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在自然指数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发表封面研究论文
研究利用天然植物多酚化合物木犀草素与微量营养元素金属锰离子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类酶活性的材料(Lu-Mn纳米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在微酸性条件下(肿瘤微环境)可高效地将H2O2转化为具有肿瘤细胞清除能力的·OH,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四川农业大学 2025-02-24
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x-y/2)/x+(2-y)/3CoyMn((2-x)/3-y/2)/(x+(2-x)/3)](OH)2,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得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Li[Li(1-2x)/3Nix-y/2CoyMn(2-x)/3-y/2]O2(0<x<0.5,0≤y≤0.15)。这些材料在 2.0-4.6V充放电比容量达到 200mAh/g 以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所得到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20°C 下的放电容量可达到常温放电容量的 70%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通讯领域等。目前已经研究的体系有 Li[Li(1-x)/3Ni2x/3Mn ( 2-x ) /3]O2 , Li[Li ( 1-x ) /3NixMn ( 2-2x ) /3]O2 , Li[Li1/3-2x/3NixMn2/3-x/3]O2 ,Li1+x(Ni1/3Co1/3Mn1/3)O2+x/2 等。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重点区域行人导引信息服务技术研究 与示范应用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项目是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牵头多家合作单位共同承担的交通运输部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应用于交通领域。旨在分析重点区域行人导引需求,研发区域行人交互式导引服务技术,在枢纽内行人可能面临决策的关键位置,设置信息导引点,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定制化、交互式行人导引服务。研发用于行人定位导引的导引点设备、WiFi设备,并进行定制加工,在大型交通换乘枢纽开展测试验证和示范应用,提高导引服务的实时性和精准化水平。研究面向复合目标优化的一体化出行智能决策支持技术,实现面向出行链的多方式无缝衔接和动态诱导。 (2)特色及先进性 在重点区域内为行人提供实时交互式导引信息服务。设计了室内高精度定位算法,提出了基于方向的室内路由导引策略。研发了基于智能终端的室内导引App和枢纽监控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基于目的地、无目的地、多目的地的定位和导引服务。 申请专利2项。 (3)技术指标 导引信息获取时间不超过2秒; 导引差错率小于千分之一,定位精准度受环境影响带来的误差降低20%以上; 建立支持WiFi、蜂窝网等2种以上的无线技术接口的精准定位技术试验网络; 可实现行人在枢纽走行的全过程连续导引。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项目应用在大型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等)内实现旅客导引服务,也可以扩展到其他室内区域的导引服务,如大型商场、旅游景区、隧道、矿井等。可以克服GPS无法在室内提供导航服务的问题,与GPS导航结合,可以实现任意场地无缝导引的服务。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秸秆直接还田难、综合利用率低、焚烧污染严重,土壤碳库匮缺、耕地质量提升乏力等“老、大、难”问题,沈阳农业大学率先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新理论,确立了“以生物炭为核心,以炭化技术为基础,以生物炭基肥料和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能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2005年以来,围绕“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先后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制备与农业应用关键技术,构建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推动了成果高效转化,为秸秆间接还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 研发出“半封闭式亚高温缺氧干馏炭化工艺”和“组合式多联产生物质快速炭化设备”,突破了秸秆“低成本、大批量制炭”的产业技术瓶颈。该工艺设备对原料适应能力强、生物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密度低、含水量高、预处理能耗大、炭化效率低等问题。所制备的生物炭含碳量高、孔隙丰富,可广泛用于土壤碳封存、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等领域。    2. 开发出生物炭基肥料等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集化肥减量、土壤改良、节本增效等功能于一身,寓土壤改良与土壤利用之中,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技术瓶颈。综合运用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系统揭示了生物炭固碳、改土、保肥、持效、促生作用规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遵循养分归还学说和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发明了以生物炭为载体生产专用肥料、土壤改良剂、水稻育苗基质的技术与方法,开发出以生物炭基肥料为代表的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能够在不增加农民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秸秆间接还田,解决了生物炭直接还田成本高、推广难、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打通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最后一公里”,改变了化学类缓控释肥料只减肥、改土作用不明显、只在当季起作用的局面。    3. 开展了大规模试验示范,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实现了成果转化。针对集中处置利用与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分布广、收储运困难之间的矛盾,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将产业链中的运输成本降低约 70%;制定了《生物炭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并首次发布,突破了制约生物炭技术产业化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截至 2016 年底,项目技术累计推广 1090.2 万余亩,辐射全国 20 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中,2014-2016 年,项目技术推广应用 575 万亩,新增销售额 19665.6万元,新增利润 2359.9 万元,节支增收 42890.9 万元。合计新增经济效益 45250.8万元。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自主品牌整车高效舒适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综合考虑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中各部件对整车能耗经济性的影响因素及耦合 关系,建立精确的动力传动系统动态数学模型,优化各子系统的设计参数与控 制参数,进行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分析;综合考虑整车零部件传声特性、材料传 声特征、声音在不同介质间变化特性等因素,建立整车声品质分析模型,进行整 车声品质仿真分析。 针对不同动力传动系统特征的整车,建立动力传动系统能量分布图,进行 整车能耗综合试验测试分析,提出动力传动系统设计参数与控制参数的优化设 计手段;建立整车声品质试验测试分析平台,进行模拟整车现场声品质试验测试 分析,掌握声音在零部件间的传递路径,提出声品质与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参数的 关联规律。 突破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智能舒适等整车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长安自主品 牌汽车整车品质,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至5.6升,车内噪声降至40分贝, 支撑长安逸动轿车系列和SUV系列处于国内领先,性能达到同级别车型国际先 进水平。
重庆大学 2021-04-11
高技术投资决策的期权方法与应用研究
本书首先深入评价传统决策方法,包括NPV方法及其扩展,敏感性分析以及决策树分析等,这些传统分析方法忽略了高技术投资蕴含的期权价值,并采用经过调整的主观折现率,与高技术投资实际有很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技术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多阶段性及或有决策的重要特征,提出在高技术投资决策中应推广运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金融期权以及实物期权的理论基础,着重说明在高技术投资决策中如何运用实物期权方法来构造应用框架和解决过程,对已有的期权定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各自的适用性,针对高技术企业的投资特点提出合适的期权定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并为适应实物期权决策的企业管理变革思路.
南京审计大学 2021-05-07
面向精神科临床研究的业务过程与数据集成平台
该项目是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临床、软件工程和数据工程交叉方向,探讨临床研究业务过程与数据一体化集成平台的建设与实施,优化临床研究数据采集、存储、交换、可视化和分析决策,为临床研究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支撑方法与手段。
北京大学 2021-02-01
重点区域行人导引信息服务技术研究 与示范应用
项目是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牵头多家合作单位共同承担的交通运输部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应用于交通领域。旨在分析重点区域行人导引需求,研发区域行人交互式导引服务技术,在枢纽内行人可能面临决策的关键位置,设置信息导引点,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定制化、交互式行人导引服务。研发用于行人定位导引的导引点设备、WiFi设备,并进行定制加工,在大型交通换乘枢纽开展测试验证和示范应用,提高导引服务的实时性和精准化水平。研究面向复合目标优化的一体化出行智能决策支持技术,实现面向出行链的多方式无缝衔接和动态诱导。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煤层自燃火灾预测及防灭火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从 1988 年开始就对煤层自燃火灾预测及防灭火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煤的结构特点和煤层自燃的特点,通过对煤自燃预测理论和防灭火新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发出了煤层自燃火灾预测技术和防灭火新技术,并重点在煤矿井下煤层自燃火灾的预测和防治中进行了广泛推广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制约我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的关键问题之 ——— 煤层自燃火灾的预测和防治问题,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于 2002 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 20 多个省得到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型甜米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已有样品/n新型甜米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成果简介:该成果明确了甜米酒中小分子糖类组成、有机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分析了甜米酒的滋味特征和气味特征,分离并鉴定了传统孝感酒曲中的优势发酵菌株米根霉和根霉。采用杂粮和糯米复配开发了富含花青素的杂粮甜米酒及其清汁饮料、甜米酒果冻系列产品以及即食酒醪糟羹产品,实现了孝感米酒产品的延伸。该项成果为甜米酒优质原料品种筛选和安全高效、专业、标准化生产。  应用前景:该成果科可用于优质糯稻无公害生产和糯米深加工。年产甜米酒液态产品0.5万吨/年,甜米酒固体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511 5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