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共轴双桨无人直升机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当今民用无人机领域的视频传输系统中大部分使用的是模拟视频流方式。限制了传输范围和质量,并且模拟视频流方式具有占带宽,易受干扰,分辨率低,存储不方便等缺点,早期的视频传输都是基于 PC 机的,笨重且不方便,为其应用带来了制约,现代的视频传输要求小巧便携,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带来的无线数字通信可以弥补这些缺点,视频压缩标准 H.264 和 DSP 的结合使得无线数字通信成为可能。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系统整体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机载的图像压缩无线发射部分,负责将采集到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并无线发射到地面;以及地面的无线接收解码部分,负责将从无人机发射的压缩图像信息接收到指挥中心,并对其进行解码处理,完成直观性的显示。结构中图像压缩无线发射部分安装在飞行器上,其中图像采集部分安装在方便进行图像摄取的地方。无线接收图像解码处理部分放置地面作为指挥控制中心的一部分。这样的整体设计即可满足利用微型无人机进行图像采集压缩实时处理,并无线发射回地面指挥平台进行解码显示,达到侦查目的。工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无线发射部分和无线接收部分进行识别,建立稳定的串口通信。 第二步,图像采集部分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给数字压缩处理部分,数字压缩处理部分将数字信号进行实时的高效压缩,控制部分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传给无线发射部分进行发射。 第三步,地面的无线接收部分将接收的压缩图像数据给图像解码部分,进行解码处理,然后解码成功的图像就可以在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分析。从而完成整体的视频图像的传输。视频采集部分采用 TVP5150 模块。视频传输部分采用2.4GHz 数字微波传输方式,选用 nRF2401 无线收发模块。视频处理部分采用H.264 标准,外加 DSP 的移植与封装。视频压缩部分可以很好很方便地运用到无线数字通信中,发挥高效率图像压缩功能。 应用领域:消防、公安、环境、新闻、农业、军事、灾害评估等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谷氨酸双结晶绿色制造技术
本项目由细消型连续等电结晶、基于热变性的菌体絮凝及谷氨酸二次蒸发结晶等关键技术组成,经过技术与装备集成,形成了完整的“谷氨酸双结晶绿色制造”技术。(1)谷氨酸提取收率≥94.0%,产品纯度≥98.0%;(2)硫酸消耗降低54%,液氨消耗降低 100%;(3)菌体蛋白去除率从 80%提高到 99%以上;(4)生产性高浓度废水减少 90%以上,无中低浓度废水。 创新要点 从谷氨酸生产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原辅材料消耗、产品收率与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因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从而形成整体最优的谷氨酸生产技术。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疫苗及治疗性大分子开发
1. 痛点问题 本项成果涉及新型疫苗的设计与应用,具体涉及生物大分子药物及疫苗的研发过程中的抗原精准设计。 2. 解决方案 基于AI的大分子药物及疫苗抗原设计。
清华大学 2024-09-24
功能材料纳微化技术
纳微结构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和功效。利用CO2 辅助雾化制备和组装纳微颗粒结构材料,通过二相或多相流的喷头结构元件膨胀和雾化,根据混合和相分离的变化,组装纳微颗粒结构和形态。根据液滴在射飞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溃散、雾化、溶剂蒸发射飞过程中环境以及混合方式的调节,可形成各种纳微尺度和不同结构组装的颗粒材料。例如,根据多相流结构元件可快速形成高过饱和度快速成析和射流分散这样的特点,可设计给药系统,形成芯囊型或相互包嵌的超微细给药系统。又如用本方法制备的含能材料纳微颗粒,具有独到之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中试阶段/n该项目利用该室自己分离鉴定筛选到的增殖滴度高、免疫原性好的鄂A地方标准毒株,采用基因工程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与原理,构建了6株基因缺失重组病毒,其中TK-/gG-/LacZ+已按新兽药证书的要求,完成了中试与区域试验,经动物实验和中试应用证明该产品在产生抗体的时间和保护效果优于目前的国内外同类产品。克隆、鉴定、测序,在原核大肠杆菌、真核酵母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gG和gE两个基因,用其表达产物建立了gG-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E-ELISA、gG-LAT(乳胶凝集试验)和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疫苗冷藏箱HYC- 361
一、产品介绍 用于储存需要避光保存的疫苗、药品、试剂等生物制剂和生物制品,适用于药房、制药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所等 分类存储,减少存取差错 电子码监管,极速自动盘点 数据互联,实时监测 二、方案与案例 海尔智慧疫苗网:从问题疫苗、过期疫苗,到错种疫苗,各类疫苗事件暴露出预防接种智能化水平不高、疫苗监管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海尔智慧疫苗网以创最佳用户体验为中心,实现人、机、苗互联互通的体验迭代生态,创造性地颠覆只具备单向存储功能的传统疫苗冰箱,创造性重组诞生海乐苗智慧接种箱等物联网属性的网器,链接疫苗入口、疫苗出口等场景,实现了问题疫苗进不去,不是我的苗出不来,人苗透明可视,打通疫苗安全接种最后一公里,保证疫苗安全全程可追溯。 人·机·苗互联互通的体验迭代生态 具体来说,疫苗网通过取号、登记、接种、留观四个环节的信息化、数据化、系统化,保障疫苗接种最后一环不出错。接种前,接种点的取号叫号系统会提醒及显示要接种的疫苗名称、厂家信息、接种位置。来到接种台后,护士会通过海乐苗接种箱扫描儿童“预防接种手册”,接种箱小屏幕会显示注射疫苗的名称等详细信息,随后注射针剂自动弹出。如果疫苗已过期或不匹配,注射针剂则实时冻结,不会弹出。为确保精准无差错,护士会手持针剂在冰箱上再一次扫码,二次核对信息,并确认接种方式、部位,给予接种。 接种完成后,在30分钟留观期间,家长可以在屏幕上查看留观“剩余时间”。留观时间结束后,家长再次拿着“预防接种手册”扫描二维码,便可以离开门诊。而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端提前预约,事后跟踪。 各生态攸关方的增值 同时,通过网器和场景形成体验,通过体验链接生态,构建疫苗网生态体系,疫苗网不仅提供疫苗存储的专业设备及软件系统,更通过并联软件、家电、家装资源,以及海尔兄弟等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创类资源,不断迭代疫苗接种点全场景方案,为儿童疫苗接种营造安全、健康的接种环境,实现了多方共赢。 比如:将安全接种场景方案迭代智慧接种场景方案,家长抱着孩子扫码取号不方便,迅速迭代了接种点无感场景方案;乡镇接种点分散,路途远,又迭代了移动接种场景方案;疾控中心疫苗海量存取繁琐,容易出错,迭代到了疫苗自动化存储场景方案等等。 家长放心:使用疫苗网场景生态方案后,信息自动匹配,实现苗不错、人不错。家长也可以通过现场屏幕、手机端等进行信息核对,后期也能够对注射信息跟踪,确保了注射流程信息透明,由疫苗疑虑到疫苗接种信任的改观。 儿童开心:疫苗接种点创设了儿童乐园似得场景体验,接种流程有序规范,给予儿童由接种疫苗的哭泣体验,提升到快乐体验。 接种点省心: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升级,解放了接种点护士繁重的手工登记服务,避免人为差错,使疫苗接种管理水平更科学有序,高效准确。 政府安心:通过物联网,实现疫苗、儿童、接种人员等五码合一,人苗匹配,追溯到最小单支,打通疫苗安全最后一公里,大大提高政府监管水平。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8
双功能光信号微阵列传感器构建及 痕量农药残留可视化快速检测新技术
以配合物与被检测物(农残等有害物)间形成人工配体受体关系从而实现对被检测物的分子识别,同时它们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即与被测物分子间相互作用会产生特异的光谱响应,通过纳米与酶的复合物构建微芯片可建立对被检测物的“指纹图谱”,因此,可实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指纹图谱”效果。系统由微阵列芯片、微分析系统、光学信号采集、转化系统、信号的分析处理与显示系统、嵌入式系统、微控制系统及数据库的集成。该系统选择具有特异性分子识别作用的卟啉分子,构建微传感阵列,以微传感阵列与被测物分子相互
重庆大学 2021-04-14
“双低"浓香菜籽油制备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浓香菜籽油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低齐酸、低硫音的“双低"油菜籽制备所得的菜籽油
西华大学 2021-04-14
枯草杆菌高效发酵生产双乙酰技术
本项目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微生物发酵制备双乙酰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乙酰高产枯草杆菌,通过基因工程与代谢工程手段,强化双乙酰合成途径,并通过有效的发酵控制策略,实现了双乙酰的高效稳定生产;并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双乙酰产品提取纯化工艺。 创新要点 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乙酰高产菌株,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稳定、适于规模化生产的微生物发酵制备双乙酰的工艺路线;所生产双乙酰产品具有天然等同度。 
江南大学 2021-04-11
双温双控发酵系统
在生物工程,特别是发酵工程及其研究、试验中,发酵罐是所需的主要设备,而发酵罐又经常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虽然在多数情况下,之类发酵罐的温度可允许有一定范围波动,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破坏正常发酵所需生化条件,导致发酵速度降低甚至发酵过程终止而工艺失败。另外,有些发酵过程需要对温度上、下限分别进行控制,或者对同一种物料同时施以不同温度,这时,现行的发酵工艺或发酵罐系统就不再适用。特别是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合适的发酵温度不一定已知,这就需要进行实验摸索,这就需要一种可以高效支持这类发酵温度摸索的设备。这种设备应该使得发酵罐内温度在较宽的范围可调节,在高温临界点及时降温,并能在多给定值下保持稳定,这对于具有单向(温度升高方向)性特点的温度控制而言,是个难以通过的瓶颈。另外,固态基质上微生物的发酵涉及控温、传质、空气等多个方面,由于基质的不可动性,在常规的发酵罐中,给实际操作带来许多困难,尤其是难于实现连续发酵中产物的分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设计组合发酵系统,借助发酵体系中溶液的流动使固定生物体系中的温度、传质和通气得到控制,并可连续补料、和实现产物的在线分离。这就需要研发一种多温度多路控制的组合发酵系统。 本项目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以高效支持发酵温度摸索的设备。它使得发酵罐内温度在较宽的范围可调节,并能在多给定值下保持稳定,并克服了温度控制单向性的特点。当高温罐温度达到高温限时,能快速降温;当低温罐达到低温限时,能快速升温。系统以紧凑、简洁的结构实现了双温双控,其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易于调整。整体易于批量生产;系统维护、维修简便易行。 授权专利: 双温双控组合发酵系统 2014105989037 双温双控组合发酵系统 2014205989307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04 8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