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模拟电池装置
项目简介:一种模拟电池装置,它由 O 形密封圈、套筒、电极、螺帽 组成,套筒为圆柱形,内为圆柱形空腔,套筒两端的内侧开有一圆槽,下 电极的形状类似铆钉,其直径与套筒的内径相配合,上电极的形状类似于 砝码,其较粗部分的直径与套筒的内径相配合, 而较细部分则可用作引线; 上螺帽和下螺帽通过螺纹与套筒连接;该装置即可用于各种电池,如有机 电解质体系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 也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测试,
南昌大学 2021-04-14
全功能婴儿高级模拟人高级婴儿模拟人
XM-FT337全功能婴儿高级模拟人   XM-FT337全功能婴儿高级模拟人根据婴儿的解剖结构设计,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肤质仿真度高,由婴儿模型和电子显示器组成,皮肤柔软有弹性,解剖结构清晰,四肢可活动,能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与各种护理操作训练。   一、功能特点: ■ CPR心肺复苏操作训练:支持口对口、口对鼻、简易呼吸器等多种通气方式,电子监测吹气频率、吹气量、按压次数、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吹气和按压可单项训练。 ■ 模拟标准气道开放。 ■ 胸外按压时: ·由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按压深度:    按压深度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    按压深度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    按压深度过大由条码红灯显示。 ·数码计数显示:记录按压正确和错误的次数(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过小的次数)。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按压错误的具体原因(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不足、胸廓回弹不足),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人工口对口吹气时: ·由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潮气量大小:    吹入的潮气量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    吹入的潮气量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    吹入的潮气量过大由条码红灯显示。 ·数码计数显示:记录吹气正确和错误的次数(吹气量过大、吹气量不足的次数)。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吹气错误的具体原因(吹气量过大、吹气量不足),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新生儿3:1,婴儿30:2单人,或者15:2双人。 ■ 操作周期:先按压再吹气,按压与人工吹气比新生儿3:1,婴儿30:2或15: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 操作频率:100-120次/分(可自行设置频率100次/分或120次/分)。 ■ 操作方式:训练操作、考核操作。 ■ 瞳孔观察示教:一侧瞳孔散大,一侧瞳孔正常直观对比。 ■ 气道管理技术:逼真的口腔、气道和食管,可练习经口气管插管、吸痰法和氧气吸入法。 ■ 插胃管:支持听诊检测插管位置,用于胃肠减压、鼻饲、洗胃等。 ■ 静脉输液与穿刺训练:手臂静脉包括手背浅静脉;头皮静脉包括: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股静脉,能进行静脉输液与穿刺训练。 ■ 骨髓穿刺训练:可经胫骨穿刺,有模拟骨髓流出,可注入模拟药物。 ■ 检查肱动脉反映:手捏压力皮球,模拟肱动脉、桡动脉搏动。 ■ 其它护理功能:更换尿布、穿换衣服、洗浴、口腔护理、冷热疗法、包扎等。   二、标准配置: ■ 高级全功能婴儿模拟人:1台 ■ 电子显示器:1台 ■ 可更换手臂皮肤:1个 ■ 骨髓穿刺模块:1个 ■ 护理用物:1套 ■ 电源适配器:1个 ■ CPR操作垫:1条 ■ 一次性呼吸面膜:1盒 ■ 手提箱:1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基于伺服驱动加载的三维力传感器动态响应标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伺服驱动加载的三维力传感器动态响应标定装置,包括标定装置工作台、传感器固定盘、传感器加载件、伺服加载系统和加载装置固定平台。所述装置工作台由顶板、立柱和底板组成,立柱底部设有调平器,顶板上部设有水平仪、下方安装传感器固定盘;三维力传感器的顶部和底部均具有螺孔,用于连接传感器固定盘和传感器加载件;标定装置工作台的X、Y、Z方向各具有一套伺服加载系统,分别安装在加载装置固定平台和工作台底板上;伺服加载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联轴器、丝杆、轴力计和加载头。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于不同量程的力传感器,精度高,实现荷载的连续动态加载测量,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飞行器气压模拟的伺服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气压模拟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 正压源,负压源,以及依次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伺服阀, 所述伺服阀包括第一伺服阀与第二伺服阀,所述第一伺服阀以及第二 伺服阀分别用于将所述正压源以及所述负压源向气压模拟腔连通,从 而改变所述气压模拟腔的模拟气压 P,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模拟 气压 P 并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指令信号 I 控制伺 服阀的开口量,从而改变所述模拟气压 P 升高或者降低的速率。通过 本发明,利用多个控制阀代替实现单个控制阀充、抽气的关联调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基于同步串行接口信号的绝对值编码器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串行接口信号的绝对值编码器模拟装置,该装置由设置终端和绝对值编码器模拟板卡构成;绝对值编码器模拟板卡包括控制器、蓝牙模块、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指示灯、PROM存储模块、PROM程序存储指示灯、晶振模块、外部时钟信号采集模块和SSI信号输出模块;其中蓝牙模块、电源模块、PROM存储模块、晶振模块、外部时钟信号采集模块、SSI信号输出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设置终端由蓝牙设备搜索模块和信号参数设置模块构成。本实用新型装置成本低,通过模拟绝对编码器输出可靠准确的SSI信号,用于解决SSI信号采集设备故障在实际生产中难以被检测的问题,减少了SSI信号采集装置的检测成本。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三自由度姿态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三自由度姿态模拟装置,该姿态模拟装置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基座、偏航机构、俯仰机构和横滚机构;偏航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箱和第一转轴,用于模拟偏航运动;俯仰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箱、转动座和电机座,用于模拟俯仰运动;横滚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减速箱、联轴器、第二转轴、安装板和磁罗盘,用于模拟横滚运动。本发明中的姿态模拟装置其偏航、俯仰以及横滚运动均由电机直接驱动的,相对其他的模拟装置,减小了传动环节,因此提高了传动的精度以及姿态模拟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准确模拟单一自由度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三自由度姿态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三自由度姿态模拟装置,该姿态模拟装置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偏航机构、俯仰机构和横滚机构;偏航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箱和第一转轴,用于模拟偏航运动;俯仰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箱、转动座和电机座,用于模拟俯仰运动;横滚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减速箱、联轴器、第二转轴、安装板和磁罗盘,用于模拟横滚运动。本实用新型中的姿态模拟装置其偏航、俯仰以及横滚运动均由电机直接驱动的,相对其他的模拟装置,减小了传动环节,因此提高了传动的精度以及姿态模拟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准确模拟单一自由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三自由度姿态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三自由度姿态模拟装置,该姿态 模拟装置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基座、偏航机构、俯仰机构和横滚机构; 偏航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箱和第一转轴,用于模拟偏航运动; 俯仰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箱、转动座和电机座,用于模拟俯 仰运动;横滚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减速箱、联轴器、第二转轴、 安装板和磁罗盘,用于模拟横滚运动。本发明中的姿态模拟装置其偏 航、俯仰以及横滚运动均由电机直接驱动的,相对其他的模拟装置, 减小了传动环节,因此提高了传动的精度以及姿态模拟的可靠性;并 且,能够准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广域动态环境下机器人智能监测
项目简介: 当前,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 严峻形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机 器人、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技术应用于生态与自然环境智能监测,对 于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多旋翼无人机、自主全地形车、遥观测机器人生态智能监测站 等机器人平台为载体,针对野外广域动态环境下大气、土壤、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与自然环境要素,进行立体化、网格化、智能化实时监测技术研究。本报告将介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立体生态 监测体系设计,智能无人平台环境感知、覆盖、更新与重建,基于视 觉的动态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 应用前景分析 通过该项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可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监测数据采 集及分析标校能力,逐步实现长期稳定的自主化、网络化业务运行, 为我国进行生态系统立体综合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南开大学 2021-04-11
线缆式中低速公路动态称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式中低速公路车辆动态称重装置,适用于汽车中低速 (0~50Km/h)通过检测站,用于强制实施汽车限重法规。其特征是采用压电电缆式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特殊的结构布置方案。该装置可以检测通过车辆的车速、轴距、轮距、轮胎数、偏载、车辆在车道中的横向位置、轴重、轴组重和总重,各传感器将采集的相关数据送计算机进行处理、显示结果。具有仪器成本低、测量精度高、数据多的优点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389 3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