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单膨胀机实现热能梯级分时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膨胀机实现热能梯级分时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及方法,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工质泵(1)、一号控制器(2)的B端、换热器(3)、二号控制器(10)、膨胀机(13)、储热器(9)、一号控制器(2)的C端构成的一个闭循环,和由换热器(3)的出端依次连接的四号控制器(8)、冷凝器(6)、冷凝循环泵(5)、三号控制器(4)、换热器(3)的进端构成的一个闭循环;所述的附属系统包括其它来源热量除热系统(11)、供热系统(12)、生活用水预热系统(7);该装置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不同温度储热器,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单频网外辐射源雷达的飞机目标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频网外辐射源雷达的飞机目标识别方法,利用飞机目标旋转部件(旋翼、 螺旋桨、或喷气式引擎)产生的微多普勒调制特征进行目标识别。首先对参考通道和监测通道信号进行 二维互相关处理,据此实现对目标的检测;接着从距离多普勒谱上不同距离单元位置提取各个发射站所 对应的微多普勒特征;最后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多角度特征进行决策级融合识别。本发明组合了单频网 中各个发射站同时提供的微多普勒特征,减少了目标微多普勒特征的姿态敏感性,从而提高识别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双环电压型PFM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双环电压型PFM控制装置,由第一电压检测电路VS1、第二电压检测电路VS2、第一电压控制器VCM1、第二电压控制器VCM2、第一比较器CMP1、第二比较器CMP2、减法器SUB、触发器RS、定时器CT、反相器NOR、第一驱动电路DR1、第二驱动电路DR2和第三驱动电路DR3组成。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控制单电感双输出拓扑结构的多种变换器,诸如:Buck变换器、Boost变换器、Buck-boost变换器、Bipolar变换器等,相对于传统电压型PWM控制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其优点是:具有输出电压纹波小,稳态性能好,输入瞬态响应和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快,变换器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小等优点。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粒子捕获式的单粒子散射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粒子捕获式单粒子散射测量 方法,包括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作、测量环境配置、对准、单粒子的 捕获和单粒子环境的构建以及单粒子大角度的散射分布的测定等相关 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结合了微流控芯片粒子捕获技术,克服 了单粒子的大角度散射、大动态范围内的光散射特性测量方法的不足, 实现了单粒子大角度散射分布的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公布2022年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绩效评价结果的通知
为切实加强对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形成绩效导向、争先创优和工作倒逼机制,根据《浙江省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综合体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按照传统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农林牧渔等进行分类排序,分为优、良、差三个档次,现将评价结果公布如下。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3-06-28
核酸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智能检测技术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盛副教授团队在已开展的核酸测序方面的专用图像传感元器件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的冠状病毒核酸智能检测技术”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方案。课题组通过远程网络讨论与协作等多种方式,组织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多次进行技术研讨,并与深圳市行业内的权威机构合作,在两周内快速进行原理论证,形成技术方案,完成智能检测装置的原型结构设计及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项目致力于开发具有核酸智能检测能力的低成本嵌入式物联网设备,为公共卫生防疫事业提供更加有力、且具备“提前生产、快速部署、分散检测”特点的新型核酸检测的解决方案,有望实现未来冠状病毒传染事件中基因序列的快速发布与潜在感染者的本地化核酸检测能力快速部署,帮助医护人员和民众在家庭或社区对感染或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减少潜在感染者的聚集与交叉感染,快速实现核酸检测层次的确诊检验与病症初筛,助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提高和储备。
清华大学 2021-04-10
C5116G单柱数控立车
本项目是在原 C5116E 普通立车基础上,进行数控改造,机床主轴采用四段变频调速,既能实现每段转速范围内的无级变速控制、又能得到低转速段大的输出扭矩; X 轴和 Z 轴进给采用精密滚珠丝杠、配套数控伺服(可根据用户需要配套各种系统);数控刀架采用国产 AK27320×6QY1 六工位自动转位刀架;机床还配置了平板链式排屑器、冷却切削液供给装置等;主要功能部件采用了国产优质机床功能部件配套,大大提高了国产化率和产品的性价比。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
通过施加栅压形成有效的双电层静电场,以此构建出石墨烯基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具体从电化学窗口以及正负栅压下双电层的对称性等方面考虑,筛选了一种阴阳离子尺寸匹配的离子液体(DEME-TFSI);这种离子液体栅的双电层厚度约为0.75 nm,能够在较小的栅压范围内产生强的静电场,从而有效地调控分子的能级。由于离子液体的凝固点较低 (~180 K),可以实现较大温度范围内连续的栅压调控。
北京大学 2021-04-11
单双光子路径染料@MOF白光材料
同时利用紫外光激发的单光子过程和近红外光激发的双光子过程,成功获得了双路径光子转换的染料@MOF白光材料。该MOF结构设计中的四苯乙烯骨架配体和所吸附的有机染料分子,均同时具有单光子吸收(OPA)和双光子吸收(TPA)激发荧光的特性。经过对材料组成、激发波长、双光子吸收截面等诸多因素的精准调控,最终成功获得了不同含量的RhB+@LIFM-WZ-6、BR-2+@LIFM-WZ-6和APFG+@LIFM-WZ-6的染料@MOF白光材料体系,而后分别在365 nm紫外光和730~800 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经由单光子路径和双光子路径过程,成功实现了能量下转换和上转换的白光发射。上述研究将不同路径的光子转换机制成功运用于白光发射材料的设计,并为光化学和光物理的其他相关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中山大学 2021-04-13
重组人单链白介素12(rhscIL12)
rhscIL12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与天然IL12相同的生物学性状。天然IL12由两条肽链1:1形成组配时才有生物活性,否则,不仅没有活性,甚至可抑制天然IL12的刺激免疫作用。目前,国内、外新研制的基因工程IL12都是将两条肽链分别表达的,而我们是将其两条链连接为一条肽链,由果蝇细胞表达系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表达系统)表达的。因而可保证其组配始终为1:1,生物活性稳定,而且所用的果蝇细胞表达系统具有表达量高、操作性好的优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2 43 4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