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玻
纤
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小试阶段/n本项目采用双螺杆混炼挤出工艺,以长玻纤和滑石粉增强改性聚丙烯,制备高性能、高流动性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玻纤含量15wt.%,滑石粉含量20-25wt.%,主要用于高速洗衣机内筒、汽车的空气过滤器、仪表板等零部件及替代ABS的可直接喷漆的PP专用料。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无卤阻燃玻
纤
增强塑料技术
玻纤增强塑料(Glass-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GFRP),是通过相应的高分子加工手段制备的一类高分子-玻纤复合材料。相对于一般塑料,GFRP塑料的刚性、强度以及耐热性等得到大幅提高。通常大部分的玻纤增强材料多用在产品的结构零件上,是一种结构工程材料。针对应用范围最广的几类玻纤增强塑料(GFRPP、GFRPA、GFRPBT等)因玻纤造成的灯芯效应导致阻燃困难的技术难题,本技术将阻燃剂分子设计、复配协效、纳米技术和包覆技术有机结合,研制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玻纤增强塑料的高效无卤阻燃剂。具有环境友好、阻燃效率高、低成本、低毒性等优点,所制备玻纤增强塑料兼具阻燃性及良好的机械性能。以GFRPA6以及GFRPBT为例,使用本技术生产的无卤阻燃剂在添加15-25%时可通过UL-94垂直燃烧测试V-0等级的不同厚度要求(0.8 mm-3.2 mm)的产品,材料LOI达到28-35%,材料力学性能相比未阻燃样品保持85%以上,完全满足日常汽车、机械等领域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当复配协效技术可进一步制得更高效、成本更低的阻燃玻纤增强塑料。本技术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性能举例:GFRPA6:燃烧性能—UL-94 V-0 (0.8-3.2 mm),LOI:≥30%力学性能—保持80%以上(拉伸强度≥130MPa,弯曲强度≥175MPa) GFRPBT:燃烧性能—UL-94 V-0 (1.6-3.2 mm),LOI:≥30%,力学性能—保持80%以上(拉伸强度≥90MPa,弯曲强度≥140MPa) 建设投产条件(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年产1000吨无卤阻燃剂,投资500万元。1000吨阻燃剂可用于生产5000-7000吨阻燃工程塑料。
四川大学
2023-05-15
微
纤
化方法回收废弃塑料新技术
塑料以其质量轻、耐腐蚀、易加工、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塑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老化降解而使性能变差,成为不能再使用的废旧塑料,如不加以回收,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废旧塑料通常是多种塑料的混合物,其回收性能一般很差。采用原位微纤化方法进行回收,将废旧塑料简单的分成废旧通用塑料(主要包
四川大学
2021-04-14
粉煤灰
纤
化及纤维应用技术
粉煤灰是我国最大宗的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近4亿吨,带来严重的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浪费,其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区别于传统的粉煤灰制砖、水泥、混凝土等低值直接利用技术,本项目自主开发了粉煤灰纤化及纤维应用技术。该技术是将粉煤灰制成直径5~10μm的超细纤维,并将纤维作为重要的原料用于保温、隔热、隔音材料的生产。另外,该纤维还有用于造纸、过滤材料、增强材料等多种用途,属于高附加值的粉煤灰产品。该技术真正实现了粉煤灰的高值资源化利用。 应用该技术的年产?万吨粉煤灰纤维的示范生产装置将于2011年6月份正式试车投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单
亦先
单亦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青岛中石大科技创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信号的监测与处理、计算机测控系统
单亦先
2023-03-31
单
盘天平
产品详细介绍
江苏省常熟市衡器厂
2021-08-23
QK
纤
溶酶系列专利产品产业化
中试阶段/n人体血管总长约9.6万千米,可绕赤道2.7圈。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因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疾病占67%,我国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患病总人数超过3亿,2015年全球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市场超过1万亿美元。心脑血管疾病属社会重大疾病,严重危害国民健康,QK纤溶酶的产业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和价值。新一代溶栓蛋白酶枯草杆菌QK纤溶酶从上千株菌株中筛选得到枯草芽孢杆菌Subtilisin-QK,发酵产生
武汉大学
2021-01-12
PLC+VLC
传输
系统
PLC+VLC 系统是清华大学自行研发的一个实验系统,它利用 TDS-OFDM 系统的优异性能,把数字电视信号在 PLC+VLC 的混合信道中传输,在 8MHZ 带宽内传输的净载荷高 达 24Mb/s,其系统的构成如图 1 所示:经过视频编码之后的数据,在 PLC 调制器中完成 TDS-OFDM 调制,输出一个低中频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中,通过电力线把信号送到 LED 灯头,用耦合器取出信号,经过滤波、 放大、驱动之后,点亮 LED 光源,灯的亮度随着信号在快速地明暗变化,OFDM 信号被调 制到 LED 灯的亮度中。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用 APD 光探测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 过跨阻放大、AGC 放大之后,用解调芯片进行解调,输出的数据经过解码之后,得到视频 和音频信号在电视上播出。本系统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重新布线,用家庭内部原有电力线即可 完成数字电视的传输,只需要更换 LED灯头。
清华大学
2021-04-11
分布组网与协作
传输
移动通信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支撑。为实现宽带信息服务向移动终端延展,发展以数据业务为主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需求。移动网络能源消耗快速增长,频谱资源日益紧缺,单纯从点到点无线链路寻求系统性能的提升已面临发展瓶颈,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寻求突破,力求从网络架构及多节点协作等方面着手解决移动通信业务迅猛发展所面临的频谱和功率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多项重要课题的支持下,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探索,本项目在分布式无线网络的容量解析分析方法、分布式系统的网络规划与资源联合调配、协作传输以及基于环境特征的自组织组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形成了分布式无线组网与协作传输理论技术体系,解决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涉及的网络效率、频谱效率、功率效率和运营效率等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3
卫星无线能量
传输
系统
在结构构成极为精密复杂的卫星内部,微振动无法避免、十分难控,载荷几乎不可能时刻保持稳定,在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太空中,卫星载荷一次微小的振动,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载荷控制精度指标一直难以实现数量级提升。 团队采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发了基于同轴结构耦合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卫星与载荷的物理接触彻底隔绝。该系统由发射调节器、发射耦合器、接收调节器以及接收耦合器组成。为了将技术应用于卫星以提升载荷精度,团队解决了动态场景下无线传能、失谐电路的补偿匹配以及大功率电能传输等关键技术难题。 该卫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被上海卫星工程(航天 509 所)研究所采用,团队按照航天规范,联合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航天 811 所),在已有的原理样机的基础上,研制出航天正样产品,并于 2020 年 10 月完成正样产品的交付验收,在 2021 年某月装备在高分辨试验卫星发射上天。据了解,该卫星是首颗搭载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试验卫星,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2-0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