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杨、柳物种分化和性染色体进化研究及应用
为从根本上治理杨、柳飞絮污染,克服杨树和柳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1)阐明了杨树和柳树的遗传分化机制,建立了杨柳科植物大遗传系统研究平台,创建了木本植物遗传研究的新模式体系。本项目首次在基因组水平明确了杨属和柳属两个姊妹属的进化关系,比较基因组学结果表明:杨柳科植物的共同祖先经过二倍化形成了杨树,杨树的两条染色体发生了断裂与重新融合,染色体重新融合的结果导致柳树的产生。以前杨树和柳树是作为独立的体系进行遗传研究的,由于两者基因组有高度的相似性,本项目建立了将两者作为一个大遗传系统进行研究的分子平台。 (2)阐明了杨树和柳树的性别决定系统以及杨柳科植物性染色体演化的分子机制。发现杨树性别决定基因定位在19 号染色体近端粒区域,为XY 性别决定系统;而柳树性别决定基因均定位在15 号染色体的着丝粒附近,为ZW 性别决定系统。杨柳科植物虽然起源于同一个古四倍体祖先,但这两个姊妹属的性染色体分别由两条不同的常染色体进化而来,并且常染色体向性染色体的转变发生在杨树和柳树物种分化之后,性染色体在这两个姊妹属中独立起源和进化,分别演化形成XY 和ZW 两种完全不同的性别决定系统。 (3)发现了飞絮发生发育过程,揭示了杨树性别决定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发现美洲黑杨性别决定区的2 个Y染色体特有的基因FERR-R 和MSL。FERR-R 基因具有抑制雌蕊发育的功能,该基因是由一个在雌花发育早期特异表达的促雌基因(FERR)复制产生。杨树雄株中,FERR-R 基因通过产生small RNA 对FERR 基因的启动子进行甲基化,同时降解FERR 基因的转录产物,在杨树雄株中关闭了FERR 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雄株中雌蕊不发育;而雌株中没有FERR-R 基因,FERR 基因表达不受抑制,雌蕊可以正常发育。MSL 基因转录产生长片段非编码RNA,具有促进雄蕊发育的功能。杨树雄株由于存在MmS 促雄基因,所以雄花原基发育,但雌株中没有MmS 促雄基因,所以雄花原基不发育。 (4)建立了杨树和柳树的性别早期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选育雄株品种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可以有效的解决杨、柳飞絮问题,因此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至关重要。然而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一直存在可靠性低、误检率高等问题。本项目利用杨树Y 染色体特异序列和柳树W 染色体特异序列开发了用于杨、柳性别鉴定的特异分子标记,分别在美洲黑杨、山杨和簸箕柳苗木性别的早期鉴定工作中实现100%准确率。杨、柳性别早期鉴定技术在“国家林草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开展的杨、柳种苗抽检工作中得到应用。 本项目取得的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仅使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跑地位。通过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促使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为从根本上治理杨、柳飞絮污染,克服杨树和柳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为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典型案例,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动力博石(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动力博石(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动力博石(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01月09日,坐落于广东省江门鹤山市,研发总部位于深圳南山区,为深圳市动力飞扬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动力博石是一家以AI视觉技术为核心,在光学设计、软件算法、机电控制等领域自成体系的高端智能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产品研发,系统集成,营销及技术支持于一体,扎根机器视觉与工业自动化,公司拥有各类专利180多项。
动力博石(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2023-08-02
JYF1884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器
产品详细介绍
华鲁电热仪器(天津)有限公司 2021-08-23
滴定台 大理石滴定台 铁架台 03010
产品详细介绍 1.产品由方座和支架组成; 2.底座尺寸为300mm×150mm×18mm,由大理石制造,方座下面的四个塑料脚垫与方座四个角粘接牢固,平整光洁,颜色均匀,边角光滑;立杆直径为11mm,其高度为600mm,表面镀铬。
郑州利生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是华人商界领袖、台湾爱国企业家王雪红陈文琦夫妇捐资举办的一所非营利性公益慈善大学。学校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计划内统一招生,教育部颁发高职(专科)文凭。 学校地处贵州省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距贵阳市区和龙洞堡国际机场约40分钟车程。全校园免费无线网络wifi覆盖,设施设备齐全,常年有来自欧美等地区30余名志愿者外籍教师,是贵州省国际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花园式高校。2015年2月获得贵州省唯一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院校”,成为贵州省政府重点支持的职业学院。 学校目前在校生3741人,80.8%的学生来自贵州农村,始终坚持“公益兴学,教育扶贫”的办学宗旨,以“诚信、爱心、高尚”为校训。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模式下,以“创新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与产业扶贫”为目标,开设了20余个社会热门、市场紧缺型专业。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了“校企深度合作”,分别与百度公司、万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Marriot)、HTC公司、用友公司、梦动科技、课工厂、多彩贵州农业生态公司、北京唐人坊公司等企业合作,派出学生到企业实习并对实习合格学生100%就业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扎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教育扶贫”讲话精神。 学校办学将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扶贫模式”的探索路上,敞迎莘莘学子前来攻学成才,力争开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范式,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2016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省长孙志刚等的陪同下到学校调研教育扶贫工作,听取汇报和实地调研后,汪洋副总理说到:“在校的同学们既是学生,也是生产者,他们创造了价值。很多志愿者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盛华学院帮扶贫困学生,我很欣赏这种精神,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能够紧紧围绕贵州进行贫困帮扶,这件事值得鼓励。盛华学院的教育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希望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把这项功德无量的公益事业做得更好。”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到学校进行教育扶贫工作进行调研时称赞道:“盛华学院是一个充满爱的学校,职教创新帮高职学生‘弱鸟先飞、展翅翱翔’,让我深受感动,注重教育扶贫,学校执行校长孙伟博士的团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实实在在的付出,帮助了很多孩子出走贫困的大山,具有社会责任感。”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导下,敞迎莘莘学子前来攻学成才,力争开创中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新范式。 文脉传承 珠江源流,创新教育的精神一脉相承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所在地属于珠江源范围区域中,珠江水源远流长,中国教育溯源寻根。100多年前,正是在珠三角地区是孕育了中国近代教育最初的种子,100多年后,在位于珠江源的惠水河区建立了“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秉承王永庆先生经营理念:“溯流而上,一直追到河流的源头处,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所在。”强调从基层训练做起的精神,强调在教学中的实践性,强调培养实际能力——教育训练的任务在于培养出人才为企业及社会所用。 蔡伦造纸 文化圣迹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首。惠水县民间至今保持着敬拜蔡伦的传统,至今仍留存许多原始的文化产物、劳作工具,以及有关造纸人所信奉的种种仪式。“先师蔡伦古法造纸坊”紧邻校区(800米)。 阳明心学、内圣外王,开贵州文明开化之风 王阳明是明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在被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期间,他始终以"内圣外王"为人生理想。王阳明首开贵州文明开化之风,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创立“阳明心学”和“知行合一”的思想,使儒学发展到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高峰。 理念:生根兴教、深耕育人、知行合一 生根兴教:贵州盛华职业学院重视学生品质根基的培养,诉求“德智体美创、五育新人”全面发展。 深耕育人: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倡导“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的三位一体的成长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组织的直接参与工作,掌握生存的技能;学生以低学费甚至零学费入学,通过工作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资和生活费用以极低的成本或零成本(学费和食宿费)让学生完成学业,并接受真正有价值教育。 知行合一:知识结合实践,充分就业,真正脱贫。毕业盛华,就意味着长大成人,自食其力。 绿色生态办学 保护好周边环境,实行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最基本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在校园内采用先进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将学院的污水进行处理,而且将周边农户的污水接入处理。处理过成达到国家最高的A级排放标准,处理场地本身也建成为一个湿地公园,改善周围环境风貌,为教职员工、学生及周边农户与游客提供悠闲休憩场所。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2021-02-01
油菜品种华油杂3531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油杂3531是由不育系245A和恢复系恢-3531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3天左右。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7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7.46%;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2.85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减产0.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5.28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44%。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8.9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5.66%。于2005年通过国家长江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品种华豫油640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自交不亲和杂交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度省区域试验,9点汇总,7增2减,平均亩产211.32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6.68%,差异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7-2008年度省区域试验,9点汇总,8增1减,平均亩产203.38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12.07%,差异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8位。2008-2009年度省生产试验,7点汇总,6增1减,平均亩产197.23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5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品种华油杂62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用波利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63A”与恢复系“05-P71-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株型紧凑,株高中等,生长势强,抗倒性较强,分枝性中等。苗期生长较慢,半直立,叶片缺刻较深,叶色浓绿;薹期生长势较强。茎绿色,花黄色,花瓣相互重叠。结荚性较好,籽粒中等大小。区域试验中株高176.4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23.3个,每角粒数20.3粒,千粒重3.63克。菌核病发病率12.91%,病指8.06;病毒病发病率0.75%,病指0.53。出苗至成熟216.7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华清洁利绿色智慧校园
华清洁利智慧校园主要是专注于绿色智慧校园及高校智能设备服务的项目,主要涉及智慧教室、智慧教务、智慧公寓、智慧食堂等开发及后勤智能设备服务。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武汉爱鲸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李金龙 注册时间 2017.11.10 注册所在省市 湖北武汉 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11MA4KX13G5F 经营范围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服务;软件开发;洗涤服务;净水设备、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销售及安装;家用电器维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办公用品的销售;初级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企业地址 洪山区南湖大道182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大道新体育中心创业学院社会服务空间 获投资情况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金龙 公共管理学院 2021.9/2023.6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邓汉慧 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 社会保障/创业教育 喻良涛 公共管理学院 讲师 人力资源/创业教育 五、项目简介 华清洁利智慧校园主要是专注于绿色智慧校园及高校智能设备服务的项目,主要涉及智慧教室、智慧教务、智慧公寓、智慧食堂等开发及后勤智能设备(自助洗衣机、烘干机、洗鞋机、智能回收机、空气能热水、智能空调等)服务,项目从2017年开始运行,至今已覆盖40余所高校、投入设备10000+台,拥有30余项专利证书,获得了如第三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全国唯一)、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金奖、“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等40余项奖励,获得“武汉五一劳动奖状”,先后也孵化和带动一系列在校创业子项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08-02
奥华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染色机64通道
主要特点1、微电脑自动控制,中文界面,液晶显示,触摸屏操作,简捷、直观、方便。全程电脑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干预。2、每张标本独立沉降制片、独立固定、独立染色。独立分化、独立返蓝、独立倾倒废液,标本与耗材(一次性移液针筒、沉降仓等)一一对应,不交叉使用,不反复使用,保证单独制片染色,无标本间交叉污染。3、一次性移液针筒抽取染色液、盐酸酒精,无堵塞管道、腐蚀管道风险,染色液无浪费。4、随着季节温度变化,仪器自动检测温度并自动调整染色时间,保证最佳染色效果。(此功能可选择)5、有效细胞单层、均匀地平铺到载玻片圆形区域上,制成细胞成分丰富、背景清晰、颜色鲜艳、形态完整、分布均匀的细胞涂片。6、上皮细胞、化生细胞、颈管细胞及微生物等清晰,既可直接查癌及癌前病变,也可查炎症,HPV感染、滴虫、霉菌等微生物。7、配有净化排气装置,环保密封罩活性炭过滤,吸附有害气体,保证仪器内外空气洁净,保护操作者健康。8、单次制片染色1-64任意数值只标本;9、巴氏、HE两种染色方式,一键切换。10、妇科、非妇科1、非妇科2三种工作模式,一键切换。
孝感奥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5-01-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