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离子增强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增强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石墨经过氧化得到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水或极性有机溶剂中,制成质量浓度为1-20%的纺丝液溶胶,将纺丝液从纺丝头毛细管中连续匀速挤出,进入含有配位离子的凝固液,凝固后的初级纤维用聚四氟乙烯滚轴收集,干燥后得到离子增强的氧化石墨烯纤维,经化学还原,得到离子增强的石墨烯纤维。纺丝工艺简单,室温操作,不用强腐蚀性试剂,过程绿色环保,所得离子增强石墨烯纤维力学性能优异,有较好的韧性,可编织成石墨烯纤维布,也可与其它纤维混编成各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织物。
浙江大学 2021-04-11
利用粉煤灰纤维增强改性沥青的技术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和供热系统等排放物,是“三废”之一。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SiO ? 和A12 O3 ,将其纤维化,成为资源利用,大大提升了粉煤灰的价值;目前在厦门榕兴纸业制造有限公司已实现了粉煤灰纤维的制备。本项目利用粉煤灰纤维改性沥青,使沥青性能明显提高,能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使用的沥青标准,要求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等。但我国长期以来生产的重交通沥青的品质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等级道路建设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改性沥青。 项目将粉煤灰纤维应用于沥青中使沥青产品具有低温不开裂、高温不软化的特性;其工艺过程简易,成本低廉;可预先制备施工料,亦可现场调配和施工。使用经表面处理的粉煤灰纤维,添加必要的助剂,直接与熔融热态沥青进行均匀混合;经自然冷却定型,即制成增强改性沥青。本技术所制备的改性沥青中,粉煤灰纤维与沥青有很好的亲和性、渗透到沥青中;且纤维之间相互交错,增强作用显著,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基于低轨卫星的自主导航信号增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轨卫星自主导航增强载荷及基于低轨卫星的自主导航信号增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低轨卫星自主导航增强载荷,至少包括: GNSS接收模块、主控模块、发射模块、高稳时钟模块、至少一套GNSS信号接收天线、以及至少一套增强信息发射天线; GNSS信号接收天线、GNSS接收模块、主控模块、发射模块、增强信息发射天线顺次相连; 所述GNSS接收模块用来根据GNSS信号接收天线接收的GNSS导航卫星信号,捕获跟踪全球或区域导航卫星信号,进行星上自主定轨和自主授时;并输出秒脉冲信号进行整星授时、以及驯服高稳时钟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用来供电、并与GNSS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交互数据; 所述发射模块用来将星上自主定轨和自主授时的结果数据编码成电文并进行信号调制,获得低轨卫星导航增强信息,通过所述增强信息发射天线进行播发; 所述高稳时钟模块同时连接所述GNSS接收模块和所述发射模块,用来提供低轨卫星导航增强信息发射的时频基准。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还用来与综合电子系统交互数据。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来与综合电子系统交互数据,包括: 将低轨卫星自主导航增强载荷的工作状态发送给综合电子系统; 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深度图上采样边缘增强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像素统计特性的深度图上采样边缘 增强方法,包括:对低分辨率的深度图进行上采样得到高分辨率的深 度图;对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的深度图分别进行直方图统计,得出每 个像素值对应的像素点个数,对比分析得到高分辨率图中新增的像素 值,利用低、高分辨率直方图统计结果对这些新增像素值进行校正。 本发明使得上采样之后的深度图边缘的模糊、锯齿现象得到一定的改 善,从而得到更清晰的高分辨率深度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通用塑料增韧增强及多功能改性母料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项目以废旧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塑料为基材,添加高填充量的表面改性的级配和复配无机硅酸盐粉末(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球形或片状的)、有机增韧高分子材料、热光稳定剂、表面光亮剂、高度分散剂、流变调节剂及内外润滑剂等助剂,借助高剪切混合分散挤出机组,制备成多功能改性母料(粒料),广泛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塑料的管材、薄膜、包装片材和注塑制品,可实现增韧、增强、填充、增亮、分散、吸湿干燥等功能和大幅度降低原料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仅填充级可添加到60-80%。本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木质素增强型秸塑复合材料
成果简介: 木塑复合材料是以木材等木质纤维材料为填充增强材料,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基体,经熔融复合热塑性成型而制备的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既具备木质材料的优越感,有具备塑料的加工性能;木塑地板等部分木塑产品中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可达到70%。近年来我国的木塑复合材料产量连续5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0%,主流生产企业达500多家,5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美。2015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超低功耗音频增强解决方案系列产品
1 成果简介超低功耗音频降噪解决方案是指嵌入高性能音频增强算法的超低功耗电路模块产品。主要包括:数字助听器方案、麦克风阵列降噪方案、医疗音频方案、听力保护方案等。 数字助听器方案分为非定制式和定制式两类,非定制式方案为嵌入助听算法的 PCB 电路模块;定制式方案包括嵌入助听算法的多芯片封装的 Hybrid 和验配软件。 麦克风阵列降噪方案通常为嵌入降噪算法的 PCB 电路模块,算法功能包括双麦克风降噪、单麦克风降噪、回声消除、反馈消除、声源定位等。 医疗音频方案为嵌入医疗音频处理算法的 PCB 电路模块,算法功能包括:心音、肺音、肠音、心电、血氧、脉搏等医疗音频信号的监测与分析。 听力保护方案是指具有主动降噪算法功能的 PCB 电路模块。2 应用说明数字助听器方案可应用于盒式、耳背式和定制式等各类数字助听器产品。与国外的同类解决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麦克风阵列降噪方案应用广泛,可用于手机、耳麦、平板电脑、对讲机、录音笔、车载电话、摄像头/摄像机、音箱、监听或窃听器、演讲系统等产品。以手机为例,该方案可提供上行双麦克风降噪、下行单麦克风降噪、免提通话的回声消除、录音模式下的远距离录音降噪。 医疗音频方案可应用于电子听诊器、心电监护仪、血氧测量仪等。 听力保护方案可应用于嘈杂作业环境下的听力保护耳机产品,如矿山、机场、车间、火车和汽车站、军用场合等。该方案在降低环境噪声的同时,可保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语音沟通。3 效益分析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是国际先进的音频降噪算法及其在超低功耗DSP上的高效实时实现。项目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填补国内技术和解决方案产品的空白,实现中国创造的音频降噪产品。以数字助听器方案为例,国产数字助听器的核心技术全部依赖于进口。 2010 年,非定制助听器的销量约为 150 万台,定制式助听器的销量约为 50 万台。中国听损人群的助听器使用率只有不到 1%,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非定制助听器的数字化,助听器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势在必行,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 合作方式商谈。5 所属行业领域信息领域。
清华大学 2021-04-13
多分支水平井增强地热能开发
增强型地热能开发技术主要用于地热取暖,属于环境友好型的地热能开采技术。 压裂辅助常规地热能开发系统,取热由抽水井和回灌井组成,这种方式几乎不消耗地热水。地热水通过换热器换热,向外输出热量,不进入供暖或发电系统管道。在抽、灌热水井之间进行人工压裂,形成裂缝,增强地热水的回灌,从而降低地热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选取合理的抽、灌井间距,并对回灌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不会出现地热水温度下降的问题。 基于水平分支井的封闭循环取热技术,利用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在主井眼上钻多个水平分支井眼,换热流体从主井眼进入,然后扩展到各分支水平井眼,流体在水平分支井眼中流动时,吸收热量,然后从绝热内管返回地面,随后进入换热器,经对流换热加热地面循环流体。最终,释放出热量的载热流体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进入主井眼,构成封闭循环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锦鲤用复合免疫增强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锦鲤用复合免疫增强剂,它能使制得的饲料有效提高锦鲤抗病力和成活率,增 加产品附加值,维持观赏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发明的复合免疫增强剂具有如下优点:Q)在锦鲤饲料中作为 饲料添加剂使用,添加量仅为0.1-0.2% (重量百分数,下同);(2)能明显增强锦鲤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提高 成活率;(3)免疫效果显著高于单一免疫增强剂,而且还克服了单一产品长期使用所表现的免疫抑制现象,可 以在动物养殖的全周期使用;⑷所用的原料来源稳定、价阁瞒,生产工艺简单。 适合水产饲料加工企业或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投入资金30万元。
西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多声道系统效果增强方法及系统
一种多声道系统效果增强方法及系统,包括扬声器阵列呈正多面体结构摆放时,获取正多面体顶点处扬 声器的坐标,构建新的扬声器摆放点,获取新的扬声器摆放点的位置信息,计算所有扬声器的初始分配信号,将新扬声器摆放点处的扬声器信号分配给正多面体顶点处扬声器,通过求和的方法获取正多面体顶点处各个扬声器的最终分配信号,删除新的扬声器摆放点处的扬声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增加空间信息的分解成份,更充分保持原点处、左、右耳处声音的物理性质,有利于多声道系统重建效果的增强。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31 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