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爆轰波结构观测实验系统
本系统可通过实验方式,观测爆轰波传播过程中内部结构,记录内部横波碰撞、反射、消失及再生成过程,直观显示爆轰波横波与纵波结构。横波是爆轰自持机理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实际爆轰具有三维结构,横波在极径方向上的传播与发展可能导致各处横波强度不同。侧壁与端面胞格结果是爆轰三维结构在不同截 面处的几何体现,端面烟膜可直观显示爆轰纵向波结构。本系统可选取合适方式记录管道中不同位置横波结构,与对应的纵向波结构对比分析。同时,还可改变边界条件,研究爆轰波在圆管及环形隧道中的传播特性。另外,预混气体被点燃后能否形成爆轰波直接关系到爆轰实验是否成功,而爆轰实验中预混气被点燃至形成爆轰波需经过一定时间。本系统可加速爆轰波形成过程,提高实验效率。还可根据需求测定爆轰波传播速度、压力等参数,描述爆轰传播行为,对实验结果数字化,可定量分析爆轰的不稳定性。为燃烧学、爆轰机理、爆炸事故预防等多方面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浮选自动加药系统简介
浮选自动加药系统,是我院承担的淮南矿业(集团)选煤分公司科研项目,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上,并对望峰岗选煤厂浮选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研制了该系统。控制 方 式 : 前馈控制:主要根据入浮干煤量与吨煤油耗以及生产修正值控制药剂添加量。 反馈控制:主要根据浮选要求灰分与浮选快灰产生的偏差调节药剂添加量。 功 能: : 1、通过传感器在线检测,实时动态显示入浮密度、流量以及浮选机、计量泵、乳化泵运转反馈信号; 2、根据密度计测量的密度换算出相应的浓度;电磁流量计测量的流量,计算出干煤泥量。根据干煤泥量、吨煤油耗以及根据生产实况的修正值,通过 PLC控制捕收剂与起泡剂计量泵的流量; 3、根据浮选精煤快灰,对捕收剂与起泡剂计量泵的流量进行反馈调节,使得浮选工作在最佳状态; 4、浮选生产系统中干煤泥量、捕收剂流量、起泡剂流量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显示; 5、浮选生产系统浓度、流量、干煤泥量、捕收剂流量、起泡剂流量等重要参数进行历史记录并可以导出。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水源井群无线集中监控系统
本项目是通过无线方式对水源井群进行集中监控,系统以 ATMEGA128 为控制核心,结合日本日精公司最新开发的 ND250A 数传电台和其他外围电路进行系统设计。实现水源井群的遥测,遥控和就地控制,显示功能;实现电机起动、停止、报警等远程控制;实现对水源井的各种参数的设定和修改;实现水源井的电机电流、流量等数据的实时检测,以及电机的起停、故障等状态的检测;设计出良好的上位机监控界面,实现监控数据的实时显示、历史数据显示和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更高,为水源井的不间断运行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挑流-射流联合消能系统
挑流-射流联合消能系统利用下泄的高速水流冲击溢流堰上叶轮转动,通过变速器加速发电机旋转发电,为置于水垫塘中的增压泵供电,增压泵的矩形出水口向上喷射出的面状水流与溢流坝面挑射后下泄的面状水流在空中碰撞消能,冲击叶轮过程进行底坎消能,在完成底坎消能和对冲消能后,余能将在水垫塘得到进一下的消减。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煤层瓦斯动力作用模拟系统
本发明涉及煤层瓦斯动力作用模拟系统,包括有注气系统、装样系统、压实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所述装样系统,包括有布置多种信息传感器的高压缸体一端安装有卸气阀门,另一端为密封加压柱塞;所述液压柱塞内有液压油腔,液压柱塞中间有贯穿柱塞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过另一端盖;所述注气系统由高压气瓶、调压阀、管阀件等组成,向进气管提供瓦斯气体;所述压实系统包括有液压泵站,向液压柱塞内的液压油腔注油,提供油压;所述装样、压实、注气过程的数据采集由信息采集系统控制,本发明可以再现煤层瓦斯运移和突出的过程,再现煤岩应力集中和应力释放的过程,及其它相关的物理效应实验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惯性导航系统运动对准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惯性导航系统的运动对准方法,即如何在运动情况下借助GNSS信息提供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姿态。在舰载机、制导弹药、水下无人潜航器和地面机动车辆等应用中,要求INS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对准。目前运动对准的主流方法借鉴了静态或准静态情况下的实现思路,即通常包括粗对准和精对准两个阶段。粗对准用于得到粗略的初始姿态,为精对准提供初始值。精对准通常采用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如一阶线性近似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等。采用EKF等非线性滤波方法进行精对准,需要知道较准确的惯性器件,例如陀螺和加速度计,以及外部速度/位置信息的噪声特性,而且要求粗对准提供的初始姿态误差不能过大,否则滤波器将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收敛到理想的精对准结果,有时甚至发散。  在本技术考虑的应用场合中,INS安装在运动载体上,INS的速度和位置信息由GPS或其他外部信息源给出。  本技术的特色和优势:在没有任何姿态先验初值的情况下可实现惯性导航系统的快速姿态对准,无需知道惯性器件及外部速度/位置信息的噪声特性,无需任何姿态初值,具有绝对的计算稳定性,不存在发散的情况,只要速度/位置辅助信息有效,能够在任意运动情况下实现姿态对准,大幅缩短载体导航前的准备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广域形变及位移微波测量系统
 本项目提出的“高精度广域应变与位移微波监测仪”应用在针对大型建筑、桥梁、堤坝、边坡工程、自然山体等对象在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变或位移进行监测。该仪器设备采用地基干涉微波成像技术,能够对较为广大区域进行微波探测,通过分析回波信号以及相应的处理实现对被探测区域的场景进行的微波成像和差分干涉测量,得出被探测区域的三维微波图像,发现场景中发生形变或位移的区域并给出相应的变化量,实现对探测区域的最高0.1米成像分辨率精度、0.05米的高程精度和0. 1毫米的变化测量精度。利用该仪器可以实现探测目标在三维高密度网格条件下的形变测量,同时可以利用微波散射特性的差异对探测区域的物理属性进行反演。该仪器设备采取非接触式的工作模式、具有远程测量和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能力,可以为大型设施提供全面、精细、准确的微小应变与位移的监测数据,也将促进新型测量应用的进步与相关理论的发展。  本项目联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密云铁矿和紫金矿业等矿山企业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纸浆平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此项目为863项目子课题,是实现某纸业集团的MES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建立浆纸动态盘存的工厂模型并集成先进的优化算法及经验公式,实现对浆纸进行动态盘存的“正算”与“反算”:离线计算:包括根据生产计划推算所需各浆种数量、根据生产计划推算所需各种原料量、估计完成计划所需的生产时间、确定完成计划各制浆车间应蒸煮的锅数、装置检修时各车间停车时间的预测、优化生产仿真以及系统瓶颈分析,可为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及预测企业进行大、中、小修时各工段的停车时间提供决策支持;在线计算:包括系统存浆量、各纸机消耗各种纸浆的量、系统存浆量可维持生产时间、纸机实际生产情况与生产计划完成计划情况的对比分析以及浆板加入量,提供浆纸平衡的监控手段。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起重机智能快速设计系统
桥式起重机快速设计系统适用于起重机设计生产企业,设计人员输入一些主要参数后,系统根据知识库自动确定主梁、起升机构、小车等机构的形式,经设计人员确认后,自动生成所有结构的三维及二维(AutoCAD)图纸,自动进行强度刚度校核,自动生成设计文档,满足GB3811的要求。系统具有设计速度快,设计接果准确,基于三维设计的特点。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图像式纱线条干检测系统
本项目检测系统通过高帧频面阵相机动态实时采集纱线图像,配合鲁棒性图像处理与参数检测算法,实现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全面评价,建立电子黑板和电子织物构建模型,实现纱线条干均匀性的可视化,预测纱线条干在黑板和织物中的外观效应。该项目同时可用于纱疵分类、竹节纱参数检测以及纱线等级预测评定。 关键技术 (1)纱线传动控制各单元的协调与配合:包括传动装置与采集设备各组件的配合设计,纱管退绕装置与主动轮连轴传动时的张力控制,运行中纱线的抖动和跳动问题,暗箱、相机镜头和光源位置的优化调整以及纱线速度、光源亮度与相机帧频、曝光时间的配合问题。 (2)基于 C++与 Opencv 的多线程实时处理框架的搭建,在纱线图像采集的过程中,实现图像的边采集边处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缩短检测所用时间,杜绝纱线信息丢失现象,从根本解决纱线图像高速检测的问题。 (3)鲁棒性纱线图像处理算法的研发:包括配合实时检测的纱线图像分割算法的研发,相邻图像间重合部位查找算法的研发以及纱线图像可视化模块电子黑板构建算法和电子织物仿真算法的研发。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已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发表相关 SCI 论文 6 篇,EI 论文 4 篇 项目成熟度 采用图像式纱线条干检测系统已对多种类型的纱线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成熟的仪器和人工结果进行了对比,无论在段片段不匀、周期性不匀,还是相关性分析和长片段不匀方面,该检测系统都可获得与成熟仪器较为一致的结果。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4 135 136
  • ...
  • 540 5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