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青汉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青汉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youthchinese (BeiJing)Co。,LTD)成立于2003年3月,一直为国内排队机主流生产厂商提供排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拥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现场客户管理系统两个软件研发团队,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是一家面向全球服务窗口行业信息化管理、自动化高端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   公司依托北京大学软件实验室,集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严格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生产,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精密的检测仪器及一支高素质的精英团队;在全国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确保公司产品在最大程度上能满足各地客户的需求。 公司秉承“和、信、新”的企业理念,卓越的核心团队能有效整合企业内部、外部的资源,极大地提高了青汉科技在业内的核心竞争力。青汉人以海纳百川般的胸襟,广纳英才,共谋发展,愿和您一道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和服务窗口设施的专业生产企业及行业第一品牌。
青汉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北京会议液晶电视升降器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型号: xcsy-L17 产品名称:液晶升降器  产品简介     液晶屏升降器是我厂最新款的用于高档多媒体会议系统、办公系统、监控系统及家庭的液晶显示器升降器。产品轻巧,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智能化。本产品可单机使用、多台分组使用,操作可手动操作、遥控操作或通过中控器(另购产品)实现电脑集中控制。   产品特性:   适用于15寸、17寸、的液晶显示器。   1、采用精密齿条,升降快速平稳。   2、选用静音电机,经过CE认证;稳定性强.抗震性好.无噪音。   3、配备全英文标识的控制按键,上升键UP,下降键DOWN,暂停键STOP,前仰角REVERSE,后仰角SHUN。 4、单机使用和通过中控实现集合控制,;支持RS232,RS485。   5、配备多功能遥控器,可以任意分组,任意组合升降, 控制方式多样化,操作简单方便。一部到位的设计,一键控天下的感觉,让你用的放心,省心。     本产品用于高级多媒体会议系统,监控系统,军事指挥中心,教育多媒体中心,高级办公系统,办公家具等    外面板尺寸:485x145x5MM    内面板尺寸:405X75X5MM    机箱体尺寸:463x130x578MM     面板材质:铝合金
北京鑫晨盛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北京人头像模型 历史教学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供应历史室教学用具模型:指南车模型,十二字砖模型,长信宫灯模型,海兽葡萄铜镜,铜爵,战国农具模型,战国马车模型,元杂剧陶俑模型,司南模型,活字印刷术模型,火龙箭模型,造纸术模型,击鼓说唱陶俑,兵马俑一号坑模型,五大名窑、四羊方尊、司母大方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模型、楔形文字模型,甲骨文模型,十二铜表法模型,水计时模型,梭伦头像浮雕,地动仪模型,唐三彩马,唐三彩游乐骆驼俑,兵马俑模型,兽首(猪首、羊首、牛首、猴首)模型,漆耳杯模型、北宋禁军官印模型、傩戏面具模型,甲骨文模型,圣旨,清明上河图,清代铁炮模型,越王剑,编钟,一号铜车马,秦明古长城模型,二里头文化等历史教学模型。
广州市米丹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北京便携机|便携计算机
产品详细介绍●ICP-2015集成了上翻式便携机、加固型笔记本、便携式笔记本三者的优点。● 可插一张全长PCI卡。高强度铝镁合金结构,表面采用防刮涂层处理,并有EMI/RF保护层机箱四角共有8个减震橡胶垫,LCD四角有4个减震橡胶垫,机箱内部硬盘有减震装置,独创的硬盘减震技术,使得数据更加安全;● +12V直流供电(可选110V-220V供电)前面板带有2个USB接口,采用防滑手提柄;● 广泛应用于:军工、野外操作,工业领域的服务和操作,网络的通讯和测试,高速公路收费等.产品参数    
深圳市四维科瑞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专家报告荟萃㊶ |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俞国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代诠释
第三届高校心理健康创新发展论坛是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同期学术活动。期间,俞国良教授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代诠释》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在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3-12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新兴工业城市平顶山市白龟湖畔,是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单位。 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原煤炭工业部创建于1956年的平顶山煤矿学校。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办学以来,先后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辐射全国各地,遍及社会各行各业,大多成为所在行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际技术比武冠军、道德模范等。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逐步形成了“面向社会、面向人人,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帮助学生实现梦想”的办学理念;培养“员工型、学习型、全面发展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高职教育为本,以中职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四进”、“五个一”人才培养系统工程,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企业社会认可的创新办学之路和特色育人之路。 目前,学院有教职工858人,其中,专任教师65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155人,双师素质教师301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01人。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 学院设机械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资源开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化工学院、艺术学院、国际合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文化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部,技工学校、安全培训中心、实习实训中心、信息中心。开设汽车类、建筑类、医学类、计算机类、艺术类、管理类、煤矿类等51个专业及方向。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3门。 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454亩,建筑面积41.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48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4亿,图书馆藏书107.04万册。学校建有现代化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等体育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拥有与专业配套的、具有真实场景或高度仿真的实验实训基地(车间)103个,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高电气集团、中兴通讯等大型企业共同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117个。其中,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矿山机电实训中心综合楼、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安全实训基地、河南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瓦斯防治实验室、数控加工实训工厂、服装加工实训工厂、煤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均处全国、全行业领先水平。 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全国综合实力十强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河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院”、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等荣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三五”期间,学院将顺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潮,秉承“两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理念,以 “三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四进”、“五个一”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为实现“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战略目标夯实基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校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水库路 3 号院 网址:www.pzxy.edu.cn 电话:0375-2066473 传真:0375-2066471 电子信箱: office@pzxy.edu.cn 邮编:467001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58年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院应运而生,开启了筚路蓝缕、筑基建业的奋斗征程。1981年学院更名为陕西第一工业学校。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建校以来,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000年学院荣获陕西国防工业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2001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2年、2006年荣获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学校称号;2003年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党员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2005年连续荣获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党委;200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等七部门授予“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成为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2014年被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验收;2016年成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跻身国家优质高职行列;2018 年入列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立项单位。 校园环境与基础设施。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市鄠邑区,东临省会西安,北邻咸阳,西汉高速邻校而过,高铁站直达西安。学院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1003亩,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65.3万册、电子图书2.95万G。校园网出口带宽3.4G,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成近1000余个多媒体教室、“一卡通”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学院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400m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等体育场馆,拥有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装有空调的新型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 师资队伍与国际交流。学院现有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90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302人,双师素质教师40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国防教育专家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1人、陕西省劳动模范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践行“一带一路”战略。近年来,近200人赴美、德、澳、新等国家研修学习,与德国杜根多夫大学、澳大利亚堪培门学院、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及德国BKS机构等建立了长期深度合作关系。学院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会员”,与巴基斯坦奈德工程技术大学等6所巴方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合作办学、师资培养、学生校际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专业与设置与实训条件。学院现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数控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基础课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开设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化与药品等8大类53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等不同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其中,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6个,联合主持建设2个国家级专业教育资源库备选库项目、3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学院与戴姆勒奔驰、中兴通讯、三星电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建成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55个,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目前,学院教学设备仪器数量6542台(套),总值1.3亿元,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形成了多个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 校企合作与育人成效。学院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紧跟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与省内外百余家军工企业、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校企合作,探索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对外合作方面,学院先后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建成工厂化标准的实验室,开设奔驰订单班;与巴斯夫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为陕西首个与该公司合作的高等职业院校;与日本老年服务机构瑞穗会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共同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建成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人才培养中心”“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校60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分布在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涌现出了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动模范,以及辽宁工匠、四川工匠、西安工匠等,为祖国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英文简称IVT)是为满足园区开发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区内外资企业,在新加坡原总理吴作栋的提议下,于1997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独墅湖新校园于2010年9月正式启用,地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若水路1号。 学院是苏州地区18所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先后五次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办学实力位于省域前列。 二十年来,学院通过积极借鉴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形成了以股份制办学体制、深度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视野为特色的办学风格。 学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股份制办学,组建了由政府主管部门、中外著名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高校组成的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董事单位成员中来自美国、德国、荷兰、芬兰、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企业董事21家,占董事成员的70%,跨国企业董事单位16人,占董事的53%。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组成结构及运作机制,融合了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资源,从政策、经费、专业等方面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对学院优化发展战略起到了建设性作用。董事单位对学院的发展起着参政议政的职能,并参与到学院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选拔、实训室建设、奖教金设置、学生顶岗实习等工作环节,此外,还为学院教师提供访问工程师的场所和机会,极大地推进了学院“企业+学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学院坚持亲商理念和共赢原则,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在办学过程中导入了新加坡公共管理领域的“亲商理念”,并将其明确为“亲企理念”。学院发展二十年来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为学院与企业共同成长,探索出了“BOSCH模式——订单培养”、“CHARMILLES模式——使用权共享”、“SAMSUNG模式——企业大学”、“同程模式——教学工厂”、“PHILIPS模式——联合实验室” 、“AMD模式——访问工程师”六种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这些合作,学院与110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30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做到了目标一致、标准一致和全程合作,并逐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迄今,学院工科专业毕业生中有约40%的同学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80%的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就业,近80%的同学担任企业生产线长、班组长、技术员、新员工培训师等。 学院坚持“三化”实践,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访问工程师”培训、“全员海外项目制”培训、“海外招聘”、 “校企讲师工程师互聘”等计划,造就了一支数量与结构合理的具有“工程化、职业化、国际化”背景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学院聘请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56人,引进、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157名,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9名,苏州市金鸡湖“双百”人才—苏州市高技能领军人才16人。学院还充分利用自己作为苏州博士联谊会、园区博士联谊会理事长单位的有利条件,聘请了140多位在企业中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海归、本土博士担任学院的“一美元教授”,他们既是学生了解前沿技术、企业文化的引导者,又是学院教师的“导师”,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进程。 学院秉承“国际职教理念、本土创新实践、区域成果分享”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与作交流,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彰显学院国际职教理念的时代气息及不断探索创新的勃勃生机。多年来,学院与各国院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模式有:合作办学、国际专接本、国际顶岗实习、选派培训、考察团互访及承办国际技能比赛, 学院现有专业(含专业方向)44个,各类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员工400余人。学院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4个,共计20个(不重复),占学院专业总数的47.6%;省级品牌专业1个,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占学院专业总数的17.5%。共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3.03%。2011-2015学年,学院共申请受理专利643项,其中发明专利385项、实用新型专利254项,另已有104项发明专利、133项新型实用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轻量化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项目成果/简介: 该项目通过铝合金压铸、铝/钢复合压铸、伺服电机高效相变热控等方法,实现机械臂、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等工业机器人成套的变革性轻量化技术突破;研发高性能控制系统,实现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项目采用制造工艺及控制系统自主开发,高度可控,将降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成本,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及产业竞争力。 在前期研究中已获得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相关专利授权20余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多个项目支持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立项: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提升与验证,并已建成广东省功能结构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广东省节能与新能源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该项目具有低成本轻量化特征的核心部件及其规模制造技术;具有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运动控制关键技术。在广东省两项重大战略专项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精密RV减速机、相变热控伺服电机、仿生轻量化机械臂等产品。自主研发减速机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并组装的轻量化机器人整机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技术
工业中含酚废水来源甚广、危害极大。焦化厂、煤气站、化学化工厂、树脂厂、染料厂、制药厂、农药厂、香料厂及其他化工厂都会产生各类含酚废水。处理工业含酚废水,回收其中的酚类,时改善环境、造福人类、创造直接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任务。本项技术从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有机物稀溶液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二十余个工业生产的实际废水体系的工艺研究,确定选用混合型络合萃取剂A-B-K和N-B-K,提出了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新工艺及相应配套设备。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分离因数高、操作简便、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少、酚类可回收复用和溶剂损失小等特点。对于化工类工业含酚废水采用A-B-K络合萃取剂,仅通过单一萃取操作、通过2~3级错流接触,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残液含酚小于0.5ppm)。对于焦化厂含酚废水(中性或弱酸性),采用N-B-K络合萃取剂予以实施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处理结果。
清华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8 149 150
  • ...
  • 363 3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