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连理工大学X射线显微CT扫描仪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大连理工大学X射线显微CT扫描仪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30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大连理工大学 2022-06-09
《自然·通讯》报道华东理工大学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设计新策略
近日,我校化工学院催化反应工程团队在机理驱动的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活性位点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 2022-10-11
《美国化学会志》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单颗粒电化学研究新进展
传统的电催化表征方法通常需要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形貌表征和性能测试等一系列步骤,具有繁琐、耗时和不准确的特点。
华东理工大学 2022-09-28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一行到学会交流座谈
2月22日,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一行到学会交流座谈,洽谈合作事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副秘书长王小梅、郝清杰,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长薛正辉,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嵩天,文学院教授、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庞海芍等参加座谈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2-23
专家报告荟萃㊸ | 北京理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李旭珊: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届高校心理健康创新发展论坛是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同期学术活动。期间,李旭珊主任以《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她提出,数字化时代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共同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3-14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校 训:博文明理、敦品励学校 风:诚实守信、勤奋进取,志存高远、报效祖国办学理念: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中心办学目标:现代高水平创新型大学育人模式: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并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行动策略:Think(思考)、Change(改变)、Do(行动)、Review(反思)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具备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德育目标:教育学生成为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具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敢于责任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资格的独立学院,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春城”昆明,这里全年平均气温22.3度,空气质量优良,是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学院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教育理念,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办成现代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为目标。学院设有11个二级学院(部),49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文、管、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15000余人。校园优美 条件一流学院占地1200余亩,建有两个校区。龙泉校区位于昆明市中心龙泉路中段,杨林校区位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旁嵩明职教园区,交通便利。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一亿元,图书馆现有藏书170多万册、电子图书6万余册;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配置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设备;拥有130多间专业实验室和20多个校内公共实训平台;建有图书馆、室内外体育场馆、学生事务中心、学生公寓、食堂、学术报告厅等教学、生活配套设施。校园规划合理,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大气、统一,具有浓郁的高等学府氛围;并配有一系列严格的教学、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制度与措施,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陶冶情操的理想之所。人才强校 名师执教学院专兼职教师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48%以上,并聘有一批国内外名校名师任教。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拥有国家级、部级、省级科研项目共计4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教学质量工程及各类教研教改项目189项,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学院多位教师获得“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师德标兵”、“卓越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有崇高的职业品格、渊博的专业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强有力保障。通专融合 学科齐全学院形成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自然科学知识、文化素养、语言运用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专业教育的特色,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增强课程挑战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经过不断探索,确立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平台”的工作格局,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专业教育、第二课堂相融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探索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建设专业集群体系,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文、理、工等学科门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城市建设、文化传媒、金融经济服务与管理以及国际化合作应用等多专业集群协调发展的态势,学科交叉融合,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专业,重点建设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类、财经管理类、智慧城市建设类、文产传媒类等四大专业集群。教育对外开放 卓有成效学院设有英语、泰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专业。聘有来自14个国家的20多位外籍专家、教授,承担语言及非语言课程的教学任务。目前已与亚太地区、欧洲、非洲、美洲等11个国家的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和深度合作的教育文化联合体,长期进行联合授课与人才培养。与西班牙、韩国、泰国、法国、德国及东南亚各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及国外20多所高校保持密切联系与深度合作,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窗口、走出国门提供途径,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辐射中心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13年11月,原教育部副部长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的陪同下莅临我院,对11个外语语种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对我院“语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2019年4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葛策博士Dr.Clemens von Goetze代表团访问学院,就学院在德语教学、德国的语言文化和人文交流中做出的贡献表示赞赏。学院多次组织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扩大在国际合作领域的影响力。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中方合作单位,于2013年、2014年、2015年,先后三次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国际会议。曾获 “全国高等院校法语教学大会”、德国外交部、博世基金会“环境与冲突博览会”及 “2013东欧-中国高等教育论坛年会”的承办权。学院也积极利用自身教育对外开放资源助力全省的各类大型会议和外事活动,并深度参与“滇西英语教师培训”等各类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牵头的项目促进云南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学院2018年4月成立“一带一路”沿线文明比较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教育对外开放、智库建设、舆论引导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同年中心作为会员加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就业创业 成果显著学院建有STUDIO和“文理创业梦工场”创业平台,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平台设施完备,配有创业培训教室、创业训练中心、创业项目路演室,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实践和创意项目孵化等服务。“文理创业梦工场”先后获得云南省创业平台、昆明市众创空间的称号。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达25000余人。在云南省教育厅2016-2019年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连续四年荣获“一等奖”。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29个、优秀奖12个,学院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165个项目立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省级项目66项。校园文化 特色鲜明学院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大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创办有60个社团,注册人员3500余人,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学院定期开展“红五月”歌咏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宿舍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等,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展示。各二级学院(部)结合专业特色与优势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创设了汉语言文化节、金融财务技能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多语言文化周、“数据达人秀”专业文化月、体育文化节等“一院一品"系列项目。校园活动充分发掘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助力学生素质、品格、人格的培养。成绩突出 声名远播学院先后获 “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教育优秀院校” 、“云南省民办教育发展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平安学校”、“5A级优秀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2014年5月,学院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2015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办学水平评估中获得“A”级办学水平评价。学院连续多年荣获腾讯网“十年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中国最具知名度独立学院”、新华网“新华教育论坛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独立学院”称号。连续多年进入艾瑞深研究院校友会网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30强。 不忘初心 追求卓越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以办让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己任,科学定位办学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教育培养,努力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立德树人工作有力落实,教育国际化办学特色凸显,党的建设及和谐校园建设等各项工作成果显著,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教学基础扎实、办学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学院将坚持“文理并蓄、中外交融”的内涵特色发展之路,以教育对外开放优先发展作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以“二十年行动纲领”为建设任务,利用“四个五年”时间,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共同成长,为把学院办成“现代高水平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2021-02-01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湖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新校区占地673亩,坐落在风景怡人的黄石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大道。这里东邻西塞山,西视古矿冶,南依大冶湖,北接黄金山,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环境幽雅,交通便捷,是莘莘学子求知的理想佳园。 学院新校区按照现代化大学的标准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现已建成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标准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 学院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现设有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互联网金融、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美术学、音乐学和学前教育等32个本科专业;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导游、汉语、应用英语、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美术教育、社会体育、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音乐教育等16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文、法、经、管等多个学科领域。专业结构合理,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设有人文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学部、理学部、艺体学部和公共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六个学部,现有在校学生6000余人,自有和聘任教师396名,其中教授55名,副教授145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77名;外籍教师2名。学院教学资源充沛,师资结构合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和今后的职场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运用先进的办学模式和科学的运行机制,依托湖北师范大学办学,严格管理、因材施教,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本(专)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达90%以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专升本升学率、学生满意率在湖北省独立学院中排名前列。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发展目标是:立足鄂东南,服务湖北,面向全国,努力建成适应基层需求、服务基层建设、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独立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2021-02-01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是200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湖南文理学院举办、教育部首批确认的实施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专项检查评估。学院坐落于常德市青年东路,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4万多平米,在校学生6700多人,专职管理人员60多人。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风雨操场、学生公寓,各类办学设施日臻完善。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办学,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立足之本,实施“素质+能力+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市场需要,着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本科学历层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院以聘用母体学校的优秀教师为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学院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成立了20多个学生社团和协会,建立了一批学生实践、实习基地,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我院学生参加湖南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95%以上,一直保持了全省领先地位。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专业比赛活动中共获得十四项大奖。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5%。 学生在校期间按规定享受湖南文理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同等待遇,毕业时颁发教育部注册认可的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2012届之前的毕业生,由湖南文理学院授予学士学位,2012届(含2012届)之后的毕业生,由芙蓉学院授予学士学位。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2021-02-01
Advanced Materials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在单原子气敏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综述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以“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Single-atom Catalystsfor Gas Sensing”为题,在线报道了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单原子气体传感领域的评论性综述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22-10-11
大连理工大学韩梦洁:跨境办学-高等教育“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第五届“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06-0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470 4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