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远程教学系统
独创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解决远程教学的互动教学需求,融合校内、班内和校外、班外,真正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训练、统一评测。 传统的远程教学解决方案往往采用在教室内为教师提供专用摄像头,为学生提供一至两个高清摄像头,并采用吊装麦克的方式解决拾音问题,无法实施个性化教学任务。 与传统的远程教学系统不同,NewClass远程教学解决方案专注教师的课堂控制权以及实施技能训练需要的教学功能。 教师可通过控制界面,统一监控线下及线上所有学生的状态,并可以组织多种交互式课堂教学活动,让教室内外的学生真正坐到一起,同步进行学习和训练。
北京东方正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2022-02-28
基于 ROS 的智能交互轮式移动服务机器人
本项目开发的智能交互服务机器人是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机器人操作系统开发的,融合室内自主地图创建与导航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以及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其主要功能有实时的自主导航移动,语音交互,人体跟随,人脸识别,远程通信和动作表演等。本平台结合电网,已开发面向电网行业的迎宾服务机器人,结合医院诊疗,已推出医院远程看护机器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历史交互教学系统
   历史交互教学系统通过超宽屏投影、集成多点触控实现多种资料同时呈现的效果,具有震撼的视觉效果和强大的实时交互功能。该系统软件为历史教师提供了历史工具、历史专用板书以及画笔软件。历史工具软件用于教师备课环节,历史专用板书和画笔软件用于课上教学使用。历史工具软件中的历史资源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3D文物模型等资源,教师可将选定的资源一键插入课件中。历史专用板书软件是专门为历史教师设计的课堂板书工具,具有功能实用、操作简单,书写流畅的特点。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交互地图教学系统
教学覆盖面广、软件功能强大、地图编辑简单易用       中教启星交互地图教学系统是专为现代信息化地理教室而设计的数字化现代教育装备产品。本系统为凸显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突出地位和功能而潜心设计制作,它将数字专题地图与教学课件有机结合,通过超宽屏投影技术、集成触控技术、红外技术和多屏联动技术等多种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室在区域地理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和不足。 功能特点    1、独具创新的硬件和软件应用设计,结合数字星球系统与多屏联动技术,实现平面到立体的认识构建;    2、丰富的配套课程资源,满足小学、初中、高中地理教学需求,实现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教学资源全覆盖;    3、软件功能贴合教学需求,地图资源可自主编辑、组合、添加, 具有强大的交互能力;    4、地图编辑简单易用,多图层叠加,适用于地理现象成因分析,有效突破地理教学的难点;    5、开放性平台设计,支持自主设计以及地图分享。 系统组成     ● 超宽屏激光投影机1台 + 电脑1台     ● 投影白板+书写白板     ● 软件:中教启星课件制作工具+中教启星地图编辑工具+丰富的配套资源 课程资源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远程实时数据复制系统
远程实时数据复制系统属于高可靠性软件,它在操作系统内核的磁盘 管理器中嵌入远程、实时数据复制机制和灾难恢复机制,实现用户数据 的动态实时复制和灾难恢复,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容灾能力。 特 点: 1. 在WAN和LAN环境内,可以通过IP网络将数据复制到8个远端;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职教强交互专递课堂系统
吉星强交互专递课堂系统,以 “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智慧课堂” 三个课堂的方式,运用现代远程教学技术,结合课堂无线互动终端,实现远程1+N互动教学,可以快速实现主课堂与多个分课堂的强交互,既包括本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直接互动,也包括本地和远端之间异地的间接互动。可利用配套的实训无线全录播系统,通过实训过程展示、小组实训对比、实训录播、录播回看、收取作业等教学功能,实现课堂师生高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解决师资不足。 职教强交互专递课堂解决方案是一套有效打通院校和企业互联,快速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解决方案。能够将实训基地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拉近 ,并且可回看所有学生的操作,有效将时空打通。 同时,还可实现名师带多班上课、企业员工与学生授课,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不断提升。  
广州市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7
医用造影注射跟踪监控系统
医院在用 CT 给病患做血管造影时通常会使用医用造影剂注射泵给病患注射造影剂以增强显影效果,造影剂注射泵注射速度极快,经常会出现危险(比如针头迸出、渗血)。本系统能够在 CT 检查时对患者进行监控,并在患者出现危险时发出警报。本系统可以跟踪监视造影剂注射泵的针头,使医生可以在 CT 室外面清楚的观察注射的情况。本系统采用了改进的 mean shift 跟踪算法和基于区域的边缘特征,在实验室条件下和医院 CT 室环境下的实验均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服务计费的方法及服务计费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计费的方法,包括:定制服务计费规则元数据;按照预设的规则模型使用所述规则元数据生成满足业务需求的服务计费规则;依据用户选择的服务,建立用户信息与相应的服务计费规则的关联;依据用户的服务请求数据,匹配相应的服务计费规则生成计费信息。本发明可以在将计费流程与计费规则分离的基础上,提高计费规则的可定制性,并满足复杂的服务计费需求。
浙江大学 2021-04-13
物联网大棚远程监控系统
物联网大棚远程监控系统,在大棚内设置多个采集点,每个采集点通过各种传感器 采集大棚内空气、土壤、光照等信息,借助无线方式发给大棚内的中继站,中继站之间 通过接力传输将信息传递给中控计算机,根据系统智能决策,实现大棚内各个受控设备 从而控制空气温湿度、土壤水肥情况和光照的自动控制。整个系统包括感知执行点子系 统、中继控制子系统和中控监视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有多个模块组成,模块间、子系统 间以不同的通信方式建立连接。该技术传感器6个: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棚外温度、 土壤温度、湿度、CO2浓度、土壤PH值,节点最大连接数:6个;传输距离3000m,功耗: 小于300W。2014年到2015年期间该技术在莱西市店埠镇蔬菜基地成功转化,目前该成果 已经在青岛市莱西店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建设了2000068 平独栋现代物联网大棚,并实现了周边拱棚物联网改造160栋,建设了3000平的智能监 控中心和物联网大棚技术中心,本项目成果有力的提高了温室大棚的自动化程度,推动 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有效的节水、节肥、节能,保护了生态环境,有效的提高了农民朋 友的生活水平。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基于GSM网络的远程监测系统
GPRS作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讯(3G)的过度技术,它在现有的GSM网络基础上叠加了一个新的网络,增加了一些硬件设备并同时对原有网络进行软件升级,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网络逻辑实体,提供端到端、广域的无线IP连接。通俗地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技术,它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各种高速数据业务。 目前全世界已有近百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商用系统,国际上有名的大型电信设备制造厂商也都在积极开发GPRS相关产品,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在我国,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电信运营商都在大力推广普及自己的GPRS应用,相关的费用也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开发基于GPRS网络的工业远程监测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硬件部分 基于GPRS网络的工业远程监测系统的硬件组成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与运行设备相关的各种远端监测与控制装置:负责控制运行数据的采集变换。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接受的指令对设备进行一些远程控制。 2.GPRS通讯模块:负责将接收和发送有关数据和指令,通常和远端监测与控制装置集成在一起。 3.数据中心:负责接收远端测控装置通过网络发送过来的现场设备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兼作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 (二)软件部分 由于GPRS业务是基于IP领域的,GPRS运营者对接入点采用的是IP寻址方案。所以基于GPRS的工业远程监测系统的软件大多都是互联网上典型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每一个监测点都是一个客户端节点,多个客户端节点访问服务器节点,与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所以远程监测系统的通讯网络一般由若干个客户端节点和一个作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节点组成,因而软件部分可大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客户端软件:负责收发数据并保证节点与GPRS的连接。 2、数据中心服务器软件:从功能上又可以分为数据接收处理部分和查询管理部分。 应用实例: 中原油田抽油机电机在线远程监测系统 由于采油厂抽油机分散范围广且处于野外,很难及时掌握抽油机的实时运行状况,不能及时发现停井事故和盗窃电现象。该系统具有远程抽油机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能、无功电能和功率因数的监测及电能的自动日报和月报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95 5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