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RNA修饰m6A去甲基酶FTO对多种RNA修饰底物的去甲基分子机理
   FTO对人体发育至关重要,FTO酶活功能的紊乱会影响发育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肥胖和癌症等。N6-甲基腺嘌呤(m6A)作为mRNA上含量最为丰富的甲基化修饰,是首个被报道的FTO去甲基酶活生理底物。之后陆续报道FTO生理底物还包括mRNA上5’帽端后的N6,2'-O-二甲基化腺嘌呤(cap m6Am),snRNA的m6A和m6Am,tRNA的N1-甲基腺嘌呤(m1A),除此之外还有体外活性底物单链DNA上的N6-甲基脱氧腺嘌呤(6mA)和N3-甲基胸腺嘧啶(3mT)与单链RNA上的N3-甲基尿嘧啶(m3U)。FTO如何识别众多的核酸修饰碱基,是否有催化选择性,如何结合多种RNA,FTO为什么对cap m6Am的活性高于单链RNA上的m6A,及FTO为什么对单链RNA或DNA上的m1A没有活性却对tRNA或茎环结构上的m1A有活性?回答这些FTO的酶催化分子机制有待于蛋白-核酸复合物晶体结构的解析。然而FTO蛋白与核酸底物结合力太弱,致使获得FTO蛋白-核酸复合物晶体结构一直是该领域的挑战和难点。
北京大学 2021-04-11
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制备和分离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转化为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方法,包括:在微生物梭状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红串红球菌、北京棒杆菌、枯草杆菌、噬夏孢欧文氏菌、芽孢杆菌或弯曲假单胞菌的发酵过程中加入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溶液,进行生物转化反应,得到含有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生物转化基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将4′-去甲基表鬼臼酸从生物转化基质中分离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转化基质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初分离,并以凝胶柱层析进行细分离,得到4′-去甲基表鬼臼酸。本发明利用生物转化对4′-去甲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的C环4位的羟基活化后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将川芎嗪引入到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的C环4位,得到式(III)所示的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衍生物衍生物。体外KB细胞凋亡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可制备成抗肿瘤药物。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研究揭示双加氧酶的低复杂度结构域调控DNA氧化去甲基化
该研究揭示了Tet双加氧酶催化活性中心的一个低复杂度结构域(Low complexity domain,LCD)介导该家族蛋白的酶活负调控,阐述了LCD保护卵母细胞甲基化组免受过度氧化的重要作用,显示DNA甲基化谱式的正常建立对于哺乳动物发育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24-01-08
电化学转化鹅去氧胆酸为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 (3α,7β-二羟基-5β-胆烷酸,Ursodeoxycholic acid简称UDCA),是名贵中药 熊胆的主要有效成分,用于治疗各种胆疾 (胆结石,胆囊炎) 、肝炎和高血脂等疾病。 熊去氧胆酸的主要结构特征是:5位的β氢,3位的α羟基和7位的β羟基,其中7位的β羟基 是区别于其并向异构体鹅去氧胆酸 (3α,7α-二羟基-5β-胆烷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 的重要特征。若7位的基团是酮基,就是合成熊去氧胆酸的重要中间体,7-酮石胆酸 (3α-羟基-7-羰基-5β-胆烷酸,7-ketolithocholic Acid, 7K-LCA) 。由其立体构型图中可以看 出,熊去氧胆酸的A环和B环呈顺式稠合,B环和C环呈反式稠合,这种构型是胆酸 (Bile Acid) 类化合物的共同特征,与大多数甾体激素的A环和B环呈反式稠合有所区别。鹅去样胆酸和7- 酮石胆酸的结构式只是在7位的基团有差别。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VASH2-SVBP蛋白复合物进行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的分子机制
生物系黄鸿达课题组博士后汪娜等解析了VASH2-SVBP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且通过生化和细胞实验证明SVBP不仅能够帮助VASH2进行正确的表达和折叠,而且对于VASH2进行a-微管蛋白C末端去酪氨酸化的功能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团队还获得了VASH2-SVBP与两种抑制剂(epoY和TPCK)的复合物晶体结构,阐明了这些抑制剂的抑制机理。此后,团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李天来院士团队许涛课题组在Science子刊发布植物器官脱落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李天来院士团队许涛课题组在Science子刊发布植物器官脱落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三羟甲基丙烷
三羟甲基丙烷(TMP)是一种三元醇,它具有提高树脂的坚固性、耐腐蚀性、密封性;对于水解,热解及氧化有良好的稳定性,与三羟基具有同等反应性等优点。因此,它广泛地用于醇酸树脂、聚氨酯泡沫塑料、聚酯树脂、玻璃钢及高级润滑等领域。本技术以正丁醛、甲醛、烧碱为原料缩合反应,双溶剂萃取,蒸馏脱出部分溶剂,溶析结晶,精制得到产品三羟甲基丙烷。工艺采用专用萃取器、溶析结晶器和精制塔,具有设备效率高,便于控制,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等特点。年产5000吨规模,设备投资250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DNA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炉、核酸分子杂交
产品详细介绍 DNA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炉、核酸分子杂交 一、用途特点:     此仪器是我厂与北京大学生物系、复旦大学遗传所等科研单位参照国外最新产品联合研制推出的国内首创产品。TC-4YY型多功能核酸分子杂交仪,本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替代进口杂交仪,本仪器采用独特的滚动式反应架装置,配套特制密封杂交管在水平轴上旋转,使杂交管内壁上的杂交反应膜各处能均匀地杂交液反复地接触,充分反应。可进行生物大分子DNA、RNA及蛋白质杂交反应。不仅比塑料袋或其它容器在水浴中进行分子杂交反应效果好,并且还能减少杂交液体积,提高杂交效率,而且也避免了加放射性同位素后封口或塑料袋破漏而造成同位素污染的危险。因此,本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杂交反应或其它长时间振摇的化学、生化及免疫学反应,是开展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可缺少的仪器。     本仪器采用先进的单片计算机进行控制,人机界面采用点阵式液晶显示器(LCD),直观显示系统的运行状况。温度控制采用数字PID技术,输出采用PWM方式,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并设有超温保护装置。仪器采用独特滚动式反应装置,每次可夹6根特制玻璃封管在水平轴旋转,旋转速度为每分钟0~16转/可调。TC-4YY型分子杂交仪除具有TC-3YY型所有功能外,杂交箱内可放入直径42mm长300mm杂交瓶。 托盘摆动速度每分钟5~50次/可调。 二、技术指标: 1.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  350W 2.使用环境:0℃~+40℃,相对湿度:≤90%RH 3.温控范围:环境温度+5℃~100℃可调 4.温度波动值:±1℃ 5.温度显示精度:0.1℃ 6.温度均匀性:±0.03℃ 7.瓶架转速:0~16转/分可调 8.杂交管规格:Φ42×150mm或Φ42×200mm或Φ42×250mm或Φ42×300mm6只(任选) 9.摇台摆动频率:5~50次/分可调 10.工作室尺寸:330mm×270mm×310mm 仪器报价以公司网站为主 相关链接:http://www.tocan.cn/category.php?id=17    公司地址:上海市翔殷路165号B区211室 邮编:200433  联系电话:021-51863860、13621641125         QQ:572980613 上海领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产品、专业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将使您的工作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欢迎新老顾客来电咨询,领成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上海领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结直肠癌筛查、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循环肿瘤DNA甲基化分子标记物
  在该研究的训练组和验证组人群中,CRC诊断模型和预后预测模型均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人群中,该诊断模型准确率均达到96%,并且在验证组中该模型诊断敏感性达87.9%,特异性达89.6%,相对于目前临床常用的结直肠癌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准确率为67%,诊断准确度大幅度提高。在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方面,根据ctDNA甲基化标志物预后预测模型计算得到联合预后评分指数(cp-score)对患者的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临床常用的预后指标,如肿瘤原发部位、TMN分期、CEA等。而将cp-score与这些常规预后指标结合以后,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训练组患者中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达到82%,在验证组患者中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达到87%。对预后的准确预测,可很好的指导医生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更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例如对预后不佳者避免给予过度的治疗,而对复发高危患者则给予更为积极的辅助治疗等。 研究团队还在前瞻性队列中验证了单个ctDNA甲基化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通过对1493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同时进行的肠镜筛查和血浆ctDNA甲基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显示ctDNA甲基化标志物可检测出26例早期肠癌患者,26例进展期腺瘤(癌前病变),对肿瘤的检出敏感性达89.7%,特异性达86.8%,对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敏感性达33.3%,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现有的无创筛查方法有所提高。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优化结直肠癌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瑞华教授团队的这项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在肿瘤液体活检领域又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突破,不仅为CRC的筛查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CRC的精准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目前该团队仍在积极开展ctDNA分子标志物在其他肿瘤筛查、诊断、预后预测、靶向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基础和转化研究,为发现更多的早期肿瘤患者,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提供更多、更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中山大学 2021-04-13
1 2 3 4 5 6
  • ...
  • 52 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