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可降解高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中的设备复杂、成本高及二次污染等技术瓶颈问题,本项 目研发了可降解高分子絮凝剂,并与超声方法联合使用,对污水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的二次污染和高成本问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水资源的修复与循环利用、天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廉价高效进行污水处理等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获授权发明专利 8 件,申请 PCT 发明专利 1 件;第三方检测结果;发表论文 20 余篇。进行了合成中试和推广试用。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以天然产物海藻酸钠为基体,得到新型的改性海藻酸钠絮凝剂;在改性海藻酸纳分子中引入磁性纳米粒子基团,合成了具有磁响应性的纳米絮凝剂;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杂质进行了吸附和絮凝作用研究。将絮凝技术与物理超声方法联合使用,将声空化效应运用到大容量废水处理中,设计并制备了新型动力式与压电式两种换能装置,用超声-臭氧-紫外联用技术对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去污处理,取得很好的效果。产品的吸附容量大、脱除率高、速度快,后处理容易,无二次污染,环境友好。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 Pb2+、Cu2+ 、Hg2+、Cd2+ 、 Fe3+、Ni2+ 的工业污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大于 95%, 选择性吸附性能, Pb(II) > Cu(II) > Hg(II) > Cd(II) > Fe(III) > Ni(II) >Cr(VI)。 
江南大学 2021-04-13
Er3+Y3Al5O12Pt-TiO2复合膜及其在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纳米 TiO2 作为处理工业污染废水的首选催化剂光催化效率不高,且必须采用波长小于 387 nm 的紫外光照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上转换紫外发光材料 Er3+:Y3Al5O12 与 TiO2 复合,提高光催化效率的 Er3+:Y3Al5O12/TiO2 复合膜。并将 Er3+:Y3Al5O12/TiO2 复合膜应用在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中。 r3+:Y3Al5O12/TiO2 复合膜用于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有机染料。
辽宁大学 2021-04-11
一种磁性Fe3O4纳米材料嫁接酸性离子液体催化芳胺乙酰化反应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181859.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Fe3O4纳米材料嫁接酸性离子液体(MNPs-IL-HSO4)催化芳胺乙酰化反应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该乙酰化反应中芳胺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2,MNPs-IL-HSO4催化剂的摩尔量是所用芳胺的10~15%,在室温下反应15~60min,反应后用乙醚稀释,接着用磁铁吸附出滤渣并用乙醚洗涤,收集含有乙酰化产物的滤液,滤渣经真空干燥后可以循环使用。本发明与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布兰斯特酸催化轴手性连萘胺衍生物的高对映选择性的动力学拆分
在轴手性化合物不对称构建研究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由于轴手性化合物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常用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这些轴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刘心元、谭斌课题组成功实现了在手性磷酸催化下利用Hantzsch酯不对称还原现场生成的亚胺来动力学拆分连萘胺。这样一来,就能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重要用途的手性连萘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华中师范大学徐浩教授课题组在催化不对称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化学学院徐浩教授课题组在催化不对称合成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华中师范大学 2022-10-11
一种基于连续流技术的催化非可逆缩聚制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流技术的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其步骤为:通过催化的方式合成,缩聚碳酸酯。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合成方式具有生产重复性高,批次间差异小,合成路线绿色温环保,副产物可再利用等明显优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可见光与铜协同催化实现烷基噻蒽鎓盐与末端炔烃交叉偶联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可见光与铜协同催化实现烷基噻蒽鎓盐与末端炔烃交叉偶联的方法。将烷基噻蒽鎓盐类化合物1与苯乙炔类化合物2、配体、铜催化剂、碱、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泵入微流场反应装置的微流场反应器中进行光反应,即得末端炔烃烷基化产物3。本发明创新性地采用了廉价金属催化剂与绿色溶剂,降低了反应成本;反应过程通过可见光驱动并在室温环境下进行,产物的收率可达98%;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巧妙地规避了传统合成方法中的多步复杂性、耗时性、高昂催化剂成本及低原子效率等弊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科学家破解天文学难题 一箭双雕揭秘第一代星系和暗物质
最近,我国天文学家提出,通过测量21厘米森林的一维功率谱,未来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能够同时揭秘宇宙第一代星系和暗物质的性质。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上。
科技日报 2023-07-26
混联双级 NTP 系统协同 DPF 和 SCR 同步降低柴油机 PM 和 NOx 排放的化学反应机
多年来一直从事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撰写论文 10 多篇。近几年主要针对柴油机 SCR 系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工作,对 DOC 的 NO 转化效率、尿素水溶液喷射方案优化、水溶液液-气相变转化规律、 SCR 系统流场及化学场模拟、催化剂起燃特性、系统结构优化、热-流-固-化学多场耦合及能量管理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团队可开展以下技术服务:协助企业开展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 CAE 计算及模拟仿真工作,提供设计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乳化剂辅助生物酶法制备粒径可控型淀粉纳米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剂辅助生物酶法制备粒径可控型淀粉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缓冲溶液;(2)脱支酶活化;(3)淀粉乳的制备;(4)糊化(淀粉链伸展);(5)酶解脱支;(6)短直链溶液分离;(7)灭酶;(8)添加乳化剂,控制结晶过程;(9)重结晶;(10)干燥。本发明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温和,反应时间短,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产品性能良好,制备的淀粉纳米颗粒,粒径可控制在9-30nm之间,分散性和热稳定性好,制备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没有有害废弃物产生,符合绿色生产,环保节能的现代化生产要求。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7 168 169
  • ...
  •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