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51004新材料及其应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25009透镜及其应用实验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北斗GPS卫星时间同步装置
卫星时钟使用在工业生产需要准确时间标准驱动的功能场合、公共生活领域需要计时的功能和时标的数据。这些场合的某些设备、系统、网络的时间同步,可以使用本产品稳定、高效、便捷地获得时间标准的持久支持。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6-13
高性能卫星调制解调系统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航天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动力,商业卫星市场不断壮大,未来必将产生一个巨大的卫星数据服务市场。其中数传链路系统和设备是卫星航天产业的基础技术之一,它将航天遥感遥测数据从模拟信号中的信息提取出来以供使用。目前国内有能力进入卫星解调市场的厂家并不多,主要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所和清华大学等,并且都位于我市之外,无助于我市航天产业发展战略。 目前卫星通信设备生产单位均采用法国 IN-SENC 公司的高速数据接收设备的技术路线,国内市场上现有的卫星数传链路调制解调设备也都采用FPGA 设计专用电路实现,存在成本高、设计实现复杂和通用性差等问题;并且设备的性能依赖于 FPGA 器件的制造工艺和资源规模,无法满足卫星数据传输速率的快速增长需求;此外,卫星数传链路设备多采用的高端 FPGA芯片长期依赖进口,芯片禁运政策导致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本项目属于移动通信相关设备制造行业,是卫星产业中的关键部分。戚发轫院士介绍中国未来卫星事业发展将走向“一大一小”两个方向。“大”是指未来的卫星将越来越大,通信能力更强;“小”是指未来将会涌现更多重量较轻的卫星,它们功能专一,但可以形成一个卫星网络。而现阶段卫星数据解调设备研制目前采取的方式仍然是向传统的设备生产厂商定制产品,生产能力有限且成本昂贵,无法匹配卫星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图 1 卫星地面处理与检测系统工作展示 作为卫星技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调制解调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模拟实现到数字实现、从专用硬件芯片实现到软件定义无线电软硬件结合实现。 本项目基于 GPU 平台研究的全软件卫星解调设备可充分发挥软件实现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的优势,符合卫星产业向着智能化、灵活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本项目的研究的卫星解调设备支持多种调制方式,全软件的开发平台可可大幅度降低地面接收设备的建设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能,同时可以有效的规避禁运带来的各种风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项目简介 针对我市发展航天产业的政策和国内外市场环境面临的新问题,本项目基于大规模并行计算技术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全软件卫星数传链路系统,突破现有调制解调设备性能提升的瓶颈,既匹配“大卫星”的技术需求,同时全软件的设计又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能,符合“小卫星”市场对“量”的需求。总之,本项目将进行“软件定义卫星数传设备”及航天产业链电子信息软硬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将覆盖多种制式的卫星数据传输、地面测试和地面接收应用系统。 图 2 设备样机 (三)关键技术 本项目由高速并行载波恢复和并行时钟恢复技术实现高速率解调以及高速并行 LDPC 译码实现技术实现任意码速率、规则及非规则的准循环 LDPC译码。软件并行解调,costas 环和 gardener 环的 CUDA 编程实现高速并行载波恢复和并行时钟恢复技术,且同时实现解调、解密、译码三个流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19
导航信号欺骗干扰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项目在星地高精度时间同步和数据同步仿真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设计研发了GPS欺骗干扰模拟设备。该设备可用于多卫星导航系统间信号的干扰和抗干扰的研究。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 技术领域:信息技术/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 应用范围:潜在合作领域 现状特点:国内先进 技术创新:星地高精度时间和数据同步仿真技术 所在阶段:研发阶段 成果转让方式:合作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导航系统辅助增强设计
导航系统辅助增强设计合作方: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机场智能导航机器人
功能:在机场帮助乘客携带行李导引到指定区域或者跟随人行走,速度每秒 1.5 米。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046308.4: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规整球形的海洋高分子微球,微球实心或空心、粒径(200纳米-50微米)、微观结构可控可调,可作为吸附材料、药物香精等载体材料的应用。
厦门大学 2025-02-07
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系统
成果描述: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CAD/CAM研究所在工业机器人本体开发、工业机器人空间定位精度标定、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空间运动轨迹规划、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动态特性分析等方向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视觉等领域发表相关科技论文10余篇,申报相关发明专利2项,承担完成相关国家、省市及企业科研课题5项。市场前景分析: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开展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与普什宁江机床厂合作开发了基于人工视觉的装配机器人,用于某柔性装配生产线上。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与成都广泰有限实业公司合作开发了15、30、50公斤的六关节机器人。针对某企业磁瓦自动生产线自主开发了基于视觉系统的磁瓦搬运机器人。参与了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F06B02) “汽车车身多车型柔性装焊制造系统”,负责项目中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程序仿真系统研发。
四川大学 2021-04-11
柔性复合防爆技术及其装置应用
如何非接触式处置爆炸物已成为世界各国防爆反恐的难题,但目前常用的防爆装置在重量、可移动性和防护能力方面存在应用瓶颈,亟需研制新型轻质便捷、强防护能力和无附带伤害的非接触式防爆装备。由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柔性轻质复合防爆装置,采用特殊液体和高性能纤维材料等构成的柔性轻质复合结构,可基于波阻抗匹配、惯性耗能和大面积整体变形等原理,高效吸收爆炸冲击波和破片的联合冲击能量。柔性轻质复合防爆装置技术可应用于防爆桶、防爆箱、防爆围栏、防爆挡墙等多种类新一代抗爆防爆产品或装备开发。其中该技术应用于柔性复合防爆桶,可防护1kg以上TNT爆炸物,装置轻质便携(重量减少80%)且无附带伤害。柔性复合防爆桶作为本技术的第一款产品应用,已通过公安部检测,即将作为新一代防爆反恐创新成果遴选试用后在全国推广,可广泛应用于机场、高铁、地铁、广场和会议中心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防护,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积极的社会示范效应。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395 3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