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地理专用场室成套设备
地理专用场室主要配有星象仪、典型的地形地貌、声光电中国立体地形和世界立体地形、日月地运行仪、多功能演示柜、多媒体演示系统等设备。 地理专用课室结合典型生态环境可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同时也可作为探究学习场所。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LED学校办公室灯
产品详细介绍
厦门捷能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LED学校办公室灯
产品详细介绍
厦门捷能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供应室医用数控煮沸槽厂家
产品详细介绍 煮沸消毒器,医用煮沸消毒槽,医用数控煮沸槽,医用煮沸槽,医用数控浸油煮沸槽,四川煮沸槽厂家低价供应,上油除锈煮沸槽,医用煮沸消毒机,69L医用浸油煮沸槽,煮沸槽厂家 (金尼克相关产品:快速式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医用超声波清洗器,医用器械干燥柜,医用浸油煮沸消毒槽,医用高压水枪,医用静音无油空压机,不锈钢检查打包台,器械检查放大镜,物品存放架,篮筐存放架,密封下送车,器械串等等) 主要技术指标:容量:22.5L、35L、52L、69L、86L、103L、207L 型号:JK-DYJ500,JK-DYJ600,JK-DYJ1000,JK-DYJ1200,JK-DYJ1500,JK-DYJ1800功率:500W                                功率可调:40-100%加热功率:4000W                            温度可调:0-98℃时间可调:1-480min                          进排水:手控/电控降音盖:手控/电控 立式煮沸消毒器操作方法 打开外接进水阀。 将要煮沸的物件放入网架内,插上电源,电源指示灯亮 按ON/OFF键。5秒钟后显示设定的温度、时间和浸油煮沸功率。 设定温度。按温度键→按↑↓键设定温度→设定好后,再按温度键保存设定的温度。(严禁无溶液开启加热键) 设定时间。按时间键→按↑↓键设定时间→设定好后,再按时间键保存设定的时间 按煮沸键。仪器无水或缺水时,蜂鸣器响,显示444,按进水键,仪器自动进水。水位达到标准水位后,仪器自动停止进水,进入温度检测状态。如果温度达不到设定温度,仪器自动进行加热。温度达到后,煮沸自动开始工作。 煮沸工作时,若想了解温度和时间状况,可查看显示屏,此时显示频上显示的是溶液的实际温度和煮沸工作的时间, 煮沸完毕后,仪器自动关闭煮沸和加热,并报警30秒。等稍冷却后再从煮沸内取出网架, 如不再使用按ON/OFF键关闭仪器。如果煮沸完毕后20分钟后无人操作,仪器自动关机,若要再次使用,按两次ON/OFF键。 排液时,等温度稍微冷却时(50度以下),再打开排水阀,按排水键,听到空气声,此时液体已排尽(排水管内不能有积液),再按排水键关闭排水系统,进水前关闭阀门。 售后服务: 公司根据客户需要负责安装、调试及相应人员培训,负责上门维修。终身维护。超过保修期,维修只收取零部件成本费。 24小时售后维修电话:13215694991、0551-65683226
合肥金尼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校园特色教室——地震科普探究室
产品详细介绍合作/共赢。诚寻有一定学校客户资源的公司合作。
苏州致普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学校壁球馆工程壁球室工程
产品详细介绍 壁球场建设简介一、 场地标准(国际标准竞赛场地)宽6.4米,长9.75米,前高4.57米,后高2.13米,天花高度5~6米,响板高度48厘米,正面发球线高度1.83米,地面发球线距后墙4.26米,半场线将地面发球线与后墙从中心向左右平分,发球区为1.6米见方。二、 技术标准  墙体系统:美国SPORTWALL弹力批荡系统  地板系统:18mm厚枫木地板  玻璃后墙系统:12mm厚合资钢化玻璃和五金配件三、 壁球场产品组合  (一)墙体系统  品牌:SPORTWALL  材料性能:  1. 本产品为树脂基体,非一般水溶性系统,在灰料完成后之养护期内,墙身不会因水分蒸发而收缩出现裂缝,更不会出现滋生海藻或青苔的问题;  2. 不需要重复洒水来促使灰料基体有足够强度,因此不会对地板造成不良的影响或破坏;  3. 本产品因不含纤维,可以减少墙身灰层之厚度而又有足够之抗压功能;  4. 当灰料完成后,其感观平滑、均匀;  5. 在球的高速撞击和球拍的不断打击下依然不改变其颜色;  6. 极好地预防球的反作用力;  7. 易维护。(二)地板系统  材料性能:   1. 对球的反弹性能良好;  2. 减震、抗震;  3. 隔音效果好;  4. 独有弹力软垫,为坚硬的枫木地板提供特有弹性及承受重压,降低运动员在地板上因弹跳所带来的震伤机会。施工工艺:
广州市奥力生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2021-08-23
图书阅览室系列产品
产品详细介绍结构:钢木结构 材质:台面为富美家/威盛亚防火板贴面,二次成型,基材25mm厚。侧山为18mm厚双贴面三聚氰胺浸渍板,铝合金边条镶边。 立腿:采用40*60方钢经焊接,抛丸除锈,静电喷涂处理.上带玻璃挡板。
辽宁文彬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初中化学虚拟实验资源库/实验教学
云幻科教初中化学虚拟学科资源库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依据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课程设置,综合应用3D影像、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供学生进行模拟化学实验。资源库包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浓硫酸的腐蚀性与稀释、粉尘爆炸实验、甲烷燃烧等化学实验内容。 初中化学虚拟实验资源库特点 1.    交互式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手脑并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    虚拟实验器材,节省资源损耗 虚拟的实验器材与实验材料可节省实验成本,即使多次操作也无需担心实验资源浪费和消耗问题。 3.    与教材重点实验100%匹配,实验素材丰富全面 化学虚拟实验资源均为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实验内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研发,分章节、分知识点制作,针对性强。 4.    正确操作指引,规避实验风险 明确的实验步骤提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提示以及实验知识点总结指引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虚拟的实验环境可确保实验安全,不存在实验风险。 5.    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方便学生多次尝试操作 为化学实验教学高效提供便捷安全的平台,耗时长、难演示的实验也能在课堂上展示,并且能无限次练习操作。 6.    虚拟实验环境逼真,提高学生求知欲 通过3D影像、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虚拟实验环境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真实感强,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达到体验式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虚拟实验资源库的应用     初中化学虚拟资源库适用于各类3D智能展示硬件设备,结合3D投影机、交互一体机使用效果尤佳。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应用。 1.    实验教学活动 教师可运用资源库向学生演示实验操作过程,结合课本知识讲解,总结实验要点,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2.    虚拟实验操作 学生可随时练习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点提示可加强学生学习记忆,让学生对实验原理更容易理解,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3.    实验知识检测 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虚拟实验操作的检测,了解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4、其他应用     与老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更多应用方式。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GC-M/A1机电液气一体化实验教学培训系统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生产GC-M/A1机电液气一体化实验教学培训系统,是让的本实验台以挖掘机构为载体,综合应用软件编程、电气设计、PLC控制、运动控制、逻辑控制等开展机电液气综合的一系列实验。本实验教学培训系统根椐各阶段的教学要求、培训要求、实验要求、创新研发要求,综合液压、机械、电气等进行模块化设计、智能化设计、课程化设计。本教学培训系统是一个实验的大平台,是各院校开设机电液气一体化验证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得力助手。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5-06-02
首创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同济大学朱合华教授
长期从事岩体强度理论及地下结构全寿命设计方法、地下空间防灾安全和智慧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DUSE)研究的学者之一。经过近20年的努力,朱合华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构建起数字地下空间的理论体系、工程方法和数据库,初步完成了数字化地下体系建设,构建出“工程数字化”创新技术核心,已经在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朱合华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信息集成方法的国际开拓者之一。  2021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当选。 误打误撞与数字化结缘   1979年,朱合华进入重庆大学化学矿开采专业学习,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语言。1983年9月成为重大硕士研究生后,他开始深入与计算机应用打交道,师从李通林教授,完成了“围岩不连续面非线性效应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分析”的硕士论文。   1986年9月,朱合华考入同济大学,师从孙钧、杨林德2位恩师攻读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博士,论文题目为《隧道掘进面时空效应研究——边界元法若干理论与工程应用》。   从此,在朱合华的学术世界中,计算机技术、土木工程就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他开辟了数字化的研究方向。   1993年7月,朱合华到日本大阪土质试验所和京都大学从事软土地下工程研究,进一步运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软土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分析、地下工程施工动态反演等。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快速发展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为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工程数据。   至今,朱合华还记得这样的场景:工作单位长期聘请的几位工作人员,持续将大阪湾的三维地质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形成了大阪湾的地质、地震数据库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在日本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阪土质试验所所长岩崎先生告诉他:“岩土工程师一定要与地层交朋友!”这个叮嘱也促成他归国后迅即开展土木与信息学科交叉的研究。朱合华在日本期间创建的用于管片衬砌设计分析的梁-接头(缝)不连续模型,后来也被纳入了我国国家标准。   上世纪90年代末,朱合华在同济附近的小书摊上发现了当时的畅销书——《数字化生存》,“数字”二字萦绕在他脑海,后来他又在《文汇报》上读到了与“数字地球”概念有关的文章。当《岩土工程界》期刊向他约稿时,朱合华撰写了《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地层——岩土工程发展新思维》一文,从此打开地下空间与工程数字化研究的大门。 推动数字化在工程中的应用   1999年,朱合华牵头的“城市三维地层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获批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项目验收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成为团队数字化研究工作布局的起点。朱合华团队的工作成为了2004年上海先后启动的29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也是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和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联合资助的三维地质调查项目。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中国内地第一条海底隧道,全长8.695千米,跨海部分全长6.05千米,最大深度达到70米,相当于18层楼高。隧道还要在四周一片漆黑无方向的地下施工,所经之地地质状况极其复杂。朱合华团队的介入,使得这一高难度项目成为了我国跨海隧道的一项示范工程。   近年来,朱合华团队的研究领域遍布数字地下空间、数字化工程两大园地,数字地下空间研究成果在上海世博地下空间、常州地下空间、延安新城地下基础设施等得到应用,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成果在广州龙头山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淮南望峰岗煤矿、上海长江隧道、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和电力隧道、上海地铁一号线结构维护、上海中心深基坑等项目建设得到应用。   围绕这些工程,团队相继研究开发出“复合纤维和预应力管片结构技术”“盾构地层适应性理论和试验方法”“大断面、高水压、近间距下盾构施工微扰动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方法与技术,解决了复杂环境下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施工安全与控制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主持的项目“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朱合华又针对大规模、集群化的地下空间的建造难题,组织国内相关单位联合攻关。他主持的项目“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数字化地下课题与工程的“比翼双飞”,朱合华团队实现了基础理论和前沿交叉研究的良性循环。他们提出了地下空间工程全寿命数据采集—表达—分析—服务的数字化范式,开辟了数字地下空间工程新方向,攻克了“建造动态精细调控、运维快速精准评价”难题,创建了地下三维动态信息表达与分析的理论方法;攻克了安全建造的动态精细调控技术,突破了高效运维的快速精准评价技术。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长江通道、贵州高速公路网、上海地铁网等重大工程。   2015年,朱合华因在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方面的成就获得第44届德国洪堡研究奖,他是中国土木工程界到目前为止的唯一获奖者。 首创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   朱合华团队经过长期思考和一年多的充分讨论,创建了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iS3 (infrastructure Smart Service System, 2013),即基础设施全寿命数据采集、处理、表达、分析的一体化智慧决策服务系统。该系统从广义工程应用场景出发,以信息流为主线,采用面向服务的组件式框架和微服务技术架构的系统平台,集先进性、开放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是国际上第一个开源的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   因为研究成绩突出,朱合华的影响日渐扩大。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韩国等国都留下了他的“中国好声音”;2010年,他在上海创办了信息岩土工程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现已成为国际信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系列会议;2017年值同济110周年校庆之时,成立了中国智慧基础设施联盟暨全球研究中心,已吸引世界170多家单位参与。   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建造的大潮中,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地区修建地下交通基础设施?朱合华提出开展岩体隧道动态设计的远程诊断分析,即将iS3平台作为数字底座,实现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岩体隧道支护的三维动态设计技术。三维动态设计技术成功应用于四川峨汉大峡谷隧道(最大埋深1940米,世界最深的公路隧道)施工中,仅用10分钟完成了现场三维远程实时动态支护设计,这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是隧道动态设计的重大技术突破。   今天, “土木信息工程”已成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土木工程学科的分支之一,朱合华盼望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土木信息工程”学科未来继续能茁壮成长。
同济大学 2022-08-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4 105 106
  • ...
  • 189 1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