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稀土掺杂硬磁铁氧体磁体材料
磁性铁氧体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硬磁铁氧体材料因其具有高的矫顽力,合适饱和磁化强度、大的磁晶各向异性,合适的居里温度以及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信息产业、摩托车、电动工具行业、汽车工业等行业。锶(钡)铁氧体材料作为永磁材料的一种,其原料价格便宜,而且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所以其成品价格较其它磁铁(如钕铁硼)而言相对低廉,而且在外界磁化场消失以后,仍能长久地保留着较强的恒定剩磁性质,可以用于对外部空间产生恒稳的磁场。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 f 层电子,稀土元素的掺杂
江苏大学 2021-04-14
安徽大学谢峰老师课题组在宽禁带半导体紫外探测和激光器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谢峰老师课题组在宽禁带半导体日盲紫外探测器和白光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Opt.Express和IEEETrans.ElectronDevices上,三篇论文均以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为第一单位,谢峰老师为论文第一作者。
安徽大学 2022-08-26
物理学院刘开辉课题组在12英寸二维半导体晶圆批量制备研究中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开辉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提出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生长技术,成功实现了半导体性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批量化高效制备,晶圆尺寸可从2英寸扩展至与当代主流半导体工艺兼容的12英寸,有望推动二维半导体材料由实验研究向产业应用过渡,为新一代高性能半导体技术发展奠定了材料基础。2023年7月4日,相关研究以“模块化局域元素供应技术批量制备12英寸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晶圆”(Modularized Batch Production of 12-inch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by Local Element Supply)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北京大学 2023-08-22
中山大学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将量子点精确地集成在带有角向光栅的微环腔的波幅位置、并结合超低吸收的零场镜面高反结构,同时实现了单光子的发射增强和轨道角动量的高效提取,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可携带轨道角动量的高亮度固态单光子源,有望为高维量子信息处理提供小型化、可集成、易扩展的半导体核心光量子器件。
中山大学 2022-05-30
一种石墨烯图形化掺杂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图形化掺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将氦气与掺杂气体混合作为工作气体导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施加 高压脉冲电压,在工作气体中放电产生室温常压等离子体,将形成的 等离子体由引导管的喷嘴导出,形成微等离子体射流;(2)将喷嘴对 准石墨烯薄膜的指定位置,用微等离子体射流对石墨烯薄膜进行辐照, 将工作气体的活性原子掺入到被辐照的区域,在二维平面内移动微等 离子体射流或石墨烯薄膜,实现对石墨烯的图形化掺杂。该方法可有 效地将杂质原子掺入到石墨烯的骨架位置上,且不会对石墨烯的原本 结构产生破坏,掺杂过程简单易行,设备成本低廉,可实现大规模生 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国科大材料学院黄辉团队在基于C-S键活化的室温交叉偶联制备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该项工作发展了首个利用碳-硫键活化的Stille交叉偶联聚合。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高温Stille反应难以获得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从而为合成低成本,高性能的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高阶拓扑奇宇称超导体
体-边对应关系是拓扑物态的一个基本特征。近期新发现的高阶拓扑物态由于呈现出新型的体-边对应关系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地,由于高阶拓扑超导体允许马约拉纳零模直接出现在二维和三维系统的边界上,这为寻找马约拉纳零模和实现拓扑量子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近两年来,虽然已提出一系列实现高阶拓扑超导体的理论方案,但这些方案或要求超导转变前的正常态具有拓扑非平凡的性质,比如,拓扑绝缘体,或要求混合宇称的超导配对。如果正常态只是普通的金属,而超导配对只有奇宇称或偶宇称型的配对,是否能实现高阶拓扑超导体仍是一个重要的开放问题。
中山大学 2021-04-13
B/N 掺杂型 Al-Ti-C 系晶种合金
铝合金结晶组织的微细化会显著提高铝材的强韧性、组织均匀性、致密性、 耐蚀性、加工工艺性和表面质量等,并减少偏析和裂纹等诸多铸造缺陷。目前, 国内外通常采用 Al-Ti-B 或 Al-Ti-C 中间合金来细化晶粒,但 Al-Ti-B 中间合金 126 的形核衬底质点 TiB2 本身的直径大小在 0.5-3.0μm,而且往往以较大的聚集团 形式存在,如此大的颗粒团在加入到铝合金中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而普 通 Al-Ti-C 中间合金细化效果不稳定,易衰退,难以满足铝制品产品质量的要 求。 Al-Ti-C 中间合金之所以细化效果不稳定和容易衰退,是由于其中的 TiCx 晶体存在较多碳空位,从而使之失稳,且随 TiCx中碳空位数量的增加,Al 原子 在 TiCx 表面的偏聚及有序化受到抑制,由原来的完全共格逐渐转变为不完全共 格。因此,减少 TiCx中的碳空位是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生核效率的关键。 研究表明,无空位的 TiC 是铝的有效生核衬底,在接近凝固点的铝熔体中, Al 原子能够依附于其周围形成一个完全共格的有序区,最终促进 α-Al 生核和铝 晶粒细化。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发现,TiCx 中的碳空位可以被原子半径较小 的 B、N 等原子填充,最终形成掺杂型的 TiCxB1-x和 TiCxN1-x等粒子,从而降低 空位浓度并提高异质生核能力。 B 掺杂型 Al-Ti-C 晶种合金中含有大量直径在 1μm 以下(亚微米)的 TiCxB1-x 晶核衬底粒子,且弥散分布,当将该中间合金以微量(0.15%左右)加 入到待细化的铝及其合金熔体中后,立即释放出大量的亚微米级的掺杂型 TiC 晶核,从而使待细化铝合金的晶粒组织得到显著细化甚至超细化(指晶粒直径 在微米级)。因此,采用掺杂型 Al-Ti-C 晶种合金对铝熔体进行晶粒细化处理 将是铝加工行业又一次重要的技术进步。
山东大学 2021-04-13
掺杂型石墨烯负载PtRu合金纳米电催化剂
小试阶段/n本成果属于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杂型石墨烯负载PtRu合金纳米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结构简单、低温启动速度快、燃料廉价易得、清洁无污染、比能量高和能量转换效率高等特点,有望成为未来便携式电子产品以及电动汽车、飞机等化石能源替代品。Pt是已知的对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较好、使用较广泛的催化剂,然而其存在成本过高易CO中毒等问题。采用PtRu合金、以掺杂型石墨烯为载体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利用率。本成果克服了现有技术缺陷,提供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Sn掺杂CrO2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小试阶段/n磁性半金属CrO2薄膜在自旋电子器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即使在室温下也容易转化为Cr2O3。本发明采用SnI4和CrO3作为前驱物,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成功制备出Sn掺杂CrO2薄膜,使薄膜的热稳定性大大提升,从而解决了CrO2薄膜稳定性的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18 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