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Ⅲ类压力容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系统
压力容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技术思路是世界压力容器设计技术的革命,最早是由欧盟在2002年强制执行的法规——《承压设备指令》(PED)中提出的。2009年以后我国借鉴这个思路,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了对第Ⅲ类压力容器在设计阶段应出具风险评估报告。但我国开展Ⅲ类压力容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标准,只能参照国外RBI(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进行。首先,无论是从风险识别、同类失效频率还是风险定量计算等环节国内外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完全采用国外的数据库及风险评估模型势必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准确,影响容器本质安全。其次,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并不等同于RBI,国内缺乏这方面系统的研究。本成果通过调研和理论研究,提出适合于我国实际的Ⅲ类压力容器失效可能性计算模型与失效后果分析模型修正方法并开发相应的风险评估软件。对我国重要压力容器在设计阶段开展风险评估,做到所谓“优生优育”,提高本质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本软件能指导Ⅲ类压力容器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工作,不仅为设计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又能极大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该软件能自动识别设计阶段Ⅲ类压力容器可能的风险因素、自动验算容器类别、自动定量计算风险值、自动生成风险评估报告并自动导出word文档的报告、失效事故案例库查询。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16
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预测控制系统
成果简介焦炉炼焦过程中所产生的荒煤气经集气管、 初冷器和鼓风机等环节处理后传输给化产及煤气用户。 传输过程中, 集气管压力系统和鼓风机调速系统的稳定优化控制对于炼焦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集气管压力过高时, 一方面造成跑烟冒火,污染环境; 另一方面降低了荒煤气的回收率, 造成能源的浪费。 当集气管压力出现负压时, 空气就会从炉门、 炉盖等处进人炉体, 导致焦炭质量下降、 缩短炉体使用寿命及煤气中氧含量增加。 为此我们针对非对称分布多焦炉多集气管共用一套鼓冷装置的系统设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三维在线检测与测量
(1)开发三维在线检测技术,能对生产产品(型材、铸坯、钢板等)进行轮廓测量、缺陷三维检测,钢板表面平直度测量,钢板镰刀弯,对角线,切斜值进行测量;(2)轮廓动态测量精度 0.04mm-0.3mm;(3)缺陷检出率为 100%,缺陷深度检测精度 0.05mm-0.1mm。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植物空气负离子场除霾新技术与新产品
本发明通过一种特征电场激励植物释放原生态空气负离子,而非依靠电离空气产生人工负离子的方法净化空气,其突出特点是绿色环保,植物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益,但电离空气产生的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据报道对人体健康无益。不同于传统的空气净化方式,该技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应用前景广阔,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目前,需寻找投资合作使其尽快产业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5-11
力-热-化多场耦合理论与数值模拟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凝胶等软物质的应用、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力热与化学作用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耦合作用。本成果完成人通过引入化学反应进度,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描述可变形固体材料质量传递、热传导以及化学反应耦合问题的力-热-化连续介质理论框架,该理论适用范围宽广,针对包含化学反应的各演化过程有相应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方程。针对所建立力-热-化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多场耦合能质传递强化及调控理论与方法
能源、环境及化工等领域广泛存在具有相变和反应的能质传递和转化问题, 具有多区域、多场、传递与转化等相互耦合的特点,是影响装备性能的关键热物 理问题,对提升性能至关重要。本项目针对上述领域中共性的多场耦合能质传递 机理反其强化和调控方法的前沿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 成果。主要发现点有: 一、 分区耦合多相传递可视化实验方法及其机理与特性:创新了滞止流和通 流槽道内逸出速率及位点可控的液滴和气泡动力学行为、变孔隙率网络流道及其 与外部流场耦合的两相流动、毛细阻力可调的多孔层内相变传热及含反应边界的 两相流及传递等可视化实验方法。获得了逸出液滴聚合衰减震荡机理及规律;发 现了微孔逸出气泡脱离后涌入和界面震荡现象;揭示了具有壁面逸出气泡的槽道 内两相流规律;阐明了具有微孔层和结构缺陷的气体扩散层内两相分布特征;厘 清了反向式毛细蒸发器多孔层内相分布规律反其对相变传热的影响机理;揭示了 燃料电池内两相流动和传输以及电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规律,获得了流道水淹与 压降之间的定量关系及膜电极表面温度分布特性。 二、 多元多相分区耦合能质传递及转化理论模型:建立了多场耦合固体基质 表面细胞吸附成膜理论模型,揭示了生物膜结构与能质传递及产氢/产电性能的 相互关系;建立了含生化反应的多孔填料床内多相能质传递的毛细管模型和多相 混合模型,阐明了流动和传输与生化反应的耦合特性,为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 性能预测提供了方法;建立了毛细结构材料内分区耦合相变传热理论模型,为反 向式毛细蒸发器和微槽膜状凝结换热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提出燃料电池两相传 输三维孔隙网络模型和气体有效扩散系数的分形模型,首次利用V0F方法模拟 了边壁具有逸出液滴的燃料电池流道内细观两相流行为,揭示了多孔扩散层与流场板流道内两相流的耦合关系以及流道结构和工况参数对两相流特性的影响规律。 三、多场耦合能质传递强化及调控方法:基于分区耦合强化传热思想,提出 了三维肋表面和螺旋扭带组合强化传热新方法;通过分区流动和传递强化与调控, 发展了三维柱状阵列结构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利用石墨 烯表面修饰,实现了多孔电极内微生物产电菌电子转移速率和活性生物量调控和 强化;创新性利用流场/浓度场/温度场/光场的强化和调控,结合表面修饰和弥 散光导体技术,实现微生物生化转化全过程强化;提出了通过外接电阻控制阳极 电势诱导和调控生物膜结构,强化了质子传输,大幅提升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
重庆大学 2021-04-11
流态化还原焙烧磁选工艺与设备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最早的学科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期间,研究开发出磁铁矿选矿精选设备-低磁场自重介分选机(图 1),已获国家专利,具有 600×600 单联、双联、四联三种工业产品,已在河北群泰、华冶等矿业公司选矿厂及内蒙古泰恒、黑脑包矿业公司选矿厂等二十多家厂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近几年研发的流态化还原焙烧磁选工艺与设备,已经在云南武定鱼子甸高磷鲕状赤铁矿的开发利用中得到应用,其中关键设备-还原焙烧流化床。该项技术可应用于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开发惠民铁矿,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和首都钢铁(集团)公司开发湖北鄂西地区高磷铁矿石等类似难选冶铁矿石,对于我国扩大可利用铁矿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空间微流控芯片技术与生物实验载荷
微流控芯片是空间生物实验与生命信息探测的最新技术。“微流控芯片” 被美国宇航局誉为空间生物学实验的“终结者”。微流控芯片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发展的热点领域。结合空间生命特征分子的特点,发展高集成度芯片和芯片检测技术将是一项成本低、信息量高、简便易行的创新技术。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为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流态化还原焙烧磁选工艺与设备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最早的学科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期间,研究开发出磁铁矿选矿精选设备-低磁场自重介分选机(图1),已获国家专利,具有600×600单联、双联、四联三种工业产品,已在河北群泰、华冶等矿业公司选矿厂及内蒙古泰恒、黑脑包矿业公司选矿厂等二十多家厂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近几年研发的流态化还原焙烧磁选工艺与设备,已经在云南武定鱼子甸高磷鲕状赤铁矿的开发利用中得到应用,其中关键设备-还原焙烧流化床。该项技术可应用于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开发惠民铁矿,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和首都钢铁(集团)公司开发湖北鄂西地区高磷铁矿石等类似难选冶铁矿石,对于我国扩大可利用铁矿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双一流”建设与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召开
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4月9日,“‘双一流’建设与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高端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厦门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864 8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