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服装快速画粉器
成果描述:一种服装快速画粉器,包括本体、用于透粉的纱网和接粉盘;所述本体为凹槽结构,其上的凹槽为装粉槽,凹槽底壁外表面设置有把手,凹槽底壁上开有加粉孔,加粉孔配备有堵头;所述纱网与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安装时与凹槽侧壁的底面连接;所述接粉盘位于纱网之下,其与本体为便于拆卸式连接。使用此种服装画粉器,可快速地在服装裁片上一次成型形状准确的服装净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服装的质量。市场前景分析:应用于服装产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本发明所述服装画粉器,可快速地在服装裁片上一次成型形状准确的服装净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服装的质量。 2、本发明所述服装画粉器使用简便,任何人都能操作。 3、本发明所述服装画粉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和批量化生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服装多功能曲线尺
成果描述:一种服装多功能曲线尺,包括透明材料制作的尺身,尺身内设置的量角器、放码尺、制版用曲线轮廓放缝头线;尺身外廓由服装制图中所需的弧线平滑连接而成,沿尺身外廓周边,设置有服装具体部位曲线绘制的起始点和方向指示箭头,在服装具体部位曲线绘制的起始点处,标有对应弧线的数字代码,在尺身内设置有弧线数字代码对照表。为了进一步增加功能,在尺身内以镂空的方式形成有“工”字形扣眼位模具和角尺。此种曲线尺具有直尺功能、角尺功能、服装放码功能、曲线放缝份功能、量角器功能、各种尺寸扣子扣眼绘制功能,能够绘制服装中的绝大部分曲线。市场前景分析:应用于服装产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沿尺身外廓周边设置有服装具体部位弧线绘制的起始点和方向指示箭头,在服装具体部位曲线绘制的起始点处,标有该弧线的数字代码,在尺身内设置有弧线数字代码对照表,因而使用者能方便地找到曲线尺上的弧段与需要绘制的服装某一部位曲线的对应关系,快速完成服装图样的绘制与裁剪。 2、具有直尺功能、角尺功能、服装放码功能、曲线放缝份功能、量角器功能、各种尺寸扣子扣眼绘制功能。 3、能够绘制服装中的绝大部分曲线,包括前后袖山曲线、前后衣片的袖窿底部曲线、前后衣片袖窿上部曲线、前后衣片领口曲线、前后衣片开刀缝曲线、裙子侧缝曲线、裤子侧缝曲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服装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面向时尚行业,以培养创意设计、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专业性院校。学院的办学理念是“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学院的办学定位是: ——发展目标定位: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植根江西,辐射全国;面向行业,服务社会。 ——学科专业定位:以服装教育为特色,构建艺、工、管、经、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学院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千亩校园,绿树成荫,人文景致,相得益彰。40余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欧式风格,雄浑大气。霓裳宫、服装博物馆等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学院现设有服装设计学院、服装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媒学院、商学院、创业学院和国际学院,开设有本科23个专业,专科15个专业,基本形成了以服装教育为特色,艺、工、管、经、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实训基地各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精品课程本、专科共8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 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7400余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658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41人,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214人。引进了数名有留学背景的青年老师,全校教师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大幅改善。学院还聘请了一批行业内著名专家和来自美国、日本、新西兰、韩国、法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高级顾问。 学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成立了南方服装研发与推广中心、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服装流行趋势研究所、服饰文化研究所、民族服饰研究所和视觉艺术研究所等一批研究机构。与国内多家服装品牌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进行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八位国内著名设计师在校设立的设计创意工作室,成为师生立足前沿、紧贴市场、服务社会的窗口和平台。2017年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97篇,其中核心86篇,尤其是有7篇论文被EI收录,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学院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立项1项,获省级课题立项65项,获市级课题2项,有1位老师参与了外校的1项国家级课题,2位老师参与了外校的2项省级课题。学院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一个;获授权专利173件,其中实用新型110件、外观专利63件,正在公示的发明专利26件。另有软件著作权登记130件。 学院校内建有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服装设计实验中心、服装工程实验中心等7个实践教学中心,建有服装性能检测、服装立体裁剪等141个实验实训室,涵盖全校所有专业,自主设计建造了集收藏、展示、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服装博物馆,建有大型专业T台的服装表演大厅。校外与福建石狮市政府和江西共青城市政府在当地共同设立了江西服装学院服装研究院。积极与省内外服装产业集群地如“中国服装休闲名城山东汶上县”、“中国针织服装基地南昌青山湖区”、“中国箱包基地广州狮岭镇”等地方政府密切联系,开展基地建设及协同育人合作。在国内与波司登、利郎、东蒙、阿仕顿等众多知名企业共建105个校外实训基地。不断推动产业及社会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深化产教融通。使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得到进一步深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院校园文化丰富多彩,40多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舞台。赛事文化更具特色。近年来,我院学生在“浩沙杯”中国泳装设计大赛、“中华杯”全国男装设计总决赛、“名瑞杯”中国婚纱设计大赛、“乔丹杯”中国运动装备设计大赛、中国职业模特大赛、中国模特之星大赛、“虎门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世界最佳模特大赛等赛事中屡获金、银、铜奖。学院已连续举办了二十届“润华奖”服装设计和模特大赛,流光溢彩的T型台成为学有所成的江服骄子展示才华、成就梦想的重要舞台。我校在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绽放异彩。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三位学生荣获“新人奖”王中之王桂冠。 学院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高层次、高薪酬、高体面”就业是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众多品牌企业为了在我院聘到更多的优秀人才,纷纷来院设置奖学金、开设订单班。建院以来, 7万余名江服毕业生自强创业,踊现出一大批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刘江宏、万明亮、刘小飞、陈坤、魏新坤等知名校友,被国内服装界誉为“江服现象”。《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半月谈》、《中国教育报》、新华网、《江西日报》等众多权威媒体对江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了专门报道。建校27年来,8万余名江服毕业生,弄潮华夏,自强创业,成为业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国内服装界誉为“江服现象”。 近年来,学院的发展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肯定,先后荣获“全国十大专业特色学校”、“中国十大就业质量示范学校”、江西省就业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提升质量年”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江西省安全稳定先进单位。2016年11月,学校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2017年5月,获得第22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育人奖。
江西服装学院 2021-02-01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是由原纺织工业部建设的、以化学纤维高等教育为主的重点院校。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 学校目前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各类学生近9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设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近300个。还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于一体。 学校拥有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了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大批教师是在服装服饰材料、服装设计、服饰设计、服装服饰工程、产品设计、时尚商业、时尚管理、时尚传播等领域具备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学者,其中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佳设计师等。积极聘请国际高端人才资源担任特聘教授,包括蒋士成、万立骏、俞建勇、王中林等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国际纺织学会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纺织与服装设计主任范金土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副校长、伦敦时装学院院长Frances Corner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Jane Replay教授,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原本科部主任Wille Water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单霁翔、常沙娜、王受之、王亚蓉等知名学者,毛继鸿、陈野槐、郭培等知名设计师、企业家,并聘请李春珂、文乾刚等十几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兼职导师,邀请原英国特伦特大学副校长兼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学院院长Carol Ann Priest教授担任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著名媒体人士、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担任时尚传播学院院长。 学校坚持“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建设了中关村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在我国时尚、设计产业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示范性、开拓性进展。积极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先后与福建晋江、山东青岛,河北容城、陕西榆林、浙江宁波嘉兴海宁、宁夏吴忠等产业集群地以及江苏晨风集团,北京爱慕、白领、依文公司,浙江雅戈尔集团、彩虹庄公司,福建安踏、柒牌、361度、七匹狼公司,山东南山集团、即发集团等重要企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建立了北服-爱慕人体工学研究所、361°-北服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北服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等校企研发机构。学校设有多个教育部及北京市级科研机构,包括中国时尚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中国服饰科学技术研究院、艺术文化研究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安全研究检测中心、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装工效与功能创新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学校形成“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现代服装时尚教育教学体系,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服务社会,成为行业产业发展和时尚设计、文化创意领域的人才与创新高地。近些年,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服装设计制作,2009年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服装设计,以及有关行业系统具有特殊要求的服装设计,如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制作、南北极科考队手表的设计研发等重要设计创新工作。参与了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服装设计制作。尤其是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制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校致力于现代生活方式设计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十二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获得包括连续三年国家科技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28项,其中王锐教授主持的“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201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时尚重要赛事中处于领先地位,服饰、服装、珠宝、艺术等设计专业学生获得包括美国AOF国际大赛、中国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汉帛杯”国际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家级金银奖百余项。尤其在HRD国际钻饰设计大赛中,全球1000多件作品参赛,44件入围,中国入围的8件作品中6件来自我校。服装表演专业独树一帜,学生培养水平全国领先,多年来在国际国内模特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一届世界小姐季军、两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冠军,以及中国超模大赛等国际、国家级奖项冠亚军。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立足首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始终位于服装高等教育的前沿。与包括伦敦艺术大学、纽约时装学院、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巴黎ESMOD高等国际时装设计学院、日本文化女子学苑大学、比利时安德卫普大学、澳大利亚皇家艺术学院、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南非德班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时尚院校在内的40余所大学,以及秘鲁出口和旅游促进委员会、波兰凯尔采市政府、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引领了人民的生活时尚、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对我国服装、设计、时尚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突出贡献。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被英国《时装商业评论》(《Business Of Fashion》)评为中国最好的时尚高校,在全球时尚教育院校本科课程中位居前列,研究生课程“最佳长远价值”国际排名第2名。真正成为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时尚高等学府”。
北京服装学院 2021-02-01
商贸服装鞋帽管理软件、服装进销存软件
产品详细介绍  商贸服装鞋帽管理软件、服装进销存软件 用友软件成立于1988年,致力于把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最佳管理与业务实践普及到客户的管理与业务创新活动中,全面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ERP软件、服务与解决方案,是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集团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及小型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目前,中国及亚太地区超过80万家企业与机构通过使用用友软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提升绩效的业务价值。         如果您是中小型的快速消费品批发商、批发兼零售的中间商、小型加盟连锁店、小型超市、小型商贸公司,关注全面业务管理,对于审核流程、业务员考核、会员管理、价格管理、分析类信息收集、财务报表上报需要进行深入管控,同时经营者多家批发点、零售网点、卖场柜台的多点经营请采用连锁加盟版软件,如果渠道资源汇集顾客、经销商、加盟商等多种形式,请采用连锁加盟版和加盟商管理插件(分销通)的打包产品。 应用价值     服装鞋帽版产品解决小型鞋服批发零售企业的联网应用,实现了企业多点批发统一管理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n         实现服装鞋帽企业多点批发,汇总查库的需求;   n        订购、入库、出库、退货、换货、委托、受托,全部业务采用标准打印样式,即安全又准确;   n        预置了商品属性管理、服装退换货管控、品牌管理、会员管理、业务员考核,多种特色商业管理功能;   n         颜色尺码销售排行榜、品牌查询、退换货额度控制、颜色尺码销售库存分布、滞销畅销品查询等信息,帮助鞋服行业的老板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到企业的经营情况。 功能介绍   n        行业商品属性管理:提供被服类商品的统一管理平台,多维度记录商品的颜色、尺码、品牌、质地、季节、规格型号、条码信息;   n        业务管理:订购、进货入库、销售出库、退货、换货、委托、受托、零售、低值易耗品管理、往来款管理;   n        特色功能:颜色尺码二维录入、会员卡管理、业务员提成管理、颜色尺码销售排行版、颜色尺码销售库存分布、按照颜色尺码查询库存   n        门店数据自动传输;   n        预置了手机信息、电子邮件、uu通三种信息工具,解决业务流程协同、客户关怀、信息发布等管理难题。   咨询顾问:侯俊松 咨询电话:13791038104 E-mail:song6253@163.com Q    Q:249180469
山东济南用友软件 2021-08-23
乘用汽车与轻型汽车底盘动态仿真技术
该项技术针对乘用车或轻型汽车整车底盘,结合ADAMS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精确的整车或半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仿真,以全面完整的获取整车在行驶、转向、刹车以及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整车性能参数,对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给出准确的评价,对底盘悬架系统刚度,阻尼的匹配及发动机悬置刚度等参数进行优化。 项目优势:(1)以理论分析和仿真代替经验设计,结果更具可靠性,适用范围更广。(2)研发周期短,研发经费少。(3)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可靠性。项目研究阶段:技术成熟  投资规模及设备需求: 20-60万人民币。项目研究阶段:技术成熟  项目效益分析:(1)与南汽合作,对于依维柯4010轻型客车减震器和板簧刚度进行优化匹配,产生效益数十亿元。(2)与南汽合作,对依维柯NJ2046军用越野车的动力系统悬置进行优化。预期效益巨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是由福建省政府批准的具有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福建石狮市,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和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占地面积330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教职员工170余人,双师型素质教师80余人。学院还常年从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10多所全国知名高校聘请校外教授、专家60余人。 学院依靠泉州地区雄厚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面向全国招生,开设了服装、纺织、印染、鞋类、电子商务、工程管理、会计、经贸等31个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高达99%以上,《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我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 学院教学、实训设施完备,建有省级服装工程基础实验中心,服装设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法国力克服装CAD实验室、美国Datacolour测配色实验室、格博服装CAD/CAM实验室、时装表演厅、美容与化妆室、服装工艺印花实验室、针织服装工艺室等23个实训场所。与法国力克时尚智能制造中国研究中心合作,建立法国力克时尚智能制造中国研究中心泉州纺织服装学院分中心,配备最新版的法国力克公司软件系统,图形输入板、数字化仪,图形输出设备,可同时容纳 50 位学生实操。该软件具有世界领导地位,引领着世界服装CAD的发展方向,并收录了全球各个人种和民族的服装人体参考数据,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人体服装数据库,是我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实践场地。此外,校内还建有纺织染整企业1家,服装制作企业1家,电商企业1家,校外建有实训基地100多个。 学院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成绩斐然:与法国国际时装学院合作举办服装设计专业;与英国肯辛顿—切尔西学院、斯特拉福德学院在服装、艺术与设计、美容医疗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和科研的深度合作;携手富贵鸟、九牧王、七匹狼、三福集团、南泉制衣、荣誉酒店等大型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华宝集团、凤竹集团等十家企业开展“二元制”人才培养。为此,我院“纺织服装技术专业群”获批“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院办学质量享誉海内外:副院长、专业带头人、被誉为“中国婚纱第一人”的蔡美月女士登上纽约国际时装周举办专场秀,向全球时尚界人士展示中国的创意力量及时尚而精湛的千年闽绣工艺;毕业生曾玲玲获第十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海峡赛区总冠军、获“中国十佳职业时装模特”称号;不少毕业生活跃在纺织、服装设计、贸易等领域,经过短暂的岗位锻炼后就建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开办了独立经营的公司,或者在跨国公司、国内上市公司负责几个国家、几个省份的业务,在纺织服装、商务、管理等各方面表现突出。每月到我院招聘毕业生的企业络绎不绝,最近几年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旺盛的人才市场的需求。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2021-02-01
数控环境下动态铣削过程物理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领域(1)CAD/CAM及RPM相关技术:包括功能性梯度材料/生物医学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快速原型和制造(RPM)相关技术及应用;(2)面向功能构件数字化制造的设计,网络制造技术,功能构件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3)功能构件的多尺度建模、仿真分析与优化;(4)高速精密加工工艺及装备的动态精度设计:包括高速精密加工工艺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等。科研成果及简介科研成果:(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505005),“数控加工自适应刀具轨迹规划及动力学行为的研究”.1996年1月~1998年12月。完成人:张大卫、黄田、倪雁冰、周立华、冯志勇、徐安平、阎兵。1998年12月结题,国际先进。(2)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基于网络的新产品快速开发系统”. 完成人:檀润华、徐安平、段国林、梁艳红、张瑞红、刘力松、孙立新、苑彩云、曲云霞。2001年6月鉴定,国际先进。2002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汽车减振器新型数学模型的汽车乘座动力学系统参数设计.完成人:檀润华、吕维瑛、张瑞红、苑彩云、段国林、徐安平。2001年6月鉴定,国际先进。(4)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汽车非线性乘座动力学专用仿真软件开发.完成人:檀润华、陈鹰、吕维瑛、张瑞红、苑彩云、段国林、徐安平。2001年6月鉴定,国际先进。(5)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汽车非线性乘座动力学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人:檀润华、陈鹰、吕维瑛、张瑞红、苑彩云、段国林、徐安平。2001年6月鉴定,国际先进。(6)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500050,5万),三维布局问题建模及其求解方法的研究.完成人:段国林、张健楠、蔡瑾、王彩红、何树田、徐安平、张满囤。2003年3月通过河北省科技厅鉴定,国际先进。(7)河北省教育厅计划项目(2000209,2万),二维不规则形状自动布局系统的研究开发.完成人:段国林、王彩红、徐安平、张健楠、张满囤、孟宪春。2003年3月通过河北省教育厅鉴定,国际先进)(8)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快速原型件网上订货系统研究.完成人:檀润华、梁艳红、段国林、苑彩云、张瑞红、徐安平、孙立新、刘力松、王永山。2000年1月——2001年12月。已结题。(9)天津市科委计划项目,“基于MDT环境的内嵌式RP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课题组成员:徐安平、檀润华、刘玉山、曲云霞、刘力松、陈青果、金艳丽。2001.1 ~ 2003.12.(1.5万),2003年6月18日天津市科委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总体验收。(10)天津市科委计划项目,“RP技术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课题组成员:段国林、徐安平、刘力松。2001.1 ~ 2003.12.(5万),2003年6月18日天津市科委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总体验收。(11)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046),“数控环境下动态铣削过程物理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组成员:徐安平、曲云霞、阎兵、段国林、孙明达、李为民、刘玉山、金艳丽、陈青果。2000.3 ~ 2003.3. (3.5万),2003年7月20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国际先进水平。(12)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项目,“数控环境下动态铣削过程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组成员:徐安平、曲云霞、阎兵、段国林、孙明达、李为民、刘玉山、金艳丽、陈青果。2000.1 ~ 2003.3.(3.5万),2003年7月20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国际先进水平。(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75025),“进化过程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模型研究”.课题组成员:檀润华、段国林、徐安平、马建红、张瑞红、苑彩云、王永山、姜屏。2001~2003,(7万),2003年3月结题。(14)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23603411),“组合夹具CAD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段国林、丁银周、蔡瑾、徐安平、张满囤、李向东、李战委。2002.6 ~ 2004.6(6万),2005年7月3日天津市科委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国际先进。(15)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047),“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构形设计中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段国林、丁银周、蔡瑾、徐安平、张满囤、李向东、李战委。2002.1 ~ 2005.1.(6万),2005年7月16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国际先进。(16)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23605411),“MDT环境下RP数据处理及设备驱动程序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组成员:徐安平、曲云霞、刘玉山、陈青果、侯红叶。2002.6 ~ 2005.6(6万),2005年8月6日天津市科委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国际先进。(17)河北省优秀专家留学基金项目,“选择性金属粉末直接烧结快速成形工艺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项目负责人:徐安平。2002.1 ~ 2004.12(8万),已完成。(18)河北工业大学“十五211”工程项目,“功能梯度实体快速制作机”.项目负责人:徐安平。2005.1 ~ 2005.12(20万),已通过验收。(19)河北省教育厅计划项目, “基于RP的新产品快速开发系统”.课题组成员:段国林、徐安平、李翠玉、刘玉山、陈青果、侯红叶。2001~2003(20万),已完成。(20)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415300),“自主版权三维CAD和ERP软件在离散型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檀润华、李向东,徐安平等。(50万),2005年11月通过科技部验收。(2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项目(DMI-0218169),“Dental Restorations via Multi-Material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课题组成员:Leon L. Shaw, Anping Xu, Jiwen Wang, Xiaoxue Li et al.(22)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项目(CBET-0930365),“Functionally Graded Orthopedic Implants via the Slurry Mixing and Dispensing Process.课题组成员:Leon L. Shaw, Anping Xu, et al.(2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3603111),“多坐标高速铣削集成仿真系统研究”.完成人:阎兵,徐安平等。(6万),2007年11月通过天津市科委验收。(24)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04000052),“CAD模型直接驱动的桌面立体打印设备驱动原理及实现方法研究”.完成人:徐安平,牛亚松,付建华,曲云霞等。(7万),2008年1月31日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国际先进水平。(25)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06000039),“场信息驱动的复杂功能梯度实体建模理论及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人:徐安平,朱东彬,曲云霞等。(5万),2010年5月结题。获奖与专利 专利:(1)徐安平,朱东彬,曲云霞,郭艳华.一种非均质功能构件的制造方法与装置[P].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8 1 0053855.5,授权公告号:CN 101328067 B, 2010年10月27日(申请日:2008年7月16日)(2)徐安平,朱东彬,曲云霞,郭艳华.打印头与激光头构成的组合头[P].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820075355.7,授权公告号:CN 201211731Y,2009年3月25日(申请日:2008年7月16日).(3)徐安平,汪建明,朱东彬,曲云霞.一种组织工程用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10618.2,申请日:2010年6月28日.(4)徐安平,朱东彬,郭彬,曲云霞.一种三维条形码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50088.4,申请日:2010年8月11日.(5)徐安平,蔡晓刚,朱东彬,刘志华.一种非均质实体的制造方法及设备.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269706.4,申请日:2011年9月13日.(6)徐安平,蔡晓刚,朱东彬,刘志华.一种非均质实体的制造设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120341665.0,申请日:2011年9月13日.软件著作权:(1)现代集成快速原型系统(CIRPS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05SR07148).著作权人:徐安平、刘玉山、陈青果、侯红叶、高艳平、曲云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5年7月。(2)现代集成快速原型系统(CIRPS V2.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07SR06739).著作权人:徐安平、牛亚松、刘玉山、陈青果、侯红叶、宋丽、曲云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7年5月。(3)非均质实体造型系统(HO-CAD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08SR04932).著作权人:徐安平、纪振鹏、曲云霞、赵竞雄、刘志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8年3月。(4)铣削过程物理仿真系统(MPSS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08SR07563).著作权人:徐安平、曲云霞、孙明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8年4月。(5)STL模型缺陷检测与修复系统(STL Master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0SR041794).著作权人:徐安平、张蕊、曲云霞、朱东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0年8月16日。(6)铣削过程物理仿真系统(MPSS V2.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0SR061831).著作权人:徐安平、张大卫、张学中、靳红伟、韩喜峰、常宁、曲云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0年11月18日。(7)基于Web的博硕士学位论文管理系统(DMMIS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1SR036294).著作权人:张满囤、徐安平、韩冬冬、张金镯、王智琦、王丽、边彬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1年6月10日。(8)基于Web的图书馆学科联络馆员信息服务管理系统(IDISMIS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1SR042556).著作权人:徐安平、王智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1年7月2日。可转让项目(1)一种非均质功能构件的制造方法与装置[P].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8 1 0053855.5,授权公告号:CN 101328067 B, 2010年10月27日(申请日:2008年7月16日)(2)打印头与激光头构成的组合头[P].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820075355.7,授权公告号:CN 201211731Y,2009年3月25日(申请日:2008年7月16日).(3)一种组织工程用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10618.2,申请日:2010年6月28日.(4)一种三维条形码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50088.4,申请日:2010年8月11日.(5)一种非均质实体的制造方法及设备.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269706.4,申请日:2011年9月13日.(6)一种非均质实体的制造设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120341665.0,申请日:2011年9月13日.(7)现代集成快速原型系统(CIRPS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05SR0714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5年7月。(8)现代集成快速原型系统(CIRPS V2.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07SR067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7年5月。(9)非均质实体造型系统(HO-CAD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08SR049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8年3月。(10)铣削过程物理仿真系统(MPSS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08SR0756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08年4月。(11)STL模型缺陷检测与修复系统(STL Master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0SR0417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0年8月16日。(12)铣削过程物理仿真系统(MPSS V2.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0SR0618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0年11月18日。(13)基于Web的博硕士学位论文管理系统(DMMIS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1SR0362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1年6月10日。(14)基于Web的图书馆学科联络馆员信息服务管理系统(IDISMIS V1.0)(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号:2011SR04255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1年7月2日。可承担(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与技术合作(1)CAD/CAM软件开发,RPM相关技术开发:包括功能性梯度材料/生物医学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快速原型和制造(RPM)相关技术及应用;(2)功能材料或构件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网络制造技术开发;(3)功能构件的多尺度建模、仿真分析与优化技术;(4)高速精密加工工艺及装备的动态精度设计。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机器及零部件的动态性能仿真及优化技术
传统的机器或机械零件的产品开发模式是必须开发出实物样机或样品,并对其进行静强度或动态性能测试,然后再进行设计修改,这样要重复好几次上述过程,才能设计制造出合格的产品。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成本,已经跟不上日益变化的市场的需要。本成果采用了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对计算机中的机器的3维几何模型,可容易地进行编辑、修改,并检验其制造的可能性,生产成本,能否容易装配。另外,可以对其3维几何模型附于物理属性,能模拟其工作状态,可进行运动学、动力学、热力学、强度、振动分析仿真,也就是说,在设计阶段(不需要制造出实物),就可以把握住机器或机械零件的静态与动态性能,最终可以设计制造出低成本、高性能的机器。 该成果适用于任何大中小型机器及其零部件。 本成果已经应用到国内外多家著名公司,如摩托车的动态力学性能的仿真分析,计算机硬盘系统的静态与动态性能的仿真分析,配气机构的动力学优化与分析,大型曲轴车床整机动静态性能分析与优化,渐开线齿轮的精密接触分析与优化。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时尚艺术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是浙江省高职优质校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之一为1979年建立的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和1980年建立的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以此为基础,2000年筹建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成立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前身之二为1999年筹建、2002年正式成立的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坐落于宁波市北高教园区,占地面积618.51亩,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9人,双师素质教师310人。学校下设纺织学院、时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雅戈尔商学院、信息媒体学院、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国际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 学校遵循"立足行业,服务全省,校企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时尚产业为核心,架构与创意制造业、时尚服务业、信息传媒业产业集群相匹配的“一体多元”专业格局,重点建设时尚纺织、时尚服饰、时尚商贸、时尚媒体、时尚智造等5个专业群,为浙江时尚产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时尚人才培养高地、时尚经济研究的前沿、时尚产业服务的平台、时尚文化传播的基地,最终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优质高职院校。 学校现有专业3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及特色专业10个;有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精品课程3门,宁波市慕课6门;有校内实训基地26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31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7项。 学校以“修德、长技、求真、尚美”为校训,采用“三引领、三结合、三同步”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引领”即服务引领、技艺引领、就业引领;“三结合”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习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三同步”即实训与生产同步开展、课程与证书同步考核、技能与素质同步形成),全面推进创新示范课程、“评展鉴赛”课程考核、卓越技师培养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四项教学特色行动计划,运用“项目化、实战化、订单式、学创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 学校以弘扬“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的红帮精神为己任,积极开展“诚信文化、技艺文化、尚美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建设“阳光校园、创意校园、美丽校园、文化校园”,学校形成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体艺育人、特色育人”的良好氛围。 学校大力实施“两合作三服务”战略(深化国际合作与校地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服务力。 与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合作举办的中英时尚设计学院,入选宁波市首批特色二级学院;与韩国大邱工业大学、日本杉野服饰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其中中日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浙江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十余所高校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中英纺织服装设计中心,定期开展中英高校学生协同创新设计作品发布秀活动。以宁波国际服装节为平台,邀请合作单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师生互派、优秀作品展览等活动。 与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携手,通过科技产品孵化、人才交流、时尚指数研究等渠道共同推进江北区时尚产业升级。与镇海区政府共建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太平鸟集团、雅戈尔集团、申洲集团等省内大型集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二级学院、订单人才培养、合作研发项目等多种途径,共同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成立了宁波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新型面料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学校建有各类校企合作研发平台32个,研究成果“柔性监护电极及其可穿戴系统”获首届“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金奖,并已实现成果转化。学校深入开展了纺织服装产业和时尚产业研究,连续7年向社会发布《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报告》、连续2年向社会发布《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近几年,学校每年选派近百名优秀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每年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近百项,每年为企业培训鉴定15000余人次。 学校国际化办学指标、毕业生创业率、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均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一批教师受聘担任行业企业指导专家。近三年共获得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奖1000余项,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显著提高,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上升。学校办学三十多年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五万余名,其中一大批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有力支撑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学校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荣获“全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首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纺织行业金牌示范鉴定单位”、“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浙江省首批教育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浙江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单位”、浙江省4A级平安校园、“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宁波市“教育推动奖”等荣誉称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5 5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