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1985年建成并开始招生。2001年4月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发函[2001]49号文件),面向全国统一招生。 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目前,学院拥有中关村、沙河大学城南和沙河大学城北三处校区,毗邻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等多所著名大学。学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术气氛浓厚、教学设施完善,拥有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院占地面积33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有7个教学系、19个统招专业、42个专业方向,在校生近万余名,生源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800余名专兼职教师。其中,近一半教师为专任教师,其他教师为重点高校教授、副教授,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资深教授担任学院学科带头人。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严谨施教,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总结、探索、提升、内涵发展、办出特色。系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善经营,会管理,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2021-02-01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2002年由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是一所经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由北京市编制委员会核准的事业法人单位。学院属于国有资产办学,目前总资产8.018亿元,自有教育用地832.9亩,教学行政用房6.7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4.1万平方米。为祖国经济建设、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培养了8届9815名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不断增长,近三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9.6%。 建院以来,在北京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院依托北京大学百年文化底蕴和方正集团雄厚经济实力,将方正集团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和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融入课堂,坚持规范办学、特色办学、追求卓越、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企业集团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果。2009年,学院被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并纳入到千百十工程系统之内;2011年学院被北京市教委和财政局联合批准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软件技术专业负责单位,被北京教育考试院批准为网络传媒设计专业自学考试主考院校,2012年学院正式通过北京市教委验收,成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同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成为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工作试点院校。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通信与三网融合实训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北京市示范性实训基地。 目前,学院设有软件工程分院、网络工程分院、传媒艺术分院、电子工程分院、财经管理分院、国际商务分院、卫生分院、继续教育分院和基础教学部,共开设21个专业。在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学院紧紧围绕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网络传播与电子出版、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四个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立足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依托方正集团强大的行业实力,与其众多下属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的方式实现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力图使办学者既是教育家又是企业家,教学者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求学者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学院在与方正集团下属企业密切合作的同时,直接管辖方正数字科技公司、方正数字艺术公司、北大方正培训中心、方正智成管理顾问公司等校办企业。各公司直接服务于社会,为师生提供大量实习、实训机会。通过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创业孵化、职业认证与培训等多种方式,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高职人才培养。 学院长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年龄结构合理,一线教师学历均为硕士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超过半数。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并取得骄人的教学成果。已累计获得5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精品教材,由各重点专业开发的73门自主知识产权课程,被全国很多同类院校采用。 随着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的快速发展,学院已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即以服务首都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政府支持为依托,以方正集团产业为支撑,以软件学院平谷科教园建设为契机,以云计算智慧校园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重点,通过、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深化、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成为全国企业办学的成功典范,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高职院校。 为此,在北京市教委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学院已购买平谷马昌营镇748亩地用于建设学院平谷科教园。方正集团将斥资14个亿,打造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产学训一体化的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新型科教园。 同时,以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为基础,北大方正教育集团依托方正IT、医药医疗、金融和房地产四大产业,抓住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和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历史机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构建满足首都社会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持续的贡献。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卫蓝新能源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与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拥有系列核心专利与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公司成立于 2016 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北京房山与江苏溧阳拥有 2 大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 3 亿元。公司融合了电池材料、电芯、系统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功率、宽温区、长寿命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和全固态电池产品,通过原始创新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应用覆盖新能源车船、规模储能、3C 消费、其他行业等领域。公司成立时间 2016 年 8 月 11 日,注册资本金 4520 万元人民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3
北京高途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高途课堂是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跟谁学旗下专注于中小学的K12在线教育机构,采用“名师授课+双师辅导”的在线直播双师模式,名师平均教龄超过10年,致力为6到18岁孩子提供优质的教学产品和服务。目前提供小学、初中、高中全学科的在线直播课程,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北京高途云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北京创意麦奇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平安好学由美国硅谷技术团队研发创立,凭借DCGS动态课程系统,将来自英美加澳等国的专业外教与学习者进行匹配,并为学习者打造定制课程和教材。是知名的24/7/365的真人在线教育机构,拥有近万名外籍顾问,每年提供超过千万堂在线教育课程,客户遍及全球各国各地。
北京创意麦奇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21-02-01
高科慕课(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顶你学堂是中国首个正式商业运营并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MOOC平台,立足促进教育公平、探索教育创新以及帮助青年人就业。
高科慕课(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北京对啊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对啊网隶属于北京对啊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4年6月,总部位于北京,是综合性大型移动互联网职业教育企业,专注白领在线职业教育、在线职业提升,提供职业技能类、学历类免费视频课程,在线直播课程,在线题库,论坛社区答疑。
北京对啊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北京一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起教育科技是全球领先的K12智能教育平台。怀着“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的使命,一起教育科技致力于用先进的教育科技、优质的教育内容和持续的教育热情,为K12阶段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场景,提供更为高效、美好的产品和体验,开启了智能教育新时代。
北京一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学大教育是A股市场上专注于个性化教育的上市公司,自2001年创立以来,学大教育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打造了包括个性化培训、全日制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服务等在内的丰富业务模式。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2021-02-01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好未来(NYSE:TAL)是一个以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为主体,以素质教育和课外辅导为载体,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公办教育,助力民办教育,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2003年,好未来的前身学而思成立。2010年10月,学而思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2013年集团正式更名为好未来。目前好未来主要业务涉及智慧教育、教育开放平台,K12课外教育及海外留学等,旗下拥有多个教育品牌。业务与投资双轮驱动,目前已披露的投资项目包括学科网、喜马拉雅等。2014年启动未来之星项目,打造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创业者平台,提供孵化、培训、投资三位一体的服务。截至2020年5月底,好未来在全国有4万多名员工,教学点覆盖90个城市。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4 115 116
  • ...
  • 241 2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