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控制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647806.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控制方法,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其步骤为:步骤一、获取信息,混合动力汽车启动,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各智能体电控单元上电初始化,发动机智能体、电动机智能体、蓄电池智能体和变速器智能体获取各自实时状态信息;步骤二、交互信息并初步决策,各智能体交互信息,根据各自ECU预设值做出初步决策;步骤三、系统协调任务,通过多维查表或模糊推理的控制策略,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热轧生产中板坯弯曲现象的控制技术
轧件弯曲现象在当今的轧钢领域尤其是中厚板热轧生产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它不但会造成轧件出轧机后撞击机架辊或辊道,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在钢材撞击部位留下疤痕,影响产品质量及成才率。另外,这种不对称轧制还会造成上下轴力矩的分配不均及出轧机后轧件头部被顶死的危险,是重大设备安全事故的隐患。 随着当今钢铁领域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方面竞争的日益激烈,热轧尤其是中厚板生产中由于温度场引起的轧件弯曲及力能参数不对称现象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轧件的弯曲现象的影响因素包括钢坯温度、轧制线高度、上下轴偏心距、上下辊辊径及辊面速度等多个方面,关系到加热炉、除鳞设备、轧机本身及驱动电机等多个设备的运行性能,且各因素间相互关联,研究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轧件的弯曲现象在我国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自1995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分别和武钢及马钢合作,采用现场试验、大型综合测试及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方法对热轧过程中的轧件弯曲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这两个地方这些年以来的应用情况看,方案实施后,轧件弯曲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这一成果对解决热轧生产中轧件不均匀变形问题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可在中厚板热轧及初轧机上推广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系统
(专利号:ZL 201310652676.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系统,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动力总成部件智能体包括发动机智能体、电动机智能体、蓄电池智能体、变速器智能体以及系统智能体,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主要部件智能体监测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变速器的实时状态信息,并将此信息交互至系统智能体;系统智能体接收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变速器状态信息,智能选择与当前车辆自身状态及当前行驶路况相吻合的工作模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坐落于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沧州市,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学校于1952年在天津建校,由河北省水利厅、交通厅、工业厅合办,校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是当时华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水利学校之一,也是解放后全国最早独立设立的水利学校之一;1955年更名为“河北省天津水利学校”;1958年,迁至保定市,升格为高等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水利学院”;1966年,迁至石家庄平山县岗南镇,更名为“河北水利工读专科学校”;1970年迁至沧州市,更名为“河北水利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2016年3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再次升格为本科院校,重新命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201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占地550余亩,校舍面积近20万平方米,位于沧州西南高教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环境恬静优美。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先进,设施齐全,条件优良。图书馆拥有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馆藏纸质图书约65万册、纸质报刊2700余种、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1个;学校现有七院三部两中心,设本科、专科专业四十余个,涉及工学、管理学、文学3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水利电力专业为龙头,建筑、测绘、自动化、交通、机械、信息技术、经济贸易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水利部示范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 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适应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四百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占5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水利职教名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二十余人,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十余人。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建有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2个,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平台3个,校内科研平台7个,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近年来,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四百余项,出版教材、学术著作二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千余三百余篇,主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咨询四百余项,获国家专利一百七十余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探索教育规律,狠抓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推进改革创新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题。每一个水院人将继续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优化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将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动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为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美丽河北贡献力量!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2021-02-01
泥沙颗粒输运背后的力学机制
地球表面高山、丘陵、沙漠、河流、潮滩等地貌形态万千,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呢?放眼宇宙,空气密度极低的冥王星,是如何神奇地拥有丰富的沙丘地貌?被称为沙漠行星的火星会因为大风而刮起沙尘暴吗……这些自然界中的奥秘正是地球物理学科的泥沙运动力学所研究的问题。已有的研究告诉我们,泥沙颗粒输运普遍发生于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中,是塑造地貌形态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自然过程之一。如何理解和定量描述地表环境泥沙颗粒的起动、输运和沉降是揭示地貌形态千差万别的核心问题。目前野外和实验数据已经证明,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之间的关系,在大气环境表现为线性,在水环境表现为非线性。然而,如此截然不同的输运规律背后的力学机制却一直还是个迷。近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托马斯·派兹(Thomas Pähtz)博士成功揭开了这个谜底,并推导出了描述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关系的通用方程。北京时间2020年4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物理学学术期刊美国物理学会刊物《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简称PRL))上发表,并被该刊物和杂志Physics同时聚焦报道。通过离散元(DEM)精细数值模拟追踪大量泥沙颗粒的运动轨迹并分析其受力特征, 托马斯·派兹首次发现,粗颗粒泥沙的动能耗散机制主导其输运规律。大气环境条件下颗粒和床面间碰撞是主要的耗散机制;而在水环境条件下,颗粒和床面间碰撞以及颗粒之间的碰撞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新的理论认识,托马斯·派兹推导了能统一描述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粗颗粒泥沙输运量与流体强度关系的通用方程。这为深入认识地球甚至火星等外星球表面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统一输沙率公式与水环境(左图)和大气环境(右图)相关实验资料对比“最困难的部分是对模拟的结果进行物理解释和数学描述。在总共7年的时间里,我无数次地用笔和纸进行尝试。特别是在最初的4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托马斯·派兹说。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工作是地球物理学科最基础而没有被揭示的问题。而对于未来的进一步应用,托马斯·派兹表示,上述通用方程可以预测任意大气/水体环境下的泥沙输运量,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天体的地貌,还可以通过测量行星的动力地貌来间接推断行星的风况。据悉,托马斯·派兹于2020年1月起受邀担任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地表过程》的副主编。他是浙大近海环境流体力学团队的重要成员。该团队由贺治国教授领衔,主要从事近海泥沙动力学、海岸动力学、近海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逐步应用于理解河口海岸泥沙运动、深水航道整治、深海地貌演变、深海热液源矿物颗粒沉积等问题,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基金资助。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4.168001
浙江大学 2021-04-11
力学综合实验平台 COC-MCEP
实验内容 1、单摆; 2、三线摆; 3、碰撞打靶; 4、李萨如图形; 5、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6、应变力传感器定标及未知物体称重实验。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酚废水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超临界CO2提取提纯技术和设备
超临界CO2技术是利用CO2在临界点附近所具有的特殊溶解能力而实现的关于物质提取分离、纯化、结晶等技术。超临界CO2提取提纯技术作为一门化工分离方法,对于用一般传统分离方法难以解决的大分子量、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点,对于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植物有效成分是一个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植物有效成分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 低,有效成分因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提取的方法和手段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提取溶剂有水和有机溶剂,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和丙酮等。若采用CO2提取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如香料或色素等用作食品原料和添加剂,可保持原有的香气特征或色泽,产品没有机溶剂残留,大大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超临界水部分氧化成套技术与装备
我国的化石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石油和天然气为辅,这是由于各种化石能源的贮藏量的不同而造成的。目前为止,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5万亿吨,按年采20亿吨,可开采750年,而石油储量为16000万吨,仅占世界总量的3%左右,可开采年限只有20.6年;天然气的消费仅占2.1%。煤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其燃烧热,一般用于直接燃烧,因此热值较低的煤,如裼煤等,其利用途径受到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进而污染环境,是要严格控制排放的对象;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需对其排放进行控制。因此,以煤作为燃料的利用方式存在有很大的不足。而甲烷(CH4,天然气的主要组成)是一种高能值、零排放的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其利用过程具有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而且储量也不富足,但我国生物质的贮量相当巨大,作为潜在的物质资源宝库是人类未来的能量、食物和化学原料的重要来源。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在当前大力发展多元能源的形势下,如何利用以碳和氢为主要成分的煤和生物质制取CH4替代天然气和作为化工原料,改变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既有效利用资源,又发展洁净能源,实现能源的有效替代并同时解决环境问题,是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超临界水部分氧化制技术以生物质或劣质煤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水部分氧化技术,通过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或甲烷,可以实现部分替代天然气。目前,本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超临界 CO2 萃取蜂胶有效成分
研究内容 :蜂胶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资源。蜂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与 活性物质,是一种珍贵的蜜蜂产品。蜂胶的主要保健功能有:免疫调节、 改善睡眠、调节血脂、调节血糖、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等,其中免疫调节 是蜂胶的基础保健功能。 工艺流程 :采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可以提取蜂胶中脂溶性有效成 分,萃取工艺如下:原料蜂胶 →脱蜡 →冷冻 →粉碎→过筛 →混合 →装料 → 超临界萃取 →CO2 蜂胶
南昌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37 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