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
超高韧性混凝土(UHTCC) 硬化后具有显著的应变硬化特征,在拉伸荷载作用下可产生多条细密裂缝,极限裂缝宽度小于0.1mm,极限拉应变可稳定地达到3%以上。该材料的极限拉应变是混凝土拉应变 (0.01%)的300倍以上,钢筋屈服应变 (0.15%) 的20倍以上。采用UHTCC永久性模板-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在模板设计过程中,使用模板的连接件和面板来分散混凝土主体结构上的裂缝,借助UHTCC材料的裂缝无害化分散能力将混凝土结构可能产生的裂缝分散成宽度小于0.1mm的无害裂缝,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裂缝,从而提升其耐久性
浙江大学 2021-04-1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用研究
该项目由吕志涛院士和孟少平教授主持,是为实现与国际接轨,为编制和修订我国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等设计准则而开展的,获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东南大学 2021-04-10
PET的成核剂设计及其工程化应用
PET是典型的半结晶型高分子,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因其可降解成单体易于化学回收可作为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纤维、薄膜、包装瓶等领域。同时PET是最便宜的工程塑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研究表明,离聚物与PET的相容性较好,能够有效分散于PET基体中;尤其是嵌段离聚物形成的微相区域不仅为高分子链结晶提供了界面而且还可以增大晶核尺寸,使晶核快速增大到临界尺寸并突破能量位垒,从而促进晶体的生长。
复旦大学 2021-04-10
一种植物内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内生菌,分类命名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完整命名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SAN1,该菌株已于2013年3月1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7295。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植物内生菌在修复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与镉复合污染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巨大芽孢杆菌CGMCC7295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同时促进植物对Cd的吸收,有效的消除土壤中的Cd污染;并且能高效转化土壤的硝态氮,减轻次生盐渍化的危害;通过巨大芽孢杆菌CGMCC7295与植物的联合作用,可实现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与重金属Cd复合污染的修复。
浙江大学 2021-04-11
铁磁性非晶合金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
研制出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磁性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软磁性能、耐蚀性能及对染料废水高效降解性能,具体研究成果包括:(1)高饱和磁感低损耗纳米晶软磁合金:研制了FeSiBPCu系列纳米晶软磁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达1.8T以上,1.5T/50Hz条件下的铁损仅为0.29W/kg,是高级取向硅钢铁损的1/2,技术性能远优于日本主要生产和大力推广的FINEMET纳米晶合金系列产品,在高效节能电机、无线充电系统、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2)铁磁性非晶合金构件涂层:制备了厚度达9mm的非晶合金构件涂层,非晶度90[[%]]以上,孔隙率低于1[[%]],平均硬度达976HV,内聚强度为237MPa;利用激光熔覆技术进一步改善其力学性能,断裂强度达1800Mpa,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和耐摩擦磨损性能,适用于各种功能构件的在线修复;(3)铁基非晶合金化学性能研究:研究了FePC(Cu)、FeSiBPCu、FeBC、FeCrNbYB等非晶/纳米晶合金在对染料废水的高效降解,发现合金表面的“自更新”行为可有效提高合金的重复利用性,同时良好的热磁调谐性使合金便于降解后的自动回收,对于实现高效、低成本处理印染废水,解决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东南大学 2021-04-11
配电网柔性接地补偿技术装置及应用
国内电网的10kV/35kV系统普遍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随着城市配网线路逐渐转入地下,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多,系统的电容电流越来越大,再加上传统的补偿方式对故障电流中基波有功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的补偿不明显,导致系统单相接地时,灭弧效果越来越差,对于人身、电网的危害日益严重。自2018年起,本项目围绕柔性接地补偿系统的主回路拓扑、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软硬件研制等核心关键技术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
东南大学 2021-04-11
铁磁性非晶合金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
研制出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磁性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软磁性能、耐蚀性能及对染料废水高效降解性能,具体研究成果包括:(1)高饱和磁感低损耗纳米晶软磁合金:研制了FeSiBPCu系列纳米晶软磁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达1.8T以上,1.5T/50Hz条件下的铁损仅为0.29W/kg,是高级取向硅钢铁损的1/2,技术性能远优于日本主要生产和大力推广的FINEMET纳米晶合金系列产品,在高效节能电机、无线充电系统、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2)铁磁性非晶合金构件涂层:制备了厚度达9mm的非晶合金构件涂层,非晶度90%以上,孔隙率低于1%,平均硬度达976HV,内聚强度为237MPa;利用激光熔覆技术进一步改善其力学性能,断裂强度达1800Mpa,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和耐摩擦磨损性能,适用于各种功能构件的在线修复;(3)铁基非晶合金化学性能研究:研究了FePC(Cu)、FeSiBPCu、FeBC、FeCrNbYB等非晶/纳米晶合金在对染料废水的高效降解,发现合金表面的“自更新”行为可有效提高合金的重复利用性,同时良好的热磁调谐性使合金便于降解后的自动回收,对于实现高效、低成本处理印染废水,解决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东南大学 2021-04-11
抗虫融合基因、融合蛋白质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虫融合基因,该基因包括从5’-3’依次含有编码BT晶体毒素Cry1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Cry9Aa毒素的核苷酸序列;且上述2个核苷酸序列位于同一个开放阅读框内。该抗虫融合基因包括Cry1Aa、Cry1Ab、Cry1Ac、Cry1Aa的修饰基因、Cry1Ab的修饰基因或Cry1Ac的修饰基因;还包括Cry9Aa或者Cry9Aa经过修饰的基因。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抗虫融合基因所编码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从N端至C端依次为Cry1晶体毒素和Cry9Aa毒素。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能用于制备转基因抗虫农作物。
浙江大学 2021-04-11
木材防腐处理绿色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针对现阶段木竹材防腐处理技术对环境污染大、长期效果不佳等问题,研发的新型防腐技术具有高效、低毒、高渗透性、低流失性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木竹材防腐、防霉、防白蚁等领域,可满足木竹材防腐、人造板、木质包装等企业的相关需求,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 季铵盐/硼酸盐复合防腐处理工艺。针对硼酸盐极易流失问题,开发了一种无机硼酸盐与季铵盐用两步法处理木材的复合防腐处理工艺。硼的流失率可从接近100%降至10%。处理材的耐腐性明显提高,对白蚁的毒性不强,具有环保特性。处理后物理力学特性及耐光老化性也得到提高。 有机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防霉剂。以低毒、高效的有机杀菌剂为主要杀菌成分,用低挥发、高环保型有机溶剂替代高挥发性有机溶剂,制备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防霉剂。可直接使用自来水进行稀释,采用常规防腐剂处理方法处理各种针阔叶材与竹材,防腐处理过程与防腐处理材均安全环保无污染。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5-09
新型转盘萃取塔(NRDC)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
从基本规律出发,深入研究液液两相流体流动特性进而指导工业放大设计是国内外化学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因此从塔内流场测量入手,研究流体流动特性及塔的放大效应,探讨影响塔操作的主要因素,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流场的数学模拟,对改进现有转盘塔及建立新的转盘他优化设计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华大学萃取实验室长期从事转盘萃取塔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研究。利用激光多谱勒仪测量了转盘萃取塔内在各种操作条件下单相流动(连续相)的速度场。结果发现,转盘萃取塔内的流型在有无流动状态下相差很大。同时也证实了影响转盘塔传质性能主要是级间的轴向返混和沟流这一推断。为了消除转盘塔内的级间返混,提高传质效率,清华大学萃取实验室发明了新型转盘萃取塔(NRDC)(一种装有级间转动挡板的转盘萃取塔,中国发明专利ZL99106151.9),即在转盘塔内的固定环平面增加筛孔挡板以抑制轴向返混,提高传质效率。从速度场的测量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结果来看,增加筛孔挡板后有效地抑制了级间的轴向返混,同时级内的混合强度增加,有利于转盘塔内两相间的传质。
清华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248 2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