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效脂肪酶催化制备脂溶性维生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高效脂肪酶催化制备脂溶性维生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多晶硅真空感应熔炼除磷连续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低成本冶金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技术瓶颈是无法实现真空感应熔炼的连续化生产,因此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因此,本团队开展“低成本太阳能级多晶硅真空除磷连续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研究,重点要解决太阳能级多晶硅真空感应熔炼除磷的连续化生产关键技术,彻底突破低成本冶金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关键工艺技术瓶颈。
厦门大学 2021-04-11
智能电网动态补偿设备产品质量与性能检验检测技术及产业化
小试阶段/n该项目可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对于动态性能的检测,没有提高专门的检验检测手段和方法,无法准确、完整地检验检测智能电网动态补偿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该项目的实施将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动态补偿设备功能和性能的快速、准确、完整的检验检测问题,为国内外动态补偿设备制造业提供产品制造质量和性能指标检验检测服务;为电网和中大型电力用户的动态补偿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性能指标、电能利用效率以及节能效果的检测、监
武汉大学 2021-01-12
淡水鱼保鲜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已有样品/n淡水鱼保鲜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成果简介:中国是世界淡水鱼生产第一大国,2013年淡水鱼总产量达到2647.8万吨,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43%,然而因其腥味重、肌间刺多、鱼肉易腐败、蛋白质易冷冻变性、副产物加工难等原因,致使淡水鱼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我国淡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成果针对我国主要淡水鱼加工业存在的技术问题,以草鱼、鲢、鳙、鲤等为对象,系统研究了鱼肉贮藏中品质变化规律与保鲜技术、鱼蛋白胶凝机制与鱼糜制品质构调控技术、鱼肉腥味增强机制与传统鱼制品工业化生产技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物联网的塑料片材挤出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主要技术内容: (1)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电平 SVPWM 控制技术,研发了基于 FPGA 技术 的多电平 SVPWM 控制器,实现了塑料片材挤出装备驱动电源的高效性。采用神经 网络技术,实现参考电压矢量所在区域判断及矢量作用时间计算,降低了计算量; 将多电平 SVPWM 控制器集成到一片 FPGA 芯片上,为挤出装备用交流电机驱动控 制提供高性能的专用 SVPWM 控制器,可以直接与通用变频器对接。 (2)提出了分离型螺杆结合 CRD 分散混合器的高速螺杆技术,提升了挤出 效率及效果;研发了塑料片材挤出螺杆高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有效降低了挤出 机运行能耗。将常规三段式螺杆设计成五段式,改变了传统螺杆直径对挤出产量 的限制。在螺杆机筒外壁上缠绕电流线圈,线圈外再包覆隔热层,线圈两端连接 控制线圈电流的高频电源模块;在常规加热瓦加热的基础上,通过电磁感应原理 使螺杆产生热量,使得螺杆及螺杆机筒同时加热,缩短了机筒内聚合物塑化时间、 降低了能耗。(3)提出了面向塑料片材挤出成套装备运行过程的全息生产车间制造物联 感知技术,开发了成套装备运行的全息感知系统。构建了 RFID-WSN 数据采集集 成网络,提出了 LZM - WKPSO 优化算法,在保证覆盖率的前提下使干扰最小;借 鉴昆虫协作机理,提出了基于昆虫协作机理的源节点选择概率算法,最大化降低 了网络能量消耗。(4)提出了塑料片材挤出成套装备多目标柔性资源优化调度模 型,研发了塑料片材挤出装备精益管控软件平台,实现了成套装备的高效能运行。 建立了多目标柔性资源优化调度模型,采用重力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按照 SOA 思想,设计了集成平台;开发了塑料挤出成套装备运行功能模块,并与 底层全息车间无缝集成,形成塑料挤出成套装备精益管控平台。 行业意义: 本项目针对高效能塑料片材挤出装备的关键技术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解决了 我国塑料片材挤出装备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低劳动效 率等问题,提升了塑料片材挤出装备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促进了塑料片材挤 出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完成了塑料挤出装备产业技术上的跨越式发 展,极大地推动了塑料挤出装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产业结构由高消耗 向高效率的转变。 获奖情况:2015 年获中国商联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完全一样的同类产品出现,国外主要有德马克、克虏伯、 巴顿菲尔,日本的住友重工等公司在致力于开发塑胶挤出装备产品,但是他们开 发的还是将单一系统的简单组合,无法从单机与成套装备精益化管控两方面集合 提高系统的能效。由于本项目是从单机关键设备能效优化设计和成套装备精益化 管控能效优化设计两个方面入手,开发料挤出成套装备,产品具有能耗低、效率 高等特点。综上所述,本项目产品目前拥有先入的一定优势,竞争对手在技术方 面无法与本项目产品直接竞争。 本项目产品具有如下技术和性能优势: (1)螺杆的速度从同行的 100 转/分钟提高到 200 转/分钟,挤出量从类技 术的 200kg/h 提升 400kg/h;挤出效率的提升导致能耗降低 10%左右;同类技术 目前直径 105mm 的螺杆需要配置 115KW 左右的电机,而本项目技术只需要配置 90KW 左右的电机,降低了能耗。 (2)螺杆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使得加热系统能耗降低 15%左右;(4)克服了同类技术在高速混合挤出时混合效果差导致温度不均衡、色差 大等问题,提高了制品的品质; (5)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 95%以上; (6)生产效率提高 30%左右;优等品率提高 20%;产能提高 1.5 倍; (7)填补国内针对塑料挤出装备生产过程的精益化生产软件的空白; (8)本项目实现生产流程的闭环优化,现有的 ERP、MES 系统则为开环控制; (9)本项目的软件平台有效提升了塑料挤出成套装备的附加值。 技术的成熟度: 相关技术已经形成产品,在广东达诚机械有限公司及其下游企业进行了产业 化。 项目成果转化造价:130 万元; 投资预算:硬件成本(不包含塑料片材挤出机本体部分)85 万元;软件开发 45 万元。 成果应用范围:塑料包装行业、包装机械行业。 应用案例及单位:成果在广东达诚机械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产业 化,并在广东、江浙等地区的 10 多家塑料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 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成果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25%,提高生产效率 30%左右,使得企业投资效 益大幅度提升。近 3 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新增产值约 67206 万元,新增利 润 5040 万元,新增税收 2872 万元。项目成果解决了我国塑料片材挤出装备业目 前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低劳动效率等问题,提升了塑料片材 挤出装备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促进了塑料片材挤出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深 度融合;完成了塑料挤出装备产业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塑料挤出 装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产业结构由高消耗向高效率的转变。 
江南大学 2021-04-13
紫外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研究及产业化
针对高浓度难降解废液处理的难点问题,开发了绿色、高效、降解彻底的紫外催化湿式氧化工艺。现阶段,该技术已应用于高浓度危险有机废液、垃圾渗滤液、油墨废水、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等有机废水的处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创制超高效绿色除草剂单嘧磺酯及制剂产品的产业化
该项目相关技术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南开大学历经12年创制的单嘧磺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麦田除草剂,和目前市场上其他除草剂相比,具有杀草谱宽、安全性好、成本适中等优点,已在全国多数省份大面积推广达120.3万亩。累计社会效益6000多万元。 由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李正名院士主持的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绿色除草剂单嘧磺酯,示范面积10000亩,在不影响小麦产量前提下,可高效去除杂草。该项目2009年4月通过中期验收,该专利产品的推广对促进
南开大学 2021-04-14
碳化硅衬底晶片
碳化硅衬底晶片及其功率器件● 衬底晶片应用:高端照明、SiC外延片、GaN外延片、PSS衬底等● 新能源汽车应用:电动汽车电驱系统功率器件、充电桩功率器件等● 军工应用:机载雷达通讯设备功率器件、微波通讯大功率器件等● 超高速集成电路:RFIC(射频集成电路)、SOS 芯片、光通讯芯片、5G 技术等
青岛嘉星晶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海藻纤维制备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
“海藻纤维制备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是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研究专项、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等支持下取得的重大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纺织用海藻纤维制备关键技术、无脱水剂纤维后加工技术、原液着色技术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水平国际领先。耐盐、耐洗涤剂海藻纤维技术获得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专利授权,在原料、纤维、制品及检测等方面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4项。 海藻纤维具有优异的本质阻燃性、抗菌防霉性、生物降解性和亲肤性等,在纺织服装、生物医用、卫生护理和阻燃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018年青岛大学研发团队以相关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成立纺织用海藻纤维产业化公司,建设了世界上产能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的生产线,进一步推动海藻纤维的产业化、市场化。 我国化学纤维年产量已达6千余万吨,海藻纤维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功能,而且原料可再生、制品废弃后可生物降解,通过替代石油基化学纤维的应用,对解决石油短缺和“微塑料”“白色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青岛大学 2021-05-10
聚乳酸类软包装产品产业化开发
聚乳酸是一种完全生物降解、低能耗、来源于植物体的可循环再生材料,从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来看,其原料来源有望从玉米变为玉米秸或玉米芯,在资源日趋紧张、价格飞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其廉价、来源稳定、高性能、低资源消耗的特性已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内外均实现了产业化。虽然聚乳酸已吸引了全球的眼球,但其脆性特点,使其主要市场仅在纤维、硬包装、双向拉伸膜等领域,而国内主要是硬包装产品,较低的技术含量,使产业难以形成规模,由此抑制了聚乳酸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对国际科技发展动态的前瞻性判断,华东理工大学依据雄厚的研发能力,以对聚乳酸增韧改性为突破口,对软包装产品进行了开发,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技术特点:(?)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粘流态支链聚酯改性聚乳酸新工艺,有效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柔韧性和成膜加工性能。(?)采用液相吹塑的方法,为双膜泡吹塑过程提供了稳定的加工温度,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双膜泡吹塑过程中温度波动对薄膜尺寸及性能的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220 2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