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化学实验桌
产品详细介绍
安徽省台安教育设备生产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化学药品
产品详细介绍
浙江子路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化学实验桌
产品详细介绍
南京有志教学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江苏省溧阳市电子设备厂) 2021-08-23
化学实验桌
产品详细介绍
北京科明园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合肥工业大学工大学子创客空间孵化基地
工大学子创客空间成立于2016年3月,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其中公共办公与服务场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2.5%。可容纳40个创业团队入驻孵化。
合肥工业大学 2022-07-27
合作探究化学实验室模式-化学实验室
    合作探究化学实验室模式独特之处:革新的顶装式集成系统使空间变得简单、灵活。实验桌可根据需求自由移动和组合,轻松实现各种模式的转换。做到“你的教室你做主”。     升降臂:化学升降臂可供应实验室以光、电、气、给排水、通风等系统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化学实验室成套设备--化学实验室
产品的概念:迈向国标化创新化学实验室标准,打破传统实验室理念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逐步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慨念,化学教学中是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化学实验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最好的载体之一,它以及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化学实验在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技术标准: 通风系统:选用4—72型6#塑料离心式风机,风量6840—12700M3/N,风压116—80MM水柱,每小时教室换气可达20次以上,排毒效果好,桌面排风罩可以升降并可3600旋转。 噪  音:系统工作时室内噪音≦55DB。 废气排放:低于国家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气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值。 废水排放:符合国家GB3838—88V类水质标准的规定值。 低压电源系统:实验室所有用电设施实现集中控制,功能齐全,技术指标符合教育部JY0361—1999标准。 材料标准: 台面:可选用进口耐强酸碱、防静电、防水、防火、耐刮、耐磨、抗击耐酸碱的实芯理化板。 柜身:采用进口高密度中纤板贴双面优质高压E1级三聚氢胺板。 台身框架:“新型钢木框架结构” 表面采用环氧树脂粉末喷涂,防腐耐用美观经久耐用。 水槽水咀:可选取用陶瓷水槽PPR水槽,配优质全铜镀铬或喷塑三联水咀。 吸风罩、风管:风罩采用ABS注塑件,风管采用PVC管。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水制氢工艺
本项目采用了一种新型制氢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四部分:1)铁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纯净的氢气;2)一氧化碳还原铁氧化物;3)还原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4)还原气造气过程中所需碳源由煤经过高温炭化得到。整个工艺过程消耗的是煤和水,得到的产物是纯净的氢气、纯净的一氧化碳和煤炭化释放出的煤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可直接作为燃气使用)。该方法的优势在于:1)不把煤作为燃料,而将其作为制氢的原料,可以实现煤炭中有害物质的集中处理与转化,从而避免煤炭分散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高处理成本。2)煤转化为气体燃料,其能量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如煤基氢—电联产系统效率可达75%,纯发电效率达到60%,而传统的煤燃烧发电系统的效率只有33%~35%。3)本方法中氢气和一氧化碳分别在不同的反应阶段,由不同的反应器中分别输出,可以直接得到纯净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与传统的煤气化制氢工艺相比,减少了分离、净化环节,工艺更简单。4)各种煤经过高温炭化处理后都可以作为反应所需的碳源,而煤气化制氢工艺则对煤种的适应性有较大局限性。已证实了该工艺的可行性与稳定性,项目目前进入进入中试放大研究阶段。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新型FinFET 器件工艺
已有样品/n全金属化源漏FOI FinFET 相比类似工艺的常规FinFET 漏电降低1 个数量级,驱动电流增大2 倍,驱动性能在低电源电压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替代了传统的源漏SiGe 外延技术,与极小pitch 的大规模FinFET 器件的兼容性更好,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良品率,具有很高的技术价值。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新型电池制备工艺
如今人们对可携带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本身提供的高能量、大倍率性能外,还需要电池具有可折叠属性。然而基于高温烧结和刷浆成膜的传统工艺,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极片受力变形,活性颗粒脱落,反复受力时会导致电池使用寿命急剧下降。 因此在保证电池本身能量和功率密度的前提下,研发具优异力学性能的柔性电池的新工艺已经成为锂电池技术真正引发能源改革的重要环节。 基于直接电沉积的新型电池新工艺技术于2017年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报道,并已申请相关专利。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