影响了训练效果。 为解决速滑传统弯道技术训练方法存在的体力消耗大、入弯速度一致性差难题,我们研发了一种运动加速装置,可通过外力将运动员加速至最高72km/h的高速,再调整姿态进入弯道,训练以高速通过弯道的滑行技术。本装置从2020年1月起就成为了速滑国家队弯道技术训练的“加速神器”,大幅降低了运动员在弯道技术训练中的体力消耗,极大提升了训练效率,实现了入弯速度的精准控制,助力提高了运动员以高速过弯的能力。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速滑国家队在多个项目上获得我国历史最好成绩,其中高亭宇破纪录获500米冠军,宁忠岩获1000米第五名、1500米第七名等;2021年,高亭宇、宁忠岩还分别获速滑世界杯500米、1000米和1500米冠军等。突出的弯道滑行技术被评价为是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图1.装置在国家队运行的照片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3-0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84 2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