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型复杂蠕墨铸铁铸件制备工艺
一般发动机的缸体缸盖铸件采用灰铸铁或铝合金材质。灰铸铁的发展潜力有限, 其强度提高的局限性是影响材料的铸造工艺性能。铝合金首先在耐高温性能、耐疲劳性能以及减震性能方面都低于铸铁;其次铸造性能也低于铸铁, 导致生产的缸体缸盖铸件的壁厚大于灰铸铁, 影响了在发动机上的广泛应用。作为新型铸铁材料,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受石墨形态影响,蠕虫状的石墨形态决定了蠕墨铸铁在力学性能上接近球墨铸铁, 其铸造性能和导热性能接近于灰铸铁。美国铸造界认为蠕墨铸铁是最有潜力的金属材料之一, 已用在制备排气管、玻璃
江苏大学 2021-04-14
生物膜内自养脱氮工艺
CANON工艺(Completelyautotrophicammoni-umremovalovernitrite)即生物膜内自养脱氮工艺,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该工艺是指在单个反应器或者生物膜内通过控制溶解氧实现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微氧条件下,亚硝酸菌将氨氮部分氧化成亚硝酸,消耗氧化创造ANAMMOX过程所需的厌氧环境;产生的亚硝酸与部分剩余的氨氮发生ANAMMOX反应生成氮气。在限氧条件下能够建立好氧和厌氧氨氧化菌的共生系统,而这一系统的
山东大学 2021-04-14
轻重相交替进料逆流萃取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重相交替进料的逆流萃取工艺,经准备阶段,萃取塔内充满分散相后进入运行阶段,开启分散相进料泵,分散相进入萃取塔,同时开启分散相出口阀,分散相进料设定时间后关闭分散相进料泵和萃余相出口阀,停止进料并静置;再开启连续相进料泵,连续相进入萃取塔,同时开启连续相出口阀,连续相进料设定时间后关闭连续相进料泵和萃取相出口阀,停止进料后静置;循环运行阶段。本发明采用交替进料的工艺,即保证了生产能力大,劳动强度低,设备占地面积小等连续萃取的优点,又达到萃取相和萃余相能充分分层,萃取相和萃余相之间无返混等间歇萃取的优点,同时结合设备结构,减小分散相的液滴,提高萃取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原子经济性反应新工艺
原子经济性反应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是绿色化学与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原子经济性反应新工艺针对系列原子经济反应工艺,开发了系列固体酸催化剂和反应精馏集成技术,提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实现合成工艺无“废水”排放。 技术特点: 1.烯烃与羧酸加成酯化合成羧酸特种酯:丙烯与醋酸加成生产醋酸异丙酯;异丁烯与羧酸加成生产醋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氯乙酸叔丁酯、溴代异丁酸叔丁酯等羧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与环己烯加成生产(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与莰烯加成生产(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2.丙烯酸酯与醇加成生产烷氧基丙酸酯:丙烯酸甲酯与甲醇加成生产3-甲氧基丙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与乙醇加成生产3-乙氧基丙酸乙酯; 3.多元醇选择性醚化反应:乙二醇与异丁烯加成生产乙二醇单叔丁基醚; 4.三氯化磷连续直接氧化生产三氯氧磷。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大豆酸奶生产加工工艺、设备及配方
优质的豆浆基料是大豆食品加工的基础。豆奶及植物蛋白饮料的风味和色 泽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采用独特的大豆磨浆专利技术为高品质大豆食品的生产提供了解决方案。10 采用该专利技术,敏感性成分无损失,豆浆营养价值更高;无需添加消泡剂, 豆浆更加天然;豆浆基料风味清新自然,色泽亮黄不灰暗,口感爽滑无颗粒 感;采用该专利技术的磨浆系统,可获得质量恒定的豆浆基料。通过与饮料及 酸奶技术结合,生产高品质豆奶和大豆酸奶。 大豆酸奶生产线包括:大豆浸泡系统,无氧制浆系统,配料、杀菌系统, 发酵系统,制冷系统和冷库,RO 脱氧水制备系统,CIP 系统;锅炉、灌装系统。
江南大学 2021-04-11
大型火电空冷系统多尺度输运机理及过程节能
空冷技术是富煤缺水地区火力发电的关键技术,但气象、环境条件对空冷机组的性能存在显著的复杂影响;同时,空冷系统本身也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探索空冷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和优化设计方法,实现火力发电的节能节水,是动力工程领域面临的前沿和挑战性课题。 从实验研究条件、多尺度数值计算模拟仿真和现场热力性能试验等不同角度,建立了迄今最为全面和完善的空冷系统性能研究环境,为开展适合我国北方自然环境条件的电站空冷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完整揭示出大型火电空冷系统的性能特征和特性机理。开发了空冷单元空气流场的优化组织、空冷岛环境风场诱导强化技术和装置,提出风机群分区优化运行技术,解决了空冷技术受制于环境风场和极端气温不利影响带来的机组运行热效率偏低的核心难题。开发了空冷凝汽器用系列化新型高性能翅片管传热元件;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北方气象环境条件的新型间接空冷系统;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的空冷凝汽器性能评价准则。显著提高了空冷选型和系统设计关键参数的优化水平,从源头上保障了空冷机组的优化设计和高效运行。 近5年来,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该方向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近50篇,被相关研究引用25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成果的主要技术内容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并先后获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在火电行业近百台大型空冷机组中得到应用,可使机组供电煤耗降低4.5-7g/kWh。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可使火电行业形成年节约标准煤500万吨的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气温在新冠病毒传播过程中的影响研究
2020年2月25日,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网站 medRxiv 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探讨了气温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当达到某一温度时,病毒传播率最高,随后温度的上升或将抑制病毒的传播。   研究人员收集了2020年1月20日至2月4日期间,我国34个省(包括直辖市、自治区)和26个海外国家共计429个城市的确诊病例数及每日气温,计算了1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日平均值,并利用约束三次样条函数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累计确诊病例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拟方程的计算结果显示,当平均气温为8.72℃,最低温度为6.70℃,最高温度为12.42℃时,累计确诊病例数达到峰值。此后,随着温度的上升,累计确诊病例数将下降。   全球COVID-19传输的最高温度与累计确诊病例数(lgN)的三次样条曲线根据以上温度拐点,研究人员将429个城市分为低温组和高温组,并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温度与累计病例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温组中,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每升高1℃,累积病例指数分别增加0.83、0.82和0.83。在高温组中单因素模型中,最低温度每升高1℃,累积病例指数就会减少0.86。而当温度达到30℃时,累计病例指数将降至最低。这说明SARS-CoV-2对高温敏感,温度的提升能够阻止病毒扩散。此前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和MERS-CoV等冠状病毒的传播与温度有关。在22-25℃,相对湿度为40-50%的环境中,SARS-CoV在光滑的表面上能保持至少5天的活性,而当温度升高到38℃,相对湿度为95%时,病毒很快就会出现失去了活力。同样,MERS-CoV在低温、低湿度环境下,无论是作为固体表面上的液滴还是作为气溶胶,都可以长期保持其活性。
中山大学 2021-04-10
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加药系统
废水处理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pH控制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控制难题。废水的pH随时会在2到11之间大幅度变化,要求处理后的排放水pH值接近中性。 本方案采用美国通控集团博软公司的MFA无模型自适应专利控制技术,不但有效克服了pH过程本身的严重非线性和大时滞造成的控制难点,而且其强大的鲁棒性和自适应功能对由于工况变化引起的过程动态特性的变化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系统特点:精确控制药剂的投加量,改善了pH控制的质量,至少使波动减小了50%;避免过量投药,化学试剂(酸液和碱液)消耗大大减少;减少人为失误和返工,避免因排污超标而遭罚款;系统实施简单易行,所有投资几个月就可收回。
东华大学 2021-02-01
热轧L2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热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L2)主要任务是对热轧全线的生产工序进行实时跟踪、数据采集和工艺参数优化,获得满意的产品尺寸精度和各项性能指标。 成功的热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该达到三个要求: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功能设置灵活实用、产品质量控制精确。 控制系统能否运行稳定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合理配置以及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结构设计及编程质量。 功能设置的灵活实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接口是否可以很好地适应热轧各种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和关键参数控制,以方便工艺技术员实现产品和工艺开发。 产品质量要控制精确,关键在于设定计算所涉及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自适应算法等。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型热轧自动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承担并且完成了国内许多热轧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和各种成熟的解决方案,能够完成从系统设计﹑软件设计、编程调试﹑现场服务﹑到开工投产的全过程。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硬件和系统软件:所选用的基于PC服务器的过程控制软硬件系统已经在多家大型热轧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系统稳定性经受了现场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支持软件:中间件(Middle Ware)是过程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支撑软件,即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本项目采用的中间件PCDP(Process Control Develop Platform)是由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制开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 应用软件: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的过程自动化应用软件涵盖了热轧的各项控制功能:初始数据管理、轧件跟踪、轧制节奏、设定计算(预计算、再计算、后计算、模型自适应)、通信管理、测量值处理、HMI画面管理、历史数据管理、报表管理、轧辊数据管理、模拟轧钢等。 数学模型: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够提供如下数学模型: (1)自动燃烧控制模型,(2)轧制节奏控制模型,(3)轧制温度模型〔空冷温降、高压除鳞温降、形变热、轧件与轧辊接触时的传导温降等〕,(4) 轧件变形模型〔变形抗力、轧辊压扁、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等〕,(5)自动宽度控制模型,(6)板形设定和控制模型,(7)终轧温度控制模型,(8)卷取温度控制模型,(9)卷取设定模型,(10)平面形状控制模型,(11)控温轧制模型,(12)轧制规程优化模型 本项目适用于所有新建的、已有的热轧厂(常规的热轧厂,薄板坯连铸连轧厂, 中厚板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执法过程音视频数据自动采集和管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数据采集专用终端对多种类、多型号便携式取证设备产生的音视频资料进行采集,实现电子证据采集自动化。采集终端设备具备接入设备认证、数据加密、时间校准以 及自动充电等功能,达到解放人力,提高执法办案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可将执法场所监控视频抽取至统一音视频数据管理平台,与便携式取证设备对接处警、 执法现场等执法行为形成的音视频资料一起,共同形成完整的执法过程音视频管理资料库。 专用采集终端设备将数据采集到统一数据管理平台,各级不同用户根据权限通过统一的执法过程音视频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上级执法管理部门可实现跨区域跨级别执法资料的 查询、调用与统计,有效掌控一线民警的执法情况。执法监督部门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实时查看、监督执法过程音视频资料采集的及时性、 完整性、规范性,通过自动统计分析,对各单位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办案人员工作绩效情 况进行量化统计。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