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
产品详细介绍盛华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适用范围及标准:盛华CHK-60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是以磨碎定律为理论依据,在GB/T2565《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规定的条件下,将制备好的煤样进行研磨、筛分、称重,从由标准煤绘制的校准图上可查得哈氏可磨性指数,指数越大,表明越易磨碎。■技术参数:转   速:20±1r/min工作转数:60±1/4r负 荷 力:284±2N电机功率:90W重   量:90㎏工作电源:AC380V±10%   50Hz外形尺寸(㎜):360×420×490
鹤壁市盛华实验仪器厂 2021-08-23
PF-1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产品详细介绍技术指标:1.测定范围:10ˉ1至10ˉ6 (mol/dm32.溶液温度:5-45度3.绝缘电阻:≥1×1011 ∩4.电极内阻:≤1M∩5.零电位:0-1PF(由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极对)PREFIX = O 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1.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测定试样与标准溶液时,应用磁力搅拌器,并使试样与标准溶液搅拌速度相等.2. 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时在去离子水中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电动势达±320mv后才能正常使用.3.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测定时, 试样和标准溶液应在同一温度4.在测量时,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后,应用滤纸擦干后进行测试,以防止引起测量误差.5.在测量试样较多浓度相差较大时,建议用二支氟离子选择电极,以免引起误差.6. 氟标准液建议存放在清洗后的聚乙稀塑料瓶中,对使用的容量瓶,移液管,玻璃容器应及时清洗.7. 氟电极在使用完毕后建议用去离子水清洗至±320mv后干放,这样可以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并且可以不影响下一次测量.备注:PF-1氟离子电极有两种接头,直插式和Q9螺旋式.
上海越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山东如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科技部发布《实验动物许可“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是实验动物行政许可事项的主责部门,要切实推动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审批减材料、简程序、减环节,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营造公开公平、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
科技部 2021-11-25
水产养殖动物重要细菌病诊断与免疫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 2011 年、 2013 年先后获连云港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等奖。项目实施的核心技术为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诊断技术与免疫技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诊断和防控的技术体系。 包括(1)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2) 黄芪佐剂水剂型灭活疫苗及卵黄抗体疫苗。
扬州大学 2021-04-14
用于铸件表面的优良绿色锌合金电镀的强渗透性与高分散性的电镀液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氰离子的电镀工艺,属于材料表面处理领域。该工艺本专利是采取新的电镀液,具有渗透性强、分散性好的特性。 铸件在整个电镀过程中,可以克服现有铸钢件电镀工艺的所有缺陷,实现铸件快速高效优质电镀,该工艺具有镀层厚度均匀、镀层光泽度好、镀层与铸件结合力牢固、镀层致密、镀层抗氧化能力好的特点,镀层的中性盐雾化试验、酸雾化试验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96小时无腐蚀点)。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发展成熟,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X射线能谱仪分析镀层的成分,具体分析谱图见附件。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动物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分析方法
可以量产/n本成果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探索了样品预处理、分离和检测技术,在国内外首次建立能同时定量和确证检测猪、牛、羊的肝脏和肌肉、鸡蛋和鸡肉及牛奶共9种组织和产品中8种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氢可的松、甲基泼尼松、倍氯米松、氢化可的松)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对各化合物在各种组织中的定量限为0.2?g/kg~4?g/kg,回收率60%-90%,批间异系数5.1%~12.6%。己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农业、质检和卫生系统的数十家检验测试中心广为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筛选方法及其试剂
研发阶段/n本成果采用了菌种和培养基分离的方法,主要试剂均以工作液形式提供,解决了传统微生物方法稳定性差的问题;在测定样品时,只需将棉拭子插入组织样品,样品前处理简单,整个测定过程由6h缩短为5h,适合高通量的样品筛选;对磺胺类药物的灵敏度低,适用于定性检测动物组织样品中多种磺胺类药物残留;操作方法方便易行、灵敏度高、简单、快速,将会为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监控提供有力的保障。技术水平:专利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6100186472)应用前景:本成果克服了现有技术灵敏度低、检测时间长、操作费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周转规律和利用机制的研究
本研究成果是立足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人畜争粮、畜禽对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低以及动物粪便中含氮物质排放污染环境等现实问题,开展的以提高饲料蛋白质消化率、减少粪尿氮排放,和提高饲料蛋白质资源利用率为主要目标的系列研究,获 2012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该成果提高反刍动物生产率 5-10%、 N 素减排 5-7%。
扬州大学 2021-04-14
反刍动物几种重要群发性营养代谢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 2013 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主要针对严重影响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反刍动物微量元素缺乏病、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和奶牛围产期代谢应激等进行深入研究,在系统分析这些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发病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防控的关键技术并在生产中应用。思路新颖,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成果整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在动物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机理和硫辛酸调控高产奶牛围产期代谢应激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