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金城兰州,始建于1907 年(光绪33 年)兰州道彭英甲创建的“甘肃官立农林学堂”,是一所甘肃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迄今已有111年办学历程。现为全国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示范学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全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学会农业与农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甘肃省十大杰出职业院校、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单位、甘肃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院建有本部、和平校区和西校区三个校区,其中西校区(筹建)位于兰州新区。校园设有农业技术系、园林工程系、畜牧兽医系、经济管理系、食品化工系和基础部6个系(部)。在职教职工22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近4700人。在专业建设上以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形成了农技类、园艺类、财务会计类、经济管理类、信息技术类、畜牧兽医类、食品类和化工类等8个专业群28个专业。 学院现有职业教育研究所和作物育种研究所2个教科研机构。有2名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名教师为省级骨干教师,1位教师为省级教学名师。有12个实训中心65个专业实验室,1个职业技能鉴定所,2个教学实习实训农场,校外实习基地135处。 学院始终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人格与创业教育,拓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坚持质量工程建设,深化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坚持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坚持农民创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坚持应用型农业科学研究,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格局。知识、技能、素养相融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为学院的特色和亮点。毕业生占到全省农业骨干企业创办者及管理技术骨干的三分之一以上。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列小麦、胡麻育种科研推广、863 攻关、948 引进、甘草和苦参栽培、“星火科技”培训、农民创业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与美国、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奥地利及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科研推广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 项,农牧渔业丰收奖4 项,省科技进步奖25 项,地厅级奖56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厅级奖12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全国种子技能大赛特等奖、全国会计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奖项。学院原研究员周祥椿同志被评为甘肃省首位科技功臣。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学院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的校训,致力于打造“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园艺职业教育开拓者、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智慧农业建设领跑者、国际职业农民培育和输出探路者”这五张名片。近几年来,学院坚持“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取得了一批重大办学成果。牵头组建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全国智慧农业教学联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五十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五十强、全国高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最高奖、2016土耳其安塔利亚世园会最高奖和组委会金奖等诸多荣誉,连续六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目前,学院由西园路校本部、相城校区和东山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各类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员工550余人,招生专业39个,面向全国15个省、自治区招生。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生活污水农业灌溉利用控制系统
一种生活污水农业灌溉利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池、灌溉管路、输水管、清水池、清水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及反冲洗管,污水处理池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灌溉管路包括主管及与主管连接的多个分支管;输水管进水端与前述污水处理池连接,出水端与前述主管连接,该输水管自出水到进水依次设有第一电磁阀、水泵及第二电磁阀;清水管进水端与前述清水池连接,出水端与前述输水管连接并位于第二电磁阀和水泵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生活污水农业综合利用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反冲洗回路的设计人性化地考虑到了常见的过滤器堵塞问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清理。
浙江大学 2021-04-13
农业物联网监控设备与应用系统
一、成果简介: 依托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欧盟FP7,农业部948等有关的农业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等领域项目,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设施温室、大田种植等领域开发了生产环境的信息获取、传输和自动控制等软硬件产品。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传感器12种、采集器10种、无线网关8种、执行器6种、应用平台4类,在江苏、山东、天津、新疆、 河北、上海、北京、湖北、江西、浙江、海南等省市建立了水产养殖、农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中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中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02月27日,注册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画家村路188号,法定代表人为陈明学。经营范围包括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水果、蔬菜种植、销售(不含冷库);水产品养殖、销售;农业机械设备加工、销售;畜禽养殖;销售鲜奶;农业观光旅游;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施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中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021-09-0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体健融合”项目高质量建设培训会在南京召开
8月19日至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体健融合”项目高质量建设培训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8-21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隶属于天津市教委具有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学院2008年9月奠基,2010年10月正式启动。学院以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简称“一基地三高平台”)为目标,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串联,打造了从工程实践到创新创业的软件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软件人才培养新路。   学院率先在全国提出“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依托79所本科院校组成的“高校联盟”和150余家协同育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及300余家行业用人单位,形成高校办学资源和产业行业资源开放共享、高校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有效解决了信息技术行业实践教学资源孤立分散的问题。学院先后获批滨海高新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市商务局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天津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基地,承担了区域营商环境和产业人才“蓄水池”职能,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年常驻在校生7000余名,年实训人次稳定在10000人次左右。设立天津场外交易市场(OTC)高校板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天津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技术应用协会、天津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引进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成立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人才工作专业委员会,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入选“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两个联盟,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学校被京津冀三地政府授予“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已与60余家企业、13所高校签订“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有效解决产教“两张皮”问题 学院集合全市优质科技、教育、行业资源进行平台建设探索并实践政府引导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产教共同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同频共振。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0个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项目实训室和创新中心,与奇安信、麒麟软件等14家信创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二)打造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校企协同助力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学院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先后推出“协同创新计划”和“天软创业育成计划”,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众创空间“天软·创魔方”“中北·天软创业学院”、市级大学科技园“天软信创大学科技园”三个园区,构建了“校企协同开发-校企协同研发-产学研协同攻关”三层校企协同创新模型。同时,构建了科技资源成果库与产业需求项目库,精准服务各兄弟院校师生技术创新,并努力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三)打造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城校共生促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学院通过“管家+专家”的众创空间管理服务,以及自研的“十步问道创业成长力模型”创业辅导方法论,帮助来自天大、工大、师大、理工、城建等高校的数十家大学生初创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通过“先联合培养人才,再落地注册”的高等教育服务区域产业路径,直接促成了中汽数据从北京亦庄迁徙落户天津西青,带动洪荒科技、齐物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上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湾创未来 粤聚英才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三地深度联动办赛 打造国际化创业平台
人社部 2025-06-05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恒点®全称“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服务商。公司持续专注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解决方案 成立伊始,公司即以信息化实践教学产品落地应用为导向,融合了教育专家的实践成果和全新而富有实效的教学理念,综合应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研发形成了教师自主建设课程、虚拟教室应用、课程运营、社交化 互动学习的完整产品链条。公司拥有虚拟仿真教学开放共享平台、VR-MOOC 系统、虚拟仿真(VR)智慧教室、虚拟仿真(VR)课件编辑器(VRC-Editor 傻瓜式建课工具)、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实训课程等五大体系产品 30 余项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并通过了 ISO9001 质 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双软认证企业,在信息化教育技术落地应用领域,拥有极强的专业优势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南京大展机电技术研究所
南京大展机电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92年,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百家湖科技产业园,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型企业,专业从事差热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等仪器的研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煤炭、造纸、石化、农牧、医药科研、教学等领域,在众多用户中享有很好的口碑。      我们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凭借坚实雄厚的技术力量,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稳健的发展战略,成功打造出一支高质高效的科研团队。从技术咨询到技术培训,从产品展示到调试服务,我们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售前售后服务和强大的技术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展”已成为行业知名品牌,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开发了具有大展特色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以技术为核心、以质量为保证”的经营理念,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市场,昂首迈向新的征程!
南京大展机电技术研究所 2021-01-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195 1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